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院 1998年 4月— 2 0 0 0年 6月 ,应用氯胺酮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1] 行小儿腹部手术 4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择期腹部手术患儿 40例 ,ASAⅠ~Ⅱ级 ,年龄 1~ 6岁。手术种类 :阑尾切除术 17例 ,疝修补术 19例、肠穿孔修补术 2例、先天性巨结肠切除术 2例。手术时间 40~180min。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2 0例采用氯胺酮全麻加骶管阻滞麻醉 ,对照组 2 0例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两组患儿在手术种类上无明显差别。1.2麻醉方法 患儿入室前均肌注阿托品 0 .0 2mg/kg、氯胺酮 5mg/kg ,入室后开放静脉 ,…  相似文献   

2.
我院 2 0 0 2 - 0 1~ 12用氯胺酮麻醉施行各种手术 6 0例 ,分为 3组 ,每组 2 0例进行脑电图 (EEG)观察比较。1 临床资料患儿年龄 10个月~ 10岁。手术多为疝修补、鞘突管结扎 ,包皮环切等一般手术。2 麻醉方法术前 30min肌注非那根 1mg/kg,阿托品 0 0 1mg/kg ,安定0 2mg/kg。病人进入手术室常规进行EEG记录 ,单纯氯胺酮7~ 10mg/kg肌注 ;氯胺酮加 2 %利多卡因各 5mg/kg肌注 ;氯胺酮 5mg/kg加安定 0 3~ 0 5mg/kg肌注 ,各组病例麻醉后连续EEG观察 ,并记录 5、10、15、2 0、2 5min后EEG…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 1994年~ 2 0 0 1年共施行唇裂修复手术 180例 ,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 0例 ,女 6 0例 ;年龄最小者 4个月 ,最大者 13岁 ;体重最轻者为 4kg ,手术时间最长者 180分钟 ,最短者 2 0分钟。其中单纯唇裂者 14 0例 ,合并腭裂者 4 0例。1 2 麻醉方法1 2 1 手术前用药与麻醉诱导 :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 0 2mg kg ,苯巴比妥钠 2~ 4mg kg。诱导分氯胺酮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方法 ,对于合作的患儿入手术室开放静脉后静脉注射诱导 ;对于不合作者在家长的陪护下肌肉注射氯胺酮 4~ 5mg kg ,入睡后进…  相似文献   

4.
眼科手术要求病人充分安静合作、镇痛完全、眼肌松弛 ,眼球固定不动 ,减轻或消除眼心反射和手术后恢复平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影响手术的效果。我院自 1999年以来 ,在小儿眼科手术中选用氯胺酮、东莨菪碱、利多卡因(简称K·S·L液 :2 %利多卡因 2ml+ 0 .3mg东莨菪碱 + 10 0mg氯胺酮 ,共计 5ml,每毫升含氯胺酮量为2 0mg)及咪唑安定静脉复合麻醉收到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 5 8例 ,年龄 3~ 10岁 ,体重 9~ 2 5kg ,手术时间 2 0~ 110min。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东莨碱 0 0 1mg …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毒性少和恢复迅速的优点。本研究旨在了解异丙酚在小儿全凭静脉复合麻醉中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程度和过程以及恢复情况 ,并与羟丁酸钠作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 2 0 0例 ,ASAⅠ级 ,年龄 11个月~ 10周岁 ,择期行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异丙酚 (A)组和羟丁酸钠 (B)组 ,每组 10 0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0 2mg kg ,入手术室肌注氯胺酮 5mg kg。A组用氯胺酮 1~ 2mg kg、异丙酚 2mg kg ;B组用氯胺酮 1~ 2m…  相似文献   

6.
静脉全麻药异丙酚为酚类催眠药 ,具有安全、速效、无蓄积作用等优点。本文初步研究异丙酚、氯胺酮、利多卡因静脉复合麻醉 ,与单纯氯胺酮麻醉比较之优缺点。1 资料1 1 观察对象选择择期手术患者 6 0例 (ASA 1级 )。其中 ,乳房等体表手术 4 2例 ,四肢手术 18例。年龄 2 5~ 5 0岁。全组患者均无心血管系统疾病 ,辅助检查均正常。1 2 麻醉方法麻醉前 30min肌注安定 10mg、阿托品 0 5mg。随机将患者分为 2组 :单纯氯胺酮 (K组 ) ;异丙酚 4 0mg、氯胺酮 2 0 0mg、2 %利多卡因 2ml加 0 9%生理盐水配制成总量为 2 0ml的混…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阻滞辅以氯胺酮咪唑安定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跃民  高向利 《重庆医学》2003,32(3):324-324
统计本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9月麻醉资料 ,对手术不合作的患儿采用硬膜外阻滞下辅以氯胺酮咪唑安定施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 86例 ,麻醉效果好 ,安全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儿 86例 ,男 6 1例 ,女 2 5例 ;年龄 2~ 12岁 ;体重 10~34kg ;手术分类 :阑尾切除 4 5例 ,疝囊高位结扎 2 5例 ,鞘状突结扎 8例 ,下肢手术 8例。全部患儿术前禁食 4h以上 ,入手术室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0 1mg kg ,入手术室后静脉缓慢推注 1%氯胺酮液 1~ 2mg kg做基础麻醉 ,患儿入睡后再行硬膜外穿刺 ,置管后硬膜外均采用 1.2 %~ 1.6…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4~ 1999年 ,施行幼儿腭裂修复术 6 1例 ,手术期间采用静脉复合全麻及气管内插管 ,取得较好效果。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6 1例 ,男性33例、女性 2 8例 ;月龄 11~ 18个月 ,平均 14.6个月 ;体重 9.5~ 13kg ,平均11.5kg。 6 1例中Ⅱ度腭裂 35例 ,Ⅲ度腭裂 2 6例 ;单侧腭裂 5 7例 ,双侧腭裂 4例。手术时间 170~ 2 30min ,平均2 0 5min。麻醉苏醒时间 14~ 43min ,平均 2 4min。2 .麻醉方法 :患儿入室前先予氯胺酮 5mg/kg肌肉注射 ,然后入室、开放静脉。静脉快诱导用药 ,…  相似文献   

9.
刘燕洁 《医学文选》2000,19(5):687-688
1997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 ,我院共收治 2 32例扶贫项目唇腭裂患儿 ,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32例中男 15 5例 ,女 77例 ,年龄 8个月~15岁。体重 4.5~ 32 kg,ASA均为 ~ 级。其中单纯唇裂5 0例 ,单纯腭裂 10 0例 ,唇、腭裂 82例。1.2 麻醉方法 全部患儿术前肌注东莨菪碱 0 .1~0 .2 5 m g。不合作患儿肌注氯胺酮入室。简单的唇裂修补术 ,手术时间不超过 1h者 ,采用氯胺酮麻醉 ,其余均采用静吸插管全麻。全麻诱导 :安定 0 .2 m g/ kg,芬太尼 0 .0 2 m g/ kg,琥珀胆碱 1~ 1.5 mg/ kg,静脉快速诱导。其中…  相似文献   

10.
郭晓丽  闫红  葛衡江 《四川医学》2000,21(10):859-859
现将我院近年来在 12 0 8例小儿斜视手术中应用氯胺酮安定复合麻醉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2 8例 ASA 级施行择期斜视手术的小儿年龄 2 .5~ 8.5岁。男 6 2 7例 ,女 4 0 1例。体重2 0 . 6 5± 6 . 86 kg,年龄 5. 0 1± 2 .83岁 ,T36 .50±0 .35℃。术前查体均未发现异常。1.2 方法 :麻醉前 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 0 .0 2 mg/kg。不合作患儿氯胺酮 4~ 6 mg/ kg肌注 ,入睡后抱入手术室。所有患儿均静脉穿刺开放静脉 ,消毒铺巾时给予氯胺酮 2 mg/ kg,安定 0 .2 mg/ kg静脉推注 ,继而以0 .1%氯胺酮 2 0~ 30…  相似文献   

11.
氯胺酮、羟 -丁酸钠复合麻醉是小儿麻醉常用的一种方法 ,诱导剂量的多少对小儿插管术的实施起到直接的影响。本院在安全范围内采用大剂量诱导后实施插管术 ,取得满意效果。1 方  法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0 1mg/kg ,4岁以上加鲁米那2mg/kg。患儿入室后肌注氯胺酮 ,体重小于 10kg的婴幼儿用药量 8~ 12mg/kg ;体重大于 10kg以上的小儿用药量 6~8mg/kg。待入睡后开放静脉 ,静注稀释 2倍的羟 -丁酸钠 ,体重小于 10kg的婴幼儿用药量 80~ 12 0mg/kg ;体重大于10kg以上的小儿用药量 6 0~ 80mg/kg。 1…  相似文献   

12.
上肢和肩部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简便有效 ,但有时因解剖原因可出现阻滞不完善。本文观察 58例臂丛神经阻滞不完善辅助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安定情况。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38例 ,女性 2 0例。年龄 16~ 6 5岁。体重 4 0~ 6 8kg。既往均无高血压和精神病史 ,麻醉前病情分级 (ASA)Ⅰ~Ⅱ级。手部和前臂手术 30例 ,肘关节和上臂手术 18例 ,肩部手术 10例 ,手术时间 4 0~ 2 10min。1 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 0 5mg ,苯巴比妥钠 0 1g ,心率 >10 0次 /min不用阿托品改用东莨菪硷 0 3mg。入室后即开…  相似文献   

13.
咪唑安定 (Midazolan)是一种新型 ,水溶性苯二氮 类 ,广泛用于临床的静脉麻醉药 ,具有溶液稳定 ,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毒性低 ,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等优点 ,我院自 1994年开始用于临床 ,现在对 30例小儿氯胺酮麻醉辅助咪唑安定的用药情况 ,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6 0例中 ,男 36例 ,女 2 4例。年龄 1.5岁~ 12岁 ,体重 8~ 38kg,手术时间 2 0~ 75 min,术中以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2 麻醉方法术前 0 .5 h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 2 mg/ kg,阿托品0 .0 1~ 0 .0 2 mg/ kg,6 0例手术病人分为两组 , 组为氯胺酮组 ,年龄 1.5岁~ 10岁 ,体重 8~ 30 kg,…  相似文献   

14.
文总结了 1990~ 2 0 0 0 - 0 5我院小儿烧伤切痂 ,切疤和植皮手术 6 43例以氯胺酮为主的麻醉经验 ,未发生麻醉并发症及麻醉意外。1 临床资料本组 6 43例中男 42 3例 ,女 2 2 0例 ,年龄 4个月~ 12岁。按小儿烧伤程度分类 ,轻度烧伤 2 31例 ;中度烧伤 10 3例 ;重度烧伤 6 9例 ,烧伤后瘢痕挛缩行矫形手术的 2 40例。手术时间最长达 6h ,最短 40min。术前用药为阿托品 0 0 2mg/kg或东茛菪碱 0 0 1mg/kg肌肉注射。病儿入室后对不合作的患儿先肌肉注射氯胺酮 4~ 8mg/kg ,然后开放静脉 ,静注羟基丁酸钠 80~ 10 0mg/kg ,…  相似文献   

15.
冯继峰 《医学文选》2003,22(1):55-56
目前 ,临床小儿麻醉仍以氯胺酮复合麻醉为主 ,虽然其优点诸多 ,但发生的并发症并不少见。我院近两年来施行的小儿氯胺酮复合麻醉 42 3例 ,发生不良反应 1 4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性别与年龄 男 31 2例 ,女 1 1 1例 ,年龄为出生 1 3小时~ 1 4岁。1 .2 用法与用量 麻醉诱导 ,对不合作的小儿采用混合肌注氯胺酮 5~ 1 0 mg/kg,利多卡因 3~ 5 mg/kg,若病房已开放静脉采用静注氯胺酮 2 mg/kg-1,利多卡因 1~ 1 .5 mg/kg混合液。麻醉维持 ,短小手术均采用静脉分次推注 ,较长时间、较大手术采用静脉连续滴注 ;静注 31 5例 ,每次…  相似文献   

16.
异丙酚镇静安眠效能强 ,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苏醒迅速而完全等优点 ,但镇痛作用很弱 ,而剂量偏大或注射速度过快时容易抑制呼吸和循环系统。阈下剂量 (<1.0mg/kg)的氯胺酮则具有较强的体表镇痛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保留自主呼吸下静脉连续滴入异丙酚与氯胺酮复合液用于烧伤植皮手术中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2 0例烧伤手术病人 (烧伤面积 8%~ 80 % ) ,男、女各 10例。年龄 2 0~ 5 5岁。术前肌注阿托品 0 .5mg。手术前 10min开始连续静脉滴注异丙酚与氯胺酮复合液。复合液配方为异丙酚 6 0 0mg和氯胺酮 30 0mg加以 5 %葡萄…  相似文献   

17.
法洛四联症 (F4 )是威胁小儿生命的主要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随着外科技术和麻醉管理水平的提高 ,围术期F4 的矫治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资料和方法一、一般情况17例行F4 根治术的病儿 ,男 14例、女 3例 ,年龄 3~ 12岁 ,体重 15~ 30kg ,术前血红蛋白 15 0~ 2 2 0g/L。二、方 法麻醉前 30min肌注度冷丁 1mg/kg、东莨菪碱 0 .0 1mg/kg。入室后肌注氯胺酮 4~ 6mg/kg行基础麻醉 ,面罩吸氧 ,予以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 (SpO2 )监测 ,并行左桡动脉、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测直接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CVP)。芬太尼 10~…  相似文献   

18.
自 2 0 0 0年 6月开始我院将利多卡因、东莨菪碱应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中 ,观察了 4 0例 ,并与单用氯胺酮 (4 0例 )进行了比例。发现前者麻醉效果满意 ,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分组将年龄在 6岁以下 ,手术时间在 1h左右的手术患儿 80例 ,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麻醉药物为 :在 10 0mg氯胺酮 (2ml)中加入 2 %利多卡因 5ml、东莨菪碱 0 .3mg(1ml) ;Ⅱ组麻醉药物为 :单用氯胺酮。1.2 麻醉方法两组患儿术前禁食 6~ 10小时 ,术前 3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0 1~ 0 .0 2mg kg ,鲁米那 2mg kg。入室后Ⅰ组肌…  相似文献   

19.
1 资料与方法   3 6例手外伤患儿 ,ASAⅠⅡ级。年龄 412岁 ,体重 15 3 2kg ,男 2 6例 ,女 10例。发育正常 ,无心、肺疾患 ,手术时间3 0 80min。术前 3 0min肌注阿托品 0 .0 2mg/kg和苯巴比妥钠3mg/kg。随机分为两组 ,其病种、年龄等相近。A组 (臂丛 )选肌间沟法 ,局麻药用 0 .8% 1%利多卡因 + 0 .2 5 %布比卡因按0 .5 0 .6ml/kg给药 ,不合作患儿先肌注氯胺酮 5mg/kg。B组(全麻组 ) ,入室开放静脉通路 ,给γ 羟基丁酸钠 (γ OH) 60 80mg/kg ,氯胺酮 12mg/kg静注维持麻醉。两组常规给氧 ,连续监…  相似文献   

20.
氯胺酮阈下剂量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手术开始时麻醉效果常不太满意 ,我院在剖宫产手术开始前用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0 0例单胎、足月妊娠、母婴健康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 ,ASAⅠ~Ⅱ级 ,年龄 2 2~ 38岁 ,体重 4 6~78kg ,随机分为二组 ,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5 0例。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和阿托品 0 .5mg。1.2 麻醉方法 选择穿刺L1~ 2 ,向头端置管 3cm ,二次向硬膜外注 2 %利多卡因共 10~ 15ml,使阻滞平面控制于T6~ 8,观察组于切皮前 2min静推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