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强脾弱证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汉良 《中医杂志》1998,39(2):75-76
在中医内科的临证中,常可见到胃纳如常或食欲旺盛,而大便不化或溏薄泄泻,这种表现出胃纳强而脾运弱的病证,辨证属胃强脾弱证。清·叶天士评述《脾胃论》曰:“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者,凡著书立说,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胃强脾弱证,就反映了脾、胃分治的必要性。叶天士认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叶氏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肖明珍 《河南中医》2004,24(8):50-50
经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凡胃强脾弱,脾为胃约,水精不布所致之证,皆为“脾约”,非独“麻子仁丸”证。口唇干燥一证,与“脾约”病机相似,当属“脾约”范畴,特录于此,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3.
小青龙汤治胃病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青龙汤系仲景所创,见于《伤寒论》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小青龙汤主之。”再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1条、“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2条及“妇人杂病脉证并治”1条。故被后世广泛用于咳喘病外有风寒、内有水饮之患者,效果佳良。然笔者用之治疗胃病亦有良效,简介如下。1 理论依据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互为表里,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胃为阳,脾为阴,胃以降为和,脾以升为顺,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以营养全身。外感寒邪…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临证常遇见一些被诊为“脾失健运”的患者,屡经他医久治罔效,索其方药视之,多为甘温健脾,或辛香醒脾之品。这与“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之说,似乎合拍。然为何不效?此乃忽略了“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之教。屡投阳药,损伤胃阴,致“土燥水竭”,“釜中无水怎能腐物”,胃乏津液,脾将何以运行,若是脾有余湿,胃又何能独燥。何况脾阳本于胃阳,胃阴统之脾阴,脾胃二者难以分割。故临床辨证不能拘泥于“虚则太阴,实则阳明”之说。笔者通过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深刻认识到对于脾胃的虚证,应以“平补为法”。因脾胃同居中州,皆属土,燥湿平调,中土自安,纳食运化,循其  相似文献   

5.
张炳厚老师在传统“肝脾(胃)合病”为指“肝脾不合证”和“肝胃不和证”的认识基础上,更详分“肝脾不合证”为“脾虚肝郁,肝脾不和”与“肝郁血虚,肝郁不和”,“肝胃不和证”为“阴虚肝郁,肝胃不和”、“肝气郁滞,肝胃不和”、“肝胃不和,偏有热象”与“肝胆湿热,肝胃不和”等,认为辨证必须细致,论治始能人微。并且强调:两脏合病,必须辨清以孰为主,即以肝为主,抑或以脾以胃为主,据此权衡用药,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 脾胃阴虚证临床屡见,但多定位于胃,很少论及脾,或统称脾胃阴虚证,而不予分辨定位。脾病以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论述为多。《血证论·男女异同论》说:“始于补脾阴,古少发明”,然脾之“一阴一阳,未可偏废”。脾虽喜燥而恶湿,不可缺阴液,胃虽喜润而恶燥,亦不可少阳气,其阴阳燥湿适宜,则胃纳脾运的功能才能正常。脾胃同居中焦,所病往往相似,须仔细辨别,并指导临床,才能提高临床疗效,故临床应用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7.
<正> 李士材言:“脾为生痰之源”,柯韵伯则进一步曰:“肺为贮痰之器”,稍后徽州名医吴澄在《不居集》中则强调“肾为生痰之源,胃为贮痰之器”,未久,陈修园、林珮琴等又大讲痰源于肾、动于脾、贮于肺之理,阐述了痰证和脾(胃)、肺、肾的关系,后世医家对此也予以了较多的探讨。然  相似文献   

8.
略谈脾胃咳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咳、胃咳,《内经·咳论》早有记载:“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脾咳、胃咳之证,可以单独发病,亦可同时发病。从脾咳发展到胃咳是一个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病理表现。脾胃相表里,常可互为因果,其咳能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
脾胃咳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春 《陕西中医》2001,22(10):638-638
1 脾胃咳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素问·咳论篇》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强调了脏腑功能失调 ,病及于肺 ,导致咳嗽。并且描述了脾胃咳的特征 ,“脾咳之状 ,咳则右下胁下痛 ,阴阴引肩背 ,甚则不可以动 ,动则咳剧……脾咳不已 ,则胃受之 ,胃咳之状 ,咳而呕 ,呕甚则长虫出。”由此可见 ,脾咳、胃咳之证 ,可以单独发病 ,亦可同时发病。从脾咳发展到胃咳是一个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病理表现。脾胃相为表里 ,常可互为因果 ,其咳能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 ,脾胃咳的主要病因病机是饮食不当 ,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 ,痰浊内生 ,或外感寒湿 ,…  相似文献   

10.
寒湿胃痛证可涉及各种急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 ,但在《中医内科学》五版教材等权威性著作中均无寒湿胃痛证的分型证治。据临床所见 ,本证型不仅多见于中老年农村劳动者 ,而且有向城镇居民及低龄化发病的趋向 ,兹将其证治探讨如下。1 审证求因 阳虚为本 寒湿为标1 1 禀体阳虚 阳虚之体 ,机能减退 ,胃之熟腐功能低下 ,脾之健运功能不足。诚如叶天士谓之“胃阳不旺 ,浊阴易聚”。浊阴者 ,水谷不归正化或外湿稽留 ,阴寒湿浊凝聚也。1 2 饥饿劳倦 饥饿伤胃 ,劳倦伤脾。脾与胃以膜相连 ,同居中焦 ,为后天之本。本伤则谷味无由出入转化 ,…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古代医学对其病因、病理论述甚详。多认为燥热损伤肺、胃,肾之阴液而形成本病。但张景岳认为中消病,病在脾胃;朱丹溪认为“酒面无节——脏腑生热”。临床上消渴病多因酷嗜灸博,胃热灼脾,迫使脾阴输泄无度所致。胃为燥金,脾为湿土,胃需脾阴之濡,脾需胃阳之煦,若恣食肥甘或纵欲损泄肾阴或肝郁化火以致胃火亢盛,灼伤脾阴,胃失其润则火益炽,胃阴伤,胃热盛,胃热则消谷善饥。故本病临床多见热盛伤阴之证,且阴虚  相似文献   

12.
木本有甲、乙之分,然凡谓“木克土”者,多认为是肝气犯胃(脾)或肝胃(脾)不和,“胆胃不和”之病机终未能为人重视。笔者认为胆胃不和之病机,在临床上较肝胃不和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13.
“脾为之使”出自《素问·刺禁论》:“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以“脾为之使”的文辞解释以及含义为着眼点,结合上下文“胃为之市”分析其内在含义以及临床内涵:脾转输谷食精微,脾阳上输精微散精于肺,是化生精、气、血、津液的原材料,从而滋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脾阳上输散布津液或四布输散津液,脾气散津并为胃行其津液,脾转输水液,是人体水液代谢的枢纽,滋润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脾居五脏中央,与胃升降相因,维持五脏气机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浅谈脾约证     
脾约证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原文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对于这段经文的论述,最早见于宋代成无已所著《注解伤寒论》。论曰:“跌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今脾强胃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为脾约丸,通便润燥。”后世医家多从其说。笔者认为,用“胃强脾弱”来解释脾约证,有违仲景旨意,与临床所见也不相符,麻子仁丸  相似文献   

15.
脾、胃同属中焦,其生理病理关系甚密,故对于脾、胃阳虚之证临床医家多重视其同而忽视其异,存在着脾胃阳虚同治的情况。笔者通过阅读历代经典理论与名家医案发现,脾、胃阳虚存在明显不同,故治疗必当区别对待。现从脾、胃阳虚异因异症、异药异治、异中有同以及异治医案4方面论证脾、胃阳虚之别,并提出脾阳虚之治当以温升为主或稍佐通降,胃阳虚之治应以通降为本或略佐温升。悉以明脾、胃阳虚异理,但求临床同道察于微妙,深究于临床,服务于病患。  相似文献   

16.
石磊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9):906-908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胃脘痞满,胀闷不舒,食后加重,痛、微痛或不痛,嗳气,食少不饥等为主要表现,属中医学“痞满”范畴。多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兹就个人运用中药临证辨治体会介绍如下,求正于同道。1 理气重调升降,谨防香燥伤阴  脾主升清,胃主和降,为气机出入升降之枢纽。《临证指南医案》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胃土,得阴自安。以脾喜  相似文献   

17.
刘红旗 《河北中医》1999,21(6):381-381
病有所偏,治有所宜,此为医之常理也。脾胃亦是如此。脾胃同居中焦,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阳有反正之意。《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歧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温病条辨》曰:“若脾病治胃,胃病治脾……或笼统混治,脾胃不分,阴阳寒热不辨……诸证蜂起矣。”脾以升为常,胃以降为顺;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道实,阴道虚。”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所以治脾宜温、宜补、宜升、宜燥,治胃宜清、宜润、宜通…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炎,多属中医学“胃痞”、“胃痛”的范畴。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失调,情志所伤,感受邪气,脾胃虚弱,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关系甚密。病之初起多以湿热阻滞,气郁不畅为主,病久则脾胃气阴受损,或脾气虚弱,或胃阴  相似文献   

19.
运用润肺润肠之方治愈“肺移热于大肠”证2例。认为,“肺移热于大肠”证实指脾、胃、肠三者阴液亏虚,临床治疗宜采用甘凉濡润之法,并选用滋养肺、脾、胃阴的中药。  相似文献   

20.
胃痞病是一种常见的脾胃病,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李永成教授认为,胃痞病病位在脾、胃,与脾、胃、心、肝等多个脏腑密切相关,病机关键在于心气郁、肝气结、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进而引发胃痞病。李永成教授应用“开心气,泻肝气”法治疗胃痞病肝郁气滞证,开心气之郁,散肝气之结,以平调脾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