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科护士在与本科病人的交往过程中,除了运用有效的“言语”交流外,还要掌握“体态语言”的运用技巧,才能满足精神病人的护理需要,护士要掌握“体态语言”运用技巧,就必须理解“体态语言”的基本知识,熟悉精神科护士应有的“体态语言”及“体态语言”的运用形式,学会防止“体态语言”运用受阻。作者在本文中,就护士“体态语言”对成功护理的重要性及在护理实践中如何运用“体态语言”作了详细阐述。 精神科护士在与本科病人的交往过程中,除了运用有效的“言语”交流外,还要掌握“体态语言”的运用技巧,才能满足精神病人的护理需要,护士要掌握“体态语言”运用技巧,就必须理解“体态语言”的基本知识,熟悉精神科护士应有的“体态语言”及“体态语言”的运用形式,学会防止“体态语言”运用受阻。作者在本文中,就护士“体态语言”对成功护理的重要性及在护理实践中如何运用“体态语言”作了详细阐述。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精神科护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护士在与精神病人的交往过程中,除了运用有效的“言语”交流外,“体态语言”的运用也日益被人们重视。据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感情的全部表达=7%言词+38%声音+55%的“体态语言”。可见“体态语言”虽是无声的,但它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起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态语言在老年病人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识别病人的体态语言来了解病人的需求及病情变化,并通过护士体态语言的准确运用,向病人传递积极的信息,解决病人所需,促进护患的沟通。结果体态语言的运用使老年病人的护理质量得以提高。结论护士在老年病人护理中应积极应用体态语言。  相似文献   

3.
李明 《中国护理杂志》2006,3(11):154-15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事业也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体态语言就是护理人员扮演的一种角色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用语言进行交流,还常用一种无声的方式进行感情思想交流。在今天采取多元化护理工作中,体态语言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护士和患者接触最密切、最深入、最广泛,而护士的举止、言行、仪表等又能引起患者的复杂反应,所以体态语言对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护理工作中应用体态语言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语言作为思维与交际的工具,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但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内心世界、知识水平等,同时它又能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得体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病人可以从护士的谈话内容、语调及说话时的面部表情等方面产生喜爱、厌恶、恐惧、愤怒等各种主观体验。因此精神科护士的语言是否得体更重要,对病人的影响也更大。 语言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影响 在护理工作中,得体语言的应用是沟通护患之间、医护之间、护际之间互相配合的桥梁,也是护士职业道  相似文献   

5.
赵亚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881-7882
目的通过体态语言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进一步了解体态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影响及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将其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方法在临床护理中,恰当地通过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触摸等无声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感情或思想交流。结果降低了患者对医院的恐慌陌生感,增加了安全亲切感和对护士的信任感,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的同时,辅以恰当的体态语言,可有效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质量,使我院护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秦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6):6351-6352
目的:通过在护理工作中及时、恰当的运用体态语言,明确体态语言的重要意义,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使体态语言更好的融人到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护理过程中,通过眼神、肢体语言等无声方式,与疗养员进行沟通交流.结果:增加了疗养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各项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结论:恰当的体态语言运用在护理活动中,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疗养员安全、优质的完成身心的保健和康复疗养.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护士与病人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操、道德、文化、修养等状况。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语言是心理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手段,护士与病人谈话应讲究技巧,护士的语言应给患者以温暖和鼓励,以取得其信任。  相似文献   

8.
谈护理工作中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树云 《天津护理》2004,12(3):176-176
巧妙运用语言艺术,是护士作好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临床医学语言包括日语和体态语言两方面。首先,重视口语的魅力,运用病人需要的临床文明用语和关怀有益的真诚语言;另外,恰当运用自身和解读病人的体态语言。(即动作、姿势、体态、表情等)以增进护患关系,使病人确切了解护士,同时,加深对病人内心的了解,从而有效解决病人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彦  李林  马丽  李燕玲 《天津护理》2001,9(1):31-32
针对护士缺乏对体态语言表达重要性的认识,在整体护理中引导护士实施体态语言进行良好的护患交流,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0.
祝伟  姜巧云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2):1091-1092
随着护理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推广,护理礼仪内容的逐步完善,护理礼仪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体态语言作为护理学的一门必修课已经被各大医疗机构列入培训课程。体态语言是一种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姿态等传达情感的无声语言,善于运用无声的体态语言,能使护士与体检人员之间的沟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它可以强化口头语言表达的效果,如果导医护士在工作中合理、适时地运用体态语言,对于正确表达意向指引、解决医患矛盾、提高服务质量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精神科护理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护理人员与精神病患者的交往中,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日益被人们重视。当人们处于一种陌生、恐惧、抑郁、孤独、焦虑、痛苦的心理状态下,语言艺术可以给人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以给人造成痛苦和绝望,语言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语言艺术在医疗护理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除了用语言交往外,还有一种非语言交流方式,即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包括身体的姿态、手势、眼神及面部表情等。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目的、有规律的非语言交流方式。更能表达真实的情感,并且易于患者及其家属的接受和理解。为此,护理人员要重视非语言的培养,从而来提高护理质量。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一谈体态语言的特点。1接待新入院病人时的状态语言护士面带微笑、目光亲切、热情大方、起立让坐,主动热情地热接过病人手中的病历及用物时,都会使病人感到亲切,有如到家之感。2测脉搏时的良好作态护士站在病人床…  相似文献   

13.
护患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最广泛、影响最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及患者亲人之间交换观点、意见情感或感情的过程,是护士面向患者护理的直接方式,是心理护理的核心。而精神科的护患关系更复杂,由于精神科患者多是精神活动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和自知力的缺失,一旦发病,患者家属是带着恐惧、焦虑的心情送来就诊、住院,在整个交往中易产生种种矛盾,甚至医疗纠纷。总结十几年来的精神科护理工作经验,笔者归纳了影响精神科护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以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贯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它是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病人康复的方法。而非语言交流在心理护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为护士的仪表气质、面部表情、适当的触摸、与患者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等非语言交流会在护士与患者中产生较强的效应。所以护士在与患者交往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姿势、眼神、微笑乃至片刻的沉默都必须符合职业准则与规范。在护理中主动使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不仅能观察到患者不良心理变化,而且还能达到心理治疗和护理的目的。本文就非语言交流在护理中的运用浅述如下,并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精神科护士差错归因进行分析,以减少差错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科护理差错归因调查表,对2003~2005年我院5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50名精神科护士中有22名发生过护理差错,共计52人次。差错的内归因占75.00%,外归因占25.00%。低学历、低年资的年轻护士易发生护理差错。结论在护理管理过程中需加强对护士责任心的培养,督促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运用归因理论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使用体态语言与高龄老年病人沟通,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对住院的819人次的高龄病人,恰当的使用体态语言,如面部表情、仪表姿势、手势、触摸等,完成治疗护理工作.结果 通过体态语言的恰当应用,使老年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结论 使用体态语言与高龄病人沟通,解决了医患沟通困难,提高了高龄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体态语言与高龄老年病人沟通,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对住院的819人次的高龄病人,恰当的使用体态语言,如面部表情、仪表姿势、手势、触摸等,完成治疗护理工作。结果通过体态语言的恰当应用,使老年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结论使用体态语言与高龄病人沟通,解决了医患沟通困难,提高了高龄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精神科的护理管理过程中,护士工作排程一直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同时也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2]。因此,如何运用工作量统计的方法对护理工作进行有效评价,并据此进行合理的人员和工作调整,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5]。作者以精神科病区临床护理工作为背景,通过对东风公司茅箭医院十堰市精神病医院近8a的护理工作量进行统计分析,体会到护理工作量的统计有必要规范落实到护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婴儿的心理护理是儿科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及时了解婴儿的心理需求 ,适时运用视觉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等与婴儿进行情感交流 ,对于促进婴儿的身心健康和疾病康复有积极作用。本文笔者总结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如下 :1 “视线对合”沟通“视线对合”沟通是护士与婴儿沟通的基本方法之一。方法是 :由护士将婴儿抱起 ,让婴儿的视线与护士的视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并使护士与婴儿眼睛的视线对合。这时 ,护士用温柔的目光 ,和蔼的表情 ,将女性特有的慈爱和真诚通过眼神传输给婴儿。我科自 1997年建立整体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精神科领域里,护理人员与患者互动和内外等科室的特点不同,时间多用在专业性关系的建立上,并希望借助此关系,帮助患者获得治疗效果,故也称为"治疗性关系"或"治疗性人际关系"[1].精神科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建立护士与患者的治疗性关系后延伸至其他护理工作.如果称患者为求助者,护士便是协助者.护士接触患者应是有目的主动过程.运用交往和沟通技巧,达到让患者表达需要和想法的目的,并联系观察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病态表现,帮助患者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功能,实现护理工作的目标.精神科护理的特点就是特别重视人际关系和与患者的沟通[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