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PCI术的患者共92例,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与术后均接受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加用泮托拉唑。检测2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常规等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9.93±10.48)%和(26.32±8.53)%,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7%和4.3%,2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均未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以及出血等不良临床事件。结论泮托拉唑不会降低PCI术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不会增加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明显降低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泮托拉唑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心内科首次发生症状并住院成功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07例,按双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时是否联用泮托拉唑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联用泮托拉唑组(PPIs 组)以及未联用泮托拉唑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消化道出血事件以及 MACE 事件。结果消化道出血事件主要发生在患者入院后1周内,PPIs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MACE事件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期应用泮托拉唑并没有增加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MACE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能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风险,在临床上特别是针对高危人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使用泮托拉唑对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所致消化道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PCI治疗并成功随访≥12个月的142例冠心病患者相关资料,依据PCI术后是否使用泮托拉唑,分为常规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n=68)与研究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泮托拉唑,n=74)。对两组抗血小板效果、消化道损伤事件和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比较,并分析发生消化道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CI术后12个月消化道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发生消化道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消化性溃疡史、肾功能不全,联用泮托拉唑是其保护因素(OR=0.382,95%CI:0.134~0.768,P0.05)。结论:PCI术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联用泮托拉唑,能有效预防消化道损伤发生,且不影响抗血小板效果和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74-4475
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收治的180例ACS患者,观察组90例采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4h血肌酐等水平,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出血和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的血肌酐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肌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心源性死亡、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51.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与氯吡格雷相比较,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效果显著,更能有效减低能ACS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168例,其中术后接受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的患者73例(泰嘉组),接受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的患者95例(波立维组)。术后进行6个月临床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5.1%和12.6%,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4.1%和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闭塞率、血小板聚集率(PA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A)、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再闭塞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LVEF和PAR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出血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PT、PA和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在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152例拟行PCI术的高危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术前口服氯吡格雷600mg+替罗非班0.4μg/(kg.min)静脉注射30min,继以0.1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至术后36h者72例为观察组,术前仅口服氯吡格雷600mg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30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患者心肌灌注分级TMPG 2级以上发生率(87.5%)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校正TIMI计帧数(24.70±6.60)小于对照组(27.33±6.42)(P<0.05);2组PCI术后病变血管血流TIMI 3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7%)低于对照组(23.8%)(P<0.05),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联合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可改善ACS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减少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是否对心血管事件存在影响,以期对临床医师用药提供一些帮助.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ehrane library,EMbase,Elsevier,EBSCO,OVID,Springer Link,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以及国内各种文献数据库.运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出140篇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与心血管事件相关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最终确定12篇文献入选,共计106 403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与单用氯吡格雷相比,主要负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所增加(RR =1.38,95% CI =1.30~1.47);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后心肌梗死及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也比未服用者高(分别为RR=1.54,95% CI =1.11~2.14和RR =1.25,95% CI =1.13~1.37);而二者在全因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RR =2.11,95%CI =1.03~4.30).并且相关研究结合理论分析,兰索拉唑联用氯吡格雷对负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影响最高,其次为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最后为泮托拉唑.结论 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后会增加某些心血管负性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在联合使用时应当权衡利弊,尽可能避免相关负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将80例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继续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停用氯吡格雷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服药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服药后,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5%(2/40)明显高于对照组15%(6/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随访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5%(2/40)明显低于对照组15%(6/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够降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80例老年AMI患者根据有无发生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出血与AMI的先后顺序分为3组,即AMI后消化道出血组(28例)、消化道出血后AMI组(12例)及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AMI患者(240例,对照组)。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及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3组患者终点事件(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脑卒中而住院及再次发生AMI、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恶化和猝死而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及消化道病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后消化道出血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62.0±8.0)mL·min-1·1.73m-2,消化道出血后AMI组为(58.2±4.8)mL·min-1·1.73m-2,对照组为(77.2±12.0)mL·min-1·1.73m-2,前2组的EGF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AMI后消化道出血组、消化道出血后AMI组氯吡格雷使用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均P<0.05);PPI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75.00%比0.00%,均P<0.05)。消化道出血后AMI组输血率明显高于AMI后消化道出血组及对照组(83.33%比28.57%及0.00%,均P<0.05)。AMI后消化道出血组、消化道出血后AMI组及对照组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8.57%、16.67%及7.50%,AMI后消化道出血组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消化道出血后AMI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后消化道出血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与消化道出血后A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MI伴消化道出血使AMI的常规治疗变得较为困难,预后相对较差;肾功能不全是AMI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34例。A组给予奥美拉唑、氯吡格雷联合治疗,B组给予泮托拉唑钠、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质子泵抑制剂给药前后氯吡格雷血药浓度与血小板最大抑制率、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E_2水平及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88.24%,较A组的64.71%高(P0.05);两组质子泵抑制剂给药后氯吡格雷血药浓度、血小板最大抑制率均低于给药前,但B组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血清前列腺素E_2水平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奥美拉唑、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相比,泮托拉唑钠、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消化道出血,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对氯吡格雷血药浓度、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影响较小,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服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依据血栓弹力图(TEG)的测定结果,将入选的134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67例与双倍剂量组67例,随访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时临床缺血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双倍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患者相比较,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出血事件发生率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加氯吡格雷的维持剂量,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某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72例参与本次实验,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平分为实验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实验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噻氯匹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血栓素B2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用药后6、12、24 h,实验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和血栓素B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8.3%)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B2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服用氯吡格雷负荷量24h后给予血栓弹力图检测,以ADP诱导血小板抑制率为根据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ADP抑制率50%)30例和对照组(ADP抑制率≥50%)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特点、随访期间出现死亡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较为大,能够提高心血管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心肌梗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使患者出现不良预后情况,应当提高警惕,探究有效防治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结果、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探讨影响氯吡格雷抵抗发生、发展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并进行过基因检测的346例冠心病患者资料,分析其CYP2C19基因型和代谢型分布特征,筛选出251例使用氯吡格雷的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检测,根据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分为氯吡格雷敏感组(MAR<50%)和氯吡格雷抵抗组(MAR≥50%)。利用荧光PCR法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根据基因型结果分为快代谢型(*1/*1)、中代谢型(*1/*2、*1/*3)和慢代谢型(*2/*2、*2/*3、*3/*3)。比较氯吡格雷抵抗组与氯吡格雷敏感组不同代谢型的患者比例、相关危险因素情况及临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慢代谢型患者的MAR较中代谢型、快代谢型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的251例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组CYP2C19代谢型分别为快代谢型38例(34.5%)、中代谢型57例(51.8%)、慢代谢型15例(13.6%),氯吡格雷抵抗组与氯吡格雷敏感组在快代谢型中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抵抗组的高血压患者比例(91.8%)与氯吡格雷敏感组(6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抵抗组临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94.5%)高于氯吡格雷敏感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YP2C19基因突变和高血压可能是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并且氯吡格雷抵抗增加了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43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215例)、氯吡格雷组(220例),分别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 mg,此后90 mg,每日2次口服)和氯吡格雷(负荷剂量600 mg,此后每日75mg,每日1次口服)预防心血管血栓事件。观察两组30 d心血管事件及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替格瑞洛组STEMI直接PCI患者的30 d心血管原因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脑卒中、复发严重心肌缺血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主要出血发生率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替格瑞洛组呼吸困难、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均高于氯吡格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替格瑞洛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30 d血管原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尽管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已显现出抗血小板聚集的优势,同时不增加总体主要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泮托拉唑预防肾移植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预防肾移植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于肾移植手术后预防性应用泮托拉唑40mg,1次/d,对照组术后不应用任何抗酸剂。观察术后消化道并发症及泮托拉唑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泮托拉唑组术后第1、2、3、4周时消化系统并发瘟的发生率分别为122.6%、51.6%、19.4%、3.2%,对照组为315.2%、209.1%、103.0%、3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泮托拉唑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应用泮托拉唑期间患者耐受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能够明显降低肾移植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少,是可以防治肾移植术后消化道并发症的安全有效的质子泵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抵抗对高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长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病房3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70~95岁,平均(81.3±6.4)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氯吡格雷片75 mg,1次/d,至少服用1个月以上,采用以二磷酸腺苷作为底物的光比浊法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和服用7 d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按照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进行试验分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程度〈10%为氯吡格雷抵抗组,≥10%为氯吡格雷非抵抗组。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血栓形成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中位时间为2年。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估氯吡咯雷抵抗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24.0%。患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体质量指数增高患者易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37.5%、22.8%,P=0.032),Cox风险回归方程提示氯吡格雷抵抗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4,95%CI(1.07,4.57),P=0.016]。结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体质量指数增高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联合氯吡格雷和泮托拉唑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伏立康唑联合氯吡格雷和泮托拉唑致肝功能异常和心肌损伤加重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使用氯吡格雷(每日75 mg)和泮托拉唑(每日60 mg)等治疗,治疗第5天因肺部真菌感染加用伏立康唑(每日200 mg)治疗。治疗第9天(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第4天),患者感到极度乏力,查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98 U/L,丙氨酸转氨酶(ALT)832 U/L,肌钙蛋白0.567μg/L,诊断不除外药物性肝损伤、心肌损伤加重。遂进行药物基因检测显示患者CYP2C19为~*1~*1野生型,停用伏立康唑,改为米卡芬净钠抗真菌治疗。治疗第14天(停用伏立康唑5 d后),复查AST 33 U/L,ALT 38 U/L,肌钙蛋白0.14μg/L,患者肝功能和心肌损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第35天,患者胸闷、胸痛症状基本缓解后出院。结论伏立康唑联合氯吡格雷和泮托拉唑可能存在潜在的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替格瑞洛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老年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询诊断为ACS并行直接PCI的老年患者121例,按服用药物种类分为氯吡格雷组(61例)和替格瑞洛组(60例)。比较分析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围手术期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两组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行PCI术、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和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呼吸困难、心动过缓)发生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治疗第7天hs-CRP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内替格瑞洛组总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氯吡格雷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呼吸困难发生率较氯吡格雷组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人群介入术后使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及抗炎作用明显强于氯吡格雷,需警惕有轻中度呼吸困难及出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