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乡市新生儿体重的关联因素与趋势。方法:分析新乡市某妇幼医院2001~2011年出生的5 025例足月新生儿资料,考察不同性别新生儿的体重与出生年度、父母生活地区、产次、产妇年龄、分娩方式等因素的关联情况。结果:所调查个别年份男女婴体重均值有差异,但多数年份无差异,有上升趋势。男婴平均体重为(3 451±433)g,女婴(3 328±434)g。巨大儿男婴发生率(11.5%)高于女婴(7.6%)。城市男婴平均体重为(3 500±436)g,女婴平均体重为(3 361±429)g;农村男婴平均体重(3 413±427)g,女婴平均体重为(3 299±437)g,城乡差异显著。产次2次的男婴体重(3496±437)g,女婴(3 369±441)g,高于产次1次男婴和女婴(P<0.05)。产妇年龄20~岁组男婴平均体重(3 385±399)g,女婴(3 261±427)g;25~岁组男婴平均体重(3 451±433)g,女婴(3 336±419)g;30~岁组男婴平均体重为(3 500±442)g,女婴(3 393±467)g,各年龄组婴儿出生体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001年~2011年间新乡地区新生儿体重保持稳定,略有上升;男婴体重均值高于女婴;男婴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女婴;城市新生儿体重高于农村;随着孕妇年龄、产次的增加,新生儿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2.
胎儿生长受限孕妇血清及脐血瘦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产前及产后和胎儿脐血的瘦素水平,以探讨瘦素与FGR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30例FGR患者和40例正常妊娠妇女产前及产后1周血清和胎儿脐血的瘦素水平以及30例健康未孕妇女瘦素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FGR组产前瘦素水平为(23.23±6.75)μg/L,正常妊娠组产前瘦素水平(24.58±5.69)μg/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瘦素水平与脐血瘦素水平均无相关性(r=0.237、r=0.199,P均>0.05);两组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均无相关性(r=0.157、r=0.196,P均>0.05)。②FGR组产后瘦素水平为(7.73±2.96)μg/L,与正常妊娠组产后瘦素水平(7.92±2.54)μg/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分别与健康未孕组瘦素水平(7.44±2.48)μg/L比较,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③FGR组脐血瘦素水平为(5.84±2.68)μg/L,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脐血瘦素水平(9.37±3.51)μ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均呈正相关(r=0.412、r=0.392,P均<0.05)。结论:检测母体血清瘦素水平不能作为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指标,且母体血清瘦素水平与FGR的发生无关;脐血瘦素水平下降可能与FGR的发生有关,且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新生儿游泳与游泳操+抚触”(泳疗)后部分临床指标变化的意义。方法:将2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泳疗)、对照组(单纯沐浴)各100例。测定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出院时体重、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出院时体重分别为3 193±399 g、2 989±460 g,出生体重的增加值分别为79 g、-157 g,胎便初排时间分别为产后6.05±2.39 h、8.51±4.31 h,胎便转黄时间分别为产后39.30±11.72 h、49.52±13.05 h,四项指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脐部均无感染。结论:“新生儿游泳与游泳操+抚触”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易被医务工作者接受及深受家属的欢迎,是一项有广泛前景的产科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4.
153例高龄初产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石 《现代医院》2008,8(7):65-65
目的了解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妊娠结局的变化,以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围产管理。方法对153例高龄初产妇(观察组)与同期153例年轻初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高龄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剖宫产率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明显增加,剖宫产率增高,因此,应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围生期监护,合理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以获得良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二孩生育对新生儿异常出生体重的影响,为二孩政策下的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出生的2 479名活产单胎新生儿,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龄二孩生育对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的影响。结果适龄产妇和高龄产妇分娩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地区高龄产妇分娩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于适龄产妇(P0.05)。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娩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正常的初产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于经产妇(P0.05),农村地区的初产妇分娩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于经产妇(P0.05),孕前偏瘦的经产妇分娩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初产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对异常出生体重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OR=1.393,95%CI:0.535~3.629;OR=0.925,95%CI:0.498~1.720);经产妇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比初产妇下降了近50%(OR=0.519,95%CI:0.276~0.978),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OR=1.221,95%CI:0.836~1.784)。结论高龄可能会增加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女性应避免高龄生育;二孩生育的妇女应警惕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探讨其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以海南某医院2005~2009年全部产科分娩病历为样本,分析新生儿体重变化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近5年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值为(3 144.36 g±516.47)g,足月单胎出生体重平均值为(3 222.1 3 g±411.74)g,5年间不同年份相比较,出生体重平均值无统计学差异(F=1.321,P=0.26),5年低出生体重儿总数195例(8.1%),正常体重儿2 125例(87.8%),巨大胎儿99例(4.1%)。5年来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胎儿的发生率保持平衡,无统计学差异(2χ=13.34,P=0.10)。低出生体重儿的1 m in窒息率与5 m in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均高于正常体重儿与巨大胎儿(2χ=26.45,P<0.05),正常体重儿与巨大胎儿之间1 m in窒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χ=2.79,P=0.10),5 m in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χ=2.39,P=0.15),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χ=0.42,P=0.50)。结论: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平衡,低出生体重是导致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应着力于提高孕周,防止早产,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血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胰岛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足月新生儿脐血瘦素、IGF-I、IGF-II和胰岛素水平,根据胎龄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将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和大于胎龄儿(LGA)3组,采用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估测胎儿生长发育状态。结果:LGA组脐血瘦素、IGF-I和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AGA组(12.03±1.22vs7.11±1.00,70.21±3.23vs43.48±0.96,4.03±1.12vs3.19±0.92),SGA组脐血瘦素、IGF-I和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AGA组(2.66±1.03vs 7.11±1.00,22.13±5.98vs43.48±0.96,2.34±3.63vs3.19±0.92);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呈显著正相关,LGA和AGA组脐血IGF-I和胰岛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呈显著正相关,LGA和AGA组脐血瘦素水平与IGF-I和胰岛素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脐血瘦素、IGF-I和胰岛素水平与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存在相关性,提示瘦素、IGF-I和胰岛素在胎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龄孕妇妊娠结局与妊娠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孕妇年龄、产次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95例高龄孕妇(>35岁,高龄组)和95例适龄孕妇(25~30岁,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妊娠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体重和畸形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组初产妇的流产、妊高征、双胎妊娠及经产妇的前置胎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组初产妇及经产妇的剖宫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也明显增多(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畸形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孕妇高危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王杏调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576-157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剖宫产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或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的剖宫产产妇各4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后30min桡动脉血气分析、出生后1~5天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新生儿体重、1分钟Apgar评分及5分钟Apgar评分分别为(37.45±6.28)min、(3 339.64±275.57)g、(9.51±0.51)分、(10.00±0)分,对照组分别为(39.20±6.12)min、(3 325.08±269.96)g、(9.50±0.49)分、(10.00±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后30 min桡动脉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5天的NBNA分别为(36.13±2.10)分、(37.00±2.41)分、(38.51±2.17)分、(38.72±1.73)分及(39.23±1.52)分,与对照组的(36.21±2.07)分、(37.03±2.39)分、(38.53±2.21)分、(38.70±1.70)分及(39.19±1.56)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无论是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还是全身麻醉,对新生儿的安全均无明显影响,应根据产妇实际情况,实施合适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体重增加趋势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温坚 《中国妇幼保健》2000,15(8):500-501
为了探讨新生儿体重与妇女孕期体重增加的关系 ,及时调节孕期营养 ,减少 IUGR及 L GA的发生 ,对111例足月单胎初产妇的 10 0 5人次产前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并随访新生儿体重。结果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体重增加之间有回归关系 ,孕妇体重初始值 a为 48.8± 9.7kg,孕期体重增长速度 b为 0 .49± 0 .2 2 kg/w,新生儿出生体重 34 0 2 .1± 475 .9g。孕妇的初始体重、孕期体重增长速度及分娩孕周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关。根据本文的回归方程可以评估孕妇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
低出生体重儿体格生长16年纵向随访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目的】 阐明低出生体重 (LBW )对体格生长的长期影响。 【方法】 采用纵向、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 (SGA)及对照组 (NBW )小儿的体重、身高及头围从出生到 16岁期间进行多个时点随访观察。 【结果】 对照组体重、身高和头围明显高于早产组 (P <0 .0 1)和SGA组 (P <0 .0 1)。早产组和SGA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体重增长速度 :早产组 >NBW (P <0 .0 0 1)、SGA >NBW (P <0 .0 0 1) ;身高增长速度 :早产组>NBW (P =0 .0 3 7) ;头围增长速度为早产组 >NBW (P <0 .0 0 1)及SGA (P =0 .0 0 0 7) ,NBW与SGA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低出生体重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体格生长有长期的消极影响。其中对SGA的影响大于早产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产前焦虑对新生儿出生体重产生的影响,为提高产前保健服务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从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产检和分娩的产妇中选择具有产前焦虑症状者220名,随机分成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110例,同时选取220名正常产妇作空白对照。干预组定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另两组常规产检随访至产后1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各组产妇焦虑状况,记录三组孕妇所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结果 干预组接受干预后焦虑标准分显著降低(P<0.001);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孕妇产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3 390±510)g和(3 480±480)g,明显高于非干预组(3 070±61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 非干预组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P=0.031)。 结论 孕妇产前焦虑情绪对新生出生体重存在不良影响,导致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增加;尽早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孕妇产前焦虑,从而减小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常乐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549-4550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01年4月~2008年4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单胎妊娠年龄≥35岁的初产孕妇26例为观察组,同期重度子痫前期单胎妊娠年龄<35岁的初产孕妇10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及围生儿的最终结局。结果:观察组内科合并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体重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危害大,应加强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孕早期体重过低及孕期体重增加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体重过低及孕期体重增加幅度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162例体重指数(BMI)<18.5的初产妇为体重过低组和377例BMI18.5~22.9的初产妇为标准体重组,进一步将体重过低组根据孕期体重增加幅度分为≥15kg和<15kg组,对比分析各组总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产程异常率、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体重过低组与标准体重组的产程时间、产程异常率、剖宫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重过低组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标准体重组(P<0.05),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组(P<0.05)。体重过低的初产妇孕期体重增加≥15kg其产程时间延长(P<0.01,P<0.05),产程异常率和剖宫产率高于<孕期体重增加15kg组(P<0.05),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高于<孕期体重增加15kg组(P<0.05)。结论:①孕早期体重过低可能不增加异常产程的风险;②孕早期体重过低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早产的风险;③体重过低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可导致产程异常和手术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初产妇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哈尔滨某医院产科无妊娠期合并症的健康初产孕妇及其单胎活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产检和分娩记录,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国成人BMI范围标准对产妇进行分组,分析影响新生儿体重的相关因素及产妇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对826对健康初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调查,初产妇平均年龄为(26.36 ± 4.21)岁,孕前BMI平均为(22.18 ± 3.15),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46.12%,居住地以城镇为主,占83.41%,孕期增重均值为(15.26 ± 4.12)kg,平均孕周为(38.83 ± 1.08)周。在826名新生儿中,男、女性别比为1.15∶1,低出生体重儿17例(占2.1%),正常出生体重儿748名(占90.6%),巨大儿61例(占7.4%)。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前体重、孕期增重情况不同的产妇分娩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不同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 =0.147、0.239)。结论 初产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孕前肥胖与孕期增重过多易导致分娩出巨大儿的风险增加,应加强初产妇的产前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Low birth weight is generally an outcome of a fetal insult or nutritional insufficiency.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uch exposure early in life may have long-term implications for later immunocompetence and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us diseases. OBJECTIVE: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irth weight on immune function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 DESIGN: A birth cohort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children (n = 132) aged 60.8 +/- 0.32 mo who were born in Matlab, a rural area of Bangladesh, and whose weight and length were measured within 72 h of birth. The outcome measures were thymopoiesis, T cell turnover, acute phase response, and percentage of lymphocytes. RESULTS: Children born with low birth weight (<2500 g; LBW group, n = 66)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T cell receptor excision circles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a biomarker for thymopoiesis-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serum bactericidal activity and C-reactive protein concentrations than did children born with normal birth weight (>or=2500 g; NBW group, n = 66) (P < 0.05 for both). The LBW group children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interleukin 7 in plasma (P = 0.02), shorter telomere length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 = 0.02), and a lower percentage of CD3 T cells (P = 0.06) than did the NBW group children. CONCLUSIONS: Greater peripheral T cell turnover (shorter telomeres and lower CD3 concentrations) due to immune activation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concentrations and bactericidal activity) may have resulted in a greater need for replenishment from the thymus (higher T cell receptor excision circles); these events may cause lower immune functional reserve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 born with LBW. Thus, LBW has implications for immunocompetence and increased vulnerability to infectious diseases in later lif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妊娠期牙周疾病对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孕妇240例,其中孕28~37周的孕妇140例为观察组,足月待产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孕妇所生新生儿体重,将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归于低体重组,共60例,将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归于正常体重组,共80例.分析妊娠期牙周疾病对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中,低体重组新生儿的孕母牙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牙石指数(C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82、8.443、7.510、6.965、12.171,均P<0.05).观察组孕妇PLI、BI、CI、PD、CA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PLI、BI、C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95、3.144、3.642,均P<0.05),PD、CA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牙龈炎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2,P=0.085),牙周炎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7,P=0.004).观察组和对照组,牙龈炎患者与非牙龈炎患者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3、-6.691,均P<0.05);牙周炎患者与非牙周炎患者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06、-5.349,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LI、BI、CI、PD、CAL水平与低体重新生儿相关(r值分别为-0.261、-0.263、-0.241、-0.231、-0.632,均P<0.05).结论 妊娠期牙周疾病是引起孕产妇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可能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输液量与新生儿产后72 h内体重下降的相关性。方法:记录109名产妇分娩过程中经口以及经静脉的液体入量,在产后3天内每隔12 h测量新生儿体重,此后每天测1次至第14天;此外还需要称量新生儿3天的排出量(大小便)。结果:96例出生后60 h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下降(6.57±2.51)%;根据产妇输液量进行分组之后两组比较,低输液量组(≤1 200 ml)新生儿体重下降5.51%,高输液量组(>1 200 ml)新生儿体重下降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在第24 h新生儿排出量与新生儿体重下降百分比正相关(P<0.001),分娩期间最后2 h产妇输液量与新生儿排出量正相关(P=0.012),在第72 h新生儿体重下降重量与产妇总输液量正相关(P=0.007)。结论:产妇静脉输液时间及输液量与新生儿排出量及体重下降相关。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通过排尿调节体内的液体状态,因此建议衡量新生儿体重改变的基础体重在出生后24 h测量而不是使用出生时体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产妇的围产期情况与其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影响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孕期保健干预和新生儿疾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 219例,对产妇的分娩年龄、初潮年龄、妊娠周期、孕期体重增加、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及其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分析,并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产妇平均分娩年龄较高,且随着分娩年龄段的升高,其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分娩年龄段产妇所生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45,P=0.000).不同初潮年龄段产妇所生新生儿平均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53,P=0.221),随着产妇妊娠周期的增加,其新生儿平均体重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892.945,P=0.000),随着产妇孕期体重的增加,新生儿平均体重呈较小的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14,P=0.003);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随着产妇孕次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788,P=0.000);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随着产妇产次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不同产次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80,P=0.000);不同流产次数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6,P=0.163).妊娠周期与新生儿1min、5min和10minApgar评分密切相关,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29、0.143、0.148,均P<0.05);产次与新生儿1min、5min和10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85、-0.071、-0.066,均P<0.05).回归分析筛选出来的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有妊娠周期(P=0.000)、孕期体重增加情况(P=0.000)、婚姻状况(P=0.021).结论 妊娠周期、产妇的产次、妊娠期体重增加情况、婚姻状况与新生儿健康关系密切,医护人员在孕产妇围产期应注意保健教育干预,加强孕期保健,提高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对幼儿注意发展的影响以及正常出生体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以便及早制定实施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16.5~31月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32名和足月正常出生体重(normal birth weight,NBW)儿童53名。采用录像回放法评估儿童的注意时间,包括专注注意和偶然注意的时间,并给予注意等级评定,工具采用"电子琴、厨房玩具"两组玩具,每组自由玩耍480s,全程摄像。结果 1)正常幼儿注意时间:NBW幼儿在自由玩耍"玩具1、玩具2"各480s时,总的专注注意短于偶然注意时间(t=2.37,P0.01)。男、女童之间的注意时间、注意等级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低出生体重儿组注意时间:与NBW幼儿相比早产低出生体重幼儿对玩具2的偶然注意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5)。按注意等级评估,早产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出生体重幼儿专注注意时间短于偶然注意时间;早产低出生体重组幼儿对操作性强的玩具偶然注意时间短于正常组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