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6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收集到的6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报告ADR例数最多的部门为新生儿,有51例(76.12%);0~28 d年龄段患儿ADR发生率较高(52.23%),且男性高于女性;静脉给药方式是导致ADR的主要因素(97.01%);ADR发生率最高的为抗感染药(80.56%),其中绝大多数是由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引发;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88.41%)。结论:儿童用药更应该加强ADR的监测,提高ADR报告的质量,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方法:对2010年1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不良反应心血管药物居首位,主要累及中枢、外周神经系统及皮肤附件损害。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我院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我院2007年收集的7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60~79岁人群发生ADR为38例(占52.05%);口服给药59例(占80.82%);严重不良反应为56例(占76.71%);中药制剂引发的ADR53例(占72.60%),抗感染药物11例(占15.07%);ADR累及的泌尿系统损害最多见(56例,占76.71%),其次为呼吸系统(5例).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K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1年收集并上报的16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报的ADR中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占95.2%;以抗感染药最多,占71.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4.8%。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深入宣传ADR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增强医务人员对ADR监测的责任意识,保障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2006年1~5月收集的6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引起ADR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66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51.5%(34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3.0%(35例);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2.4%(61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居首位,占总例数的39.4%(26例)。结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探讨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2008年上报的98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品及该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8类52种,其中抗感染药居多(27种,占51.92%),其次为中药制剂(11种,占21.15%)。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及神经系统、消化道损害为主。ADR发生后经停药或抗过敏治疗,大多预后良好。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湖南省常德市康复医院与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2006年度收集的2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6例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有关,其最常见表现为皮肤损害。结论 应加强医疗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29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评价,分别从ADR所发生的程度、患者的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以及ADR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3例不良反应报告ADR程度分级:一般281例(95.90%),严重3例(1.02%),新的、一般9例(3.07%);患者以男性(63.82%)、老年(>60岁,33.45%)居多;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占74.06%;涉及药物12大类共6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共201例,占68.60%;ADR发生在皮肤及附件最多,共111例(37.88%),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红肿、荨麻疹.293例ADR患者在停用可疑药品并给予对症治疗后:治愈134例(45.74%),好转156例(53.24%),有后遗症2例(0.68%),死亡1例(0.34%).结论 应强化ADR监测意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为药品安全监管确定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测中心2010年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249例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9例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涉及273种药物,其中化学药品225种(82.4%);静脉滴注用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231例(92.8%);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前5位药品为细辛脑注射剂/粉针剂23例(9.2%)、头孢曲松钠粉针剂18例(7.2%)、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粉针剂14例(5.6%)、胸腺肽粉针剂12例(4.8%)、左氧氟沙星注射液7例(2.8%)。结论临床应合理选择给药途径,重点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品种药物。 相似文献
10.
宋良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3):87-8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上报的110份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46.15%),其次为循环系统药物;临床表现主要为药物性皮疹、瘙痒、胃肠道反应,其次为发热、寒战、头痛、头晕等;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81.8%)。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通报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收集的7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老年和儿童患者更易发生ADR,ADR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中药制剂,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结论 加强对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一2011年12月收集上报至全国ADR监测网络的16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类与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例数最多的为临床科室,男女病例数比为O.87:1,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占77.98%);抗感染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占61.9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27.98%)。结论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我院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参考。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8年120例不良反应报告归纳、分析、总结。结果:120例ADR报告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ADR,占75例(62.50%);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更易发生ADR,占37例(30.83%);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最多,占50例(41.67%);ADR表现以皮肤、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58例次(40.85%);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起ADR最多,占52例(42.33%);ADR发生的时间以0.5h~24h发生的最多47例(39.17%)。结论:加强ADR监测力度,安全、合理、有效使用药品,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6.
贾魁荣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8,2(1):53-5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到2005年12月收集到的98例ADR报告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有关。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抗感染药物的质量监督,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6年收集的103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由抗菌素导致的ADR所占比例最高(76.70%),中药注射剂次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4年上报的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0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共有70个品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最多,约占44.4%;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约占81.7%。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重视安全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收集到的79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我院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最多(43.2%),其次为中药制剂(17.1%)。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39.8%),其次为循环系统(27.1%)和免疫系统(19.5%)。39例报告来源于临床药师,40例报告来源于临床医生。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服务素质培养,并展开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