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53具成人尸体与“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有关的动脉进行测量:测量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的长度、管径及横截面积;自肥动脉起点至腹主动脉各要脏支起点的距离及各脏支起点间的距离;腹主动脉各主要脏支及其主要分支的长度、管径、横截面积;各主要脏支与腹主动脉纵轴的夹角。这些数据为“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导管的选择、导管插入的深度以及导管插入某动脉分支时动脉开口的寻找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观察53具成人尸体腹主动脉主要的脏支及其分支:腹腔干均为单支,46例起于T12高度,全发自主动脉前壁,90%相当于12点钟位,47例腹腔干为典型的三主支型,变异的仅6例;肠系膜上动脉均为1支,其中36例起于L1高度,全起自主动脉前壁,行向右前下,分支变异很少;肠系膜下动脉亦为单支,44例在L3高度发自主动脉前壁,全部行向左下,分支极少变异,左、右肾动脉分别起于主动脉左右侧壁,全部位于L1~2高度,始段与主动脉呈近直角的方向行向外侧入肾,左侧50例右侧49例均为单支型,余为双支型,肾副动脉出现率33%,均发自主动脉或肾动脉;左侧51例右侧50例具肾上腺中动脉,全为1支,101支肾上腺中动脉中,95支起自主动脉。  相似文献   

3.
对53具成人尸体与"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有关的动脉进行测量:测量受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的长度、管径及横截面积;自股动脉起点至腹主动脉各主要脏支起点的距离及各脏支起点间的距离;腹主动脉各主要脏支及其主要分支的长度、管径、横截面积;各主要脏支与腹主动脉纵轴的夹角。这些数据为"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导管的选择、导管插入的深度以及导管插入某动脉分支时动脉开口的寻找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100例143次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对造影的技术问题、并发症、失败病例以及造影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刘肺癌和咯血的诊断和治疗.我们自1990年起对32例患者行54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鼻衄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一般通过前后鼻孔填塞后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但对于一些顽固性鼻衄 ,有时则不能奏效。我们对 9例顽固性鼻衄在填塞失败后进行超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栓塞治疗 ,随访 5个月~ 3年 ,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9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2 8~ 6 2岁 ,平均 43岁 ,均为单侧鼻出血 ,反复 2 1~ 35天 ,3例为 2次以上。其中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Renda -Osler病 ) 6例 ,严重自发性和高血压性各 1例。先天性骨髓发育不全 (Fanconi’s贫血 ) 1例。所有患…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供与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插管有关的应用解剖学资料,在56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了腹腔动脉起始部位、外径、干长度以及始端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测量了从腹股沟韧带下方20.0mm处经股动脉插管至腹腔动脉根部的长度和从颈静脉切迹至耻骨联合上缘间的前正中线,分别为301.6±38.7mm和501.6±37.5mm,插管长度与前正中线的自身比例近似于3/5,与前正中线的相关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为.52,回归方程式为(?)=155.5 0.31x.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成人尸体上用一般解剖学方法,观测了与动脉插管选择性造影有关的数据和资料.观测的动脉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头颈部动脉、脊髓的动脉、腹腔脏器动脉及生殖腺动脉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院1999年7月-2003年1月我院采用超选择动脉插管留管化疗治疗宫颈癌Ⅱa~Ⅲb期患者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肝癌(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经皮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例患者的有效率为75%,其中治愈或明显好转(CR)达51.92%;52例患者1年以上生存率92.31%,2年以上生存率达67.31%,3年以上生存率达38.46%。结论:采用经皮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有效率,极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临床难治性鼻出血的止血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技术,对1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进行超选择性上颌动脉和/或面动脉栓塞。结果 其中15例达到立即止血目的,其中1例因合并筛前动脉出血,后经筛前动脉结扎出血控制。结论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技术下,对难治性鼻出血患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是有效、快捷的止血方法,但因导管技术的限制,对筛前、筛后动脉所致的鼻出血仍应采用传统的动脉结扎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2.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治疗子宫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冬梅  徐雷 《当代医学》2009,15(19):71-72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26例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患者年龄36-67,平均年龄51岁,本组26例恶性子宫肿瘤患者,经过1~5次的介入治疗,23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病情改善,其中12例经过1~3次介入治疗,由不能手术转为可手术治疗。结论对于中晚期子宫恶性肿瘤,术前介入化疗有独特的价值,可使肿瘤体积缩小,变不可手术为可以手术,提高手术切除率。对不能手术的患者,通过超选择性对供血血管给以化疗药物的灌注,较多的抑制或杀死癌细胞,缓解症状,提高中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立明  卢武胜 《四川医学》1997,18(6):360-362
报告74例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结果。发现异常者62例,其中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7例,胆道出血10例,小肠病变35例,结肠10例。53例作了手术或动脉栓塞。37例与手术或病理结果相符。结果表明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很有价值。本文分析了动脉造影的一般X线表现,着重讨论了动脉造影的时机选择及其对急性胆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小肠憩室的造影表现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在作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时能顺利找到并将导管插人欲行造影的动脉开口。方法:测量53具成人尸体身高与坐高以及自股动脉起点至腹主动动脉各主要脏支起点之间的距离;进行股动脉起点至版主动脉各主要脏支起点间距同身高与坐高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相应回归方程;进行回归方程的检验。结果:各距与身高及坐高的相关系数r全>0.87,tr均>12,相关均具极高显著性;回归系数标准误很小(sL<0.029),tb值极大(均>12),亦具很高的显著性;各方程检验显示均属实用、可靠。结论:利用身高与坐高推算股动脉起点至腹主动脉各主要脏支起点距的回归方程均属实用、可靠,可以应用于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咯血病人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对长期、反复咯血或大咯血的病例不仅能够发现出血部位和原因 ,而且可用栓塞动脉法达到止血目的。自 1 997年 1 0月~2 0 0 0年 1 0月 ,我科共收治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大咯血病人 2 0例 ,作了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 4例、女 6例 ,年龄为 40~ 74岁 ,平均年龄 52岁 ,长期反复咯血 ,病程 5~ 2 0年 ,咯血量 50~ 1 2 0 0ml不等。1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氏法 ,经股动脉穿刺送入CobraC3导管选择性插入支气管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6.
上腹部脏器术后大出血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及病死率仍较高。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出血发生率为5豫-15豫,如不能及时恰当处理,病死率高达50豫[1-3]。此种大出血由于腹部解剖结构的变动及腹腔内粘连,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更难辨别,剖腹探查治疗难度较大。选择性血管造影及选择性动脉栓塞可及时发现出血动脉及部位,并能迅速有效地控制出血,可成为治疗腹部脏器术后大出血的主要手段,临床应用价值肯定。我院于2004-09-2012-12月间对14例上腹部术后大出血患者进行了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在急诊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64例,男39例,女25例,其中咯血28例,腹部创伤30例,有5例为2个以上多脏器伤,妇产科出血6例;12例有创伤/失血性休克。所有病例均作了急诊选择性动脉造影,63例作了栓塞治疗,1例造影后作了手术治疗。栓塞为明胶海绵,弹簧钢丝圈等。结果:63例经栓塞后,61例出血即止,血压在8小时后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96.8%(61/63),2例栓塞术后血压不回升,作了手术治疗。14例肾脏创伤栓塞术后1月作L.V.U检查显示患肾功能正常。随访1月~10年,仅3例咯血复发,经再次栓塞治疗痊愈。结论:急诊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对各种原因所致大出血,有诊断明确、止血迅速、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学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 为临床腹部动脉插管提供有关的解剖学数据。②方法 采用血管压扁法 ,对 6 8具成人尸体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位置、长度和始端外径进行了测量。③结果 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的始端外径分别为 :(5 .82± 1.5 9) ,(6 .0 1± 1.39) ,(3.0 9± 0 .91)mm ,范围分别为 :2 .78~ 9.2 3,3.34~ 9.0 6 ,1.5 4~6 .5 1mm ;以上各动脉到腹主动脉的距离分别为 :(12 9.10± 11.90 ) ,(116 .40± 12 .10 ) ,(4 3.90± 9.40 )mm ;范围分别为 :10 1.70~ 145 .40 ,87.6 0~ 142 .0 0 ,2 7.10~ 6 6 .30mm .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的始端外径分别为 :(4 .2 9± 0 .94) ,(3.2 6± 0 .72 )mm ;范围分别为 :2 .5 5~ 6 .5 1,2 .0 4~ 4.80mm ;长度分别为 :(2 8.6 0± 8.40 ) ,(2 0 .0 9± 8.90 )mm ;范围分别为 :17.2 0~ 5 1.2 0 ,5 .10~ 5 1.40mm .④结论 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和肾动脉等的发起部位有波动  相似文献   

19.
脾动脉的应用解剖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应用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休50具,对脾动脉及分支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如下:(1)脾动脉平均长为11.50±1.12cm,脾动脉的弯曲以2~3个弯曲多见,占58%±6.98%,(2)脾动脉管径:脾动脉起始端管径为0.68±0.17cm,终末端管径为0.54±0.15cm。(3)脾叶动脉在距脾门2.38±1.18cm处,由脾动脉发出,二分支型最多,占70%±6.48%。(4)脾段动脉有3~6支,4支最多,占50%±7.07%。  相似文献   

20.
应用喜树碱微球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膀胱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喜树碱微球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8例无法手术及晚期的膀胱癌患者,采用髂内动脉插管技术,将导管插入髂内动脉后跨过臀上动脉,根据血管造影找到膀胱肿瘤的供血动脉,把喜树碱微球170mg(含喜树碱20mg)通过导管栓入此动脉。结果 栓塞治疗后17例患者肿瘤出现不同程度坏死,瘤体缩小,血尿症状全部消失,示见明显毒副作用,1例无效。结论 喜树碱微球经髂内动脉分支超选择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