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腔内隔绝术在主动脉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的操作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腹主动脉瘤2例。结果:5例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术后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假腔立刻消失,2例腹主动脉瘤瘤体成功隔绝。无支架移位;术中发生内漏1例,经及时处理后消失;2例术后出现移植后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缓解。随访3-21个月,无移植物移位及器官缺血,假腔内见血栓形成。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恢复快,有着较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及腔内支架隔绝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59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1例;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57.29岁。所有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原始数据在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分析其CT表现。其中20例行腔内支架隔绝术并复查,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9例患者中,主动脉夹层40例,真假双腔及剥离内膜片均可显示,36例可见破裂口;未见明显破口的主动脉壁间血肿8例,合并壁间血肿的主动脉穿透性溃疡7例;主动脉瘤破裂4例,位于主动脉弓2例,位于降主动脉2例。20例患者术后支架通畅,未出现内漏、支架移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检查方法,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具有较高的诊断及腔内支架隔绝术后的随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案以及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13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75例各类胸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3例、升主动脉+主动脉半弓置换手术6例;2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体外循环下人工血管置换8例、腔内隔绝术18例;22例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升主动脉直径>5 cm),行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术13例、升主动脉包裹+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17例马凡综合征患者行Bentall手术;1例升主动脉瘤合并先天性主动脉弓缩窄(导管后型)、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在完成Bentall手术后行升主动脉至双侧股动脉搭桥手术。结果7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65~280 min,平均(166.5依76.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8~138 min,平均(78.5依33.4)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4~106 min,平均(53.1依18.7) min。1例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患者因术后出血、多器官衰竭死亡。2例Bentall手术者因术后出血较多予二次手术止血。术后肺部感染3例、肾功能衰竭2例、短暂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顽固性电解质紊乱1例,予积极对症治疗,均痊愈。行腔内隔绝术患者术后未见血管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65例获随访,随访6~110个月,平均(50.2依10.8)个月。随访期间,1例出现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因脑梗塞死亡,其余患者恢复满意,生活质量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胸主动脉瘤种类较多,在进行胸主动脉瘤的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再次三尖瓣手术治疗左心瓣膜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05年9月—2021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再次三尖瓣手术治疗的32例左心瓣膜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 女29例;年龄32~74(53.8±9.2)岁;三尖瓣置换术30例, 三尖瓣成形术2例;16例于胸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 16例经传统胸骨正中切口完成手术。观察患者体外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根据随访结果, 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术后生存率。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体外循环时间121.0(80.5, 187.3)min, ICU停留时间4.0(2.0, 10.5)d, 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1.0(16.3, 87.3)h, 术后住院20.0(12.0, 29.0)d。围术期死亡8例(25.0%, 8/32), 24例(75.0%, 24/32)治愈出院。围术期主要并发症:32例患者中, 低心排综合征6例(18.8%)、呼吸衰竭10例(31.3%...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全腔内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0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复杂瘤颈并行全腔内治疗、临床资料完善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纳入本研究。结果:共33例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全腔内治疗,在进行传统的腔内修复术的同时,9例联合纤维蛋白粘合剂瘤腔内注射术,12例联合近端瘤颈Cuff支架植入,8例联合肾动脉支架植入,4例联合下行导丝牵拉技术。所有病例均获得技术性成功。在3个月~7年的随访过程中,3例术后出现1a型内漏,2例随访中瘤腔未见明显增大,1例再次行介入治疗后内漏消失。另30例患者在随访中未见腹主动脉瘤破裂、支架内漏、移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根据瘤颈解剖特点,多种介入技术联合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是安全可行的,早中期的随访提示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许敏  马珂 《医学信息》2008,21(3):287-288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并总结我院2005年1月~2007年6月共11例腹主动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2例行腔内隔绝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经7~24d治疗后痊愈,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结论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认真、细致的观察及适宜的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7.
背景:肝移植围手术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尤其对于肝肾综合征患者会直接影响其生存。目的:观察肝肾综合征患者在肝移植围手术期采用系统的肾功能维护方案对促进肾功能恢复及改善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纳入171例行同种异体原位移植患者,对54例肝肾综合征患者中后期34例患者采用系统的肾功能维护方案,观察手术后血肌酐值的变化趋势以及术后急性肾衰发生率、感染率、死亡率、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并与前期未采用肾功能维护方案的20例患者(非维护组),及移植前肾功能正常的117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采用肾功能维护方案的患者术后血肌酐峰值低,下降快,与非维护组比较差异显著;非维护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维护组(χ2=6.523,P=0.011)。肾功能维护组的感染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与术前肾功能正常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非维护组比较明显改善,非维护组死亡率高于维护组(χ2=6.018,P=0.014),感染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ICU治疗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对于行肝移植手术的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包括个体化免疫抑制剂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措施相结合的系统的肾功能维护方案有利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单纯主动脉瓣狭窄及其他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疗效的差异,探讨提高心脏瓣膜病IABP治疗效果的可行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1月本科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法行IABP治疗.其中单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0例,其他瓣膜病患者11例,比较2组IABP治疗的成功率.因低心排综合征致无法脱离体外循环术中紧急置入IABP 10例,其余11例均为术后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紧急置入,比较2组IABP治疗的成功率.结果 21例换瓣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IABP治疗成功11例.IABP对单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及其他心脏瓣膜病患者换瓣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0.0%(9/10)和18.2%(2/1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术中和术后IABP置入的成功率分别为80.0%(8/10)和27.3%(3/11),术中IABP置入的成功率明显高于术后(P<0.05).结论 针对性地尽早应用IABP有望提高其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例出现ICU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在护理全过程中,进行科学、精心的心理护理。结果所有ICU综合征患者精神状况良好,均顺利转出ICU。结论在护理全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能改善ICU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帮助其摆脱困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胸主动脉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胸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人造血管置换术治疗)和观察组(采用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每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不良反应以及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ICU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IL-6、CRP、TNF-α水平比较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患者IL-6、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胸主动脉瘤临床效果好,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全麻术后转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老年女性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全麻术后转ICU的老年女性患者41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实施全麻后导尿,统计患者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情况,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416例患者中有82例(19.71%)发生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共分离培养出113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所占的比例依次为20.35%、71.68%及7.9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年龄、BMI、手术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血红蛋白水平、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是否为急诊手术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方面,全麻术后转ICU的老年女性患者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75岁、合并糖尿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 d、术后卧床时间≥5 d以及急诊手术是全麻术后转ICU的老年女性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则是避免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全麻术后转ICU的老年女性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概率较高,革兰氏阴性菌为其主要的致病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是否为急诊手术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腹主动脉瘤具有性别差异性,男性发病率较高,而女性的破裂发生率与术后死亡率均较高,这一性别差异性现象会影响到腹主动脉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术后康复。本文综述了腹主动脉瘤性别差异性的研究现状,从阈值判定及生物力学、力学生物学等方面探究了腹主动脉瘤性别差异性这一现象,并指出男女腹主动脉尺寸差异、解剖结构及血管结构成分不同而导致的生物力学以及力生物学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两性腹主动脉瘤呈现出差异性的重要原因。针对腹主动脉瘤性别差异性的生物力学研究,将会为腹主动脉瘤诊断、治疗及器械设计、患者护理和康复提出基于性别差异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服药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0月于我院行介入手术治疗的7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服药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7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服药依从性差的52例,总发生率为70.27%;年龄≥60岁、烟龄年限≥10年、戒烟年限10年、合并糖尿病、高血脂、不了解用药知识、无用药信念、无社会支持、每天服药种数≥4种、每天服药次数≥3次均是导致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服药依从性差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服药依从性较差,受年龄、生活习惯及对该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多因素影响,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中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合理手段来提高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近5年北京协和医院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围术期资料,比较不同麻醉方式患者的预后及治疗费用。方法回顾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5岁以上单侧髋关节骨折患者,排除多发伤或先后行两次以上手术者,平均年龄(78.8±7.2)岁。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121例)、椎管内麻醉(215例)和外周神经阻滞(147例)3组。重点关注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合并症及手术完成情况,比较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病死率、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结果与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组比较,外周神经阻滞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ASAⅢ级患者比例较多,更多患者术前合并冠心病、COPD、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神经阻滞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P0.05);在预后方面,与全身麻醉组相比,椎管内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更短(P0.05),总住院费用更低(P0.01)。结论对于高龄、ASA分级较高、合并心肺疾病的单侧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时更倾向选择外周神经阻滞技术,此种麻醉方法可使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缩短术后ICU停留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脑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式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院内ICU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院内ICU优化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在ICU中治疗时期神经功能情况、并发症及死亡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ICU内机械通气时间及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良好神经学结局患者占45.7%,明显优于对照组21.7%,且死亡率为45.7%明显低于对照组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优化治疗能明显改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神经功能,并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清醒患者ICU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清醒患者137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及对照组(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P=0.000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χ~2=9.730,P=0.002)。结论:对ICU清醒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患者手术后全身炎症反应(SIRS)及单个/多器官功能障碍(S/MODS)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消化道肿瘤择期手术病例21例(组1),腹主动脉瘤16例(组2),根据术后3d内出现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照判断SIRS及S/MODS发生率.结果组1SIRS发生率为14.3%,低于组2的81.3%;组1S/MODS发生率为4.8%,低于组2的62.5%.器官功能障碍主要出现于肺及肾脏.结论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后SIRS及S/MODS发生率显著高于消化道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HFUS)对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对比分析,部分患者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探讨HFUS在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应用中的指导意义,进而为临床制定最佳诊疗方案、改善手术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60腕,60肘),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6岁。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并拟行手术的患者60例为病例组,其中腕管综合征(CTS)患者40例(52腕),肘管综合征(CuTS)患者20例(25肘)。40例CTS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9岁。20例CuTS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1岁。患者术前均行HFUS及肌电图(EMG)检查、术后行HFUS检查。EMG测量正中神经(MN)、尺神经(UN)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神经潜伏期(DML)和感觉神经潜伏期(DSL),HFUS分别测量MN、UN前后径、左右径、横截面积(CSA),以上各参数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术后神经前后径、左右径、CSA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US检测CTS、CuTS的灵敏度分别为91.67%、91.30%;特异度分别为75%、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78%、10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2.86%、50.00%。结论 HFUS可作为临床上诊断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与EMG相结合可从形态和功能方面对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进行综合评估,为临床提供相应的定量诊断依据,从而提高诊断率。此外,应用HFUS对术前、术后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术后疗效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OSR)与腔内修复手术(EVAR)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08年1月—2020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118例,其中男102例、女16例,年龄(70.5±9.6)岁。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OSR组23例和EVAR组95例。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不良生活习惯、合并症、瘤体最大径、复杂瘤颈形态等基线资料。(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饮食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3)术后定期复查CT血管成像(CTA),观察有无再干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移植物感染、各型内漏等发生。结果 OSR组和EVAR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VAR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饮食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OSR组,分别为(141.15±22.97) min与(242.79±29.41) min、(34.32±16.08) mL与(443.93±109.58)mL、(14.26±3.34) h与(52.25±12.05)h、(4.07±0.63) d与(6.48±0.83)d、(21.88±1.78) d与(24.44±2.4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919、17.881、14.978、15.532、4.745,P值均<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均获随访1年,除EVAR组2例出现轻微Ⅱ型内漏外,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主动脉瘤的OSR和EVAR均能取得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与OSR相比较,EVAR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术后禁饮食、卧床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患者的胎盘病理形态改变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10月14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患者的胎盘标本及2021年1至12月10例正常妊娠妇女的胎盘标本, 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送检胎盘的患者年龄22~38岁, 中位年龄28岁, 孕周22~39周, 中位孕周34周;妊娠中期2例, 妊娠晚期12例;均为单胎妊娠;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7例,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6例, 主动脉根部瘤1例;孕妇先行剖宫产术后行主动脉夹层手术4例, 先行主动脉夹层手术后行剖宫产术3例, 同时行剖宫产术和主动脉夹层手术7例;新生儿中足月产2例, 早产儿12例;新生儿存活12例, 死亡2例。胎儿/胎盘重量比(FPR)<第10百分位数5例, FPR>第90百分位数1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组绒毛成熟加速及远端绒毛发育不良比例高于正常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绒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