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军  李永瑾等 《医学文选》2002,21(6):859-860
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监测中心静脉压( CVP)、血流动力学 ,大量快速输血、输液以及长期非肠道高营养具有重要价值。我们于 1 993年 8月至2 0 0 1年 1 2月采用颈动脉旁高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 2 30例手术病人及急危重症患者监测 CVP和输血、输液。认为此法具有操作简单、解剖标志清楚、成功率高、实用性强且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0例 ,男 1 2 8例 ,女 1 0 2例 ,年龄 8~ 78岁 ,体重 2 5~ 86kg。手术及疾病种类 :胸科手术 (包括食管、肺、纵膈手术 ) 45例 ,腹部手术 (肝叶、脾切除…  相似文献   

2.
中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冰 《医学综述》1996,2(1):24-25
<正>在麻醉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十分必要的.甚至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颈内静脉也是重要的给药途径.近十年来,颈内静脉置管在国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着重介绍中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及其临床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最低位颈内静脉穿刺在小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锁骨上切迹为引导行最低位颈内静脉穿刺用于小儿的意义。方法:锁骨上切迹与右侧乳头连线的延长线上,切迹上约0.5~1.0cm为穿刺进针点。用普通静脉留置针,与皮肤成30~40°角。结果:一次穿刺成功33例(75.0%),二次穿刺成功8例(18.2%),针尖略偏向外侧穿刺成功5例(11.4%)。全组无1例并发症。结论:于小儿采用最低位颈内静脉穿刺术,定位清楚,并发症少,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4.
5.
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及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测量准确及刺激性小等优点,但本法有时会并发霍纳氏综合征(Homert's syndrome),笔者曾遇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余飞龙  陶科颖  来俊 《安徽医学》2005,26(5):368-368
在许多危重病患者中需要快速输血、输液、胃肠外营养及监测中心静脉压等,为此常需予深静脉置管,股静脉穿刺置管易污染及形成血栓,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故较常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我科从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采用高位前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10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而颈内静脉穿刺在临床血液透析中被广泛应用。其优点有:1)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能保证血流量,确保有效透析;2)易于固定,导管不易脱出或折断;3)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也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我科行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9.
338例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探讨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和改进技术.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9年5月338例应用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相关的并发症和技术问题.结果 338例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47%,其中局部渗血、血肿8例(2.37%),误穿动脉13例(3.85%),气胸2例(0.59%),局部红肿感染6例(1.78%),心律失常3例(0.89%).结论 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一定的风险,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原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涛  刘亚玲  谢建琴 《医学争鸣》2009,(21):2274-2274
1临床资料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06-12/2008-07拟行各类大型手术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734(男416,女318)例,年龄10mo~86岁.随机分为3组:A(颈内静脉组,n=346);B(锁骨下静脉内1/3界点组,n=267);C(锁骨下静脉中点组,n=121).中心静脉导管采用国产佛山公司生产的三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体位采用右侧穿刺法,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肩下垫一小枕,使头低20°~25°左右,头向左侧旋转,暴露穿刺点,严格按常规方法定点定位.A组穿刺部位取胸锁乳突肌中点外侧缘或稍上方,  相似文献   

11.
该文应用彩色双功超声(CDU)CF 26例颈内静脉扩张症的患者进行了检测。患者屏气时扩张血管的内径、横截面积和最大的血流速率与健侧血管比较:相同指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而平静呼吸时,患侧与健侧的上述各项指标间差异不明显,这与该病的病理改变相吻合。并有6例经X线造影得到证实,故认为,CDU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探测方法对该病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完全可以取代有创的静脉影检查。  相似文献   

12.
经研究表明颈外静脉的瓣膜、缩窄环、瓣膜窦及窦段静脉壁共同组成一个灵敏地、高强度地抗逆流装置。本文称之为瓣膜窦段并报道189段的尸体解剖和光镜观察结果;测定尸体、活体和手术中瓣膜窦段的抗逆流功能,表明颈外静脉适于用无瓣导管作脑积水等分流途径。初步探明颈外静脉怒张的原因和消除怒张的简便方法以及术前鉴定瓣膜窦段位置和功能的方法。对2例脑积水用无瓣导管作侧脑室颈外静脉分流取得初步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股静脉与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46例尿毒症患者,20例行股静脉插管,26例行颈内静脉插管进行血液透析。观察两种不同插管途径的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BUN重复循环率及KT/V值。结果:颈内静脉插管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股静脉插管,并发症亦明显少于后者,而BUN重复循环率及KT/V值无明显差异。结论:相对而言,颈内静脉插管是一种更理想的临时性血液通路。  相似文献   

14.
用指压法显露新疆两所小学汉族儿童2056侧颈外静脉于下颌角下方至锁骨之间,观察颈外静脉活体形态及其抗逆流装置——瓣膜窦段的形态、数量和位置供脑积水分流等手术参考。此部颈外静脉呈现1支直线型者多见占83.9±0.8%,呈现“y”型者次之占8.3±0.6%;瓣膜窦段的圆形膨隆呈现于颈外静脉主干与胸锁乳突肌后缘交叉处者最多占64.9±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需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定位组和对照组各30例,超声引导组进行选择性定位,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穿刺置管,记录并对比观察二组的置管时间、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引导组30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100%),一次穿刺成功28例(93.3%)、出现并发症2例(6.6%),对照组30例患者穿刺置管成功22例(73%),一次穿刺成功16例(53.3%),出现并发症11例(36.6%),且置管时间对照组明显高于超声引导组(P〈0.05)。结论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明显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很多,不仅操作复杂,设备难得,而且疗效不够理想。我们采用侧脑室颈外静脉分流术治疗交通性和梗阻性脑积水各1例,取得良好效果,因为本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特殊设备,利于推广使用,特介绍如下:例1.男、2岁,因额部向前突出,头围增大伴恶心呕吐,於1985年2月28日入院。检查:双眼下视,头皮静脉怒张,Macewen 氏征阳性。脑室造影示脑室系统普遍扩大。双重穿刺试验:变换体位后侧脑室与腰穿压力均保持于同一水平。于侧脑室内注入酚红1ml 过10分钟后,腰穿脑脊液内含有酚红。脑室液化验正常。诊断:交通性脑积水(先天性)3月20日行左侧侧脑室颈外静脉分流术,术  相似文献   

17.
We encountered two patients with abnormal di latation of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We found that the wall of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was thinned due to marked decrease or even absence of smooth muscle, and the venous lumen became dilated when the venous pressure was elevated; eventually, the vein remained dilated. Cystic bulging usually ap- peared quickly when the venous pressure increased suddenly during breath-holding. This disease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from laryngocele, pharyngeal pouch, omohyoid muscle syndrome, dilatation of the pyri- form sinus, and pleural herni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两孔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68例精索静脉曲张病例经改良腹腔镜两孔法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手术均获成功,患者年龄16~45岁,平均35岁。左侧62例,右侧4例,双侧2例。手术出血3~5ml,手术时间18~40分钟,术后住院日3~5天。随访3~12个月,1例复发,再次腹腔镜手术成功,68例均无术侧睾丸萎缩、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腹腔镜两孔法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较为安全有效易行的深静脉置管法,为临床深静脉置管途径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832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误入动脉率。结果股静脉穿刺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最高,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误入动脉率最高,首次穿刺成功率,三者无区别。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路径应作为临床深静脉穿刺的首选路径,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优点.方法施行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22例与传统开放手术28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8.41±15.07(10~80)]min和[68.08±27.42(30~120)]min(P<0.001),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41±1.08(1~5)]d和[8.82±2.18(5~16)]d(P<0.001).结论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局部美观等优点,尤适于常规手术后复发、有腹股沟手术史、肥胖及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