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小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007-5008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早产儿分为奶粉喂养组、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同时对早产儿出生时、纠正胎龄40周、纠正年龄2月时的体质量、身长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时,母乳喂养组各项指标的变化均大于奶粉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2月时,奶粉喂养组各项指标变化均大于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时,通过母乳喂养可以促使患儿的生长和发育,之后可通过奶粉喂养促使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于早产儿生长发育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早产儿,随机均分为母乳喂养组、奶粉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三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为40周时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在纠正胎龄为40周时,实施母乳喂养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较奶粉喂养组以及混合喂养组明显提高(P〈0.05);在纠正年龄为2月时,奶粉喂养组的各项指标均较母乳喂养组以及混合喂养组的变化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早产儿的纠正胎龄为40周时,予以母乳喂养可有效促进生长发育,此后予以奶粉喂养可进一步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李玮  陈碧  李辉  杨度  何振济  朱文军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1):1352-1355
目的 探讨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应用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喂养效果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郴州市某医院收治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观察对象,依据收治顺序予以编号,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均采用肠内和肠外营养喂养方案,肠内营养分别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早产儿配方奶和母乳喂养并添加母乳强化剂。对3组婴儿在喂养过程中不耐受情况、胎粪排空时间、完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出生2周时电解质(钾、钙、磷、镁)水平、白蛋白、总蛋白质、尿素氮、2周内肠外营养支持期间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代谢性骨病、导管相关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在12月龄时对婴儿头围、身长及体重进行测量。结果 共纳入512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男婴314例,女婴198例,出生胎龄平均为(32.7±2.3)周,自然分娩364例,剖宫产148例,A、B、C组婴儿分别为171、171、170例,3组婴儿的性别分布、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和胎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婴儿喂养不耐受分别为13.45%、34.50%、14.71%,胎...  相似文献   

4.
黄永真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492-1493
婴儿期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1],乳母所采用的喂养模式将直接影响着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合理喂养至关重要.为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在宜春市进行了本次调查,旨在为科学喂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及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140例早产儿接受差异性喂养治疗患儿,以不同喂养方式将患儿分为A组(胃管喂养)、B组(胃管喂养+非营养性吮吸)、C组(胃管喂养+皮肤抚触)及D组(胃管喂养+非营养性吮吸+皮肤抚触),每组各35例。观察4组患儿在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4周后的生长发育及Ghrelin的变化,T淋巴细胞CD3+与CD4+及CD8+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4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及头围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D组较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4周后4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及头围指标较治疗2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D组较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周及4周后4组Ghrelin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治疗4周后A组、B组及C组较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周及4周后4组患儿T淋巴细胞CD3+与CD4+及CD8+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4周后A组、B组及C组较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差异性喂养方式中D组胃管喂养+非营养性吮吸+皮肤抚触喂养更能有效提高患儿生长发育,调节患儿体内Ghrelin的浓度,提高其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实现最终追赶性成长,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0~12月龄的婴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前4个月的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3组。根据"421"体检模式,由专人负责并采用统一标准,分别在婴儿3、6、9、12月龄时对其进行身长、体重测量,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询问婴儿的喂养方式及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6月龄时三种喂养方式的婴儿体重及身长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纯母乳喂养组与混合喂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纯母乳喂养组贫血发生率最高(P=0.012)。4月龄内不同喂养方式婴儿12月龄时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五大能区DQ得分采用方差分析,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三组哺喂时间对婴儿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存在影响。结论: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出院后早产儿体格发育及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早产儿合理喂养指导提供依据。 【方法】 早产儿91例,出生体重均在1 500 g以上。按喂养方式分为5组:1组为早产儿配方,2组为足月儿配方;3组为早产儿配方+母乳;4组为母乳;5组为足月儿配方+母乳。在矫正月龄4~6个月时测量身长、体重,计算身长、体重的Z值,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微量元素等指标。 【结果】 4组身长Z值为负值,体重Z值亦低于其他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体重和身长的Z值均为正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血清尿素氮低于其余各组(P<0.05),2组血清尿素氮显著高于3、4、5组(P<0.05),和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1组和5组的白蛋白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7),但均明显高于3组和4组(P<0.05)。其余各血清学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纯母乳喂养儿体格发育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其他喂养方式低,提示单纯母乳不能完全满足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需要;2)足月儿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血清尿素氮偏高,其机制和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和常见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和常见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婴儿348名,按喂养方式分为4组:A组,纯母乳喂养:B组,母乳+配方奶喂养;C组,配方奶喂养;D组,牛乳或其他喂养,6月龄时进行身长,体重测量,体格检查,近2个月呼吸道感染和腹泻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 (1)体重或身高评价为上的婴儿C组高于其他组(P<0.05),评价为下的C组最低,D组最高(P<0.05)。(2)A,D组佝偻病,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B,C组,P<0.05。A。B组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率显著低于C,D组(P<0.05)。C组佝偻病,贫血患病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纯母乳喂养可减少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但应及时补充VD,铁剂,以预防佝偻病和贫血的发生。在母乳不足时,应选择接近有乳的配方奶喂养,牛乳不适宜喂养婴儿。  相似文献   

9.
程华 《上海预防医学》2002,14(7):349-349
小儿生长发育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同时又受到多种外来因素的影响。为了探讨小儿出生后 4个月内不同喂养方式 (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 )对 1岁内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进行了本次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友谊街道 33个居委中 ,抽取 1 7个居委中 1 998年出生的 2 0 5名儿保门诊体检儿童 ,其中男孩 1 0 1人 ,女孩 98人。低体重儿、巨大儿、出生时有严重缺陷 (如先天性心脏病 )的不列入本次调查范围。1 .2 方法以 1 995年上海市 0~ 6岁儿童体格发育Ⅲ项指标评价参考值的P50 作为衡量小儿身高、体重发育情…  相似文献   

10.
11.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营养、生长发育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经鼻胃管喂养(INGF)的健康早产适于胎龄儿,根据是否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成单纯鼻胃管喂养组和非营养性吸吮组,均用瑞士雀巢公司提供的雀巢早产儿配方奶,记录喂养2周生长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的变化及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达自行吮母乳时间、喂养相关并发症。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8±1.8)天,较单纯鼻胃管喂养组(10.1±1.3)天,显著缩短(P<0.01);达自行吮母乳时间(8.1±0.9)天,较单纯鼻胃管喂养组(9.5±1.3)天,显著缩短(P<0.01);喂养2周后两组的体重、身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头围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营养性吸吮组胃残留、呕吐、腹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单纯鼻胃管喂养组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胃肠道的发育和功能成熟、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促进体质量增长、有利于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方法 在湖南省某市募集200名0~6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收集婴儿基本资料,采用经典的传统微生态培养方法,检测不同喂养方式婴儿肠道微生态主要组成成分。 结果 母乳喂养组婴儿粪便中乳酸杆菌[(4.906 2±0.689 6) vs. (4.383 4±0.439 2)CFU/g]、双歧杆菌[(7.644 9±0.535 3) vs. (7.438 2±0.359 4)CFU/g]和拟杆菌[(7.820 7±0.590 0)vs. (7.607 9±0.379 7)CFU/g]显著高于人工喂养组婴儿(P<0.05);其它指标(肠球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葡萄球菌、其它肠杆菌、其它厌氧菌和其它需氧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母乳喂养婴儿肠道微生态优于人工喂养组婴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早产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6年2月~2007年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中心住院的30例无严重疾病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其在不同日龄(生后第1、第7、第12天)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分析不同日龄早产儿体重指数(BMI)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瘦素、胰岛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早产儿BMI及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均存在出生第7天下降、第12天回升的趋势(P0.01),体重指数与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在不同日龄呈正相关(P0.01);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水平在不同日龄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随着早产儿体格生长发育,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也有相应的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瘦素、胰岛素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早产儿的营养状态,在调节早产儿的生长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42名接受早期干预,另一组40名作为对照,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2岁,两组早产儿均于6个月、1岁、2岁时分别进行体格(即身长、体重、头围)的测量和智能测试。结果:干预组幼儿从6个月-1岁、2岁时,体格发育快于未干预组(P<0.05或P<0.01)智能发育在6个月时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对照组无差别(P>0.05),但两组运动发育指数(PDI)有差异(P<0.05),1岁和2岁时干预组较对照组MDI和PDI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早产儿在受到干预后的体格生长发育情况,为今后评价早产儿的发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2010年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检查的102例早产儿及102例正常足月儿的体格发育资料进行统计归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早产儿与足月儿出生时体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月龄、4月龄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6月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头围在2月龄、4月龄时早产儿与足月儿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6月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在2月龄时早产儿与足月儿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月龄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儿由于孕期短,出生时和出生后2~4月体格发育低于足月儿。结论:早产儿在受到正确干预后的体格能良好的发育,且有一个快速的追赶期,最佳时期是1岁以内,特别是前半年,并且能追赶上足月儿,故家长们只要采取科学的喂养方法,按时做儿童保健检查,接受专业医生的正确指导,大多数早产儿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administration of probiotics on feeding tolerance and growth outcomes of HIV-exposed (but uninfected) versus HIV non-exposed preterm infants. The null hypothesis of this study states that there will be no difference in the feeding tolerance and growth outcomes for both probiotic-exposed and unexposed premature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Methods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was conduct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ly 2011 to August 2012. HIV-exposed and non-exposed premature (<34 wk gestation) infants with a birth weight of ≥500 g and ≤1250 g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either a probiotic mixture or placebo. The multispecies probiotic mixture consisted of 1 × 109 CFU,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and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per day and was administered for 28 d. Anthropometrical parameters, daily intakes, and feeding tolerance were monitored.ResultsSeventy-four HIV-exposed and 110 unexposed infants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ized (mean birth weight 987 g ± 160 g, range, 560–1244 g; mean gestational age 28.7 wk). In all 4227 probiotic doses were administered (mean 22.9/infan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 for treatment groups or HIV exposure. The HIV-exposed group achieved significantly higher z scores for 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 at day 28 than the unexposed group (P < 0.01 and P = 0.03,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any signs of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abdominal distension between the groups.Conclusion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did not affect growth outcomes or the incidence of any signs of feeding intolerance in HIV exposure.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和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56例早产儿随机纳入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于出生第1周即给rHu-EPO750U.kg-1.w-1,隔日1次,每周3次,共6周,两组均给予维生素K1及补充水、电解质和能量等治疗。矫正胎(年)龄40周、3个月、12个月时两组早产儿均分别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和神经系统发育评估(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结果:矫正胎龄40周时,治疗组早产儿行为神经测定得分(39.14±0.51),明显高于对照组(35.10±0.97)(P<0.05);矫正年龄3个月、12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和神经行为发育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玉贤  林梅  覃美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3537-353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早期干预组在早产儿出生后即给予抚触、听、视、触觉刺激及按摩和婴儿操综合疗法,同时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患儿出院时指导家长在家中进行抚触、视、听、按摩、婴儿操干预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育儿及常见病预防指导,在3、6、12个月时用北京-Gesll婴幼儿发育检查方法检测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发育商(DQ)。结果:干预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5个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家庭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在婴幼儿智能发育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降低早生儿智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抚触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梅  张宁  邹黛莉  林志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56-1358
目的:观察抚触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和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82例0~6个月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抚触组102例和对照组80例。抚触组婴儿由父母进行抚触,每天1~2次,每次10~15 m in,持续3个月,观察时间为6个月。在实验中将婴儿按阶段0~2月和3~6月在进行智能测查(采用NBNA、CDCC量表),每月测量体重、身长、头围、胸围,询问并登记患病情况。结果:出生后即开始抚触并持续3个月的婴儿与对照组比较,体重0~5月时P<0.05,头围2~6月时P<0.05,胸围0~1月时和4~6月时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智能发育P<0.05有显著性差异;0~2月时疾病发生AR I和DD经2χ检验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抚触可促进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减少AR I与DD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