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是公认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采取分期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会更加显著。急性期初起较轻,采用针刺配合刺血疗法;静止期采用火针点刺后再行刺血和毫针刺法;恢复期采用火针点刺,毫针深刺久留,同时配合刺血疗法。周围性面瘫采用针灸择期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从针刺治疗面瘫病的时机到穴位的选取都有其科学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歪斜等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面瘫急性期组织水肿严重,有人认为不宜过早使用针刺刺激,以免加重局部炎症和水肿。导师范郁山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面瘫急性期应及时针刺治疗,且应浅刺。笔者有幸师从于范郁山教授,通过三年的临床跟师学习,以及参考中医典籍,整理总结范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经验,以便深入继承和发扬范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独特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针灸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7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华英  杨金凤 《中国针灸》1999,19(7):394-394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但近几年学术界对其最佳针刺时机存在争论。为此,笔者将72例周围性面瘫随机分为急性期针刺组与恢复期针刺组进行疗效分析,以探讨面瘫针刺治疗的时机及其针刺方法。1一般资料72例患者均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1]明确诊断,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浮刺法与巨刺法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浮刺法结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愈显率为90.6%,对照组治疗后愈显率为66.7%,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面瘫效果良好;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时,用浮刺法与巨刺法相结合治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时机及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针刺时机、取穴部位、治法、刺灸法四个方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肯定;尽管在理论上对于针刺的时机以及健、患侧取穴之间存在争议,但多项临床观察的结果表明,针刺治疗介入早疗效较好;远道配穴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尚未形成统一的治法和刺灸法,并且其理论基础各异。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认识和应用,应建立基于循证医学的评价体系,增强疗效指标的客观性,并且加强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巨刺法与患侧针刺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方法检索关于巨刺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类型的文献,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建库以来至2017年3月期间发表的关于巨刺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使用Rev Me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出相关文献276篇,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获761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其中巨刺组394例,患侧针刺组36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巨刺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优于患侧针刺法[有效率RR=1.06,95%CI为(1.01,1.11),Z=2.32,P=0.02;治愈率RR=1.53,95%CI为(1.31,1.78),Z=5.42,P0.01];其次,巨刺法比患侧针刺法更能改善面神经功能,对改善面部活动程度更具有优势[HB值WMD=0.26,95%CI(0.04,0.48),Z=2.34,P=0.02;FDIP值WMD=3.77,95%CI(1.53,6.01),Z=3.30,P0.01]。结论巨刺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但由于本次系统评价纳入文献数量较少且质量不够理想,因此仍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中使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计算对象选为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郴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对样本分组,每组收入50例患者,参照组开展针刺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试验组开展针灸与中药熏洗配合治疗,比对计算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中医症状体征评分、H-B分级评分与参照组数据指标比较,P 0. 05,表明数据指标的统计学验证意义。[结论]将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中有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庞立红 《河南中医》2014,34(1):142-142
目的:观察巨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针刺患侧局部、健侧合谷后在患侧牵正、翳风两穴用三棱针点刺皮肤出血,然后拔留罐5min,以出10mL恶血为宜。结果:急性期及早应用本法是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程,提高面瘫治愈率的有效方法。结论:巨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翳风穴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翳风穴刺络放血加针刺疗法。翳风穴刺络放血每日治疗一次,治疗5天后停用;针刺每日治疗一次,每次留针30min,每周治疗5天.1月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8.5%,痊愈率为66.2%。提示:翳风穴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Y  Li Y  Liu LA  Zhao L  Hu KM  Wu X  Chen XQ  Li GP  Mang LL  Qi QH 《中国针灸》2011,31(4):289-29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贝尔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机和针灸择期治疗本病的临床优势方案.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900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分期针刺加灸、分期针刺加电针、分期针刺加经筋排刺以及不分期针刺5个治疗组,分别接受4个疗程的治疗,并在入组、治疗4个疗程后以及治疗后1月、3月随访中分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贝尔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机和针灸择期治疗本病的临床优势方案.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900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分期针刺加灸、分期针刺加电针、分期针刺加经筋排刺以及不分期针刺5个治疗组,分别接受4个疗程的治疗,并在入组、治疗4个疗程后以及治疗后1月、3月随访中分别...  相似文献   

12.
经筋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述经筋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疗效。方法将110例面瘫患者按不同针刺手法分为经筋组68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其急性期、静止期和后遗症期的疗效,以及观察电针测定面神经病损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2种针刺手法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和90%,经筋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急性期选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经筋组对后遗症期和神经不良型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灸对急性期面瘫和神经活跃型患者疗效确切,可在第1个疗程内治愈,对后遗症期和神经不良型面瘫患者采用经筋透刺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是肯定的,且具有很强的治疗优势。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大部分学者认为针灸治疗应在急性期既介入治疗。但由于急性期面神经处于炎症水肿期,面神经的损害仍在继续,故病情处于进展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会出现逐渐加重的趋势。故针刺宜浅,不透穴,取穴宜少,留针时间宜短,不宜加电针。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无论以单纯的针灸治疗还是针加电针、针加TDP神灯照、针加灸、针加中药或加西药、针加穴位注射、针加火针、针加放血疗法、或以多重方法综合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取穴不统一,方法多样,这就需要我们临床工作者通过对择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各个方法之间的比较,寻找最佳的针灸治疗时机与方法,与期形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灸实践指南,指导临床实践。这就需要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单纯针刺治疗与急性期加刺络放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本着急性期着重远端取穴,针刺面部穴采用浅刺法,留针时间短,禁止加电针;后期着重局部取穴留针时间长的原则,施以相同的取穴。但治疗组于急性期加取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每日1次,连续使用7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1%和100%,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0%和71.1%,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同时加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瑛  吴曦  胡卡明  陈晓琴 《中医杂志》2008,49(5):465-468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针灸治疗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丰富,鉴于周围性面瘫具有不同分期的临床特点,我们就周围性面瘫的分期、针刺时机、神经定位以及疗效评价等问题,对近年来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针灸临床治疗以周围性面瘫居多。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本身的病变,多由免疫力低下,细菌、病毒感染引起,以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导致的面神经水肿、变性、麻痹最多见,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灸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对于周围性面瘫治疗的针灸介入时机问题,目前学术界尚存一定争议,本次研究将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三组,对各组针灸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量化评定,观察周围性面瘫患者不同时期针灸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从而探讨针灸介入周围性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针刺手法急性期采用"毛刺法",静止期采用"透刺法",恢复期采用"透刺法"、"补法"。结果痊愈32例,占91%;显效3例,占8.6%;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安全方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在治疗上多采用针刺治疗,而针刺的时机异同,会直接影响病患的恢复效果。现代医学研究普遍认为,急性期面瘫,面神经炎症,多发生水肿,不应尽快针刺治疗;而针灸临床多数报道表明,早期给予针刺,能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因此,对于针刺时机则需进一步加强其标准化。本文则主要通过对近几年文献的检索,探索最佳针刺时机在面神经麻痹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总结近年有关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文献,从毫针刺法、电针疗法、针药结合疗法、针药结合其他疗法和其他疗法等几方面论述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发病期为7天内就诊的45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将发病期在8~30天之内的就诊的45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针灸治疗。结果: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过后8~30天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而言,在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在今后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把握住急性期这一针灸治疗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