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毒邪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的中医认识尚不明了,难以指导临床治疗。笔者认为,感染“疫毒”是其病因,“毒损肝体”是其基本病机,从毒论治慢性乙型肝炎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从“伏邪学说”论述慢性乙型肝炎从肾论治的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在感染后潜伏于人体内,大多伏而不发,因无症而难辨,但当肝炎处于活动期时,症状明显,这与“伏气”的认识相一致.从乙型肝炎病毒致病与中医“伏气”学说的比较分析,认为慢性乙型肝炎从肾论治蕴含“扶正托毒”思想,从而丰富了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机学说和治则治法.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毒损肝络病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震  姚乃礼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26-1127
从毒邪的特征入手,论述了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湿热疫毒入侵,从致病特点看,其属于伏邪的范 畴,病机关键是毒损肝络,阐述了毒邪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机演变过程,提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注意解毒通络的 方法。  相似文献   

4.
浅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因病机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概念,中医学古代文献并无其记载。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常将肝纤维化归入“胁痛”、“黄疸”、“痞块”、“积聚”、“瘕瘕”等病证范畴。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在病因病机上与慢性乙肝、肝硬化难以截然分开。其病机复杂,医家有强调“湿热”、“疫毒”、“肝郁”、“血瘀”等之不同。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拟从正虚血瘀湿热疫毒角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5.
回顾(近10年)中医各医家对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从气阴两虚、阳虚、痰瘀论、癌毒论、伏气学说、络病学6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气阴两虚为肺癌的主要病因病机,贯穿于肺癌发病的始终。阳虚是肺癌正虚的关键,又直接与邪实的产生和发展有关。痰瘀毒结是肺癌的主要病理表现,又是导致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的致病因素。癌毒是使恶性肿瘤区别于一般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一个特异致病因素。伏气内蕴是肺癌发病关键的致病条件之一,是癌瘤产生的特异病因,是诱发正常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癌变的决定因素之一。从整体观念出发,络病学说是对肺癌认识角度的变化,肺癌的发生不仅有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而且络脉所构建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的功能失衡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高昀 《河南中医》2012,32(2):139-140
银屑病的病机为内有蕴热,郁于血分,“血热”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治疗当以清补为主,用药往往多用凉血养阴之品;伏邪温病以病发于里,热郁化火为基本特点,治应清热凉血.伏邪温病与银屑病发病特点密切相关,从伏气致病的角度探索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符合临床客观规律,且能更好的指导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基于阮诗玮教授编著的《寒湿论治》一书,试从寒湿病的病因、病机、致病特点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因与病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点、四诊信息、诊疗方案以及预后,认为该病主要中医病因为寒湿疫毒,病机主要为寒湿疫毒侵袭肺脾,重者凝闭心肺,甚至内闭外脱、危及生命。同时根据表里及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可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分为寒湿疫毒在表、寒湿疫毒闭肺、寒湿疫毒入营入血、恢复期四个阶段。这一思路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辨治心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难治病之一。近年来我们对其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均有新的认识,现将笔者之管见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笔者曾认为本病归属于“胁痛”、“黄疸”等范畴,其病因为湿热内阻,故用清热利湿之法治之,但效果不佳。现代医学认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乙型肝炎的特异性病原体,其具有致病性、传染性、嗜肝性及潜伏性等特征。而中医的疫毒亦具有致病性(如吴又可《温疫论》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传染性(如《内经》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致病特异性(如吴又可《温疫论》曰:“适有某气专入某脏…  相似文献   

9.
中医辨证施治乙型肝炎方法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祖国医学认为乙型肝炎属于“黄疸”“胁痛”的范畴。乙肝发病与疫毒致病特性一致,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症状相似、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因此疫毒感染应是乙肝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乙肝病位主要在肝脾肾。疫毒湿热瘀郁,肝脾肾失养是其主要病理环节。根据病因病机将分其为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治疗乙肝应以清化调养为大法,但尚须辨清湿、热、瘀的熟轻熟重,是脾虚还是肝肾虚,以及标与本的缓急轻重等等具体问题,灵活组方用药。具体而言有解毒逐邪、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治法。  相似文献   

10.
1、中医病因归属:根据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特征,或认为“杂气”、“疫毒”较为贴切;或认为“伏气学说”与ASC的病变机理不谋而合;或认为ASC病理机制在于正虚湿瘀、伏毒伤肝;或认为其病机乃脾虚毒犯、湿邪伤肝;或认为ASC的发生主要在于正不胜邪,乃肝脾肾气血不足、气滞血瘀、阴阳失衡、经脉瘀阻所致。2、辨证分型论治:诸多医家均强调了以扶正祛邪为治疗试病的基本原则.扶正包括益气健脾、疏肝理气、滋补肝肾、温肾通阳等法,  相似文献   

11.
伏气理论的提出由来已久,随着疾病谱变迁,越来越多难治性隐匿性疾病可以通过中医理论伏气理论来阐释,为疑难性疾病的认识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肺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复杂为所共识,在临证治疗时,其源病因未明,其流病机未断,是认识和治疗肺纤维化的关键。从发病过程来看,肺纤维化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并且反复加重、缠绵难愈,这些特点均符合中医"伏邪",特别是"伏痰""伏毒""伏瘀"等致病特点。因此,可以遵循伏邪理论来探索本病的致病原因、治疗方法等。文章从伏气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肺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以期深入认识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为治疗肺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采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有一定的优势。疫毒致病的病因病机理论为指导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实践,可以证明"毒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研究对以疫毒致病病因病机理论为指导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研究的疗效进行Cochrane系统评价,其主要目的是评价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而探索"毒邪侵袭,肝络受损"的病机,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肝炎属中医“黄疸”、“虚劳”、“积聚”、“疫毒”等范畴,临床上常见而又难治。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肝炎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现就温阳法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传统理论对本病病因认识主要有:湿邪作祟说、肝郁致病说、阳气虚弱说,以及疫毒内侵、伏于血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的理论,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参阅中医古籍中相关论述。结合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探讨分析。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医学难题。病因病机认为外感“疫毒”是发病的根本条件,正气不足是发病基础,湿热、虚实、瘀相互夹杂共同为病;辨证论治首先为抗“疫毒”,其次为补正气,最后辨证论治要兼顾湿热、虚实、瘀兼症。本病的研究方向应该是筛选有直接杀灭乙肝病毒的中药(或有效成分)或复方,是彻底解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病因为“疫毒”邪气,以燥、热、毒兼湿为病机特点,疑似病例及发病初期的大致病机为燥热伤肺兼湿困于脾。荆门市中医医院专家组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在全面考虑本地区天时气候、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拟定了具有良好预防及疾病早期治疗作用的“十味清瘟汤。”本方集治未病、解疫毒、防传变、保胃气四法于一体,熔伤寒治法与温病治则于一炉,具有益气固表、清泻肺热、燥湿健脾、扶正祛邪之功效,在荆门地区疫情前期发挥了重要的预防和部分治疗作用,面对目前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本方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的中医病因命名为“艾毒”最为合适,属“疫毒”范畴。“艾毒”之“艾”取自艾滋病病名,艾毒之“毒”,包括疫之为毒、邪之甚为毒,邪结化毒、致病特点与“毒邪”相符等内涵。艾滋病的中医病名称为“艾劳”较符合客观实际。“艾劳”归外感类,属“疫病”范畴。“艾”取自艾滋病病名,“劳”为虚劳,明确了艾滋病元气亏虚、五脏气血阴阳俱虚的基本病机,并有病深难治、预后不良之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艾毒”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讨论了艾滋病中医病因命名的必要性、原则及依据,认为将艾滋病的中医病因命名为"艾毒"较为合适,较为准确,对于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继之厘清了艾毒与疫毒、疠气等病因概念上的联系与区别:艾毒属疫毒之一,可归属于杂气(异气)之中;致病严重,造成流行者,又可为疠气之一。最后介绍了艾毒的病邪特性、致病特点及笔者的主要研究结果。该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在于:艾毒本身的本质特性是毒、疫,可兼具湿、热等六淫病邪,可导致、杂合为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艾毒致病既有伏气温病的特点,又有内伤杂病的特点,具有深伏缓发、伤元损脏、繁杂变多等方面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位在肺,中医将其归于“疫病”范畴,认为是机体“感受疫戾之气”而发病,其病机关键和特点是“湿、热、毒、瘀”。在治疗新冠肺炎时,需要紧抓“疫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以“疫毒”这一主要病因为主线,同时结合“因时、因地、因人”的中医治疗原则,结合当地发病特点来对证施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近几年来我国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1 病因病机 中医对肝炎的认识常见于胁痛、黄疸、积聚及虚劳等病症中。其病因为湿热疫毒或先天胎毒,病机特点为湿热羁留、肝胆不疏,脾胃受损。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应对疫病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回顾中医学关于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的相关记载,总结其对外感热病中具有传染性特点的疫病病因、病机、传变及治疗的认识;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时间及主要临床表现,提出其属中医学“瘟疫”范畴,病位在肺,病因为感受“冬温之毒”,从口鼻而入,侵袭肺络;结合各地诊疗方案提出的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研究,指出疫毒袭肺、邪热壅肺、毒热闭肺为其核心病机;分析中药连花清瘟理论组方特点及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佐证其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