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内覆膜支架置放修复周围动脉损伤的适应证.评估腔内覆膜支架置放修复周围动脉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2004年5月至2006年1月,6例行腔内覆膜支架置放术的周围动脉损伤患者之临床资料.肾动脉损伤(假性动脉瘤)1例,髂总动脉损伤(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局灶性穿通伤)2例,股动脉损伤(均为假性动脉瘤)2例,股浅动脉损伤(假性动脉瘤)1例.其中穿通性损伤4例(医源性3例、刀刺伤1例),钝性损伤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技术成功,损伤血管均被完全隔绝.除1例肾动脉损伤患者发生内漏外,某余术后随访2~18个月,肾动脉支架内漏1个月后消失.所有患者未发现支架内严重再狭窄(>50%).结论:腔内覆膜支架置放治疗周围动脉损伤是安全、可行的,在严格而准确地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施行血管腔内覆膜支架置放术治疗周围动脉损伤,具有较传统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及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因外伤致动脉壁损伤破裂时,若处理不当,伤后可发生假性动脉瘤。1988年1月至1998年1月,我院共收治经外科治疗外伤性假性动脉瘤1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6~42岁,平均24.6岁。病程6~21d,平均12.4d。...  相似文献   

3.
麻年富  马飞岳 《右江医学》1993,21(4):180-181
本文报告我院1986年8月以来收治的肢体动脉损伤10例,其中形成创伤性假性动脉瘤3例。诊断主要根据受伤史和临床表现。对主干动脉损伤者采用重建血管恢复血运的术式,而非主干动脉损伤则采用结扎术。全部病例均取得满意疗效。对起初误诊的一例假性动脉瘤作了误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4.
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35例血管修复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及血管修复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35例因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行血管重建治疗经过。采用腹股沟韧带上方切口,经腹膜后控制髂外动脉,并在动脉瘤远端暴露股浅动脉并控制,切除动脉瘤,均用人造血管重建。结果:20例患者经正常解剖途径作血管重建,其中,15例切口愈合不佳,11例在术后3个月人造血管感染,术后1年,10例人造血管闭塞;15例患者经解剖外途径作血管重建,其中,5例切口愈合不佳,6例在术后3个月人造血管感染,术后1年,5例人造血管闭塞。结论:经解剖外途径血管重建是治疗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创伤性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及疗效。方法:创伤性感染性假性动脉瘤12例,年龄15-65岁,平均32岁。伤后3d-14d,平均6d,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根据动脉损伤情况采用不同的血管修复方法。手术行单纯动脉结扎3例,经动脉瘤腔破口修补3例,解剖外旁路血管移植6例。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7例切口I期愈合,5例切口Ⅱ期愈合。随访3月-1,Guo动脉自体静脉移植术后3月移植血管闭塞,2例人造血管分别在术后6月、1年,移植血管吻合口狭窄。下肢软瘫患者1年后肢体功能部分恢复,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假性动脉瘤合并感染时的早期手术治疗,处理得当是安全的,彻底清创和血管重建是治疗创伤性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在诊断及治疗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7例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患者行DSA造影。明确诊断后介入栓塞假性动脉瘤供血动脉及子宫动脉。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6个月行CT扫描比较假性动脉瘤瘤腔大小变化。术后1个月内复查血常规评估贫血改善程度。结果 27例患者DSA造影均确诊为假性动脉溜,其中双侧子宫动脉供血25例(达92.5%);侧支血管供血21例(达77.7%)。治疗后1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红蛋白升高(P<0.05)。1周内假性动脉瘤瘤腔大小无明显变化,1~3个月假性动脉瘤腔缩小(P<0.05)。结论介入治疗在彻底栓塞假性动脉瘤载瘤血管后,退管至上级动脉能充分栓塞原发肿瘤供血动脉及侧支血管,具有微创、止血彻底、兼顾治疗原发肿瘤的优势,已逐渐成为治疗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其中的4例宽颈假性动脉瘤先植入冠脉孔支架覆盖动脉颈,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超选进入动脉瘤腔,填塞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另1例窄颈假性动脉瘤单纯行GDC填塞。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治疗,动脉瘤填塞均在95%以上,1例宽颈假性动脉瘤行支架结合GDC治疗后复发,经再次填塞GDC后治愈,1随访5-18个月,载瘤动脉通畅,临床效果优良。结论:从本组资料看,窄颈和宽颈假性动脉瘤可分别采用GDC栓塞和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
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常为血管损伤的并发症,为各种原因致动脉管壁全层破裂出血。此病为内科危急症之一,一旦发生常需急诊手术处理。我院于2009年6月收治1例因急性胰腺炎所致的脾动脉假性动脉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建立永久性血管通道以进行血液透析,本文采用直接穿刺动静脉以形成假性动物瘤的方法进行血液透析24例,共穿刺1915人次,平均每例79次,最多1例直接穿刺达350次,每人每周透析2 ̄3次,未出现过神损伤、大血肿、动脉瘤破裂葆感染等现象;血流量可达200 ̄250mL/min,未发生过血管阻塞。其中21例经穿刺8 ̄10次后形成假性动脉瘤,成瘤率达85%。主要体会有:①选择弹性好,搏动明显的动脉血管(  相似文献   

10.
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为各种原因导致血管损伤,血液自血管破裂口流出在动脉周围组织间隙内形成血肿,动脉瘤壁由动脉外膜和局部血管破裂形成的血肿及周围结缔组织构成,并与动脉腔相通,而无真正的动脉壁结构[1].肾假性动脉瘤临床少见[2],分肾外型和肾内型两类,以肾内型多见.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动脉瘤实为假性动脉瘤,是血管损伤的晚期并发症.患者受伤时因条件所限或没有意识到动脉的损伤,仅对创面给予缝合包扎而未探查血管是否损伤,逐步形成损伤动脉与周围血肿相通的搏动性血肿块.在体内外压力增高时可发生破裂同时血肿囊内凝血血块是潜在的栓子可造成动脉的栓塞[1].1998年~ 2006年我科收治3例外伤性臀部动脉瘤,经术后1年的随访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Zhou JY  Yu J  Chen S  Wu Q  Xu J  Zhang J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3):2338-2341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椎动脉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原因、预防及其处理.方法 总结2004年4月至2009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4例颈内动脉、椎动脉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其中1例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其余3例均为手术创伤所致.2例用球囊闭塞假性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另2例采用带膜支架闭塞假性动脉瘤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结果 1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球囊闭塞载瘤血管后出现失代偿,经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遗留长期肢体偏瘫,1例椎动脉假性动脉瘤球囊闭塞后效果良好,2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带膜支架闭塞了假性动脉瘤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随访15个月至6年,效果满意.结论 对颈内动脉、椎动脉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邻近特别是包绕这些动脉时,应仔细操作.对疑似假性动脉瘤患者应及时行脑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带膜支架是颈内动脉、椎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成军  赵渝  张矛  任为  黄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17):1872-1874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治疗和腔内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和特点。方法收集21例锁骨下动脉损伤病例。开放手术12例,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受伤时间、累及范围等,选择锁骨上、下切口,胸骨正中切口、经肋间联合左颈部切口等,采用血管壁修补、血管吻合、血管移植、血管缝扎,辅助体外循环及球囊止血技术。腔内治疗9例(中转手术1例),急性锁骨下动脉损伤伴出血性休克4例,外伤后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外伤性锁骨下假性动脉瘤2例,成功实施腔内治疗。结果患者均痊愈,开放手术组和腔内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4.5 h和2.1 h、1 800 ml和200 ml、21.3 d和9 d,两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4~30个月,1例血管手术修补病例出现部分血管狭窄,所有支架植入病例血管通畅,无严重狭窄及闭塞发生。结论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腔内治疗较开放手术安全、可靠、微创、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植入术在治疗创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32例创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于1个月及3个月对32例患者进行CT血管成像(CTA)复查。结果:32例病人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动脉瘤不显影,载瘤动脉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创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练菲菲  刘表虎 《新疆医学》2023,(9):1151-1152
<正>假性动脉瘤指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出血后,在血管周围形成的血肿,一旦发现,需要尽早进行诊断并确定假性动脉瘤的位置,防止动脉瘤破裂引起大出血而死亡。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由于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的中年男性病史资料,进行超声检查及临床分析,探讨该例患者肝总动脉破裂并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从而降低超声对肝总动脉破裂并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漏诊率和误诊率。[1]  相似文献   

16.
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假性动脉瘤是动脉壁破裂后形成的搏动性血肿,外伤、感染及动脉瘤的自发破裂,都是其形成的原因,但以外伤最常见。1980年1月~1991年2月收治的12例假性动脉瘤,由不同原因、不同部位的假性动脉瘤除了有共同的特点(如搏动性肿块等)外,还有各自的临床表现(如肢体缺血、组织受压迫、炎症等)。动脉造影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手术治疗则视动脉瘤的原因、部位及动脉壁的缺损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脾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脾动脉假性动脉瘤病人9例,均采用腹部MSCTA检查,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手术证实.参照综合诊断标准,以脾动脉为分析单元,评价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的诊断敏感性.结果: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和曲面重建4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均可检出脾动脉假性动脉瘤.9例中发生于脾动脉主干近端假性动脉瘤5例,发生于脾门处假性动脉瘤3例,同时合并脾动脉主干及脾门处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MSCTA可准确诊断脾动脉假性动脉瘤,不同重建方法能清晰显示假性动脉瘤的位置、形态、瘤壁及载瘤血管受损部位和开口大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及不同病因引起的假性动脉瘤经皮直接治疗及血管内治疗适应征选择及其治疗策略。资料与方法:54例患者共55个假性动脉瘤包括累及颈内动脉系统13例、颈外动脉系统7例、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5例、内脏动脉10例、髂内动脉3例、髂外动脉10例、下肢动脉7例。54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创伤性32例,感染性5例,医源性6例(手术4例、穿刺2例)、自发性11例。血管内栓塞及封堵治疗44例,栓塞及封堵材料包括明胶海绵、弹簧钢圈、GDC、NBCA、可脱球囊、带膜支架。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3例。随访采用超声或CT,随访时间1天~24个月(平均16.7月)。结果: 55例中行血管内治疗者44例,其中载瘤动脉栓塞者37例,带膜支架植入隔离假性动脉瘤者5例,瘤腔内栓塞者2例。除1例因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造影时破裂死亡外,1例腋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后复发再行栓塞仍有残留,血管内治疗技术成功率97.7%(43/44),治愈率95.5%(42/44)。单纯压迫治疗3例中治愈2例,1例压迫无效转血管外科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影像导引下经皮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疗程短,是治疗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的一种较好选择。治疗必须根据部位、破裂风险、大小、载瘤动脉重要性以及合并疾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自1985年10月至1994年12月,我科共收治假性动脉瘤15例,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7岁一74岁,平均41.6岁。病程3个月至14个月,平均58个月。医源性损伤11例,因血透、造影和化疗穿刺引起的分别为9例、1例、l例。因交通事故引起的2例。刀刺伤和穿刺静脉误伤动脉各1例。动脉瘤位于骼外动脉1例,股动脉2例,防动脉6例,烧动脉2例,足背动脉3例,胆动脉1例。动脉瘤直径4-20cm,平均6.7cm。l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同时合并有动静脉疾。除1例骼外动脉瘤外,余14例均有博动性。8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l例可闻及连续性杂音…  相似文献   

20.
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及病人就医观念的改变 ,对血管损伤的诊治提出了更高要求。早期正确诊断显得尤其重要。我院 1997~ 1998年收治四肢动脉裂伤误诊 4例。 2例形成搏动性血肿 ;2例发展为假性动脉瘤。现就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均为男性 ,年龄 19~ 32岁。刀刺伤 3例 ,刺入伤口位于损伤动脉的背侧均无搏动性出血。损伤股动脉深支 2例 ,肱动脉 1例。钝性挫伤胫后动脉 1例。伴有桡神经完全断裂 1例 ;均有肌肉损伤。 2例病程超过 1月发展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2例为 1月以内为搏动性血肿。本组血管损伤均未出现远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