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痛经的止痛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各34例,浮针组采用浮针在小腿内侧中段治疗,普通针刺组取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治疗,观察两组VAS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浮针组和普通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浮针组在改善病情严重程度、疼痛起效时间,均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浮针治疗痛经起效时间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刘学文 《中医杂志》2004,45(5):332-332
牛膝,味苦酸、平、无毒,野生于山坡、路旁向阳处,农历7~8月采根入药,临床用散血、止痛,强筋骨.笔者据当地民间方法,用牛膝治疗痛经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痛经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贵仙 《江苏中医》1997,18(5):35-35
  相似文献   

4.
职良喜 《针刺研究》2007,32(5):342-346
目的:观察电浮针疗法对原发性痛经(PD)的镇痛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171例PD患者,随机分为电浮针组、浮针组和药物组各57例,电浮针组采用电针刺激(疏波频率约60 Hz、串长2.5 s,密波频率约60 Hz、串长5 s,强度2~3 V,持续30 min)与浮针疗法相结合,远取三阴交穴治疗,浮针组采用浮针疗法取三阴交穴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 mg/次,2次/日)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随访3个月经周期统计疗效。结果:纳入171例患者,163例完成试验,脱落8例。电浮针组、浮针组与药物组总有效率(ITT/PP)分别为94.74%/96.43%、91.23%/96.30%和77.19%/83.02%;电浮针组:近期治愈40/40,显效9/9,好转5/5,无效3/2;浮针组:近期治愈38/38,显效10/10,好转4/4,无效5/2;药物组:近期治愈10/10,显效27/27,好转7/7,无效13/9。ITT和PP分析结果一致:电浮针和浮针组的总疗效以及痊愈率显著优于药物组(P<0.01),电浮针与浮针组的总疗效以及痊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短时间内电浮针组镇痛作用优于浮针组(P<0.05)。结论:三阴交穴电浮针疗法对PD的镇痛作用具有高效快捷、安全无痛的特点,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5.
杨欣  张朴  赵娴 《河南中医》2023,(9):1410-1416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的常用方法包括针刺疗法、艾灸疗法及综合疗法等,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子宫微循环、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由基等的影响,有效改善痛经症状,取得良好疗效。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在实验研究方面,缺少对镇痛机理的研究;(2)一般临床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缺乏统一的客观量化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且未进行远期随访,常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作为疗效评定量表、极少进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的调查等问题。今后,应将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有效结合,制定统一的诊疗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在光遗传技术的支撑下,深入研究针灸镇痛的作用机制。此外,还需加强研究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进行大样本的研究,增加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充分设置随访,同时注重对患者的宣教,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以期提高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痛经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97年7月至今,用针刺疗法治疗痛经5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痛经为妇女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的以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笔者采用针刺法治疗痛经32例,疗效显著。1 一般资料3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在17至35岁之间,病程最长5年,最短1年,排除因其它器质性病变引发的痛经。2 治疗方法主穴在十七椎下(第五腰椎棘  相似文献   

8.
痛经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坠胀等,发病率高,约50%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痛经,严重影响工作学习者占13.59%以上,并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西医多采取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樊琴 《河北中医》2007,29(8):713-713
2000-2002年,笔者运用痛经片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并与消炎痛片治疗5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单纯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对照组常规应用西药口服治疗,一般治疗3d,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单纯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较之西药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三棱针点刺治疗带状疱疹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良安 《新中医》1992,24(6):33-33
笔者自1979年开始用《中级医刊》在1966年第3期介绍的针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10余年来治疗观察了大量患者,疗效显著,现将近期记录整理的23例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23例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12岁。现症病人21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者2例。治疗次数最多者9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后6个月痊愈患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8%和95.7%,对照组分别为40.0%和81.7%,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为15.9%,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中药热敷是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痛经是指女性患者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下腹疼痛及腰骶疼痛。痛经在现代医学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原发性痛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不久的未婚或未孕女性,而继发性痛经多继发于生殖器的某些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15.
痛经是伴随月经而发的腹痛,它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近几年我们采用针刺三阴交的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120例,收效颇佳,并与西药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164例,均为中学学生,年龄在15~19岁之间。初发者32例,每次行经即痛者59例,间或发作者63例。其疼痛多在经前及行经的第一、二天发生,且多件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恶心呕吐等证。治疗方法:16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120例,药物组44例。针刺方法:患者仰卧,暴露双侧三阴交穴,穴位常规消毒,用25号1.5寸不锈钢毫针快…  相似文献   

16.
针刺承山穴治疗痛经1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承山穴治疗痛经120例分析张玉芬(河北省职工医学院071000)陈银藏(河北省医科院附属医院050011)白1986年~1992年,我们以毫针针刺双侧承山穴治疗病经12O例,获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患者,均在经期前后,经B型超声或妇...  相似文献   

17.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它影响妇女们的生活和健康。自2002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加TDP照射治疗痛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艳民  高英 《中国针灸》2002,22(2):39-47
治法 :穴取关元、三阴交。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 ,下肢伸直 ,常规消毒穴位后 ,先将 2 8号 2寸毫针快速刺入关元穴 1~ 1 2寸 ,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 ,使之得气 ,针感向小腹部传导 ,然后针刺三阴交穴 1 2~ 1 5寸 ,同时提插捻转行平补平泻手法 ,使针感也向小腹部传导 ,留针 30分钟 ,每隔 10分钟 3穴交叉同时行针 1次 ,同时用TDP照射小腹部 30分钟 ,每日治疗 1次。针刺时间 :月经来潮前 1周 ,经期暂停。结果 :本组 5 6例患者 ,经过针刺 3个月经周期 ,痊愈 4 8例 ,治疗后疼痛消失 ,连续 1年月经周期疼痛未复发 ;好转 5例 ,治疗后疼痛减轻或…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痛经     
方药:肉桂(后下)59,制附子(先煎)39,紫石英、三棱、羲术、当归、香附各1 09,川芍69,赤芍、延胡索各129。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d,分早、晚2次服。每个月经周期自经前5天开始服药,连服7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疗效:治疗40例,临床治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5例  相似文献   

20.
穴位注射治疗痛经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注射治疗痛经124例李安瑜,郝春梅中国人民解放军174医院经络科361003福建厦门市大园路1号霍彬新疆哈密地区医院笔者自1985年以来,用穴位注射治疗痛经124例,获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木组124例中,年龄在14~21岁80例。22~35岁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