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服药周期均为10周。治疗10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0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的SAS、SDS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低于对照组的27.08%(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效果明显,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减轻负性情绪及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服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组:西酞普兰(20 mg/d)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利培酮(0.5~2.0mg/d),共28例.西酞普兰组:单用西酞普兰(20mg/d)治疗,共26例.两组持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组总有效率为60.7%,痊愈和显效占50.0%;西酞普兰组的总有效率为26.9%,痊愈和显效占1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且安全性较好,是临床治疗中可选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西酞普兰联合舍曲林对产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MMSE)、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的影响,为产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产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抽样法分为西酞普兰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西酞普兰组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舍曲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MMSE、TESS评分及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雌二醇(E2)、孕酮(P)、孤啡肽(OFQ)水平。结果与西酞普兰组相比,联合治疗组HAMD、HAMA、TESS评分及BDNF、SP、P、OFQ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酞普兰组相比,联合治疗组5-HT、E2水平及MMSE评分、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酞普兰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舍曲林可有效改善产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比单用西酞普兰起效更快,疗效更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对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组:在西酞普兰(20mg/d)治疗的同时合并应用利培酮(0.5~2.0mg/d)。西酞普兰组:单用西酞普兰(20mg/d)治疗,两组持续治疗观察期均为4周。于入组前及入组后第1、2、4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第2、4周末两组间HAMD、HAMA总分及减分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组和西酞普兰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和48/。TESS评分,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组和西酞普兰组分别为(5.36±1.68)分和(7.82±2.91)分,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各25例,艾司西酞普兰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以5 mg/d为起始剂量,最高剂量20 mg/d;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以10 mg/d为起始剂量,最高剂量40 mg/d;均晚餐后口服给药1次,疗程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各评定1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2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评分[(14.5±4.5)分]较帕罗西汀组[(17.2±3.9)分]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7,P<0.05)。两组总有效率、第4、6周末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分均低于帕罗西汀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6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试验组则接受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评分、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试验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能降低患者的HAMD评分,缓解抑郁症状,促进疾病好转,提升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联合东莨菪碱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将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10 mg,2次/d口服;东莨菪碱0.3 mg,2次/d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东莨菪碱0.3 mg,2次/d肌内注射.结果 治疗后两组焦虑和抑郁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88.7%、总有效率98.4%;对照组痊愈率58.1%、总有效率90.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酞普兰和东莨菪碱联合治疗顽固性呃逆有很好的协同作用,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及其心理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SAS分、SDS为分及HAMA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绞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心理干预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汉密斯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7.51±3.08)、(6.53±1.20)mmol/L,HAMD评分为(20.14±2.34)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并抑郁症患者接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心理干预联合治疗,可更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老年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91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米氮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PSQI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4 w和8 w时HAMD评分均低于照组,治疗8 w后观察组PSQI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情绪,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联合盐酸地尔硫卓(合心爽)治疗围绝经期心脏X综合征(CSX)的作用。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等系列检查确诊为CSX的围绝经期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黛力新联合合心爽治疗)与对照组31例(合心爽单药治疗)。剂量与用法:黛力新早、中午各服1片;合心爽30mg,3次?日,口服。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观察治疗4周后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对两组评分值及有效率等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①治疗4周后SAS与SDS评分值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②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盐酸地尔硫卓治疗围绝经期CSX效果显著优于盐酸地尔硫卓单药治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改善躯体化症状。  相似文献   

12.
陈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82-2284
目的:探讨替勃龙联合高压氧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取替勃龙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替勃龙治疗,疗程均为30天,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Kupperman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清FSH和LH水平则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血清E2上升程度以及FSH和LH下降程度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勃龙联合高压氧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相关激素水平,从而有效减轻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尤其是焦虑和抑郁症状,为更年期综合征拓展新的有效治疗途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女性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女性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额外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不同时间点手术切口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药刚失效和术后1 d,两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和3 d,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女性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能够有效平复患者的消极情绪,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有助于提升术后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SDS、SAS评分及CRP、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秦皇岛市耀华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以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CRP、Hcy水平也明显降低,以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患者的CRP、Hcy水平与SDS、SAS评分改善情况保持一致,关系密切,应得到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流程在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辽宁省某医院接受辅助生殖助孕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管理流程,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管理流程用于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对小儿肾母细胞瘤手术患儿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6月于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小儿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4例)和观察组(优化护理,44例)。将两组患儿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住院时间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结束时,观察组PSQI、VAS评分[(5.34±1.02)分、(4.42±0.98)分]均较对照组[(8.68±1.78)分、(6.42±1.12)分]低,且住院时间[(8.39±1.56)d]较对照组[(12.34±2.63)d]短,(P值均<0.05);护理结束时,观察组SAS、SDS评分[(33.16±4.81)分、(34.65±5.81)分]较对照组[(42.80±4.94)分、(40.14±5.74)分]低,(P<0.05)。结论 优化护理对小儿肾母细胞瘤手术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患儿睡眠质量,改善疼痛症状与不良情绪,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女性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收治的84例女性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促进患者快速、良好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多元化护理结合心理干预用于结肠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2月于南阳市某医院行结肠癌切除术患者共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行多元化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护理30 d。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胃肠功能、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胃管拔出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前,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前,2组患者QOL总分及各条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QOL总分及各条目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结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结肠癌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心理健康管理系统的应用对试管婴儿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于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患者,对所有患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筛选出SAS、SDS得分50分以上的22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10例),A组为实验组,使用生殖心理健康管理系统,B组为对照组,不做处理,所有患者均采用达菲林黄体期长方案,实验自患者进入体外受精用药周期前2周开始,到移植后4周确定是否为临床妊娠时结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SDS、SAS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A组患者SDS、SAS结果显著低于B组(F值分别为285.936、410.133,均P<0.05);A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137、18.139,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指数(BMI)、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值、降调节天数、促性腺激素(Gn)天数、人绒毛膜促进性腺激素(hCG)日促黄体生成激素(LH)、hCG日雌二醇(E2)、hCG日孕酮(P)、内膜厚度、获卵数、移植胚胎数等因素比较差异均不显著,经多因素方差分析排除以上因素影响,结果显示A组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F=4.640,P<0.05;χ2=3.189,P<0.05).结论 运用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对改善IVF-ET患者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对提高患者临床妊娠率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18例脑外伤伴颅底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护人员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放疗依从率、生存质量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依从率、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应用医护人员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放疗依从率、生存质量以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