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行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60例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32例,近全切除17例,大部切除9例,活检2例.并发症包括:术中脑脊液漏9例,术中海绵窦出血3例,术后一过性尿崩症11例,脑脊液漏2例,脑膜炎1例;均治愈.术后病理:非功能性腺瘤26例,生长激素腺瘤16例,泌乳素腺瘤12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6例.结论 术者对神经内镜下解剖的熟悉和手术器械的熟练使用与降低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3.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5)
黏膜下注射对于大多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等内镜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生理盐水仍是使用最多的也是相对安全的黏膜下注射液, 但由于其不能维持较长黏膜抬高时间, 对于较大病变需要反复注射。目前已经有了多种黏膜下注射液的方案, 其中包括甘油果糖溶液、葡萄糖溶液、透明质酸、纤维蛋白原、琥珀酰化明胶、羟乙基淀粉以及新型复合凝胶。笔者对这些不同黏膜下注射液进行了简要综述, 并分析了他们的优缺点。此外还简要分析了黏膜下注射液中加入的肾上腺素和染料的相关研究进展, 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常见人畜共患病, 主要传染源是羊和牛, 布鲁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染给人类。人感染布鲁菌常导致多个器官系统出现并发症, 神经型布鲁菌病发生率低, 病情严重, 易发生误诊误治, 可致残和死亡。本文对相关文献报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神经型布鲁菌病的认识,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基层医药》2022,(7)
慢性牙周炎的牙齿支持组织遭破坏的同时, 毒性产物及释放的炎性递质可随血液分布至全身, 进而影响系统性疾病的进程。牙周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 但"慢性牙周炎与肺功能下降的相关性是吸烟所致"有待进一步证实。邱林等选择无明确COPD 诊断病史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过程中排除吸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 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 秒最大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第1 秒最大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10)
临床研究证实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方法, 但关于高血压控制满意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转归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有无差异, 现阶段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期"科研课题专栏"首篇文章——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杨东恒等作者撰写的《广州社区高血压控制满意患者颈动脉斑块转归分析》一文对广州社区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探讨高血压控制满意患者、高血压控制不满意患者和非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转归情况, 结果显示对所有年龄的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满意后, 颈动脉斑块进展情况与非高血压患者无明显差别, 为指导临床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了更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基层医药》2023,(12)
随着年龄的增加, 男性和女性的骨折发生率逐步提高。由于久坐不动、低头族等不良生活习惯及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导致的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肌腱炎等骨科病及过度运动造成的关节损伤在青少年及职场人士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人口结构、工作压力、生活习惯、过渡运动造成的我国骨科疾病发病率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 2013-2018 年骨科医院诊疗平均人次为2.4 万人次, 预计这一趋势随我国经济发展仍将继续。本期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骨科疾病, 特推出该病专题。本期中《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就是通过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从而突出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这种手术方式的优势, 敬请阅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 患病率约为27.5%,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60 岁人群, 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患者。该病的影响因素多, 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 软骨变性、坏死、脱落等病变引起膝关节关节面软骨破坏是主要病因。本期中的《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Stoller Ⅲ级半月板损伤效果观察》这篇文章中通过对比的方法,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 相似文献
11.
12.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4,(3)
脑血管疾病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其病理变化为脑血管突然破裂或突然闭塞, 从而造成该血管支配区域脑组织的功能障碍。其临床上表现为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等, 称为"卒中"或"中风"。轻者经过3~6个月可逐渐恢复, 可以生活自理, 甚至可从事病前的工作;重者昏迷、死亡、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 甚至需长期卧床, 最终死于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50岁以上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年龄。脑部血管供应丰富, 侧支循环亦较完善, 但这些血管从功能上说, 仍为终动脉, 出现障碍即可引起脑组织坏死。神经细胞对缺氧极为敏感, 缺血数分钟即可死亡。故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群生命健康最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中、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的首位。因此, 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14.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4)
本期"科研课题专栏"发表的《Card9与肠道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一文, 是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纪昌学、杨志文作者对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在炎性肠病、结肠炎癌变、结肠癌发展中的作用的文献综述与报道。Card9是分布于巨噬细胞的一种重要免疫炎性蛋白, 能够激活核因子(NF)-κB、MAPK炎症信号通路, 参与机体抗真菌、细菌的免疫反应。肠道微生物群较为复杂, 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Card9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所以, 这篇对近年国际有关Card9 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情况的综述介绍, 对国内相关研究者非常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8)
本期《泌尿生殖专栏》首篇文章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魏健文等作者撰写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电生理技术早期干预恢复控尿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 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电生理适宜技术早期干预恢复控尿功能5例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根据电生理技术早期干预后患者自如排尿控尿临床表现、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和24 h尿垫使用量, 展示了电生理技术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干预恢复控尿功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并率先提出和强调"电生理适宜技术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电生理适宜技术早期干预恢复控尿功能"在国内同行中属首创,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
肿瘤是所有疾病中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最, 而在肿瘤患者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近70%的患者需要借助放疗或配合手术达到根治、姑息治疗的目的。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大量的贵重放疗设备技术性要求强、控制参数繁多、剂量要求严格, 放疗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测量、校准等工作十分繁琐, 但是对放疗效果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国际放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24号报告指出靶区应受照剂量变化值偏离最佳剂量5%就有可能使肿瘤患者放疗的疗效下降及肿瘤复发转移概率、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2)
本期"科研课题专栏"刊发了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冰艳等作者撰写的《依托咪酯通过调控MAPK/ERK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一文, 研究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 将50只APP/PS1转基因小鼠分为模型组, 依托咪酯低、中、高剂量组, 阳性对照组, 10只SPF级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 其中依托咪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2.5、5.0 mg/kg依托咪酯灌胃, 阳性对照组给予10 mg/kg盐酸多奈哌齐灌胃, 模型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 1次/d, 灌胃30 d。研究结果证实依托咪酯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功能, 并减轻小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 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但关于依托咪酯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具体机制研究需要后续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4,(7)
本期"医学新进展"栏目中, 一篇国家自然基金支持文章《TRPV1通道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TRPV1蛋白为靶点, 对TRPV1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生理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指出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蛋白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症状如发热、疼痛、炎症及咳嗽等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过调控TRPV1通道可以缓解甚至治愈感染性疾病, 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医学新进展"栏目中另一篇省自然基金支持文章《长骨骨不连的发病率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中, 通对近年来长骨骨不连的发病率及手术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为骨不连手术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激素改善、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47例(78.33%),次全切除6例(10.00%),大部切除6例(10.00%),部分切除1例(1.67%)。共55例(91.67%)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分泌型腺瘤共有12例(20.00%),其术后功能性激素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共13例(21.67%)。其中,7例(11.67%)出现尿崩症,4例(6.67%)脑脊液鼻漏,1例(1.67%)鞍上池出血,1例(1.67%)新发垂体功能低下。随访3个月~3年,2例(3.33%)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并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A组),32例患者采用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B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改善、月经恢复、泌乳停止、激素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显微手术,神经内镜手术在视野、手术创伤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两者均能有效切除肿瘤、缓解症状,因此均应熟练掌握,以根据术者或患者情况灵活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