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探讨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2006~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结果:陕西省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心脏病、产褥感染。结论:正在实施的健康工程、"降消"项目、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和高危妊娠管理等工作已初见成效,加强危重症管理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武汉市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3~2007年武汉市本地户籍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连续监测、评审和分析。结果:2003~2007年武汉市本地户籍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15.94/10万,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前两位死因依次为羊水栓塞和产科出血。结论:坚决、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依法行医,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水平,加强产科质量的建设,扩大健康教育,实行贫困孕产妇救助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武汉市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0年武汉市49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评审和分析。结果:2006~2010年武汉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平均死亡率50.08/10万,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上升,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83.67%的流动人口死亡孕产妇是可以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的。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收入不高、计划外妊娠、未按规范进行产前检查、个人家庭保健意识缺乏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坚决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依法行医,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是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武汉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武汉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10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5.91/10万,10年间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4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可避免死亡主要与个人家庭知识、技能、态度及医疗保健机构知识、技能和管理等有关。结论:武汉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还要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强化健康教育、推行孕产妇保健顾问制、切实落实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补助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死亡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为制定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结果:10年间海南省死亡孕产妇315例,平均死亡率为34.66/10万,波动范围在24.74/10万~47.54/10万。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4.74/10万,较2000年的44.28/10万下降了44.13%,达到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0~2010年)》的目标要求。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仍是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原因。315例死亡孕产妇中有19.68%未做产前检查,仅22.22%在产前行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315例死亡病例中可避免死亡242例,占76.83%;不可避免死亡73例,占23.17%。结论:落实妇女健康保障的政策,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广泛的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加强妇幼卫生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县、乡、村妇幼卫生网络的建设,畅通危重孕产妇的转诊急救通道,加强管理,提高产科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促进城乡、区域和人群间妇幼卫生工作协调发展是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武汉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11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1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由56.9/10万降为28.4/10万,其中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由77.6/10万降为49.7/10万,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31.6/10万降为0/10万。孕产妇死因前三位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结论:加强育龄孕妇产前筛查和围产期保健教育,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加强产科和妇幼保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住院分娩率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运城市2007~2011年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了解孕产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运城市2007~2011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5年间运城市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是我市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孕产妇死亡与文化程度、地域分布及产前保健情况等因素有关。59例死亡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42例,占71.19%;不可避免死亡17例,占28.81%。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产科人员综合素质,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武汉市近3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武汉市的孕产妇死亡资料。结果:武汉市近3年的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分别为26.50/10万、23.14/10万、18.41/10万;外来流动孕产妇死亡数逐年上升,分别占同期死亡总数的37.50%、60.00%、57.14%。孕产妇死亡前3位原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死亡孕产妇的首诊地点、分娩地点、死亡地点逐渐由个体诊所和乡镇卫生院移至省级医院。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保健意识,实行贫苦救助,加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医师的培训,适时转诊,多科合作,构建产科危重症的救治中心,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川市辖区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规律及死亡原因,制定相应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2001~2010年银川市的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死亡孕产妇地点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寻找其规律性。结果:银川市辖区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平稳下降趋势;前4位死亡原因分别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孕产妇中流动、贫困孕产妇,经产妇,计划外妊娠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高危妊娠诊治水平和重视程度,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实施孕产妇保健统一管理,统一发放母婴健康手册,落实贫困救助政策,进一步提高流动孕产妇的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影响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相关因素,总结推广有效的保障母婴安全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上海市近5年孕产妇死亡的所有个案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上海市活产数从2005年的125 130例上升到2009年的187 335例,增加了49.71%,外来流动孕产妇活产数比例从2005年的51.12%上升到2009年的54.8%。②5年中孕产妇死亡134例,死亡率16.28/10万(134/823 144);其中本地户籍者死亡25例,死亡率为7.10/10万;外地户籍者死亡109例,死亡率为23.15/10万。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25.57/10万降至2009年的9.61/10万,下降62.42%,其中外来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48.46/10万下降到2009年的11.69/10万,下降75.88%。③5年中孕产妇主要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21.6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90%)、心脏疾病(11.19%)、肝脏疾病(7.46%)、羊水栓塞(7.46%)。上海本市户籍者主要死因顺位分别为:产科出血(20.00%)、肝脏疾病(16.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00%)、心脏疾病(8.00%)和脑血管意外(6.00%);外地户籍孕产妇死因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22.0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93%)、心脏疾病(11.93%)、羊水栓塞(8.26%)和子宫破裂(6.42%)。④5年中直接产科原因死亡者66例(49.25%),构成比从2005年的61.11%下降到2009年的27.78%。⑤在2004~2007年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来保障母婴安全,使上海市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出血死亡专率从2005年的6.39/10万下降到2009年的1.08/10万。外来孕产妇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率分别从12.51/10万和4.69/10万下降到0.97/10万和1.95/10万。外来孕产妇产科出血、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率从前5年的21.85/10万、4.37/10万和6.87/10万下降到到后5年的5.47/10万、0.68/10万和2.96/10万。结论:近5年上海市孕产妇死亡率(尤其是外来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提示了一系列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青岛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了解孕产妇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病历资料及评审结果、十二格表分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青岛市10年间产妇总数为739 919,活产数为742 308,孕产妇死亡83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11.18/10万。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18.61/10万,降至2010年的9.09/10万。孕产妇死亡前5位原因依次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肺栓塞、先天性心脏病。结论青岛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要进一步降低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必须继续提高全市尤其农村地区产科诊疗水平,提高孕妇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996~2007年海珠区所有死亡孕产妇的上报资料及接产医院的活产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外地户口及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较高。导致死亡率高的主要因素有:自我保健意识缺乏、计划外妊娠和非住院分娩。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从加强外地户口孕产妇特别是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着手,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健康教育,减少计划外妊娠和非住院分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幼保健》2019,(20)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高危孕产妇管理及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高危孕产妇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及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2009-2017年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及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2017年朝阳区高危妊娠发生数及高危孕妇的管理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高危妊娠发生率较2009年增加38. 16%。2017年朝阳区户籍围生儿死亡率为2. 84‰,2017年围生儿死亡率较2009年下降38. 00%,户籍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通过严格筛查、规范管理,有效、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区妇幼保健机构—各助产机构全程动态三级管理模式的功能,提高助产机构对危重孕产妇的快速反应及救治能力,从而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有效干预孕产期保健,保障母婴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青海省2000—2011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孕产期干预与孕产妇死亡的关系。结果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142.2/10万下降到2011年的46.1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内科合并症、产褥感染。结论2000~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及产科能力建设,畅通产科绿色通道,提高住院分娩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1994年孕产妇死亡及其漏报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4~7月,对武汉市1994年死亡的15~49岁育龄妇女进行的全面普查。结果表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为41.16/10万,漏报率为48.28%。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为产科出血,死亡专率为19.87/10万,其后依次为妊高征(7.10/10万)、妊娠合并症(5.68/10万)。孕产妇死亡与产前检查次数、死亡地点、死亡时期、分娩地点等有关。郊县孕产妇死亡漏报率为53.85%,显著高于城区。漏报环节首位为医疗保健机构,占64.29%,其次为个人家庭,占28.57%。漏报原因首位为计划外生育、隐瞒,占42.86%,其次为家属不了解报告制度。指出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围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健全和完善医疗保健机构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三级保健网,有效地控制计划外生育,加强在群众中宣传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的重大意义,是减少和消除孕产妇死亡漏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准确掌握施甸县孕产妇死亡状况,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对2005~2009年施甸县11例死亡孕产妇的死亡原因、死前就诊服务、死亡地点、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等相关因素进行监测分析。结果:2005~2009年施甸县孕产妇死亡率为67.12/10万。在11例死亡孕产妇中,死于妊娠合并内科疾病5例,占45.45%;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占27.27%;因胎盘因素导致产科出血2例,占18.18%;羊水栓塞1例,占9.1%。孕产妇死前未就诊3例,占27.27%;孕产妇死于家中5例,占45.45%;死亡孕产妇的家庭经济年人均收入小于800元8例,占72.72%。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巩固和提高新农合参合率,保障孕产妇住院分娩,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筛查高危实行专案管理,确保孕产妇救护绿色通道正常运转,提高县、乡两级产科人员综合救治能力,强化培训乡村医生的宜适技术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0~2007年驻马店市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和死亡漏报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年1月1日~2007年9月30日活产数590 508例,孕产妇死亡221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37.43/10万。死亡原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高征、羊水栓塞。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是各级政府重视妇幼卫生工作,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强化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18.
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间母婴有某些合并症、并发症或有致病因素可以危害母婴或导致难产,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此,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及时识别、筛查、追踪、监护和科学管理高危妊娠,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促进母婴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我市市区1996~2001年高危妊娠管理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进一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及产科质量,探索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本文对我市1996年~2003年度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减少分娩过程中不合理的助产技术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