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腕踝针疗法联合塞来昔布对腰椎术后疼痛患者临床疗效和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腰椎术后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β内啡肽(β-EP)]水平、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VA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推移而下降,术后1 d、2 d、3 d、7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GE2、SP水平均随时间的推移先上升后下降(P<0.05),术后1 d、2 d、3 d、7 d观察组血清PGE2、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β-EP水平均随时间的推移先下降后上升(P<0.05),术后1 d、2 d、3 d、7 d观察组β-E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术后7 d 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乳香黄芪散对冻结肩患者手法松解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手法松解术治疗的冻结肩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口服乳香黄芪散治疗3周。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价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客观肩关节估值及总优良率情况。结果:纳入统计77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39例。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活动度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客观肩关节估值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香黄芪散能促进冻结肩患者肩关节手法松解术后症状缓解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二步松解法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冻结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采用二步松解法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每周1次,2组均治疗3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治疗后评价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2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步松解法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冻结肩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潘吉兰  谈立明 《光明中医》2023,(18):3592-3595
目的 临床观察冻结肩方内服治疗冻结肩疼痛及活动受限的疗效。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长沙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冻结肩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冻结肩方内服。观察2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表中的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肩关节各向活动度三项内容的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7 d、治疗14 d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结肩方内服治疗冻结肩可有效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改善患侧肩关节活动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套管针刀组合火针治疗风寒湿型原发性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0例风寒湿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套管针刀治疗,观察组予套管针刀组合火针治疗,均每10 d治疗1次,连续治疗2次。观察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变化,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逐渐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外展、体侧外旋、体侧内旋角度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所有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套管针刀组合火针治疗风寒湿型原发性冻结肩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刀治疗,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风险低、早期临床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肩痛穴平衡针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和MB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TGF-β1和PGE2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较高(P<0.01);治疗前两组压痛、活动受限和疼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降低更多(P<0.01);治疗前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升高更多(P<0.01);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冻结肩患者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第2天给予独活寄生汤内服;采用ASES评分、VAS疼痛评分法、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术后,患者VAS疼痛评、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术后3周、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SES、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镜术后配合独活寄生汤内服治疗冻结肩,能够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缓解术后疼痛,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李桓宇  梁鼎天  姚志城  李培金  申意伟 《河北中医》2023,(10):1666-1669+1674
目的 观察补肾化瘀方对肝肾亏虚型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肝肾亏虚型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实际完成47例)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50例(实际完成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化瘀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中文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包括疼痛、肌力、日常生活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肩袖愈合情况。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GM-CSF及TGF-β1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RP、TNF-α、GM-CSF及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文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中频导入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以及该组合疗法对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法,将156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78)给予常规肩部功能锻炼+中频电疗法,观察组(n=78)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桂枝附子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F-MPQ肩关节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另外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MPQ评分中的PRI、VAS、PPI评分与总评分均明显低于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中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活动度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P、TNF-α、PGE_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中频导入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且有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推测抑制炎性介质分泌、降低SP与PGE_2水平可能是桂枝附子汤发挥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何燕 《中医康复》2022,13(1):34-37
目的:观察温通膏外敷联合中频电疗对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冻结肩病例,随机分为温通膏组、中频组,联合组。温通膏组使用温通膏外敷患者患处,中频组使用中频电疗,联合组则同时给予温通膏外敷及中频电疗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10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中的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并于3个月后随访患者,记录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明显优于温通膏组及中频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的复发率(6.67%)明显低于其它两组。结论:温通膏联合中频电疗可以有效缓解冻结肩患者的疼痛,改善活动度,临床效果较单独使用温通膏外敷或中频电疗更优。  相似文献   

11.
从《黄帝内经》开始就已有刺皮针法的相关记载,现代刺皮针法更是因其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少而被更多地运用到临床中。刺皮针法的理论基础包括皮部理论、卫气理论、五脏理论,刺皮针法常用针具有鑱针、鍉针、锋针、毫针,刺皮针法衍生出的针法包括经皮刺激、皮内刺激,刺皮针法的主治范围等方面,阐述刺皮针法的特点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以为今后刺皮针法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Pro. HUA had practic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for about 50 years, borne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 and was then highly respected by his colleagues and patients. In his large amount of practice, he combine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and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in western medicine in order to work hard on acupuncture indications and some stubborn diseases. With the time going on and medical cases accumulating, some unique treatment styles had been formed, such as Jiaji (paravertebral) acupuncture, sacroiliac acupuncture and sacral acupuncture. They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13.
项丛刺合围针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 1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 ,针刺组采用项丛刺和围针治疗 ,西药组采用麦角胺咖啡因、尼莫地平口服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 94 .4 % ,西药组 75 .4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项丛刺合围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21世纪是信息科学时代,信息的载体就是数据。计算机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为针灸学领域储备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背后蕴含哪些尚未发现的特征与规律,缺乏系统深入的挖掘研究,严重制约了针灸学的学科发展。作为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计算针灸学应运而生,以针灸学中的现象和规律、理论作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针灸医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为最终目标,为针灸科学研究铺开一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速路。  相似文献   

16.
针刺疗法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针灸消除或减轻疼痛在古籍中早有记载。现在很多中医院已经将针刺作为一种麻醉手段或辅助麻醉手段应用在多种外科手术中。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针刺麻醉具有经济,安全性高及不良作用小的特点,但是单纯的针刺麻醉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镇痛效果,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针刺结合药物的麻醉方法。针药复合麻醉一方面可以明显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进而减少术后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发挥针刺具有广泛调节作用的优点,加快术后恢复。本文对针刺镇痛的机制和针药复合镇痛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比较头针配合体针与单纯体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临床确诊为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组和体针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头针配合体针和单纯体针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积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头体针组治疗后积分显著低于体针组(P<0.01)。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睡眠,头针配合体针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取太冲、风池为主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27例偏头痛患者,取太冲、风池穴针刺治疗,每日进行1次,5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2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59%。[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止痛迅速、疗效持久、应用安全、无副作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为头针加体针组,对照组为单纯体针组。运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和修订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进行测评并观察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3.3%,对照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0.0%和76.7%,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有很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HDS-R)、非认知功能(ADL)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