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方法:连续观察分析1999年6月-2002年6月我院分娩的7 353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对影响新生儿体重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周、孕母年龄、孕母职业及不同产次有关,早产低体重儿为58.01%,足月低体重儿为2.37%,孕母<20岁低出生体重率增加,孕母>30岁巨大儿发生率最低。结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少生优生,提倡晚婚晚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根据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近十年的住院分娩记录,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十年变化趋势,了解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对2002年1月-2011年12月在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住院分娩的5 421例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孕周、孕母年龄、孕母族别等因素与低出生体重、巨大儿的关系。 结果 1)5 421例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399.95±475.94)g,男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 457.05±475.94)g,女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 335.43±467.72)g。2)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2.60%,与早产、孕母族别、新生儿性别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巨大儿发生率为10.20%,与孕周、孕母年龄、新生儿性别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近十年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平稳增加; 预防早产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重要措施,巨大儿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有必要逐年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淀街道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及影响因素,对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淀街道2004~2008年活产1 337例新生儿体重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 337例新生儿中,平均出生体重为(3 376.50±464.27)g,男婴为(3 426.7±459.71)g,女婴为(3 320.1±463.26)g,均超过了WHO的国际参考值(男婴3 300g,女婴3 200g),正常体重儿男婴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女婴.②早产儿发生率4.41%,低体重出生儿发生率2.39%,早产儿低体重发生率37.29%;巨大儿发生率7.18%.③孕母平均分娩年龄为(29.79±3.47)岁,不同年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孕母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5.95±2.59)年,不同学历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④37~42周出生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孕周增长而增长.⑤多元回归显示孕妇的年龄、学历和性别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无显著性.分娩方式和母孕期危险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有显著性.[结论]重视新生儿体重变化的研究,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和巨大儿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长治地区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孕期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地区分娩的5 055名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性别、孕周、孕妇年龄、产次、孕妇生活地区(城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探讨影响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 5055名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128±675)g,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14.6%,巨大儿发生率为8.2%.经单因素x2检验,孕妇生活地区、孕周、孕母年龄是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的影响因素(x2值分别为223.807、34.120,2 211.570、68.941,92.199、18.745),产次与低体重儿发生有关(x2=54.822),性别与巨大儿发生有关(x2=34.5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结果显示,早产(OR=37.147,95% CI:30.094~45.853)、生活在农村(OR=0.390,95% CI:0.310~0.492)孕母年龄(OR=0.864,95%CI:0.779~0.959)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男婴(OR=0.524,95% CI:0.423~0.650)、生活在城市(OR=0.616,95%CI:0.501~0.758)、过期产(OR=4.175,95%CI:2.918~5.974)及孕母年龄偏大(OR=1.229,95%CI:1.104~1.368)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地区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城乡差异存在,因地制宜的提供科学的干预措施和孕产期保健服务、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及适龄孕产,是控制出生体重在合理范围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描述舟山市2002-2015年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分析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舟山市电子医疗数据库,收集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相关信息,描述新生儿出生体重和不良出生结局发生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7 141例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 388±462) g,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2.34%,9.42%和3.61%;高危妊娠(OR=1.80,95%CI:1.42~2.28)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出生季节为夏季、秋季、母亲年龄<25岁、孕前消瘦等是巨大儿的保护因素。母亲孕前超重和肥胖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母亲年龄<25岁是早产发生的保护因素。母亲年龄>30岁(OR=1.38,95%CI:1.19~1.60)、冬季出生(OR=1.24,95%CI:1.06~1.45)、母亲孕前超重和肥胖、高危妊娠(OR=1.95,95%CI:1.66~2.29)等是早产的危险因素。结论 舟山市2002-2015年新生儿出生体重呈下降趋势,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新生儿性别、出生季节,母亲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危妊娠等因素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或早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昆山市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 ,对昆山市 1993~ 1996年的围产保健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运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近 60个变量进行筛选 ,选出对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有意义的危险因素 2 1项。结果显示孕母身高低于 15 0cm ,体重低于 4 0kg,早产、妊高征、羊水过多或过少、孕妇有心脏病史、孕母年龄高于 3 5岁、文化程度低等为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马兆香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74-3975
目的:了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母儿的影响,为妇婴保健部门制订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493例低出生体重儿为低出生体重儿组,选择11 817例正常体重儿为对照组,统计每例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证实相关因素、孕周、来自区域及母体孕期保健次数,随访并记录所有新生儿及母体围产期及出生后6个月内并发症.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各相关因素构成比依次为:多胎(101/493)、高龄(98/493)、早产(84/493)、营养不良(79/493)、脐带因素(51/493)、新生儿窒息(46/493)、初孕(34/493).农村低出生体重儿构成比显著高于城市(P<0.05).孕期保健≥7次低出生体重儿构成比显著低于孕期保健<7次者(P<0.05).孕周≥37周低出生体重儿构成比显著低于孕周<37周的低出生体重儿(P<0.05).低出生体重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P<0.05).低出生体重组母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主要相关因素为多胎、高龄、早产及营养不良等,这些因素会增加母体及新生儿并发症,应加强上述相关因素的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重儿规律,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本院2003年1月~2007年9月出生的新生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资料中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占15.55%.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为76.24%,足月儿6.24%;农村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占87.12%,城市12.88%;未进行产前检查71.98%;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83.05%. [结论]提高围生期的工作质量、加强三级预防保健,尤其加大农村基层健康教育及产前检查的宣传力度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广西农村120 145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性别、孕母年龄、胎龄、分娩方式的关系,为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20145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值为(3.02±0.41)kg,男婴大于女婴;出生体重随胎龄增加而增大,早产儿组平均体重只有(2.33±0.45)kg;孕母的年龄<20岁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其他组;县级剖宫产率高于乡级,巨大儿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和低体重儿。【结论】广西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我国出生体重正常值,提高孕期保健工作质量,加强孕期营养,加强儿童早期综合干预,是广西"十一五"期间农村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提高参考性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11月我院108例低出生体重儿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10例正常出生体重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及产妇的基本资料进行记录,并应用单因素分析、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产妇年龄、异常孕产史、产检次数、孕周、妊高症、胎数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年龄20岁、有异常孕产史、孕周37周、产检次数6次、患有妊高症、多胎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多胎、产妇年龄、妊高症等是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需对上述危险因素重点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1.
3232例婴儿出生体重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凤玲  许春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77-1377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了解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 232例新生婴儿的出生体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 232例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236.33 g,男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 297.22 g,女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 160.69 g。新生儿中早产发生率为3.16%,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2.17%,巨大儿发生率为3.84%。结论:预防早产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重要措施,巨大儿出生体重有必要逐年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围生期因素,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2007年1月~2009年3月间出生的新生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共计1082例的临床资料及围生期相关信息,建立统计模型。结果:本组资料中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占13.16%,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占78.32%,足月儿低出生体重占3.23%。农村低出生体重儿占88.10%(952例),城区11.90%(141例),未进行产前检查者70.87%(746例)。结论:提高围生期的工作质量,加强三级预防保健,尤其加大农村基层健康教育及产前检查的宣传力度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上海市嘉定区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控制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2011—2021年上海市嘉定区出生监测数据,采用Joinpoint软件计算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年平均变化百分率(AAPC);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1—2021年上海市嘉定区低出生体重儿总体发生率为3.45%。Joinpoint趋势检验表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呈上升趋势(AAPC=1.8,95%CI:0.7~3.0),尤其在2017—2021年明显增加(APC=3.9,95%CI:0.8~7.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婴(OR=1.449,95%CI:1.338~1.568)、胎龄<37周(OR=77.631,95%CI:71.665~84.093)、第1产(OR=1.474,95%CI:1.339~1.623)、母亲<20岁和≥35岁(OR<20岁=1.266,95%CI:1.046~1.533,OR≥35岁=1.197,9...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母亲分娩年龄、不同胎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抽样现况调查方法,于2005-2006年在深圳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完成了8372例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现场测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按母亲分娩年龄分组(18~38岁每增加1岁分一组)、按每个孕周分组(孕28~44周)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结果调查样本8372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699例,发生率为8.3%(699/8372),体重均值(2.04±0.4)kg;按母亲分娩年龄18~38岁分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数据显示,在27~32岁年龄段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低于其前、后年龄段,呈现分娩年龄的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16~26岁、27~32岁、33~44岁3个年龄段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9.2%(369/3991)、7.0%(230/3278)、9.1%(100/1103)(P=0.002)。孕28~36周出生的低体重儿492例,发生率为61.9%(492/795),体重均值(1.93±0.4)kg;孕37~44周出生的低体重儿207例,发生率为2.7%(207/7577),体重均值(2.29±0.2)kg;两组发生率比较:χ2=3290.27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母亲分娩年龄、不同胎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存在差异。母亲分娩年龄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该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出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流行病学进行前瞻性调查,提供该地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资料。方法:对两年内该院出生的全部活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1 638例,调查其孕母情况、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情况及其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结果: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7.72%(1 638/21 229),男女之比为1.29∶1(922/716)。胎龄<28周、~32周和~37周的比例分别为1.16%、19.90%和78.94%。出生体重<1 000 g、~1 500 g和~2 500 g的比例分别为0.67%、13.68%和85.65%。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主要为胎膜早破(44.14%)、母亲流产史(43.89%)和多胎史(27.66%)等。最常见并发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43.53%)、高胆红素血症(32.3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8.30%)等。随着胎龄/出生体重的增加,放弃后死亡、死亡及自动出院的比例逐渐下降,治愈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调查揭示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常见原因、并发症以及影响其转归的因素,为降低其发生率及改善其预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较高,是新生儿的主要死因之一,而且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在宫内遇到有害因素,因而发育迟缓,尤其是足月低体重儿,出生后容易出现智力发育滞后现象,影响出生质量,因此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对提高人口质量及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都有重要作用。为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我们对哈尔滨市道里区1997—2005年815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1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助产单位及乡镇医院接产登记记录,以出生1小时内测量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2结果1997—2005年出生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的低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孕妇各190例,对其胎儿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提示妊高征是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子,妊高征程度越重,低出生体重发生率越大。对出生体重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胎龄、孕母身高、妊高征程度、新生儿性别和孕妇基础体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桂林市2007年低出生体重儿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儿是指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是新生儿出生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了解桂林市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黎  赵斌  王艳  许风莲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72-3973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州妇幼保健院2005~2006年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2006年伊犁州妇幼保健院1993例住院分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6.9%;②低出生体重单因素分析:母亲民族、产次是否超过3次、新生儿性别、是否足月、双胎、有否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胎儿窘迫在低出生体重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民族、新生儿性别、是否足月、双胎是发生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结论:少数民族孕妇的营养和保健需要予以特别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吴江市2000~2003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出生体重 <2 5 0 0 g称为低出生体重儿 (lowbirth weight,L BW) ,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 ,易患多种疾病 ,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是围生医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对吴江市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探讨有关因素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 ,从而提出干预措施。资料与结果1.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间 ,我市共分娩活产儿 2 36 39例 ,其中低出生体重儿 6 5 0例 ,发生率为 2 .75 % ,4年间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保持在 2 .6 2 %~ 3.93%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