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导管未闭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院1999年10月~2004年2月应用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SPH)患者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PDA并发SPH(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平均压>50mmHg)患者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6~44岁,平均24岁,体重17~68.5kg,平均32kg。出现轻度发绀2例。听诊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双期连续性杂音8例,闻及双期不连续性杂音3例,仅闻及收缩期杂音4例。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6例,双心室肥厚5例。X线胸片均示肺纹理增多、增粗,肺动脉段明显凸出,心胸比例0.55~0.64,平均0.59。彩色多普勒检查9例左向右分流,6例双向…  相似文献   

2.
心房粘液瘤     
本文报道1927年以来24例经手术或尸解证实的心房粘液瘤,着重对其临床表现和诊断问题加以总结和回顾。病史资料:病例均为成人,年龄在24~74岁,71%是女性。22例(92%)的粘液瘤在左房。12例(50%)在生前被确诊而进行了手术。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新近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13例,胸痛7例,肺水肿发作4例,心前区收缩期杂音12例,二尖瓣狭窄杂音9例。5例有体循环栓塞的临床表现,其中脑血管意外4例,股动脉栓塞1例。21例为正常窦性心律,1例为慢性心房颤动,2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症状的时间自2个月至7年不等,平均15个月。4例患者经临床回顾性复习并无左房粘液瘤的症状和体征。半数患者在生前被诊断,6例系通过心导管检查,其中5例为心导管检查的意外发现。4例曾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 990年 1 1月至 1 999年 2月 ,进行了 6例室间隔缺损并乏氏窦瘤形成或破裂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 6例 ,男性 5例 ,女性 1例 ,年龄 18~ 4 3岁 ,平均 2 4 .17岁。所有病人均有活动后心悸、气喘等症状。血压 17~ 2 7/ 0~ 12kPa (12 8~ 2 0 2 / 0~ 90mmHg) ,脉压差 7~ 2 0kPa(52 .5~ 150mmHg)。 3例胸骨左缘 3~ 4肋间可闻连续机器样杂音 ,3例仅有收缩期杂音 ,1例在主动脉瓣第 2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哈气样杂音。心电图示 5例左心室肥厚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 1 988年以来 ,均经手术和 (或 )心血管造影证实 ,发现冠状动脉瘘 5例。现将此 5例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表现和手术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5例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3~ 57(平均2 6)岁。 5例均有病理性杂音 ,其中 3例有连续性杂音 ,位于胸骨左缘 ~ 肋间伴有震颤 ;收缩期杂音 1例为 级 ,位于胸骨左缘 ~ 肋间 ;单纯舒张期杂音 1例 ,杂音位于胸骨左缘 ~ 肋间 ,舒张期震颤不明确 (此例长期被误诊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右冠状窦瘤、纵…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965~1977年间由心导管检查确诊的1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病人,根据病史记录,对其症状、并发症、临床、心电图、放射学及心导管检查、治疗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复习文献报道的174例,以探讨其治疗方针。本文13例中4例在20岁以下,称年轻组,9例为20岁或以上,属年长组。年轻组病人均无症状及有关并发症。年长组病人在30岁前也均无症状,以后则均有症状,包括运动时气急7例,心绞痛5例。5例具有与瘘有关的并发症,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4例、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合并心绞痛3例。所有病人均有连续性或二期性杂音,其最响部位在左、右胸骨  相似文献   

6.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是采用闭式抑或直视手术,目前尚有争论,尤其是患有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年轻病人。本文报告对连续39例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患儿,比较闭式和直视二尖瓣分离术的结果。方法:连续39例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例,年龄7~15岁(平均12.8岁)。女21例,男18例。病人随机分为闭式(22例)和直视(17例)二尖瓣分离术两组。术前均进行左、右心导管和左室造影检查。33例在术后3~73周(平均18周)重复心导管及造影检查。随访期1(1/2)月~18月。所有病例均伴  相似文献   

7.
汪丽 《山东医药》2006,46(16):81-82
假性动脉瘤(PSA)是心导管术后较常见的血管并发症。近年来,我们采用超声引导压迫修复(UGCR)和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栓塞(UGTI)联合治疗心导管术后PSA患者2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0、62岁。于心导管术后第2天出现PSA,部位均为右股总动脉(RCFA),大小分别为28 mm×16 mm、21 mm×17 mm,颈长度分别<3.0、<2.6 mm,单叶。临床表现为局部(穿刺部位)出现搏动性肿块,新出现血管杂音和(或)震颤。均经临床及彩色多普勒确诊。方法:采用Philips ATL 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 MHz和5~12 …  相似文献   

8.
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本院1978至1988年2月外科治疗双腔右心室(DCRV)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2~25岁。自幼心脏有杂音,5例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Ⅳ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1例连续性双期杂音(合并冠状窦瘤破裂)。2例P_2减弱,4例亢进。X线胸片:2例肺血少,4例肺血多。心胸比率0.55~0.62。心电图:右室肥厚2例,左室肥厚4例。超声心动图:5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六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CAPA)为罕见的先天畸形,因该病大多数患者在婴儿期死于心肌缺血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存活至儿童或成年还可猝死[1],故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自1991年2月至1997年9月共6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的病例进行总结,探讨该病的临床诊断问题。一、临床发现男3例,女4例,年龄4~38岁平均(21±99)岁,2例无症状,4例劳力性胸闷、气短,其中1例伴有劳力性心绞痛,病史1~8年,平均(325±24)年。体检:5例左胸骨旁2~4肋听到收缩期杂音,其中2例伴有舒张期杂音及震颤;1例有二尖瓣反流杂音,合并心衰体征。二、辅助检查1主…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中心室颤动发生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室颤动 (室颤 )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 ,本文总结了 11年 5 4 74例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中 10例室颤临床资料和抢救体会 ,旨在探讨心导管操作中室颤发生的原因及复苏策略。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来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导管室行CAG或PCI共 5 74 7人次 ,其中CAG396 9人次、PTCA 112 3人次、支架 (stent)置入 6 5 5人次 ;男性 7例、女性 3例 ,年龄 5 5~ 77岁。其中术中总共 10例患者发生了室颤 ,室颤的发生率为 0 17%。这 10例中CAG 7例、stent2例、PTCA 1…  相似文献   

11.
1987年6月~1989年6月,运用习用的下角观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方法诊断水存左上腔静脉(L-SVC)7例,经手术证实6例,心导管证实1例,现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4~16岁(平均7岁)。均为多发心血管畸形。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3例,法乐氏五联症1例,房间隔缺损1例,单心室并大血管转位1  相似文献   

12.
低体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23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 1月至 2 0 0 4年 12月 ,我院对 2 3例低体重(<10 kg)婴幼儿室间隔缺损 (VSD)患儿施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3~ 36个月 ,其中<1岁者 4例 (17.4 % ) ;体重为 5 .5~ 10 .0 kg,其中≤ 8kg者 5例 (2 1.7% )。术前反复呼吸道感染 16例 (6 9.6 % ) ,有心衰史6例 (2 6 .1% ) ,经查体、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综合确诊。心胸比为 0 .5 4~ 0 .73,其中≥ 0 .6 5者 9例 (39.1% )。术前 6例 (2 6 .1% )行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检查。结合术前心导管检查和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压力 :无…  相似文献   

13.
王平  雷建国  陈刚  李蓉  杨敏丽 《心脏杂志》2004,16(3):292-292
1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8年开展心导管术以来,共发生假性动脉瘤3(女2,男1)例。年龄64~76岁。1例为左侧旁道行射频消融术后,2例为冠脉介入术后。3例均在术后1~2d出现腹股沟穿刺处疼痛,并发现包块,查体见股动脉穿刺下方一包块,压之有搏动感,能闻及血管杂音。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在右侧腹股沟处皮下见一囊性肿块影,并与股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25例并发于二尖瓣脱垂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随访结果。除1例患者的诊断系根据有一清楚的喀喇音和收缩期杂音外,所有患者都是以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或病理确诊。病史特点: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19~69岁(平均47岁)。17例在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前2年~49年(平均22年)就有心脏杂音史,其中3例为收缩晚期杂音,3例为喀喇音和收缩晚期杂音,2例为全收缩期杂音,1例为收缩期杂音,8例患者的杂音特点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胸骨左缘第三肋间所闻及的Ⅱ~Ⅲ级收缩杂音 ,其产生机制与临床意义迄今尚不清楚。我们对 90例不同期EH患者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了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下血流速度、室间隔厚度及主动脉瓣口内径并与EH患者胸骨左缘第三肋间所闻及的收缩杂音作相关性分析 ,以期了解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EH患者 90例 ,男 35例 ,女 5 5例 ,年龄 37~ 80( 65 .6± 1 0 .5 0 )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均无主动脉瓣、二尖瓣反流 ,主动脉瓣狭窄以及主动脉瓣下狭窄。其中主动脉瓣区有收缩期杂音者 33…  相似文献   

16.
我院 1993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共行 85例四联症根治术 ,其中 6例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简称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 ,占同期手术的 7%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3~ 15岁 ,平均 (5 .0± 2 .5 )岁 ,体重 12~ 32kg ,平均 (18.0± 2 .3)kg ,临床表现 :1例轻度发绀 ,5例发绀不明显 ,无杵状指 ;6例胸骨左缘第 3肋间闻及收缩期(3~ 4 ) / 6杂音 ,其中 2例伴舒张期杂音。血红蛋白135~ 176 g/L ,平均 (15 6± 5 ) g/L ,动脉血氧饱和度5 5 .4 %~ 75 .2 % ,平均 (5 9.0± 2 .7) %。经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DE)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PPH)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自 1990年至 2 0 0 0年经我院 CDE诊断 PPH(PPH组 )患者 8例 ,其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5~ 3 9岁 ,平均年龄 2 2岁。主要临床表现 :(1)运动性呼吸困难 ,胸痛 ,轻度紫绀 ,有时发生晕厥 ,杵状指 (趾 ) ;(2 )心浊音界扩大 ,胸骨左缘三、四肋间可闻及 ~ 级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瓣区舒张期吹风样杂音和第二音增强 ;(3 )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 ,右心房增大 ;(4) X线示右心扩大 ,主肺动脉突出 ,周围肺血管影减少。除外其它引起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分析和随访1979~1989年住院的心肌梗塞婴儿和儿童17例(男6,女11),年龄2月~12岁。结果有8例在诊断后3天~3年死亡(总死亡率 47%);9例存活,现年2~17岁。 17例中15例梗塞区在左冠状动脉范围;2例梗塞区在右冠状动脉范围。梗塞原因中6例(35%)的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5例(27%)系川崎病。12例患儿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并有呕吐及喂食困难。全部病例均具有典型的心肌梗塞心电图特征,并通过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或手术确诊。死亡8例中,6例死于心源性休克、难治性心力衰竭、心导管术或手术,2例存活了16个月及3年,仍均死于难治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9.
1959年1月至1987年6月间克利夫兰临床中心诊治84(男57、女27)例马凡氏综合征病人,回顾分析如下。非手术组49例,平均19.3(1~53)岁。早年手术组16例,平均35.6(15~53)岁。近年手术组19例,平均32.9(2~66)岁。初诊时全组中74%病人有收缩期杂音,57%病人有舒张期杂音。非手术组仅36%病人有舒张期杂音,而早年手术组和近年手术组分别有93%和76%病人有舒张期杂音。初次 X 线检查表明:早年手术组和近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2例成人三心房患者。术前心导管检查未能发现三心房,二维超声心动图(B-UCG)作出了正确诊断。病例 1:男性,37岁.呼吸困难11年,心房纤颤5年.1974年心导管检查提示二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肺动脉压8/4Kpa(6/30毫米汞柱).1984年9月出现严重夜间呼吸困难及踝部水肿.患者心前区可闻全收缩期杂音。B-UCG检查:胸骨旁长轴观,短轴观及心尖四腔观扫查均见二尖瓣环上2cm,于房间隔及左房壁之间有一隔膜,隔膜中部有一直径约1cm的孔.术中所见与B-UCG发现相一致,逐切除了此纤维肌性隔膜. 病例2:男性、38岁。心房纤颤6年.有严重的静息性和劳动性呼吸困难及非典型胸痛,第2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