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媛媛  张庆祥 《中医学报》2020,35(5):934-936
脉应指时的形象为脉象。脉中血液是由气统摄并以气为其运行之动力。医者可通过诊脉查探人体气机运动。气的运动即为气机,气机诊断为中医辨证之导向,因气机运动包括了人体内部的气机变化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换,且气机运动维系着脏腑功能,遂能反应脏腑气机之常变。气血的变化是脉形成的基础,气血生理失常,则脉见病象。因此,脉诊可通过分析气机动向来诊断脏腑病变的病因病机及机体气血阴阳之盛衰。大凡疾病是由伤气而发,气机在失调但未至大伤之时可通过脉象体现于指端,这使脉诊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诊治中具有极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气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它体现于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组织间的协调关系。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升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这充分说明了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对人体的重  相似文献   

3.
肝主疏泄是指肝脏具有疏通、畅达气机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机理,是肝体阴而用阳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在生理情况下,肝主疏泄主要赖于肝气条达、肝阳不亢来完成疏泄功能,对人体气血、经络、脏腑器官的气机起调畅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肝脏不同于其它脏腑的特点是“肝阴肝血常不足,肝阳常有余”。因此,肝脏疏泄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肝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冯五金老中医温阳通调法治疗功能性腹胀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功能性腹胀(FB)的临床表现,冯五金老中医认为其应属中医的“虚痞”“虚满”,基本病机是人体阳气不足,脏腑气机失调,即阳虚为本,痞满为标。主张温补治本,通调治标,并认为治疗功能性腹胀的关键是调畅气机,尤其是调理脾胃气机之升降,具体体现在“通”和“调”两方面,其中“通”是“调”的基础,“调”是“通”的目的和补充。“通”是保持气、血、津液正常运行、脏腑功能协调的基础,涵盖在各种治法当中;“调”的本义是“和谐,协调”,旨在气机畅达的前提下,使气血津液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情志调畅,饮食起居有常。调法包括了调和气血阴阳、调治脏腑、调节情志、调理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内容。最后举一医案以说明上述经验,并简述了笔者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5.
“通”即通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其应用范围甚广,非单指通泄也。人体气血以通为和,气血不通而壅滞则诸痛纷呈。祖国医学“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理论乃依此而立。临床病证痛证虽多,然其因则———不通,其治则———通也。因此,不论调气、活血、散寒、除湿、滋阴、助阳等,凡能使脏腑功能恢复气机调畅,经络血脉通利而痛止者,均可视为通法。正如医家高士宗所云:“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活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1头痛1.1外感头…  相似文献   

6.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集大成之功法,在习练过程中强调形、气、神的三调合一。调气是三调合一的关键与核心,可使神志趋于宁静并且指导形体的运动。华佗五禽戏调气养生是人体气机的物质性与功能性的结合,一方面以形体为物质基础,对气进行功能性的调节;另一方面将气看作物质,对机体气机的功能进行调节。"百病生于气",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都与气的调节有关,人体之气按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一身之气皆是分布到脏腑与经络之中,脏腑、经络气机失常则机体生变。调脏腑经络之气,以使人达到阴阳平调、气顺体健的状态是习练华佗五禽戏以防病治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和表现形式。在人的生命活动中 ,从脏腑活动到水谷精微的吸收、输布、代谢 ,都与气机升降出入密切相关。人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也靠正常的气机运动相互联系 ,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温病发病过程中 ,由于温邪侵入人体 ,导致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 ,造成脏腑活动障碍或器质损伤 ,表现出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不同证候。所以在温病的治疗中 ,应根据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规律 ,选择相应的药物 ,调其升降 ,促使气机输转 ,也是达邪外出的重要手段。1 邪在肺卫 辛凉轻宣温邪属阳 …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论述了喻氏重视调气的学术思想。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各种致病因素皆可损伤气机。故治疗疾病应重视调气。大气是诸气之主持,脏腑、经络、营卫之气的活动有赖于大气的统摄,而肺气、胃气、膀胱之气的调和又是气机升降有序的重要保证。故调理气机,既要重视大气,又要使肺气清肃,胃气和降、膀胱之气旺盛。而调气的方法又不仅限于行气,驱除病邪、调理脏腑、滋阴润燥、或补或泻,皆可调气。喻氏重视调气的思想很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9.
升降理论是对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概括。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形式,是气化活动的基础,是脏腑生理功能的特性,也是人体脏腑之间保持相互关系并维持其动态平衡的基本保证,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升降理论是对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概括。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形式,是气化活动的基础,是脏腑生理功能的特性,也是人体脏腑之间保持相互关系并维持其动态平衡的基本保证,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文学 《当代医学》2009,15(12):151-151
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的阴阳对立两方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取得统一(动态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气血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转化的过程,即各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气即阳)不断地产生用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气血即阴)。同时,精微物质不断地提供给各脏腑组织以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功能与物质之间的阴阳消长变化是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求得新的平衡,从而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双方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治愈率低为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很有必要。对于中风病的发病机制,各家认识不尽相同。本文试从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血来探讨中风病的发病基础。 人的生命活动是脏腑功能协调的体现。气血是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物质基础。脏腑功能有赖于气之温煦、推动、气化作用及血之濡养作用。气血二者彼此相关、相辅相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血之生化布达须靠气来完成,气之许多功能亦须以血为载体来实现,二者共…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理论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皆以气的运动与变化为基础。"肝主疏泄"是维持人体一身之气正常运行的重要调控环节。肝失疏泄则致人体气机失调,血液及津液运行失常等各种生理机能障碍。从微观层面而言,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人体所有的生理机能障碍皆与细胞内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失常相关。因此,肝失疏泄的病机变化也必然在细胞层面得以体现。自噬是细胞的重要生理功能,是细胞内物质循环代谢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发挥重要的作用,自噬功能失调(过度激活或受抑制),都会导致细胞内物质代谢失衡,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活动甚或诱发细胞死亡。这与肝气疏泄功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我们认为:细胞自噬是肝主疏泄功能在细胞层面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郑邦荣 《攀枝花医药》1996,18(2):40-41,44
经络是和脏腑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体重要的组织结构系统,它与脏腑器官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具有通行气血,沟通表里、贯通止下、联系脏腑骨节的功能,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必须通过经络的气血动行,才能供给营养物质,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被引用到医学中.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具有热的、动的、轻的、向上的等等特性属阳,与此相反则属阴。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五行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脏腑经络学说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学说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人体组织结构来说,“外为阳,内为阴”,即内部脏腑为阴,外部躯体为阳。然就内部脏腑而言,则“脏者为阴,腑着为阳”。再就每一脏而言,又各有阴阳.即它的物质基础为明.功能活动为阳。气血和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依赖脏腑功能,而脏腑功能的活动,又是靠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同时,气血津液能够输布全身,是通过经络来运行,而经络也需要气血律液的滋养。因此,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们研究皮肤衰老多半从调整脏腑功能即肺脾肾三脏入手,但关于气与皮肤衰老的关系却少见报道。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都是气的升降出入活动的具体体现。一旦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最终导致皮肤的衰老。三焦能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也是气化的场所。它作为气化之总司,总领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因此三焦实际可全面反映脏腑、经络的总体功能,为五脏六腑、表里内外联系的纽带,对各脏腑功能的协调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注重疏调三焦气机、调和气血,从根本上维持五脏功能正常以延缓皮肤衰老。  相似文献   

17.
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理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物质的存在在于它的运动,而升降出入则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藏象理论与升降出入理论的结合,为动态地阐述人体功能活动变化奠定了独特的理论基础。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气化的根本枢纽。正是由于脏腑之气不断地升降出入才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故了解脏腑的升降出入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依靠脏腑的功能活动,而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又有赖于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一、精 (一)精的涵义: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1.先天之精:即生殖之精。是指繁衍人类,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关系人体气 机的升降与调畅,肝气郁滞则气机升降输 布紊乱,肝失疏泄则血糖等精微物质不能 随清阳之气输布于周身而郁滞于血中,出 现高血糖或精微物质的输布紊乱,反见血 糖升高,进一步导致血脂、蛋白等其它精 微物质紊乱,引起其它合并症。治疗以疏 肝调气为主,顺肝条达之性以恢复其生理 功能,肝气条达,气机调畅,精微得以输 布,糖被利用而血糖自然下降。  相似文献   

20.
气机升降与胃肠动力关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运动(气化)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其中,尤以气的升降运动在胃肠动力的调节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与反映,两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存在着生理与病理的密切联系。1 生理上的联系气的升降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云:“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而胃肠运动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生理机能,所以气机升降与胃肠运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无升降,则无正常的胃肠动力。“人以水谷为本”(《素问·平人气象论》),水谷经仓禀之胃受纳、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