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潘平江  汤斌  张燕 《农垦医学》2010,32(1):54-5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与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上报的139例有效ADR报告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药物种类、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等逐一检索,进行信息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结果:≥61岁人群ADR发生率最高(占34.53%);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106例,占76.26%);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66例,占47.48%)。结论:加强医院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充分利用医院ADR信息,有利于合理用药和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赵欣夏  林华  杨思芸 《西部医学》2012,24(8):1613-161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南充市身心医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6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653例ADR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262例(40.13%)];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见[476例(72.9%)];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最高[261例(40.0%)]。结论医院应重视并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情况,掌握我院ADR事件发生的特点并制定好相应对策,减少ADR事件的伤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收集上报中的189例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等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189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85.7%(162例);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7.1%(89例);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最常见,占总例数的55.6%(105例).结论:在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有利于为调整医院用药方式及筛选用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我院儿科4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儿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一年中收集的4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40例ADR报告中,过敏反应居多,其次是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ADR,少数为不合理用药或用药不当所造成,抗生素引起的ADR最多。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吴静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1017-1018
目的:分析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情况和易感因素,为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上报的109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为对象,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以及ADR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在109例ADR报告中,抗菌药占61.5%,中药制剂占24.8%。从给药途径看,静脉注射占了95.4%。结论: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应加强抗菌药、中药制剂的ADR监测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儿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一年中收集的4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40例ADR报告中,过敏反应居多,其次是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ADR,少数为不合理用药或用药不当所造成,抗生素引起的ADR最多.结论 应重视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10年194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研究ADR的发生特点及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院2010年上报的194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05个品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中药制剂稍次之.而ADR引发的组织器官损伤最常见于皮肤过敏反应及消化系统症状.结论 应重视安全合理用药,加强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ADR/ADE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探讨医院药品风险管理的重点。方法对某院188例ADR/ADE报告从发生ADR/ADE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引起ADR/ADE的药品种类、ADR/ADE的类型及主要的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8例ADR/ADE报告中,21~30岁患者50例,占26.60%;涉及的药品为50种,抗菌药物引起的ADR/ADE最为多见,占76.60%,其次是中药制剂,占9.04%;静脉用药引起的ADR/ADE184例,占97.87%;主要的ADR/ADE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4.44%。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和监测是医院进行药品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必要参考,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收集我院2009年-2011年各科室上报的ADR报告261例,其中申报成功98例,按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ADR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8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起的ADR最高占总例数的87.8%:抗菌药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62.3%;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27.1%。临床表现以皮肤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69.4%。结论临床应加强对儿童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该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7年1至12月上报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9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人群发生率最高,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发生ADR的药物主要集中在抗感染药物和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为主。结论 医疗机构要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定期分析ADR特点,以促进合理用药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11月30日~2009年11月30日收集并上报的21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218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257%(71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倒数的84.86%(185例);抗菌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1.93%(135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29136%(64例)。结论继续做好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监测肇庆市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结核病患者对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500名初诊结核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前瞻性监测研究。分析ADR的规律及特点。结果出现不良反应共46例。其中居前三位的不良反应是: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7例、泌尿系统不良反应10例及过敏反应6例。结论加强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3.
52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521例ADR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用药途径、临床表现,单一、合并用药ADR的发生率以及ADR的治疗结果等。结果:男性ADR发生率(282/521,54.13%)高于女性(239/521,45.87%),儿童及老年患者发生率较其它年龄段高(326/521,62.57%);334例ADR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334/521,64.11%),443例由静脉滴注引起(443/521,85.03%);ADR常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寒战、发热等,严重病例较少,联用药物越多,引发ADR几率越高;经治疗521例ADR患者好转、治愈率达98.08%。结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监护水平,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诱发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2012年自发上报的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35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醒脑静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系统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呼吸系统损害;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应用该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不良反应主要在用药30 min内出现。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在年龄、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儿童用药过程中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老年用药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诱发ADR相关因素,以建立健全ADR监测制度,保持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用药中发生ADR患者546例(男337例,女209例),年龄60~88(71.4±13.2)岁,并把收集的这些ADR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发生ADR的546例老年患者中男性(61.7%)高于女性(38.3%),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ADR发生与使用抗菌药种类、中药注射剂质量、给药途径等相关。ADR常见临床表现依次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临故床上必严格掌握,做到安全、合理和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探讨预防严重ADR发生的方法。方法对146例严重ADR报告表,分别按患者年龄、性别、报告人职业、引起ADR的药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46例严重ADR中,静脉给药方式引起的严重ADR例数最多(89例,60.96%),其次为口服给药(52例,35.62%);抗菌药物引起的严重ADR最多,其次为心脑血管药物和中药制剂;ADR临床表现以过敏性休克、药物性肝炎、重症皮疹等表现为主;90例严重ADR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42例危及生命。结论严重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增强合理用药意识,以减少和避免严重ADR的发生,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2011年收集到的326例ADR报告,分别按照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326例ADR涉及97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110例,33.74%);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256例,78.53%);男女比例为1.08 1,男女比例接近。且60岁以上年龄段发生率最高(107例,32.82%);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118例,36.20%)。结论应高度重视和加强ADR的监测,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李悦  陈波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35-137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上报的251例ADR报表,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率中,50岁以上患者较高,占49.01%;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最高,占50.55%。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122例,占48.61%。结论:医院应重视并做好ADR的监测、分析、评价工作,以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21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方法对某教学医院2008年度抗菌筠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4例抗菌药物ADR涉及8类38个品种,喹诺酮类药居首位(43.93%).其次为头孢菌素类(31.78%);ADR以皮肤损害多见;静脉滴注给药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90.65%)。结论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加强使用抗菌药物过程监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江飞  张清文  董永华 《实用全科医学》2009,7(3):317-317,32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师2006—2007年期间收集的6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64例ADR中,由静脉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51例(占79.7%),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居首位,占31.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次的23.6%。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