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内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2012年我院胆内瘘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仅4例病人(14.3%)术前诊断胆内瘘,24例(85.7%)为术中发现;在胆内瘘类型中,75%(21/28)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14.3%(4/28)为胆囊胆总管内瘘,7.1%(2/28)为胆囊胃内瘘,3.6%(1/28)为胆囊横结肠瘘。全部病例均行胆囊切除,21例行十二指肠修补术,4例行胆总管探查、T管支撑引流(其中1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行胃修补(其中1例行胃部分切除并毕Ⅱ式吻合),结肠修补1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胆内瘘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为术中诊断;胆内瘘手术遵循切除胆囊、修补瘘口、通畅引流原则;腔镜治疗胆内瘘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姜建帅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4):290-290,295
目的 探讨胆内瘘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胆内瘘的诊治资料.结果 17例胆内瘘术前确诊的仅4例,点23.5%.经胆囊切除和/或胆道探查、T管引流、瘘口修补,治愈17例,未发生胆管炎、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胆内瘘仍以手术探查发现为主,术前B型超声、X线和逆行胰胆管造影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手术以解除病因、通畅引流、闭合瘘口为原则.术中胆道造影有助于发现瘘道、瘘口及作出合理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内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89年-2002年胆内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仅14.3%(8/56)的病人术前诊断胆内瘘,85.7%(48/56)的病人为术中发现;在胆内瘘类型中,76.8%(43/56)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14.3%(8/56)为胆囊胆总管内瘘,5.4%(3/56)为胆囊胃内瘘,3.6%(2/56)为胆囊横结肠瘘;结论:胆内瘘术前诊断困难,对长期胆囊结石病人,尤其是发现胆道积气征应高度怀疑,其治疗方法可采用胆总管瘘口、十二指肠瘘口、横结肠瘘口修补等方法,对胃瘘口可采用瘘口修补或胃部分切除处理。  相似文献   

4.
胆内瘘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友  汪涛  黎光荣 《重庆医学》2002,31(2):116-117
目的 探讨胆内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3~ 1999年我科收治的胆内瘘 2 4例。结果 本组胆内瘘占同期胆石症手术治疗的 0 5 2 %。它们多由胆石症引起 ,消化性溃疡、胆囊癌、T管压迫为少见病因。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肝总管瘘最常见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次之 ,胆囊胃瘘最少见。术前确诊率为 12 5 0 %。经胆囊切除和 /或胆道探查、T管引流、修补瘘口等治疗 ,治愈 2 4例。结论 胆内瘘仍以手术确诊为主。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等病例术前行腹部X线检查可提高胆内瘘术前确诊率。手术解除病因、基本病变同时应解除胆道、胃肠道的并存疾病。术中胆道造影对胆内瘘者有意义。胆囊瓣是修补肝总管瘘理想的组织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肠内瘘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特色医学中心200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9例胆肠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胆囊十二指肠瘘22例,胆囊结肠瘘5例(其中2例患者同时合并胆囊十二指肠瘘及结肠瘘),胆管十二指肠瘘4例。术前明确诊断1例,疑似诊断3例,其他23例于术中明确内瘘诊断,另有2例术后出现肠瘘表现才确诊。22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术中切除胆囊后,1例行十二指肠球部楔形切除+修补术,余均单纯修补缝合瘘口。5例胆囊结肠瘘中,1例单纯缝合修补,4例行部分结肠切除后吻合。4例胆管十二指肠瘘,均于术中丝线缝合十二指肠瘘口,胆管“T”管引流。将29例患者分成小瘘口组(最大径≤1.5 cm)及大瘘口组(最大径>1.5 cm),其中小瘘口组共20例,出现并发症7例(占比35.0%,Clavien-Dindo分级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1例,没有Ⅳ级以上病例),住院时间(20.30±14.42)d,住院费用(29 916.58±14 798.65)元;大瘘口组9例,出现并发症8例(占比88.9%,Clavien-Dindo分级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瘘的原因、术中预防及术后治疗。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0例LC术后胆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胆瘘中2例在术后24h内发现,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 8例在术后48h以后发现,其原因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迷走胆管损伤、肝外胆管锐性损伤和胆总管热损伤。手术治疗7例,保守治疗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迷走胆管和肝外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夹闭不全及钛夹脱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主要原因; 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修复及胆管内或外引流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主要方法。LC术后胆瘘重在预防,如果发生胆瘘则应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早期胆漏6例,系胆囊床毛细胆管或迷走胆管损伤所致,经腹腔引流和药物治疗治愈;迟发性胆漏2例,1例漏口位于肝总管,1例位于右肝管,2例经漏口修补+T管胆道引流治愈,随访6个月至2年无胆管炎发作且无胆管狭窄.结论: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修补损伤胆管、T管支撑引流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预防并发症出现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胆囊内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自发性胆囊内瘘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部分伴有发热、黄疸、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胆囊十二指肠瘘9例;胆囊胆管瘘6例;胆囊结肠瘘4例,其中1例为胆囊横结肠瘘合并腹壁瘘;胆囊胃瘘2例。术前常规行B超检查,并结合CT、MRCP、ERCP、胃肠造影等检查,术前明确诊断者11例(52、38%)。全部行胆囊切除或部分切除。11例行胃肠瘘口修补术,1例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和十二指肠造瘘术,2例行十二指肠瘘口修补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5例瘘口较大的胆管瘘者用部分胆囊壁修补和T管引流,1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胆囊癌姑息切除并行T管引流术。1例术后因呼吸衰竭而亡,1例死于胆囊癌复发转移,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萎缩性胆囊炎或长期发作的胆囊炎,应考虑胆囊内瘘的可能。结合B超检查、CT、MRCP、ERCP、胃肠造影等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治疗应根据瘘口的部位、大小等个体化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9.
周新宇 《农垦医学》2010,32(3):236-238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症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8年3月收集的10例Mirizzi综合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Csendes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2例;胆囊切除术2例,完整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4例,胆囊大部切除+保留胆囊壁组织修补瘘口+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2例,胆囊切除+瘘口缝合修补1例,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全组病例均一期愈合出院,有2例发生胆漏。结论:Mirizzi综合症术前诊断困难,需借助多种影像学技术,术前明确诊断可减少Mirizzi综合症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率,要针对不同的病例选用适合不同个体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Mir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胆囊大部分切除、胆囊切除 胆囊管作补片修补瘘口 T管引流和胆肠Roux-Y吻合术。术后无胆管狭窄、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Mirizzi综合征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并发症,B超能为诊断提供线索。术前确诊比较困难,手术是确诊的主要手段。Mirizzi综合征治疗原则是及时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胆囊,取净结石,解除胆道受压所致的梗阻,修复胆管缺损及通畅胆汁引流,术中应避免胆道损伤。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Mirizzi综合征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Mirizzi综合征诊断与处理对策(附2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爱国  刘新生  金鑫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3):1927-1929,1934
目的 总结Mirizzi综合征(MS)的诊断与处理经验,以供同道借鉴。方法 对27例经手术证实的M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对该病的病因、特点及诊断与处理做一探讨。结果27例中术前确诊4例。在腹腔镜手术中发现MS4例,中转开腹1例。根据病理损伤程度,术中分别采用了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瘘口直接修补术、带血管蒂胆囊瓣修补痿口术及Rour-en-Y胆肠吻合术等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全部临床治愈。结论 MS术前诊断较困难,确诊率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重要的意义。对不同病理类型的MS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腹腔镜下治疗MS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邓书军 《河北医学》2001,7(9):777-779
目的:提高临床上对Mirizzi综合征的认识,避免胆道损伤。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18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明确诊断者仅3例。行单纯胆囊切除11例,胆囊切除、胆管壁瘘口修补3例,胆囊切除、瘘口修补、T型管引流3例,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随访11例平均时间5年,无胆道狭窄情况。结论:为避免胆道损伤,应结合病史、体检、化验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提高术前确诊率,在手术时要认真对待,根据术中情况选择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的临床分型标准及意义。方法2000年1月~2005年3月收治了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病例47例,均行外膜内完整摘除术,观察并分析术中所见胆瘘不同的解剖特点,观察手术疗效。结果47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残腔感染及胆漏等并发症。初步提出囊性肝包虫合并胆瘘的临床分型标准。结论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的临床分型可以简洁、直观、全面地表述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的情况,不但具有临床指导意义,还可以为囊性肝包虫合并胆瘘的进一步研究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4.
肝圆韧带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附2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浩  李玉坤  李浩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5):504-505
目的探寻一种上腹部带血管蒂的非大网膜自体组织修复胆道缺损或上消化道穿孔的方法。方法修复胆管缺损时,切断肝圆韧带,游离靠肝侧的肝圆韧带,将其剖开,黏膜面朝内,与胆管缝合。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中,将肝圆韧带近脐部切断,分别结扎断端。游离肝圆韧带至肝脏附着处,再修整溃疡穿孔后,在穿孔部位用4号不吸收线垒层缝合3针,将肝圆韧带游离端覆盖在穿孔处,再收紧打结。结果胆道修复中无胆漏和胆道狭窄,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病人无胃肠瘘扣腹腔脓肿,均顺利出院。结论肝圆韧带作为上腹部的一根游离度大的仍有管腔存在的韧带在上腹部众多的手术中是一很好的生物补片材料。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年~2004年收治的54例病人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术中大出血死亡1例;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胆道出血2例,积极止血处理后痊愈;胆瘘2例,经引流治愈;胸腔积液5例,均随炎症消退消失;肝肾综合征2例,积极保肝治疗后痊愈;切口感染3例,积极换药后痊愈。53例恢复良好出院,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积极纠正肝功能,加强营养支持,简化手术方法,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将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经腹部拍片、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本组7例中术前确诊5例。3例行一期胆囊切除加十二指肠内瘘修补和肠切开取石术;2例行肠切开取石,6个月后再行二期胆囊切除加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另2例均为胆囊切除并胆肠内引流术后致结石掉入空回肠,仅行单纯肠切开取石术。7例均经手术治愈。结论B超、CT及腹部X线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一期解除肠梗阻,视患者情况可一期或二期解除胆道及胆肠内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1996年-2004年7月收治的12例胰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腰背痛.内外分泌功能障碍。B超、CT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该组病例中有9例行手术治疗,行胰管切开取石、尾部囊肿穿刺针吸术1例。行姑息性胆肠内引流2例,其中1例加做胆囊切除。结论B超、CT为重要的诊断手段;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为胰石症的主要手术方式,强调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附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63例病人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作者的经验结合国内外文献,对PD术式的选择、术后胰瘘的最常见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充分讨论。结果 该组病例中,62例治愈,1例死于术中广泛渗血。存活者术后均无胰瘘的发生,也无腹腔内感染和切口裂开。术后随访:2例病人由于胆肠吻合口狭窄而反复出现感染症状,经二次Roux-Y内引流术治愈;3例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良好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巧和适宜的术后处理对预防遗漏的发生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方法 ]对 4 16例食管、贲门癌施行手术治疗 ,并在围手术期采取系统的预防措施。 [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6例 ,发生率 1.4 4% ,手工吻合发生 5例 ,机械吻合 1例 ,死亡 3例。 [结论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临床应该从多环节采取预防措施 ,才能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