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囊癌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诊断胆囊癌的价值,分析胆囊癌CT误诊原因,提高胆囊癌CT诊断水平。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胆囊癌CT表现,术前均有CT平扫,其中19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胆囊癌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2.3,好发于50岁以上患者。本组26例胆囊癌CT表现特征可归纳为4型:①胆囊腔内肿块型2例,占7.7%(2/26);②胆囊壁增厚型4例,占15.4%(4/26);③胆囊周围浸润型9例,占34.6%(9/26);④混合型11例,占42.3%(11/26)。合并胆囊结石11例;肝脏直接受侵犯19例;肝内外胆管扩张13例;淋巴结转移15例;肝脏转移8例;累及胰和十二指肠8例;侵犯腹壁3例;侵犯胃窦2例;侵犯肝区结肠1例。CT术前正确诊断率为73.1%(19/26),CT术前误诊率为23.1%(6/26),漏诊1例,血清CA19-9阳性率80.8%(21/26)。结论:CT诊断胆囊癌有重要价值;仔细分析胆囊癌的CT征象和误诊原因,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中晚期胆囊癌患者的CT和MRI检查结果,对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对胆囊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3.33%(45/54),MRI的诊断符合率为90.74%(49/54),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胆囊癌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4.44%(51/54),高于CT的81.48%(4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转移、侵袭器官的诊断符合率为89.47%(51/57),高于CT的73.68%(4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对胆囊癌的诊断效果无较大差异,在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诊断方面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3.
目的:3.0T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对肾上腺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肾上腺肿瘤患者42例,均行3.0T MRI平扫、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6例嗜铬细胞瘤,15例肾上腺腺瘤,8例转移瘤,3例肾上腺皮脂腺癌,其中良性肾上腺肿瘤29例,恶性肾上腺肿瘤13例。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肾上腺肿瘤诊断准确率。结果:3.0T MRI平扫对肾上腺肿瘤病理类型诊断准确率85.71%(36/42)高于CT平扫64.29%(27/42,P0.05);3.0T MRI平扫诊断良性、恶性肾上腺肿瘤准确率82.76%(24/29)、92.31%(12/13)高于CT平扫55.17%(16/29)、46.15%(6/13,P0.05)。结论:3.0T MRI平扫可提高肾上腺肿瘤病理类型及定性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智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216-3217
目的:分析肿块型胆囊癌的CT特征,提高对肿块型胆囊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4例肿块型胆囊癌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胆囊窝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胆囊壁显示不清晰,肿块与肝脏分界不清,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斑片状强化,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11例,肝脏侵犯21例,肝脏转移5例,相邻器官受侵6例,淋巴结转移19例,肝内、外胆管扩张14例,腹水5例。结论:肿块型胆囊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当其侵犯肝脏时应与肝癌侵犯胆囊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胆囊癌的CT、磁共振成像特点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行CT和MRI检查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胆囊癌患者术前CT检查的符合率为68.42%;MRI检查的符合率70.83%;CT联合MRI检查的符合率为83.33%。胆囊癌的CT、MRI表现的直接征象为厚壁型15例,结节型13例,肿块实体型10例,另有邻近结构受侵11例,间接征象为周围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CT和MRI影像学技术应用于胆囊癌临床诊断中,对早期诊断及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肿块大小1.5cm×2.5cm~7.5cm×9.5cm,平均4.6cm×6.5cm。肝左叶51例(75.00%);肝右叶17例(25.00%)。病灶呈肿块型38例(55.88%),腔内生长型9例(13.24%),浸润狭窄型15例(22.06%),6例未明确肿块(8.82%)。CT平扫多数肿块与正常肝组织之间界限不清,表现为略低密度。CT增强扫描时26例肿瘤在增强早期无强化,16例仅表现为轻度~中度的边缘强化,8例中央轻度片状或条状强化。6例肿块型者增强扫描早期和延迟期边缘中度强化,中央偏心无任何强化,强化的环壁厚薄不均,CT值在40HU左右。MRI平扫显示肿块的形态同CT,且显示更加清楚。肿块在T2WI上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在T1WI上呈较均匀的低信号。CT联合MRI诊断符合率94.12%(64/68)均显著高于单纯CT诊断符合率77.94%(53/68)和MRI诊断符合率82.35%(56/68)(P0.05)。结论:CT联合MRI可提高IHPCC的早期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胆囊癌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与诊断。方法 对 2 7例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7例中男 10例 ,女 17例 ,男女之比为 1∶1.7,5 0岁以上 2 0例 (74 .1% ) ,合并胆囊结石 17例 (6 3.0 % ) ,有胆囊息肉病史 8例 (2 9.6 % )。术前B超、CT和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70 .4 % (19/ 2 7)、81.8% (9/11)和 10 0 % (4 / 4 )。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好发于 5 0岁以上女性 ,发病与胆囊结石、炎症、息肉有关。B超、CT、MRI是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胆囊癌的CT诊断及对手术指导价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诊断并分析其对手术指导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7例,均经螺旋CT平扫,19例经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层厚7mm,3mm薄层重建。结果:胆囊癌腔内肿块型3例,胆囊壁增厚型5例,浸润型9例,混合型10例。肝脏受侵犯11例,肝内转移4例,淋巴结转移10例,腹水5例,肝内外胆管扩张6例,合并胆囊炎胆结石7例,胰腺、肝曲结肠、十二指肠受累各2例,胃受累1例。结论:螺旋CT对胆囊癌的诊断、分期及指导手术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CT表现。结果 肿块型12例,腔内型8例,厚壁型10例,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密度不均匀,直接侵犯肝脏19例,累及胆管致使肝内胆管扩张9例,肝转移6例,淋巴转移9例,13例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炎。结论 CT能很好地显示胆囊癌的大小、形态、分型及扩散范围,对临床治疗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55个病灶)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同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的诊断效果。结果 40例(55个病灶)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良性病变24个(43.64%),其中肝血管瘤13个(54.17%),局灶性结节增生7个(29.17%),肝囊肿3个(12.50%),肝腺瘤1个(4.17%);恶性病变31个(56.36%),均为肝细胞癌;两种检查方式在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囊肿、肝腺瘤等方面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的诊断符合率(93.55%)高于CT平扫(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的准确性(94.55%)、灵敏度(93.55%)与特异性(95.83%)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较CT平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度与特异性,可为该病的诊断提供良好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诊断准确率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收治的82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及其影像学资料进行研究,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长径、短径、短径/长径,以及平扫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值。对比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CT扫描与术后病理N分期的情况。结果:82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60例,无淋巴结转移22例;术中取出淋巴结574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401枚,非转移性淋巴结173枚。转移性淋巴结短径、短径/长径,以及平扫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值均大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符合率为84.15%(69/82),特异度为81.25%(13/16),灵敏度为84.85%(56/66),与术后病理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病理N分期比较,CT诊断N0期准确率为79.41%(27/34),N1期准确率为75.00%(6/8),N2期准确率为76.92%(10/13),N3a期准确率为81.25%(13/16),N3b期准确率为72.72%(8/11),总准确率为78.05%(64/82)。结论:64排螺旋CT应用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检查中,特异度、灵敏度及N分期诊断准确率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和比较MRI与CT增强扫描在早期舌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颈部进行MRI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分析二者对舌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根据临床手术病理结果为鳞状细胞癌,54例患者中确诊舌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35例(64.81%),舌癌隐匿性颈淋巴未转移19例(25.19%)。54例患者共分离出淋巴结2 101个,其中病理阳性淋巴结85个,病理结果与影像结果对比,MRI检测的准确率88.89%(48/54)、灵敏度91.43%(32/35)及特异度84.21%(16/19)均高于多层螺旋CT检测的66.67%(36/54)、74.29%(26/35)及52.63%(10/19),其中准确率、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RI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舌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患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作为临床诊断早期舌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比较肝癌诊断中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的准确率。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86例疑似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肝脏增强CT检查与肝脏MRI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研究比较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诊断准确率。结果:评估肝内病灶及肝外病灶检出数,肝脏增强CT均低于肝脏MRI(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肝癌的准确率,肝脏MRI高于肝脏增强CT(P<0.05)。结论:肝脏增强CT及肝脏MRI均属临床常用肝癌诊断方式,肝脏MRI诊断准确率高于肝脏增强C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肝脏增强CT、MRI技术用于临床诊断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5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检查方法进行分组,A组(30例)患者采用肝脏增强CT检查;B组(29例)患者采用肝脏MRI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的准确率及检出病灶位置、病灶直径的符合率。结果:A组经肝脏增强CT总计检出患者24例,检出率为80.00%,B组经肝脏MRI总计检出患者29例,检出率为100.00%,B组患者检查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经肝脏MRI检查肝外病灶位置、病灶直径不足3cm符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肝癌疾病可首选肝脏MRI技术,相比肝脏增强CT准确率更高,同时可更精准地判断病灶位置及直径,为后续治疗提供影像学支持,值得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72-1274
择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参与研究,为本组患者分别行CT诊断以及MR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最终诊断结果。CT诊断结果显示出48例胆囊癌阳性患者,诊断准确率为(55.81%),MRI诊断结果显示出71例胆囊癌阳性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2.56%),组间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在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中MRI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在胆囊周边组织病变情况以及肿瘤浸润程度判断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平扫在肛瘘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经临床确诊的肛瘘患者的1.5 T MRI平扫影像资料,与手术结果对照,评价肛瘘MR影像特征与手术结果对照的准确性。结果 MRI诊断复杂性肛瘘63例(42.9%),单纯性肛瘘84例(57.1%),与手术对照准确率为91.2%(134/147)。Parks分型,MRI诊断括约肌间型74例、经肛管括约肌型45例;括约肌上型18例,括约肌外型10例,与手术对照,准确率分别为83.8%(62/74)、86.5%(45/52)、85.8%(18/21)和83.3%(10/12)。MRI内口定位准确率:87.8%(172/196),外口定位准确率100%。MRI诊断主瘘管175个,支管62个,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2%(151/175)、75.8%(47/62)。结论 MRI平扫在显示肛瘘分型及内口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肛瘘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上腹部平扫与超声在胆道系统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诸暨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胆道系统急腹症患者,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均接受上腹部CT平扫和超声诊断,将影像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分析CT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探讨CT的检查方法学。结果 70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对于急性胆囊炎CT诊断准确率为81.2%(18/22),B超为86.4%(19/22);急性梗阻性胆管炎CT诊断准确率为90%(20/22),超声为81%(18/22);胆源性胰腺炎CT诊断准确率为95%(19/20),超声为65%(13/20)。采用CT诊断胆囊癌的准确率为66.7%(4/6),超声为50%(3/6),两种检查方法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的多平面重组(MPR)图像重建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结论 在胆道系统急腹症的患者中,CT检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超声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率相当,但CT对病灶和周围组织的显示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615-5616
选取60例发病12h内入院的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梗死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CT扫描,分析CT检查结果及分型、表现。结果 60例患者发病1~2d行头颅CT平扫发现3例出血转化,对余下57例患者行增强CT扫描检查诊断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15例,行增强CT扫描患者1周内复查CT平扫发现出血性转化21例,增强CT扫描预测准确率为71.43%(15/21);21例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中边缘型7例(33.3%),中心型5例(23.8%),混合型9例(42.9%)。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患者行早期增强CT扫描预测准确率高,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螺旋CT及MRI检查的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FNH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FNH,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螺旋CT组14例、MRI组12例及螺旋CT联合MRI组10例,分别评价其影像学特征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组共有15个病灶,平扫示10个病灶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病灶均明显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有4个病灶减至等密度;诊断灵敏度为78.6%(11/14),特异度为85.7%(12/14)。MRI组共有13个病灶,T1WI序列示8个病灶呈低信号,T2WI序列示8个病灶呈混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呈高信号,而静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强化呈减弱趋势;诊断灵敏度为83.3%(10/12),特异度为100.0%;螺旋CT联合MRI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达100.0%。结论螺旋CT联合MRI检查可以明显提高FNH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MRI、超声与CT检查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诊治的4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其中,14例原发性胆囊患者采取MRI检查(MRI检查组),14例原发性胆囊患者采取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组),14例原发性胆囊患者采取CT检查(CT检查组),比较MRI检查组、超声检查组以及CT检查组的漏诊或误诊率、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研究中42例原发性胆囊患者经过手术病理切片检测发现,肿瘤部位(颈体部9例,占21. 43%,底部18例,占42. 86%,颈部6例,占14. 29%,弥漫型6例,占14. 29%,体部3例,占7. 14%),组织学分型(未分化癌4例,占9. 52%,腺癌29例,占69. 05%,鳞状细胞癌9例,占21. 43%)。MRI检查组的诊断符合率为85. 71%(12/14),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组的64. 29%(9/14)以及CT检查组的71. 43%(10/14)(P 0. 05)。结论:MRI、超声与CT检查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其中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最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