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了层层的严格评审,终于迎来了国家教育部批准南通师专和南通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南通师范学院的喜讯,这是两校的大喜事,标志着南通高等师范教育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我跟南通师专、南通教育学院有不解之缘,南通师专于1958年创建时,我作为创办人之一,担任了副校长、校党委委员。南通教育学院的前身是南通教师进修学院,它是在由南通师专代管的华东师大高师函授和江苏省高师函授南通辅导站的基础上于1959年冬成立的。师专党委又分工我协助抓学院的领导工作。当时两校都归师专党委领导,实际上是一家人。六十年代初因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2.
浅谈普通话教学向口语教学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普通话教学向口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徐宇红近十年来,国家教委、国家语委狠抓了师范院校的推普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许多师范院校都已正式开设了普通话课程,有的师范院校已经普及了普通话。我们南通师专的推普工作从1983年抓中文系的普通话,84年全校各...  相似文献   

3.
经常读到这样的作者来稿附言:“我是母校物理系83级毕业生,毕业后一直从事农村中学教学,偶有所得……”“编辑老师:我是母校中文系78级学生,在校期间,便在老师指导下,涉足鲁迅研究领域……”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那一份怀念,那一份情愫,常常令我们感动。于是,便有了开设“校友论坛”专栏的念头。南通师专1976年复办以来,先后有七千多名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他们中有的成了中学校长、教育局长、主管文教的副县长,有的是颇具知名度的作家、评论家、理论工作者。而更多的则是辛勤耕耘在农村中学第一线。这里选发的几篇文章便出自他们之手。这一期我们同时还开设了“学生论坛”,摘编了几篇中文系八八级学生的毕业论文。从他们的文章中,依稀可见校友当年的风采。而不久的将来,他们也许又是“校友论坛”的主角。  相似文献   

4.
关于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思考张永林1998年3月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4,No1第14卷第1期JournalofNantongTeachersColege(SocialScience)Mar,1998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症结何在?...  相似文献   

5.
两院院士吴良镛提出的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论断,是一个意义重大而又耐人寻味的话题,它具有多重文化内涵。在张謇的经营下,南通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最早活跃的地区,以张謇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觉醒和创业代表着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起步。作为近代中国名盛一时的“模范县”,当年的南通在全国多方面占据了优势和“第一”。此外,诠释“中国近代第一城”。还应从“中国近代第一特色城”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药“老字号”以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武汉叶开泰四家最为名声显赫,而且经历了数百年来的沧桑变化,但国内有些同样曾经名声显赫的老字号,如今却难觅芳踪。“老字号”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起起落落,几乎每一个尚存的“老字号”中药都有着值得骄傲的辉煌历史,而时至今日,绝大多数“老字号”却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窘境,惨淡经营。不少“老字号”的遭遇的确让我们感慨万千,但市场就是这样,你不适应它,它就淘汰你,医药老字号产品也不会例外。当营销在打造企业竞争力中倍受追捧的时候,人们又把发展“老字号”的期冀寄于营销之上,但“老字号”的“营销之路”又该怎么走呢? 本期我们邀请了两位业界专家探讨“老字号”中药如何进行营销突围,他们的见解或许能给众多的“老字号”企业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药“老字号”以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武汉叶开泰四家最为名声显赫,而且经历了数百年来的沧桑变化,但国内有些同样曾经名声显赫的老字号,如今却难觅芳踪。“老字号”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起起落落,几乎每一个尚存的“老字号”中药都有着值得骄傲的辉煌历史,而时至今日,绝大多数“老字号”却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窘境,惨淡经营。不少“老字号”的遭遇的确让我们感慨万千,但市场就是这样,你不适应它,它就淘汰你,医药老字号产品也不会例外。当营销在打造企业竞争力中倍受追捧的时候,人们又把发展“老字号”的期冀寄于营销之上,但“老字号”的“营销之路”又该怎么走呢? 本期我们邀请了两位业界专家探讨“老字号”中药如何进行营销突围,他们的见解或许能给众多的“老字号”企业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8.
1949年以前 ,私立南通学院历尽坎坷三十八载。1 93 7年 7月 ,抗日战争爆发 ,1 93 8年 2月南通沦陷 ,南通学院被迫停课 ,同年 8月 ,医科与江苏医政学院合并 ,随之迁往内地 ,组成国立江苏医学院 (今南京医科大学前身 )。1 945年 8月 ,抗日战争胜利了 ,张謇、张 的后代子孙及南通社会贤达积极筹组南通学院的复校工作。 1 946年 8月 ,南通学院院本部由上海迁回南通 ,同年 ,在原址恢复掇学八年之久的医科招生 ,学制仍为六年。 1 946年至 1 949年的三年解放战争期间 ,私立南通学院医科、纺织科和农科师生在中国共产党 (地下党组织 )的领导下 ,与…  相似文献   

9.
1946年的春末夏初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 ,大举向我解放区进犯 ,发动了全国性的内战 ,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就自此开始了。我就是在这年考入南通学院就读于农科的。不久 ,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学生高举反内战、要和平的旗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开辟了“第二战场”。1 947年 ,南通学院在上海的高年级同学陆续迁回南通。全校同学集中在一起 (农科、纺科和医科 )立即出现了浓郁的政治氛围。我们这些学生虽然是学自然科学的 ,大家都十分关心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这里 ,回忆一些历史片段 ,以纪念南通医学院九十华诞。当时 ,在南…  相似文献   

10.
一年多来,“莫文隋”已走出南通,迈出江苏,把一个为人民服务的“莫问谁”的名字标向全国。“莫文精”精神已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召果良知、在呼唤文明、在丰满人格,它所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更深、更广的思考……一、“莫文隋”精神的社会意义1995年9月,南通工学院的两名特困生先后得到~位叫“莫文隋”的人的汇款资助。学校派人多次寻访无着,才发现这位资助者不断变换假地址躲避寻找,是出于一种做了好事不留名的考虑。所谓“莫文隋”,显然是“莫问谁”的谐音。当年10月20日南通(江海晚报)登载了“莫文隋”的事迹报道以后,江海大…  相似文献   

11.
《钱素凡文集》序1998年6月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4,No2第14卷第2期JournalofNantongTeachersColege(SocialScience)Jun,1998王湛五十年代我戴红领巾的时候,就知道钱素凡先生是一位...  相似文献   

12.
创办于1959年的南通教育学院,经过十年初创、十年停办、十年中兴、十年发展的艰苦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我市中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基地。40年来,教院始终遵循为南通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办学层次上从低到高,大体经历了“应急培训”、“学历补偿”、“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在专业设置上由偏到全,大体经历了“长线学科”、“短线专业”、“师范非师范类互补”几个阶段;在办学格局上由窄到宽,大体经历了师训、干训、职后培训与职前培养一体化几个阶段。学院现有8系1室…  相似文献   

13.
值此南通医学院 90华诞庆典之际 ,我心情十分喜悦和激动。作为来到南通医学院工作 46年的一位老教师、老干部 ,曾亲历了这些年南通医学院在艰苦奋斗中发生的深刻变化 ,以及自己在这变化中与大家一起不断石磨砺和成长的历程 ,从内心发出欢呼 :我爱我们的通医 !表示我的衷心祝贺、衷心感谢、衷心希望。首先 ,表示衷心祝贺。祝贺南通医学院 90校庆、祝贺南通医学院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取得了辉煌成就。南通医学院的前身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 ,1 91 2年由南通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及其胞兄张 先生创办 ,是南通办高等医学教育的第一次历史性的跨…  相似文献   

14.
七、站在今天,梳理过去 壮年是人生立业的黄金阶段。我和同龄人一样,科学壮年十分短暂,建树甚微。因为时值两条路线斗争年年讲、月月讲的多事之秋。除了十年“文革”、一年“四清”外,科学院内、外,研究所内、外的大小辩论、路线讨论频频。科研工作常不能按计划进行,有的甚至半途而废。我们所以站在今天,梳理过去,分析当年留下探索的足印,为的是通过回望昨天,激发面对明天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南通历史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具有过渡地带文化的显著特征。其特点可用八个字概括:襟江负海,南风北韵。“襟江负海”指南通人特定的生存环境亦即南通历史文化的分布空间,“南风北韵”则是南通历史文化的特定模式和传统。这也可从地域文化内涵的三个主要方面——宗教、语言(方言)、文化心理得到印证。南通文化最早是由盐文化演变而来的,盐文化是南通历史文化的最底层。  相似文献   

16.
捡来的弃婴让年过花甲的老两口膝下有女,15年的沧桑岁月谱出大爱之歌。当年的“小不点”泪求“我离不开妈妈”,如今身患绝症的八旬老母哭诉“我离不开女儿”。15年没有血缘的母女亲情感动泉城……  相似文献   

17.
<正> 走自己的路我1980年高中毕业,当时做着大学梦的我高考落选了,怎么办?一时感到前途渺茫。有的同学靠“后门”进城了,也有的同学因没有“关系”而怨天尤人。我当时也确实苦恼了一阵子。然而整天在苦闷叹息中生活,是没有前途的。我选择了这样一条路——潜心学医,自学成才。我出生在五代相传的中医世家。父亲谭之彬是从医50多年的老中医。在父亲的教诲  相似文献   

18.
<正> 1、勤能补拙,鼓励了我—辈子我出生在江苏南通,父亲业医。我小时候资质愚鲁,老师常斥为“拙物”。父亲说:“拙不要紧,但能坚持学习,可以学好。古人说‘勤能补拙’。孔子的学生曾子最愚鲁,可是传孔子之道的是曾子。”勤能补拙这句话鼓励了我一辈子。  相似文献   

19.
某医学院一位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时,举了“孔乙己中举”的例子,说明了人在过度兴奋时可产生疾病的道理。当有人说:“没听说过孔乙己中过举”时,这个教师还感到奇怪,认为自己举例正确无误。其实,这种现象在医学院校师生中并不少见。有的人对本专业以外的东西知之甚少,有的在医学论文和病历书写中常出现错别字和语法、修辞错误。诚然,要求医学院校师生通晓一切知识,未免有些苛求,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不需  相似文献   

20.
纪念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座谈)编者按:今年四月二十二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南通师专和南通教院联合举行大型座谈会,纪念这个在中国当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与会的两校领导和教师深情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