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广平 《天津医药》2011,39(4):381-384
经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Vaughan Williams根据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离子通道的影响和电生理学特点,将经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了分类。但是,随着以CAST研究为代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试验的认识,使临床医生必须重新审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  相似文献   

2.
心律失常属于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其可以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没有长期有效的药物,药物使用过多,会出现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选择有效、安全的药物,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点问题。胺碘酮是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美托洛尔属于典型的β受体阻滞剂,其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对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情况,它的临床重要性是不等的。有的对机体影响小,有的则可以是致命的。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某些药物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而最令人困扰的是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又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下面就有关药物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病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不同,作用机制有差异,不良反应也较多,这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了难度。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助于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现将国内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做一总结。 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是指服用治疗量或亚治疗量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用药前没  相似文献   

5.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断问世,该类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日渐增多从而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本文就其威胁生命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类型。预测致心律失常作用加重的标志以及对致心律失常的药物动力学机制进行阐述。并对门诊,住院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用原则进行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从奎尼丁应用于临床以来,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应用已近百年。在射频消融及器械治疗心律失常广泛应用的今天,对于多数心律失常患者而言,药物治疗仍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或必需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电生理的研究进展及关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对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目前常用的是Williams分类法。该分类法简便,容易被广大医生熟记和掌握。按此分类法,抗  相似文献   

7.
石丰富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73-474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78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和慢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对胺碘酮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显效36例,有效39例,无3例,总有效率96.15%。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应用应遵循简单、有效的原则,慎重选择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药物,以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黄连素与谷维素联合治疗心律失常3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疗效较为肯定,但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毒副作用大,以至影响治疗,我们采用黄连素与谷维素联合应用治疗心律失常,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与进展,并且在最近40多年时间里将能够用于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从不足15种发展到了现在的大约200种。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很多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而且部分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非常严重,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虽然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确切概念还未能统一,但通常是指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使原来的心律失常恶化或出现新的心律失常。从临床角度而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区别心律失常究竟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表现还是由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1发生原因抗心…  相似文献   

10.
陈运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36-237
20个世纪80年代以前,很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被用来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心律失常药物也集中用在房颤患者身上。在辅助检查中,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用药后药物疗效观察起重要作用。心电图对心室率变化,对临床症状以及长R-R间期频数能进行比较可靠的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还可以使临床症状减轻或者心室率明显减慢,同时发现长R-R间期、室上性失常等,可以很好地对疗效进行判断。结果表现,房颤对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心电图检查对患者随访,观察,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 ,美国发表了心律失常抑制试验 (CAST)结果 ,使临床医生对心律失常的治疗观念随之更新 ,通过大量实验证实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专期疗效不肯定 ,临床上转入对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广泛研究 ,特别是对胺碘酮进行了重新客观的评价 ,认为胺碘酮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 ,而且能降低总死亡率及心律失常死亡率。目前 ,胺碘酮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之一。1 电生理及临床药理作用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使心房和心室肌纤维动作电位时程 (APD)延长 ,由此阻滞延迟性整流外向钾流 (Ik)所致 ,Ik 可表现为延迟整流 (Ikr)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电生理的深入研究,对心律失常的基础理论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都有了很大进展,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断问世。其中多数较传统药物疗效高、副作用低,有些药物国内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投入生产。本文就几种较新的抗心律失常药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心律失常在儿科临床中十分常见,小儿心脏疾病及非心脏疾病如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等都可导致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在儿童心律失常领域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对心律失常治疗的认识,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效益/风险比.  相似文献   

14.
抗心律失常药有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时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临床上在应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时,除了考虑充分利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外,还应全面关注其安全性。本文通过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心律失常发生、维持机制的分析,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和安全性评价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评价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择入院后诊断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治疗组)和胺碘酮组(对照组),用药时间1个月,观察治疗药物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药物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两组药物均能使患者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与胺碘酮相当,但是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比率明显低于胺碘酮,适合治疗各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6.
药源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综合临床所见的药物引发心律失常实例及应急措施 ,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以临床医学心律失常的类型 ,分别介绍引发同类心律失常药物。结果 :蝮蛇抗栓酶、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引发心律失常病历较多。 结论 :药源性心律失常涉及药物种类较广 ,病人痛苦之大 ,全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4例患者应用药物引发的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此较明确是由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所致者2例,明显的不合理用药所致者1例,大多数病人考虑为联合用药造成的心脏副作用相加,某些患者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及机理尚难明了。提示临床医师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注意:①全面了解病人情况;②对某些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应提高警惕;③合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9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抗菌药物所致心律失常的相关病例报告78例,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分析发现致78例病例心律失常的抗菌药物共计7类25种;临床心律失常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严重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结论临床上多种抗菌药物均会引起心律失常,在治疗用药时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进一步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胺碘酮是目前已被证明为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对器质性心脏病并发的或较难治的心律失常,它的作用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快速心律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类型、品种较多,机制较复杂,且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有时引起原有的心率失常加重或诱发了新的心律失常。正确掌握应用这些药物,观察每一类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临床效果,做好医护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