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对孕妇易导致宫内感染、产后出血、难产、剖宫产率增加等风险,对胎儿可导致胎儿窘迫、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等风险,严重影响新生儿预后,增加孕产妇病率及围产儿病率,适当正确处理胎膜早破(prematurerupture of membranes,PROM),是减少母儿病率的关键[1].为探讨胎膜早破分娩方式、引产时机及母婴并发症的关系,现将我院收治的514例头位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绒毛膜羊膜炎对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61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产妇(观察组)与61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非绒毛膜羊膜炎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与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6.56%,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6.95%;对照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4.9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8.03%;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5.5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2.00%;对照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48%,显著低于观察组的54.10%,以上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膜羊膜炎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对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妊娠结局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30例足月头位妊娠胎膜早破分娩方式及其妊娠结局。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确诊治疗的30例足月头位妊娠胎膜早破孕妇(观察组),选取同期确诊收治的30例足月头位分娩无胎膜早破孕妇(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32.5%)显著低于对照组(65.0%);剖宫产率(60.0%)、难产率(70.5%)及各项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足月头位妊娠胎膜早破致使孕妇多行剖宫产分娩,易受各类因素感染,显著增加胎儿胎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应加强早期卫生宣教及各项感染预防措施,提高母婴生存率及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胎膜早破6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母婴并发症的关系及其防治。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住院分娩胎膜早破孕妇64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头位分娩无胎膜早破病例6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胎膜早破组的难产率、剖宫产率、早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产褥感染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密切相关,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严密观察,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生医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头位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头位胎膜早破93例(研究组)及同期头位无胎膜早破100例(对照组),从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情况,分娩情况,新生儿预后等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头位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为16.13%,头位无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为8.00%(P〈0.05),头位胎膜早破难产率为34.40%,头位无胎膜早破难产率为19.00%(P〈0.05),头位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发生率均高于头位无胎膜早破(P〈0.05)。结论胎膜早破会导致胎儿窘迫,早产并发症,难产率增高,应尽量预防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难产因素及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995例发生难产的原因和类型.结果:胎膜早破占同期分娩总数的11.3%,其难产率为51.6%,其主要原因为胎儿窘迫,其次是头盆不称、社会因素.结论:胎膜早破应当引起进一步的重视,积极寻找病因,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梁勇  郑育娣  蒋朝霞 《吉林医学》2013,34(7):1220-1222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分娩胎膜早破孕妇共280例,对其进行B超检查,观察羊水指数、羊水性状、分娩方式,比较各组妊娠结局,并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导致羊水量减少,导致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均增加。羊水减少组剖宫产分娩率高达80.00%。结论:胎膜早破导致羊水过少,可增加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几率,通过对羊水的监测调整分娩方式,可提高产科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8.
曹奉芝 《中国病案》2005,6(1):46-4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26例单胎妊娠无任何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其中胎膜早破病例136例作为研究组,胎膜未破病例59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胎膜早破组其剖官产、阴道助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破膜距分娩时间及早产与胎儿官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关系密切,且破膜时间越长产褥感染率越高.结论胎膜早破易导致难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感染.对不同孕周的胎膜早破产妇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高丽 《甘肃医药》2009,28(4):281-282
目的:分析引起头位难产削宫产并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原因,探讨引起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相关的产科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因头位难产剖宫产485例并新生儿重度窒息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因头位难产而剖宫产的病因为:脐带因素占36.70%;胎头位置异常占31.75%;产程异常占25.36%;胎儿巨大占1.86%;其它占4.32%。以上病因致胎儿宫内窘迫的有208例,占42.9%。头位难产剖宫产致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产科因素主要是胎儿宫内窘迫。结论: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避免新生儿窒息,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姜敏菊 《广西医学》2007,29(12):1980-1981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发病率为10%.胎膜早破可引起难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1].缩宫素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如使用得当可使产程顺利进展,反之可引起子宫破裂、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2].现介绍我科缩宫素静脉滴注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随机选630例,其中186例为胎膜早破为观察组,424例为对照组.结果 胎膜早破组胎盘皁剥,胎儿宫内窘迫,羊膜炎,难产率,产后出血,剖宫产率,羊水栓塞,早产,新生儿窒息,脐带脱垂,新生儿感染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胎膜早破可引起胎盘皁剥,胎儿宫内窘迫,羊膜炎,难产,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早产,新生儿窒息脐带脱垂,新生儿感染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过期妊娠对其母儿的影响。本资料过期妊娠发生率5.3%,与足月的妊娠组对比,增加了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P<0.01)。由于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增高,胎盘功能低下及过期妊娠常并发产力异常(P<0.001)增加了难产,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因此过期妊娠对母儿带来危害,必须加强监护及处理。  相似文献   

13.
姚雅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820-182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足月妊娠头位临产时已出现胎膜破裂的产妇100例(观察组)所采取分娩方式与母婴预后进行总结,并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头位分娩产妇100例(对照组)与之对照。结果观察组的难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肺炎发病率、产褥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并可增加母婴并发症,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产妇应该及时终止妊娠,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气囊助产在产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足月单胎头位孕妇 40 0例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应用气囊助产 ,对照组不用 ,其它条件无显著差异。比较两组头位难产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及其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头位难产、胎儿窘迫及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气囊助产可明显降低头位难产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 ,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足月头位胎膜早破手术产的原因及其处理 ,对我院 170例足月头位胎膜早破 ,分娩结局观察分析。结果足月头位胎膜早破中因头羊水污染Ⅲ°、胎儿宫内窘迫行手术的 ,占剖宫产术的 45 .4%,占产钳术的 5 0 %;其次破水时间长 (>36小时 )行手术的占剖宫产术的 36 .3%。可见羊水污  相似文献   

16.
符伟  刘芳  戚瑞红 《西部医学》2014,(12):1667-1669
目的 探讨初产妇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胎头高浮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与治疗的214例初产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胎头高浮且无其他任何相关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214例初产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胎头入盆且无其他任何相关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潜伏期及活跃期,对产后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和体质检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潜伏期低于8小时、8~16小时之间及活跃期低于4小时的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阴道正常顺产和剖宫助产的人数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以及新生儿平均体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胎膜早破后胎头高浮极易引起难产且严重危害围产儿体质,产科医护人员需要重视胎膜早破胎头高浮孕妇的临床观察,加强孕妇的孕期保健,产前严密观察孕妇头盆关系,严格试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足月头位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便尽早发现难产信号,早期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母婴的不良结局.方法 选择182例足月头位胎膜早破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182例足月头位无胎膜早破为对照组.结果 2组患者在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产后切口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产后出血均升高,威胁母儿安全,临床应该高度重视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疗,及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周保荣 《吉林医学》2015,(4):668-669
目的:探讨头位妊娠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关系。方法:对分娩的625例孕足月头位妊娠且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其中43例胎膜早破者作为研究组,胎膜未破者58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头盆不称率、头位异常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出现胎膜早破时应重视临床观察,及早发现头位难产倾向,积极处理,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邓丽娟  李莉  史宁芳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2):1216-1217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胎膜早破孕妇832例,对其分娩方式、产褥病率、早产率、围产儿病死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等进行分析,并抽取同期健康孕妇832例作对照.结果 胎膜早破者占同期分娩总数的14.1%,832例中难产率为43%;难产主要原因为头盆不称,其次是胎位不正、胎儿窘迫、社会因素等,与对照组相比较胎膜早破在产褥病率、围产儿病死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发生密切相关,也是导致母儿围高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分析210倪孕龄≥37周,头先露的胎膜早破相关资料。结果:难产115例(54.8%),对照组71例(33.8%)(P〈0.01)。胎儿宫内窘迫58例,新生儿窒息16例,肺炎7例,产褥病12 ,同于对照组(P〈0.01)。提示:胎膜早破与产妇的产褥病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