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COPD缓解期患随机分成呼吸功能锻炼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测呼吸功能锻炼对COPD缓解期患肺功能(FEV1,FEV1/FVC和MVV)的影响。结果:呼吸功能锻炼能明显改善COPD缓解期患的肺功能。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COPD患的肺功能,长期锻炼可以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日凤  翟翠红 《广西医学》2009,31(5):680-68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7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共2周。观察呼吸锻炼前后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呼吸功能锻炼后,重度组用力肺活量(FVC)、呼出全部气体所需时间(EFr)明显改善(P〈0.01);中度组FVC、呼气流速峰值(PEF)、EFT指标有所改善(P〈0.01),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明显改善(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 排CT定量测量段支气管为COPD患者的诊断及分级提供依据的可行性,研究COPD患者肺气肿区域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60 例临床确诊为COPD患者,1周内行64 层螺旋CT扫描和肺功能检查,利用MRP技术在右肺上叶尖段、左肺上叶尖后段、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左肺下叶后基底段段支气管垂直层面重建其断面图像,测量并计算各段支气管腔及截面面积及半径,计算支气管腔面积与截面积比(AI/AO)、管壁厚度与截面半径比(TDR)与肺功能检查(PFT)指标的关系.结果 段支气管测量数据与PFT指标具有相关性;且各段支气管相关性以右肺下叶最佳.结论 段支气管定量测量可反映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低程度;COPD患者病变位于右肺下叶对肺功能影响最大;CT对段支气管定量测量可弥补肺功能对COPD诊断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李睿  陈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12):1503-1505
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气道病变的多层螺旋 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肺功能成像与肺功能检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结果的关系及应用进行综述。首先对 COPD 患者气道病变及其发病原因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传统气道病变评价方法(PFT)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 MSCT 的功能及其优点进行了评价,通过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对 MSCT肺功能成像技术和PFT结果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认为 MSCT 的使用为定量评价 COPD 患者气道病变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和有价值的信息。MSCT肺功能成像与肺功能表现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较好地反映气道病变,是诊断COPD及评价肺功能水平有效的影像学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呼吸肌训练护理方法对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37例COPD缓解期患者(训练组)门诊就诊同时接受呼吸肌训练护理(缩唇呼气训练、腹式呼吸训练和增强体力锻炼等),并与38例未接受同类护理COPD缓解期患者(对照组)比较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区别,疗程结束后,训练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同时也优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均〈0.01~0.05)。结论:呼吸肌训练护理方法可明显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蔡莹 《安徽医学》2014,(2):241-243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COPD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11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呼吸功能训练,对组照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SCRQ量表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SCRQ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vs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选择45例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及3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肺功能、血气分析、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随访1年内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与COPD组相比,COPD合并肺纤维化组患者肺功能改变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弥散功能较COPD组降低更为显著,低氧血症更为明显,而二氧化碳潴留则不如单纯COPD患者严重。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的HRCT表现兼有肺气肿和肺纤维化的影像学特点,1年内急性加重频率高于单纯COPD组。结论当COPD和肺纤维化并存时,其肺功能、血气分析、HRCT表现具有与单纯COPD不同的特点,且更易发生COPD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6例COPD稳定期的患者按照治疗前的肺功能测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选用常规基础治疗(吸氧、止咳平喘、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选用胸部物理疗法( CPT);分别于治疗7 d后,14 d后对两组病例进行肺功能测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肺功能指标优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肺功能指标优于治疗7 d后,实验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CPT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各项肺功能,缩短了住院时间,巩固了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呼吸科收治的54例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OPD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COPD组, 比较组间上消化道病变情况;再根据上消化道病变情况将患者分为上消化道病变组和正常组,比较组间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结果 轻、中、重度COPD组的胃黏膜病变比率依次升高(P<0.05),上消化道病变组的FEV1%、FEV1/FVC%及PO2均低于正常组(P<0.05),PCO2则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COPD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能影响其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故应给予积极防治以避免COPD加重。  相似文献   

10.
吴海燕  张钦芳  张安琴 《四川医学》2008,29(12):1735-173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患者肺功能的作用。方法对60例COPD康复期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肺功能指标、气短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血气分析及呼吸、脉搏情况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明显改善COPD康复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巩固治疗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Ⅲ-Ⅳ级患者稳定期肺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将90例COPD稳定期Ⅲ-Ⅳ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相同的基础上,试验组吸入舒利迭,对照组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加万托林,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根据圣.乔治(St.George)呼吸疾病问卷(SGRQ)的方法对临床症状问卷调查及体征检查评分;测定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率(%),评价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COP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试验组的疗效(有效率91.1%)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5.6%)。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利迭可以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可作为稳定期COPD长期治疗的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叶定量CT参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纳入102例行胸部CT及肺功能检查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VC)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率(FEV1/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aximum ventilatory volume,MVV)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um mid expiratory flow,MMEF)。测量CT图像中各肺叶低于-950 HU密度区容积百分比(low attenuation area percentage,LAA%)、分段肺叶主气道直径、分段肺叶主气道壁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定量CT参数与肺通气功能指标呈线性负相关(P<0.001);左肺下叶LAA%取值13.5%时,预测MVV%pred<50%和FEVI%pred<50%的灵敏度分别为66.2%、75.0%,特异度为88.4%、81.0%;左肺下叶气道壁厚度预测FEV1%pred<50%的截点值为3.35 mm,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5%、72.9%;LAA%联合气道测量值可以解释42%的FEV1%pred,52%的FEV1/FVC,31%的MMEF和35%的MVV%pred指标的变化。结论:COPD患者不同肺叶的定量CT参数能反映其肺功能的变化,并能预测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营养水平,探讨患者营养状况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测评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门诊和病房中稳定期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肺功能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52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体重指数超重及肥胖占55.7%,体脂率偏高及肥胖占61.5%,内脏脂肪指数偏高占32.7%,低体重占5.8%。体重指数、基础代谢率、全身肌肉率、下肢肌肉率与呼吸流量峰值呈正相关关系。分组对比发现,体脂率正常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水平优于体脂率偏低和体脂率偏高的患者。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受营养状况影响,指导肌肉率较低的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可改善其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的变化及C反应蛋白与WBC、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患者68例,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及患者WBC总数和相应肺功能FEV1%、FEV1/FVC。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CRP为(48.8±13.2)mg/L,缓解期为(13.6±7.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与肺功能FEV1%、FEV1/FVC呈负相关。结论 C反应蛋白可作为COPD急性期感染的敏感指标,也可反映COPD感染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亦可对COPD严重程度分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多排螺旋CT定量测量肺气肿容积比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确诊为COPD的患者102例,以及同期怀疑COPD而确诊为非COPD的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和320排螺旋CT肺容积扫描检测,分析CT测量E/L与肺功能实验室指标均的关系.结果 ...  相似文献   

16.
何丹  寻正为  葛利军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147-1148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COPD急性加重引起呼吸困难患者在其症状改善前、后进行肺功能测试,并比较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各项肺功能指标中,深吸气量(I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均有改善。IC的平均改善率(20.36±0.59)%,其中改善率≥10%的占70.5%(43/61);FEV1平均改善率(11.88±0.11)%,其中改善率≥10%的占34.4%(21/61)。结论深吸气量测定可以作为评价COPD患者呼吸困难改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体重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170例COPD患者,其中体重指数BMI〉21kg/m2患者85例(对照组),〈21kg/m2患者85例(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呼吸困难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困难程度明显重于对照组。结论体重指数与COPD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之间关系密切,保持正常体重指数,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能力的改善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术前肺功能的异常指标,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日本捷斯特8800大型肺功能测定仪,测定105例肺癌患者的术前肺功能指标。结果 l05例肺癌患者肺功能全部异常,其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6例(5.71%),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2倒(30.47%),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4.76%),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62例(59.04%),影响肺功能异常的因素有既往肺部病变及吸烟等。结论肺癌术前肺功能异常中,以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多见,提供了肺功能异常的早期诊断指标,为临床术前决定手术方式,手术切除范围,麻醉措施,减少并发症提供依据,是我们深入研究肺功能异常的禁忌症的指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周俊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617-2618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对45例确诊为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舒利迭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对比,评价药物疗效。结果:舒利迭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利迭能增强COPD患者肺功能,对其血气分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质量浓度变化及意义,以及与其肺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对44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肺功能进行检测。结果稳定期COPD患者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而且肺功能损害严重者相应C反应蛋白水平高。结论COPD是一种低强度全身性的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是呼吸功能受损强有力和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