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检测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外周血炎性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与颅内显著动脉粥样硬化狭窄(significant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SAS)数量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60岁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小动脉闭塞型AIS患者,实验室检查检测生化指标,血常规检测炎性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颅内SAS(≥ 50%狭窄或闭塞),根据颅内SAS数量将AIS患者分为无SAS组(n=77)、单支SAS组(n=45)和多支(≥2)SAS组(n=33),比较3组临床特征包括生化及炎性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SAS数量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按照颅内SAS最严重狭窄程度将78例存在SAS的受试者分为3组:中度狭窄组(n=23)、重度狭窄组(n=17)和闭塞组(n=38),比较3组炎性指标;Spearman秩相关分析炎性指标与颅内SAS数量的相关性。 结果: 与无SAS和(或)单支SAS组相比,多支SAS组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均显著增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内SAS数分别与高白细胞计数、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高NLR独立相关(P均<0.05)。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组各炎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颅内SAS数量呈弱相关(r=0.255,P=0.024;r=0.319,P=0.004)。结论:老年AIS患者外周血炎性指标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增高,且与颅内SAS数量呈一定的弱相关。  相似文献   

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9):1492-149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纳入绵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37例,根据30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15例)和死亡组(n=22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成年人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入科第1、3、5、7天及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计算NLR;比较其在不同组间的变化;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预测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患者第1天NLR显著升高(P<0.001),对早期脓毒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UC=0.959),远远优于WBC(AUC=0.788),与中性粒细胞比例(NEU%)(AUC=0.942)相当;第7天WBC、NLR是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脓毒症30 d死亡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721)。结论:NLR可以作为一个简便有效的辅助指标用于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尤其对于急诊、基层医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0)。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体温(T)、心率(HR)、呼吸(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R、HR、WBC、中性粒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浆ALT、AST、Cr、BUN、LDH及CK-M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乌司他丁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非肺部感染性脓毒症早期筛查诊断中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于该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疑似感染或确诊感染患者132例,根据Sepsis 3.0分为脓毒症组(n=85例)和非脓毒症组(n=47),收集所有患者入院24 h的白细胞计数(WBC)、PCT水平、乳酸(Lac)水平、qSOFA评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淋巴细胞绝对值(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CR),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工作特征曲线(ROC)综合分析上述指标在非肺部感染性脓毒症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PCT诊断效能高于NLCR、Lac和qSOFA评分(P<0.05),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5%CI:0.865~0.975).PCT≥1.95 ng/mL时,诊断的灵敏度为81.50%,特异度为91.18%.结论 PCT可作为早期筛查诊断非肺部感染性脓毒症的指标之一,当PCT≥1.95 ng/mL时,需高度警惕非肺部感染性脓毒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非肺部感染性脓毒症早期筛查诊断中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于该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疑似感染或确诊感染患者132例,根据Sepsis 3.0分为脓毒症组(n=85例)和非脓毒症组(n=47),收集所有患者入院24 h的白细胞计数(WBC)、PCT水平、乳酸(Lac)水平、qSOFA评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淋巴细胞绝对值(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CR),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工作特征曲线(ROC)综合分析上述指标在非肺部感染性脓毒症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PCT诊断效能高于NLCR、Lac和qSOFA评分(P<0.05),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5%CI:0.865~0.975).PCT≥1.95 ng/mL时,诊断的灵敏度为81.50%,特异度为91.18%.结论 PCT可作为早期筛查诊断非肺部感染性脓毒症的指标之一,当PCT≥1.95 ng/mL时,需高度警惕非肺部感染性脓毒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背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我国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既往研究较少关注患者的临床检验指标。目的 观察F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情况,并分析其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6-2018年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脾胃病科门诊且确诊为FD的患者为FD组(n=87),选取同期于本院工作的健康职工及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45)。收集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嗜酸粒细胞计数情况,进行异常率和具体数值的比较;并对两组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白细胞分析。结果 FD组女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FD组白细胞计数异常者15例,均表现为偏低;对照组白细胞总数异常者1例,也表现为偏低。FD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者16例,均表现为偏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者1例,也表现为偏低。FD组中性粒细胞分数异常者4例,其中1例表现为偏低,3例表现为偏高;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分数异常者3例,其中2例表现为偏低,1例表现为偏高。FD组嗜酸粒细胞计数异常者2例,均表现为偏高;健康组嗜酸粒细胞计数异常者1例,表现为偏高。FD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FD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FD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健康女性(P<0.05)。结论 FD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较健康人群偏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率较健康人群高,且这种现象在女性FD患者中更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细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差异的原因。方法选取155例脓毒血症患者[根据感染类型又分为G-细菌感染组(n=75)和G+细菌感染组(n=80)]、非脓毒血症患者56例及非感染对照43例,检测三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百分比及Bcl-xl蛋白水平。结果脓毒症组PLT、Bcl-xl指标低于非脓毒症组和非感染对照组(P0.05),而PCT、CRP、WBC计数、NE高于非脓毒症组和非感染对照组(P0.05)。脓毒症G-细菌感染组PLT、Bcl-xl水平低于G+细菌感染组(P0.05),而PCT水平高于G+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出现PLT降低、PCT升高现象,与Bcl-xl启动PLT凋亡程序有关;且革兰阳性菌更容易启动PLT凋亡,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80例肾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6例)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研究组(n=44例)行负压组合式硬管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结石清除率、肾功能指标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结果 对照组结石清除率86.36%高于对照组61.11%(P<0.05)。术后研究组Cys-C、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可有效清除肾结石患者体内结石,防止肾功能损伤,且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助于术后病情康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10-12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急性肺栓塞患者55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4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中性粒细胞(PBN)、白细胞(PBL)变化。结果 (1)病例组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均高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例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病例组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可以作为肺栓塞症的诊断指标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作为老年急性肺栓塞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高血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对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0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随访6个月,比较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事件组和无心脑血管事件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及其亚型水平。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事件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无心脑血管事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对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价值。结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与高血压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对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90例脓毒症患者分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静脉血外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心肌酶、肝功能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分类、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生化指标、治疗28 d后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生命体征,是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GA)伴发热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对细菌性感染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0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82例G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热将其分为发热组(n=63)与非发热组(n=19),比较发热组和非发热组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WBC)计数、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将发热组根据是否为细菌感染分为非细菌感染组(n=43)与细菌感染组(n=20),比较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中性粒细胞比例、WBC计数、PCT及CRP水平。分析各炎性指标对GA伴发热者细菌感染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发热组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及PCT水平均高于非发热组(P0.05)。细菌感染组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及PCT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中性粒细胞比例、WBC计数、PCT、CRP诊断GA伴发热者细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677、0.596、0.663、0.822;特异度为63.68%、70.02%、80.01%、90.00%;敏感度为72.96%、58.48%、51.39%、70.32%。其中PCT诊断GA伴发热者细菌感染的AUC与特异度最高。结论:血清PCT对GA伴发热者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具有应用价值,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的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MHR)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319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两组,即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n=101)和血糖控制不良组(HbA1c≥7%,n=21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MHR。结果 与血糖控制良好组比较,血糖控制不良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 NE)、单核细胞计数(monocyte count, M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空腹血糖(fastin...  相似文献   

14.
浒苔多糖对腹腔脓毒症大鼠的免疫调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研究浒苔多糖对腹腔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阐明浒苔多糖对腹腔脓毒症大鼠的免疫调理作用.②方法 制作SD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被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只.制作脓毒症模型后分别在3、12、24、48h采血待测.检查外周血涂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③结果 实验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淋巴细胞计数和CD4+ T淋巴细胞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④结论 浒苔多糖可以明显降低脓毒症大鼠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脓毒症大鼠淋巴细胞计数和CD4+T淋巴细胞,从而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与住院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N)与住院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6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住院患者,在入院24 h内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结果:262例患者院内死亡47例(17.9%).饮酒可能降低AMI患者的住院死亡率.随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住院死亡率呈上升趋势,WBC≤10×109+个/L组与WBC>15×l09个/L组,N<0.8组与N≥0.9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MI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越高,住院死亡率越高,白细胞计数及巾性粒细胞比率对判断AMI患者的病情危险性及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正常孕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表达水平,探讨中性粒细胞活化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就诊的孕产妇28例,分为重度子痫前期组(n=14)和对照组(同期正常妊娠妇女,n=14)。2组孕产妇年龄、孕周无统计学差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孕产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LFA-1的表达情况。检测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对其与中性粒细胞表面LFA-1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8.40±2.23)×109/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6.71±1.5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LFA-1表达阳性率[(63.25±38.025)%]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38.32±3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LFA-1表达水平与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13)。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其表面黏附分子LFA-1表达均较正常妊娠妇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提示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参与了子痫前期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常规中主要指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及中江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的胃癌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胃癌,共315例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n= 231)和非转移组(n= 84).收集患者术前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水平和血小板计数(PLT).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上述指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与非转移组患者比较,转移组患者 WBC、NE、PLT、NLR及 PLR均显著升高(P<0.05).LY、RBC及Hb水平及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术前 NLR(P= 0.002, OR=3.681)和PLT计数(P=0.014,OR=0.841)是胃癌患者发生肿瘤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NLR和PL T计数可用于预测肿瘤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112)和脓毒性休克组(n=88);按照患者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n=165)与死亡组(n=35);比较各组SOFA评分、28 d病死率、N/LP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N/LPR和SOFA评分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SOFA评分、28 d病死率、N/LPR、TNF-α、CRP水平高于脓毒症组(P<0.05);死亡组患者SOSA评分、N/LPR高于存活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SOFA评分、N/LPR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PR、SOFA评分单独及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AUC分别为0.789、0.868和0.918,二者联合使用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更高(P<0.05).结论:N/LPR及SOFA评分与脓毒症患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均可作为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指标,联合使用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记录患者被诊断为脓毒症休克后第1、3、5、7d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变化,同时进行脓毒症相关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根据院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 100例持续存在7d以上脓毒症休克的患者中,50例存活,50例死亡。死亡组单核细胞计数、SOFA评分在第5、7d明显升高,并显著高于存活组的对应值(P0.05)。死亡组淋巴细胞计数在第5、7d明显降低,并低于存活组的对应值(P0.05)。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脓毒症休克时,单核细胞凋亡可能是机体的保护机制,而淋巴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预示患者预后不良。将SOFA评分与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相结合观察脓毒症休克的病情,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胆管结石所致胆道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3例胆管结石所致胆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2)。对照组给予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内毒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内毒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细菌清除率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的61.29%(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胆管结石所致胆道感染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降低血内毒素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盐酸克林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