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应用情景教学法对急诊科相关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教学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实习的相关医护人员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0名。采用常规传统教学法对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心肺复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对研究组研究对象实施心肺复苏教学。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教学后理论考试得分和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对心肺复苏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在教学后理论考试得分和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心肺复苏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情景教学法对急诊科相关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高仿真模拟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评价高仿真模拟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6名七年制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理论讲授和演示后初步测试。结合PBL式教学法和智能化模拟教学模式,进行综合模拟演练并再次考核。比较两次成绩的差异并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对两次教学方法的评价及满意度?结果培训后再次考核成绩较初步测试成绩有显著提高,P〈0.05。对高仿真模拟技术结合PBL教学法评价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高仿真模拟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在心肺复苏培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评价情景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39名实习学生分成2组。对照组69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70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2组学生参加新生儿复苏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调查学生对情景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分别为(85.77±4.68)分和(83.71±5.64)分(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技能成绩分别为(90.07±4.07)分和(87.90±5.02)分(P〈0.01)。情景教学法受到98.08%的学生喜欢。结论:情景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生儿复苏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住院医师快速建立人工上气道的能力,提高该类患者一线抢救成功率。方法将2013年在我科实习的共156名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一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法,一组采用模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比较两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模拟教学组人工上气道的操作考核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其动手能力及临床操作信心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采用模拟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实习医师快速建立人工上气道的手术操作能力,可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境教学法在企业员工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来自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员工112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6名。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急救模拟人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结合急救模拟人教学法。培训后对两组企业员工进行心肺复苏理论、技能考核及教学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培训后实验组企业员工的心肺复苏理论及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企业员工对教学满意度也较高。结论情境教学法结合急救模拟人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心肺复苏理论水平和技能,可以在社会培训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PBL与CBL相结合教学法在普通外科临床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普通外科实习的本科学生72人,随机分为A、B、C3组,A组(24人)采取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B组(24人)采取PBL教学方法,C组采取传统的LBL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分别对3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学生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组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及自学能力明显优于C组(P<0.05),且A组学生在知识理解与记忆方面优于B、C组(P<0.05).A组的综合测评(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成绩明显高于C组(P<0.05).B组临床技能测试成绩高于C组(P<0.05),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基础知识测试成绩高于B组(P<0.05).结论 在普通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优于单纯的PBL教学方法及LBL教学方法,但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案例选择与教学问题的设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SimMan综合模拟人用于心肺复苏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评价模拟人在心肺复苏(CPR)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SimMan综合仿真模拟人,对120名医学本科五年级和七年制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教学,所有学生分为两组:模拟人组(SIM组,n=60)和多媒体组(MM组,n=60),训练结束后,进行理论题测试和操作测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模拟人组和多媒体组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相近,分别为90.0±18.0 vs 91.0±22.0(P〈0.05);模拟人组的操作考试评分95.3±24.2,明显高于多媒体组学生65.3±23.3(P〉0.05);模拟人组对教学效果的VAS评分为9.5±1.2,明显高于多媒体组的5.6±1.8(P〉0.05);95%的学生对考试方法表示满意,满意度评分(VAS)为9.0±1.2。结论采用模拟人系统进行医学生CPR教学训练,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可以作为有效的考评工具或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护理专业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则使用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进行教学。研究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最终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对照组的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成绩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值得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新生儿仿真模拟人在儿科住院医师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对11名新生儿病房住院医师进行新生儿复苏培训,培训前进行评估;利用新生儿仿真模拟人以案例模拟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培训前成绩与培训后成绩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住院医师的反馈意见。结果培训前住院医师考核平均成绩为(37.82±1.17)分,培训后平均成绩(39.18±0.87)分,培训前后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 P〈0.01)。问卷调查显示,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均认为模拟装置辅助的教学方式很好。结论应用新生儿仿真模拟人,结合案例模拟教学,进行新生儿复苏培训,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七年制急诊医学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七年制急诊医学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方法对七年制急诊医学临床见习采用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的方法,设计急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与心肺复苏病例,比较见习前后效果,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应用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见习后,学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与心肺复苏方面的成绩明显提高(P〈0.05);98.3%的学生喜欢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法。结论采用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方法是七年制临床教学改革中的很好尝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病人分为心跳骤停5min内心肺复苏术组、5~10min内心肺复苏术组、10~30min内心肺复苏术组,并以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共计4组,用ELISA法测各组静脉血中的ICAM-1水平。结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时间越长的心肺复苏术患者静脉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越高(P〈0.05)。结论心肺复苏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会明显升高,心肺复苏术越早实施,其ICAM-1水平越低,预后越好(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案在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时实施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 对6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实施两种不同心肺复苏方案,运用心肺复苏机复苏的患者为机控组;实施人工心肺复苏术的患者为人工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复苏药物和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方案10 min及30 min后的体温、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动脉血气分析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温、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及二氧化碳分压在心肺复苏后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10 min后,机控组患者动脉血的pH值、氧分压、碳酸氢根离子以及血氧饱和度均优于人工组(P〈0.05);但心肺复苏30 min后,两组患者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为(46.8±5.2)min,机控组为(45.6±5.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10 min后,人工组4例有效,而机控组15例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术相比,采用心肺复苏机的心肺复苏的方式在循环的支持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可以有效地提升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相结合在留学生急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实习的留学生33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7人)和对照组(16人)。观察组采用CBL与PBL相结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实习结束后应用理论考试、体格检查和Sim4000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比较2组学生理论、技能成绩;对观察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对CBL结合PBL的认可度。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为(83.5±7.9)分,对照组为(76.6±8.7)分(P=0.012);观察组心肺复苏技能成绩(84.3±10.1)分,对照组为(75.6±11.3)分(P=0.013)。100%的观察组学生认为CBL结合PBL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结论CBL结合PBL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4.
丁劲  赫为  邬兆国 《西部医学》2014,(3):345-346,349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方式在早期心肺复苏中的影响。方法对4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心肺复苏早期采取气管插管,对照组在心肺复苏早期采取面罩口咽通气管通气,对比两种通气方式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①治疗后两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有效14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58.33%;对照组患者有效9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37.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后两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有效9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37.5%;对照组患者有效6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25.0%,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在心肺复苏早期采用气管插管通气治疗,无论是从患者有效率还是存活率方面比较,都比采取面罩口咽通气管通气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PBL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三峡大学2003级医学专业2班和4班共84名学生分成两个组,2班42人设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4班42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课程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分别进行书面理论测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考试的成绩上,实验组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学生临床病例分析能力明显比对照组好,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全面,两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采用PBL教学法比传统的L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急诊医学的教学质量,尤其在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扩血管药物硝普钠联合小容量高晶体-高胶体混合液(HHS)对电击致室颤兔心肺复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肾上腺素组(A组)、硝普钠组(B组)和硝普钠联合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组(C组),每组6只。心肺复苏术(CPR)开始后即刻应用上述3种药物,观察复苏中及复苏后动物的生理指标及状态。结果CPR30min3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冠脉灌注压(C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aO2)在复苏前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收缩血管药物肾上腺素相比,硝普钠联合高晶体一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能有效改善心肺复苏的平均动脉压、冠脉灌注压等血流动力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我省部分农村地区高危人群家属的心肺复苏知识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对其培训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185例家属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调查对象的CPR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的调查对象CPR知识的平均得分为(3.28±0.59)分。CPR知识的得分在不同的年龄组间比较及其不同的受教育程度的组别间进行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过专门培训及没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家属CPR知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省部分农村地区高危人群家属没有比较好的CPR知识认知水平,应该给予相应的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