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记录书写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随机将4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对照组则按常规记录,观察组采用CQ I模式进行管理记录。结果:观察组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P〈0.001)。结论:护理记录书写中运用CQ I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护士的满意度及护理记录书写的内涵质量。  相似文献   

2.
护理记录全程质量管理的做法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方法通过组建三级护理记录质量管理组织、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建立护理记录全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对护理记录基础质量、终末质量和环节质量进行控制。结果实施护理记录全程质量管理后护理记录质量明显提高,医疗纠纷发生率下降,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文书管理必须强调全程化,是实现护理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病历书写水平的因素。方法对北京市4所医院的100名临床一线内外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书写护理病历的认识、态度等。结果护理人员对加强法律知识和诊疗常规学习及积极书写护理记录的态度总体得分均比较低,年龄大、职称高、教育程度低的护理人员对护理病历的认识低于其他组(P〈0.05),年龄、职称对书写护理病历的重要性认识呈负相关,教育程度与护理病历书写的认识呈正相关;教育程度和职称是举证倒置、规范护理行为对护理病历书写水平影响的主要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该重视护理病历书写的意义,特别是年龄大、职称高的护理人员,提示管理者应该对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开展持续地、系统地、有计划地学习和研讨,而不是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4.
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循证、参照临床医疗路径、专家咨询等方法制订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护理路径,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的6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的6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护理人员书写护理记录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护理人员书写护理记录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缩短了护理人员书写时间,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病历书写水平的因素。方法对北京市4所医院的100名临床一线内外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书写护理病历的认识、态度等。结果护理人员对加强法律知识和诊疗常规学习及积极书写护理记录的态度总体得分均比较低,年龄大、职称高、教育程度低的护理人员对护理病历的认识低于其他组(P〈0.05),年龄、职称对书写护理病历的重要性认识呈负相关,教育程度与护理病历书写的认识呈正相关;教育程度和职称是举证倒置、规范护理行为对护理病历书写水平影响的主要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该重视护理病历书写的意义,特别是年龄大、职称高的护理人员,提示管理者应该对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开展持续地、系统地、有计划地学习和研讨,而不是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6.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现状分析及品质改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调查和分析影响护理件书写质量的相关因素,探讨护理件书写品质改进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6所医院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的内科、外科、儿科共1200份出院护理病史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调查法,对各层次护理人员调查目前护理病史书写质量问题的症结及对策。结果 1200份护理病史书写普遍存在:主观描述较多、形式格式繁冗、患的动态变化不能完全体现等问题。这与护理管理机制、人员结构层次、法律意识等因素有关。结论 (1)简化护理件书写格式,发展专科表格式护理记录,医疗护理记录合并书写,发展数字化护理病历;(2)加强质量监控;(3)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4)改革护理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护理记录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病历书写不规范和缺乏证据保全知识等,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主要内容: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实事求是、准确完好做好护理记录等。  相似文献   

8.
护理记录不仅充分反映各级医院医疗护理质量,技术业务水平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水平,同时也为医疗方案的制定修改提供依据,对相关教学活动提供基础资料,如若再涉及医疗纠纷,还会是重要的举证资料,是法律责任判定的重要依据。但现实情况中还存在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及时,内容不完整,存在一些缺陷,现就其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报告如下。1影响因素1.1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目前多数医院普遍存在着护理人员缺编现象。导致护理人员一上班后就忙于做基础护理操作,无暇顾及患者病情的观察和病历的书写、导致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完整,特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氏评价法在手术室护理岗位评价中的应用效果,并比较实施这种评价方法前后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5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海氏评价法前后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操作技术质量、洗手规范质量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海氏评价法后,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操作技术质量、洗手规范质量的合格率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海氏评价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岗位中,能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操作技术质量、洗手规范质量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护士长在实施实时护理记录中的管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士长在实施实时护理记录中的管理作用。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3月本科室护士长实施实时护理记录管理,分3个阶段对护理记录进行质控管理,比较3个阶段的病人满意度,平均每天护理记录书写时间、基础护理时间以及医院各层级人员对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检查缺陷情况。结果护士长实施实时护理记录质控管理后,第3阶段与第1阶段比较,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缩短了每天护理记录书写时间,增加了基础护理时间,降低了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结论护士长实施实时护理记录管理有利于缩短护理记录书写时间,把时间还给病人,增加了基础护理时间,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护理记录书写缺陷,提高了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Tiotidine and cimetidine kinetics and dynamic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mechanisms of the longer duration of effect of tiotidine in man. Both drugs has similar lag times for absorption. Tiotidine with a meal was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when fasting and was also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cimetidine with a meal. The elimination rates for both drugs did not differ; they were both approximately 2 to 3 hr. Oral doses of cimetidine achieved areas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hat of tiotidine but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only 1/10 as potent. The cimetidine concentration inducing 50% inhibition of food-stimulate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was 0.41 +/- 0.04 whereas it was 0.04 +/- 0.003 microgram/ml for tiotidine. The effect of tiotidine lasted longer than that of cimetidine because the dose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man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relative to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than clinical doses of cimetidine.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