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锐艳  臧静  赵江 《黑龙江医药》2007,20(5):524-525
紫癜性肾炎(HSPN)是过敏性紫癜(HSP)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影响其病程和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国内报道发生率为30%~50%。从肾脏病理学分析有人提出发病率高达100%。按临床表现所反映肾受累程度不同分为五种类型(1)只有镜下血尿;(2)无症状的血尿及蛋白尿;(3)急性肾炎综合征和蛋白尿;(4)肾病综合征和血尿;(5)急性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我们于2004年应用蛹虫草胶囊联合潘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5年5月于本院儿科住院的87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分级采用规范治疗并随访3年.结果:87例紫癜性肾炎患儿男51例,女36例.男女之比为1.4∶ 1.发病年龄4~14岁.临床分型1型(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28例,2型(血尿和蛋白尿)31例,3型(急性肾炎型)9例,4型(肾病综合征型)13例,5型(急进性肾炎型)4例,6型(慢性肾炎型)2例.随访中6例出现肾功能不全.结论:紫癜性肾炎临床以血尿、蛋白尿多见,但也有相当部分表现为中重型.远期预后与临床分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肾维宁对膜性肾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对肾活检证实为膜性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肾维宁治疗组及潘生丁对照组,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各30例)临床症状、体征、血尿、蛋白尿及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果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20%、73.3%,对照组分别为4.7%,44.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尿、蛋白尿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治疗组血清IgA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肾维宁冲剂是治疗膜性肾病的有效中药复方制剂,对膜性肾病的血尿及蛋白尿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即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走行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内使其机械受压,造成以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和腰痛为主的一种少见病,临床发病率较低。自2004-01~2008-05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NCS5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蔡晋  徐美玉 《江苏医药》2012,38(14):1646-1648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65例(HSP组);其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51例,无肾损害者14例(HSP单纯型)。51例HSPN患儿分为: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18例(HSPN 1型),血尿和蛋白尿14例(HSPN 2型),急性肾炎型11例(HSPN 3型),肾病综合征型8例(HSPN 4型)。对照组为我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19例。分别测定血浆TM、vWF、IL-8水平,分析血浆TM、vWF、IL-8与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 HSP组血浆TM、vWF、IL-8高于对照组(P<0.05),HSPN 2、3、4型患儿血浆TM、vWF、IL-8明显高于单纯型(P<0.05)。结论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TM、vWF、IL-8水平随着临床分型不同而变化。联合测定有助于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74-175
目的分析研究隐匿性肾小球肾炎(LGN)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方法 76例LGN患者分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和蛋白尿三组,对其临床、实验室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GN患者的发病年龄较轻,上呼吸道感染是重要诱因。病理表现以轻度系膜增生为主。蛋白尿组病理改变较重,其肾间质灶状纤维化蛋白尿组与镜下血尿组和肉眼血尿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过程隐匿,极易漏诊,蛋白尿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540例IgA肾病分为高血压组(HP组,214例)与非高血压组(N-HP组,326例).对比分析两组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以男性多见、男∶女为2.63∶1,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伴血尿为主,其次为单纯蛋白尿,而呈肾病综合征伴或不伴血尿者及单纯血尿者较少见.与N-PH组相比,其尿蛋白排泄量较多,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肌酐水平较高,肾小球硬化率、系膜增生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小动脉病变程度均较重,血肌酐升高发生率也明显较高.结论伴高血压的IgA肾病以中青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伴血尿为主,肾脏病变较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罗友昌 《江西医药》2005,40(8):478-479
目的总结小儿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NCP)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28例小儿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中单纯性血尿16例,占57%;单纯性蛋白尿3例,占11%;血尿合并蛋白尿9例,占32%。结论对反复发作的血尿和戚直立性蛋白尿。肾功能无异常表现的青少年,应考虑NCP;NCP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就有关血尿、蛋白尿患儿的肾小球及肾小管的病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血尿患者和血尿伴蛋白尿的患者共75例。将他们的肾组织病理中的肾小管病变进行评分并分级。血尿伴蛋白尿患儿根据尿蛋白定量分成3组。并将肾小管病变程度与蛋白尿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①血尿伴蛋白尿患儿的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与单纯血尿患儿相比有明显差异。②蛋白尿程度增加,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肾小球疾病中伴有蛋白尿患儿的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病变比较严重,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蛋白尿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制鲤鱼汤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低蛋白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肾病综合征低蛋白性水肿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人血白蛋白和呋塞米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新制鲤鱼汤口服,4周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水肿消退、尿蛋白转阴患儿6月后随访水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愈率73.3%,优于对照组的5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西医主症积分、中医主症积分较治疗前均减少(P0.05),说明2组治疗均有效;治疗后2组间在水肿、低蛋白血症、蛋白尿、血尿、倦怠乏力、脘腹胀满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儿随访6月,治疗组复发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结论新制鲤鱼汤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低蛋白性水肿,在消除水肿、提升白蛋白水平、减轻蛋白尿、血尿、水肿复发方面疗效显著,且安全价廉。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一类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数病人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等前驱感染,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部分病人起病隐匿,表现为无症状血尿或蛋白尿,令有部分病人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严重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
正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有一种隐匿性肾炎,又称隐匿型肾小球肾炎。它症状不明显,不易被人察觉,但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危害不容忽视。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为主要表现一般认为,免疫反应是本病的主要和初始机制,在此基础上加以炎症细胞、遗传、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最终导致隐匿性肾炎。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部分患者在高热或剧烈运动后,可在短时间内出现1次或多次血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65例(HSP组);其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 51例,无肾损害者14例(HSP单纯型).51例HSPN患儿分为: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18例(HSPN 1型),血尿和蛋白尿14例(HSPN 2型),急性肾炎型11例(HSPN 3型),肾病综合征型8例(HSPN 4型).对照组为我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19例.分别测定血浆TM、vWF、IL-8水平,分析血浆TM、vWF、IL-8与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 HSP组血浆TM、vWF、Ⅱ-8高于对照组(P<0.05),HSPN 2、3、4型患儿血浆TM、vWF、IL-8明显高于单纯型(P<0.05).结论 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TM、vWF、IL-8水平随着临床分型不同而变化.联合测定有助于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周小倩 《贵州医药》2008,32(10):940-941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依据血尿来源可分为:(1)肾小球性血尿: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两种形态以上的多形性变化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激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紫癜性肾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激素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尿消失时间、蛋白尿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23.81±3.57)d、蛋白尿消失时间(13.07±2.14)d、住院治疗总时间(17.46±3.2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28±5.19)、(21.26±3.02)、(24.10±4.6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癜性肾炎患者采用激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理想,药物不良反应可显著减少,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也明显改善,在短时间内控制血尿和蛋白尿症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隐匿性肾炎又称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临床多见,治疗棘手,易反复发作。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专业全国主任委员叶任高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隐匿性肾炎,效果颇可供借鉴,值得推荐。现就其方法与经验结合54例病例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4例,男21例、女33例,平均年龄27.3岁。西医治疗对照组:49例,男15例、女34例,平均年龄25.4岁。所有病例均符合:①持续镜下血尿或反复肉眼血尿,伴或不伴轻至中度蛋白尿;②血尿为肾小球性血尿。镜检尿红细胞>8000/ml、畸形红细胞>80…  相似文献   

17.
<正>1临床资料肾病综合征是小儿泌尿系统的常见病。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3.5 g/1.73 m2体表面积)、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 g/L)、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应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特征,在肾血管疾病或肾小管间质疾病中出现如此大量的蛋白尿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8.
隐匿性肾炎发病以青少年为多,临床表现轻微但迁延不愈,可分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单纯性血尿两种类型,后者以血尿为突出表现,可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伴(或)持续镜下血尿,笔者近年来用清热凉血法--自拟中药免煎处方结合辩证施治方法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30例,收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36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临床病理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了解临床病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预后与患儿的临床病理相关,临床分型中以急性肾炎型和肾病综合征型为主,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型及血尿和蛋白尿型预后较好,急性肾炎型预后好于肾病综合征型;病理分级以Ⅱ~Ⅲ级多见,Ⅰ级和Ⅱ级的治愈率明显高于Ⅲ级和Ⅳ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小管-间质改变主要为 级和 级,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预后显著相关(r=0.766,P<0.01);临床和病理综合分型更能反应患者的预后,与预后显著相关(r=0.855,P<0.01).结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预后与患儿的临床病理改变相关,临床和病理综合分型更能反应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无症状蛋白尿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症状蛋白尿或伴血尿患者的肾脏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体检发现蛋白尿患者共96例,行肾脏穿刺。结果96例患者中,单纯蛋白尿者19例(19.8),伴血尿者77例(80.2%);伴高血压者43例(44.8%)。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55例(57.3%),IgA肾病27例(28.1%),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3例(3.1%),膜性肾病4例(4.2%),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7例(7.3%)。结论部分无症状蛋白尿患者病理类型较重,开展尿常规普查,能早期筛选出肾脏疾病患者,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