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自拟内异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单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性激素水平改善情况,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A-125及性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异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用孕三烯酮假绝经疗法治疗,治疗组60例用中药加孕三烯酮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蠲痛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蠲痛饮及孕三烯酮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妊娠率、血清CA125、以及EMAb的变化。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CA125下降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纽在妊娠率、EMAb转阴率、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蠲痛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明显,为合并不孕症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秀丽 《河北中医》2013,(11):1616-1618
目的:观察化瘀消异汤联合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丹那唑、结合雌激素片、安宫黄体酮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消异汤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癌胚抗原125(CA-125)、卵泡刺激素(FSH)、血清雌二醇(E2)及不良反应[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KMI)]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CA-125、FSH及E2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KM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消异汤联合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散结镇痛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抗子宫内膜抗体效价变化、停药后妊娠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57%,对照组为83.33%(P〉0.05)。治疗后两组抗体阳性率下降(P〈0.05),阴性率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和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镇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使用红藤方治疗,西药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分析两组患者在每个周期内的身体症状改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西药对照组为85.96%,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痛经症状的改善中药治疗组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安全性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红藤方能改善子宫内膜的病理状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冯氏内异方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9例经腹腔镜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用头孢类抗生素和甲硝唑常规抗感染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冯氏内异方。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术后痛经、不规则腹痛和盆腔包块等的复发情况。结果:术后6月,治疗组患者痛经、不规则腹痛、盆腔包块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冯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药物治疗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住症囊肿腹腔镜手术后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于2002年12月-2010年5月来我院妇科进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治疗的患者82例,20例作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分别采取中药温肾化瘀汤、米非司酮以及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对其复发率、不良反应、妊娠数等进行记录。结果:药物治疗18月后进行检查,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远差于观察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中西医结合效果最为明显,相比于其他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O.05);各组的妊娠情况差异不大(P〉O.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治疗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腹腔镜手术后疗效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位停配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对2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合并不孕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异位停配合腹腔镜手术)104例和对照组(单纯腹腔镜手术)109例。治疗组术后给予异位停中药汤剂口服,连续用2个疗程。对照组术后未进行其他药物干预。结果:用药2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术后随访1年,两组半年内妊娠数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术后3个月内妊娠数、1年内妊娠数及总妊娠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术后配合异住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能明显提高术后半年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治疗的49例子宫内膜异常患者选择25例为观察组(子宫内膜增生)和24例为对照组(非子宫内膜增生)。对两组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子宫肌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卵巢良性肿物、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病情准确地分析,尽量在早期实施检查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异位消”汤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0例接受中药“异位消”汤剂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为92.0%(46/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异位消”治疗子宫内膜异住症、子宫腺肌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对照分析的方法对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CA125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其血清CA125水平变化。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LN(p〈0.01),治疗后一个月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Ⅲ、Ⅳ期值明显高于Ⅰ期、Ⅱ期组(P〈0.05),术后6个月复发者血清CA125水平较术后1个月增高。结论:血清CA125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妈富隆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膈下逐瘀汤口服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腔症状、体征、总主观症状的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各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膈下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与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治疗效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符合研究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且将其分为两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同时对两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且对其进行观察与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明显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火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肿瘤标志物CA-125水平及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影响。方法将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A-125水平及EMAb阳性率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CA-125水平及EMAb阳性率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水平及EMAb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方法:14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消异汤治疗96例;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治疗48例,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9%,对照组为79.5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3例用消瘢汤内服及中药外敷,对照组40例用三苯氧胺内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3%、对照组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Х^2=4.61,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痛经灵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静远  吕卫平  于萍  王薇 《中成药》2002,24(4):274-277
目的:探讨痛经灵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痛经灵颗粒和他莫西芬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痛经灵颗粒和他莫西芬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8.33%;妊娠率55.56%,35.29;治愈率38.33%,20.00%。两组比较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辨证分型与临床疗效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痛经灵颗粒组对渐进性痛经的治愈率为44.07%,明显高于他莫西芬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痛经灵颗粒可使月经紊乱的治愈率达83.33%,而他莫西芬组用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于闭经。痛经灵颗粒长期用药未发现毒副作用,且能调节月经紊乱。结论:痛要灵颗粒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解毒化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解毒化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5例,单独的化瘀汤比较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74.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解毒化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优于单纯化瘀中药功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中药综合(灌肠加口服汤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观察药物对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CA125的影响和包块大小。方法:选择门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使用中药灌肠与口服综合治疗90d,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CA125和包块大小变化。结果:治疗前CA125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后包块明显变小,但包块大小和CA125无相关性r=0.1176。结论:中药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的疗效,CA125可作为中药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