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高压氧 (HBO)并用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本文报告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3月治疗的 90例患者 ,其中 45例加用 HBO和亚低温 ,结果显示疗效比单纯常规治疗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9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中 ,男 6 3例 ,女 2 7例 ;2 0~ 2 9岁 6 9例 ,40~ 5 9岁 18例 ,6 0岁以上 3例。分成常规治疗组 (A组 )和加用 HBO、亚低温治疗组 (B组 )各 45例。A组 :单纯脑挫裂伤 2 6例 ,合并颅内血肿 19例 ;GCS评分 3分 5例 ,4~ 5分 18例 ,6~ 8分 2 2例。B组 :单纯脑挫裂伤 2 4例 ,合并颅内血肿 2 1例 ;G…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 ,临床研究结果发现 ,30℃~ 33℃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伤患者的死亡率 ,改善颅脑伤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 ,不产生严重并发症。 36例重型颅脑伤病人 ,其中 2 3例经亚低温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护理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6例重型颅脑损伤 (GCS≤ 7分 )男性 32例 ,女性 14例 ,年龄 2 0~ 10 5岁 ,平均年龄 6 2 5岁 ,膜膜外血肿 10例 ,硬膜下血肿 12例 ,弥散性血肿 9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 1例 ,脑室出血 4例。 2 3例经亚低温治疗 ,死亡 4例(17 3% )。 13例未经亚低温治疗 ,死亡 7例…  相似文献   

3.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层医院救治重型颅脑损伤 ,由于受条件、设备技术的限制 ,成功率较低。我院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8分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实施亚低温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2~ 75岁 ,平均 42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15例 ,跌伤 10例 ,砸伤 5例。主要诊断 :弥漫性轴索损伤 10例 ,颅内血肿 18例 ,脑挫裂伤 2 4例。GCS≤ 8分 ,其中 3~ 5分 8例 ,6~ 8分 2 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均在 12h内。 (2 )方法 :全组病例入院时行头颅CT扫描 ,根据伤情直接…  相似文献   

4.
乔振才  徐文俊 《武警医学》1999,10(10):573-574
颅脑损伤后准确地监测颅内压,研究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提高疗效和判断预后都有着重要作用。现将我科1995年5月~1996年5月对3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的颅内压监测结果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6~79岁,平均412岁。均为重型颅脑伤。其中广泛重度脑挫裂伤10例;脑挫裂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8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8例;脑内血肿4例。其中并发脑疝12例。30例中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14例;血肿清除术4例;非手术治疗12例。行气管切开术8例。治愈18例,轻残1例,重残3…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半数以上并发肺部感染,主要为肺炎、肺不张、肺脓肿等[1],继发肺结核较少见。1986~1997年,我院共收治继发肺结核11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0.4%。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43~67岁,平均52.5岁。坠落伤3例,车祸伤3例,摔伤5例。均符合1997年全国颅脑损伤专题研讨会关于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单纯脑挫裂伤6例,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1例,伴硬脑膜外血肿1例,伴硬脑膜下血肿3例。合并锁骨骨折3例,胫骨骨折1例,肋骨骨折1例。经手术及(或)药物治疗7~12d,CT示颅内血肿均消失,脑水肿减轻,脑脊液检查正常,但仍…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志宇  王晓  卜振富 《人民军医》2002,45(5):256-257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多见 ,极大影响病人的预后。近年来 ,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 393例 ,并发高钠血症 15例 ,发生率为 3 8% ,为积累诊治经验 ,将其分型、病因和治疗措施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19~ 5 4岁 ,平均 36 6岁。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和脑挫裂伤 ,GCS记分 3~ 8分。合并硬膜下血肿 9例 ,脑内血肿 2例 ,大脑半球肿胀 2例 ,硬膜外血肿 1例 ,前颅窝底粉碎骨折并颅内积气 1例。脑疝形成 7例中 ,血肿性脑疝 5例 ,非血肿性脑疝 2例。1 2 治疗方法 给予急症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 12例 ,未手术 3例…  相似文献   

7.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及脑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分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治疗组。亚低温组 6 5例 ,于伤后 4~ 12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术中将脑温探头置于硬膜下腔 ,将脑温控制在 32~ 35℃。亚低温治疗 4~ 7天 ,同时检测颈动脉和颈静脉血气及电解质变化、颅内压 (ICP)、血糖及生命体征等指标。常温组除未行亚低温治疗外 ,其余治疗及监测方法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 3个月根据GOS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 与常温组比较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脑氧耗明显好转 ,伤后早期高颅压 (ICP)、高血糖情况分别显著下降 ,生命体征及电解质等无明显差异 ,无严重并发症 ,死残率明显降低 ,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安全有效 ,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亚低温冬眠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3例)和常温组(32例)。亚低温组入院后1~5 h内行亚低温冬眠治疗,输液泵持续静脉点滴冬眠合剂,肛温控制在32~35℃,亚低温冬眠治疗3~7 d,同时检测颈动脉和颈静脉血气、电解质、生命体征等指标。常温组除未行亚低温冬眠治疗外,其余治疗及监测方法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均于伤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定疗效。结果亚低温组比常温组脑氧耗及死残率明显降低,预后明显改善。结论亚低温冬眠疗法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临床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选择性脑亚低温与全身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6 9例重型颅脑损伤 (GCS≤ 8分 )患者分成 3组 :(1 )选择性脑亚低温组 2 3例 ,头部局部降温 ,将脑温降至 33~ 35℃ ,治疗 3~ 5日 ;(2 )全身亚低温组 2 2例 ,全身降温 ,将脑温降至 33~ 35℃ ,治疗 3~ 5日 ;(3)常温对照组 2 4例 ,予常规治疗。结果 选择性脑亚低温组预后良好率为 5 6 .5 % (1 3/ 2 3) ,病死率 2 1 .7% (5 / 2 3) ,与全身亚低温组相仿 [分别为 5 4 .5 % (1 2 / 2 2 )和 2 2 .7% (5 / 2 2 ) ],与对照组比较 (良好率 2 5 % ,病死率 4 5 .8% ) ,有显著差异(P <0 .0 5 )。全身组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选择性脑亚低温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组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选择性脑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与全身亚低温相仿 ,明显优于常温对照组 ,是目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共23例,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33~35℃,持续5d;对照组20例(GCS3~8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监测两组患者外周血清TNF-α、IL-1β、IL-6、IL-8在伤后第1,2,3,4天的动态变化。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IL-8浓度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亚低温通过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减少了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1993年1月~1994年7月,共收治重型与特重型急性颅脑损伤4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40例,女6例,年龄16~67岁。脑组织闭合损伤36例,开放损伤10例。摔伤8例,坠伤12例,砸伤6例,炸伤4例,车祸伤16例。全部病例均伴有颅内血肿,其中:硬膜外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20例,脑内血肿8例。血肿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部位30例,对冲性血肿16例。伴有广泛性脑挫裂伤32例,脑挫裂伤加脑干损伤14例。CT见脑中线移位8例。颅骨骨折(含顿底骨折)28例,合并有肋骨骨折或四肢及脊柱骨折18例。临床特点:深昏迷15例,浅昏迷17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占位性损伤术后再次手术去骨瓣减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4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历,筛查第一次手术清除脑挫裂伤或硬膜下血肿等占位性损伤术后保留骨瓣但再次手术去骨瓣减压的患者,分析再次手术去骨瓣减压原因。结果 41例术后再次手术去骨瓣减压,其中术后局部脑水肿和进展性出血34例,术区新发血肿6例,远隔部位血肿1例。结论有占位效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有14.4%的患者再次手术去骨瓣减压,对大多数没有术中脑膨出的患者保留骨瓣是安全的,但对于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伤后早期低血压和初始颅内压35mm Hg的患者可能需要去骨瓣减压。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亚低温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众多学者认为亚低温(28~35℃)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对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亚低温治疗,另一组进行常温治疗,分别测定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交通伤的临床特点与救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交通伤逐年增多 ,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是一无形杀手[1 ] 。我院近 2年来收治颅脑伤 786例 ,其中交通伤 4 82例 ,非交通伤 30 4例。交通伤中重型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8分 ]2 12例 ;非交通伤中 4 0例。笔者对重型颅脑交通伤 2 12例分析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72例 ,女 4 0例 ,男∶女为 4 .3∶1;年龄 3个月~ 77岁 ,平均 31.9岁。闭合性损伤 188例 ,开放性损伤 2 4例 ;单纯硬膜外血肿 31例 ,单纯硬膜下血肿 19例 ,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 2 5例 ,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 83例 ,硬膜外血肿伴脑挫裂伤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维持在33~35℃,持续3~5 d.所有患者于入院6 h内,入院后第2,3,4,5,6天动态检测血清S-100B蛋白浓度.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GOS评估.结果 亚低温组和常规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亚低温能够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结论 早期应用亚低温能显著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保护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其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亚低温能减轻S-100B蛋白介导的损伤性脑细胞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伤患者血糖和糖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糖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亚低温治疗组选择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8分)共24例,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33~35℃,持续3~5d;对照组21例(GCS3~8分)。两组患者伤后急性期(<48h)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胰岛素、皮质醇及生长激素含量。 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糖值为(10.25±4.18)mmol/L,皮质醇为(424.67±125.85)ng/L;亚低温组患者血糖值为(8.40±3.75)mmo/L,皮质醇为(290.71±110.50)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无明显变化。 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够减轻糖代谢相关激素紊乱,降低高血糖,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持续颅内压(ICP)监护的价值.方法: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8分)行ICP连续监测,并与未作ICP监测的对照组作对比研究.结果:监护组中42例ICP有不同程度增高,其原因为颅内血肿、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或脑肿胀等,经积极手术及综合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死亡率仅为14%.而对照组并发症较多,死亡率为2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连续ICP监护对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效果和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0年6月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1例(治疗组)与2004年7月-2007年6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治疗同样的患者65例(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伤后6个月GOS评估法判定其疗效:治疗组良好(5分)21例,中残(4分)19例,重残(3分)24例,植物生存(2分)5例,死亡(1分)12例(P<0.01),预后较好(良好/中残)占49%(P<0.05),预后较差或差(重残/植物生存/死亡)占51%;对照组良好(5分)12例,中残(4分)9例,重残(3分)22例,植物生存(2分)3例,死亡(1分)19例,预后较好占32%,预后较差占68%.治疗组并发术后颅内血肿、硬膜下积液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早期机械通气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意义 ,笔者对1995年 6月~ 1998年 12月间 49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相关的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伤后 2h内入院的本院首诊GCS 3~ 5分的颅脑损伤患者 ,均经 1次以上CT确诊 ,伤或术后昏迷时间>2 4h。本组共 49例 ,男 37例 ,女 12例 ,其中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 17例 ,原发脑干损伤 12例 ,广泛脑挫伤、脑肿胀伴薄层硬膜下血肿 11例 ,特急性颅内血肿伴脑疝开颅术后 9例。GCS评分 :3分12例 ,4分 16例 ,5分 2 1例。以交通伤为主。2 .方法 :全组 49例…  相似文献   

20.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脑脊液乳酸及酸碱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脑脊液PO2 、PCO2 、pH值、乳酸水平及动脉血pH值进行监测分析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脑脊液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 收集 4 2例重型颅脑伤 (GCS≤ 8分 )患者 ,平均年龄 4 1 .7岁。亚低温组于伤后 1 2小时内实施亚低温治疗 (32~ 34℃ ) ,时程 3~ 5天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于降温前、降温 2 4、4 8、72小时各时段测定脑脊液PO2 、PCO2 、pH值、乳酸水平及动脉血pH值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温及体温的变化对血pH值影响不大。血pH值大致波动在正常范围 ,而脑脊液pH值始终低于正常。各时段的脑脊液pH值均明显低于血pH值 (P <0 .0 5 )。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在降温前时段 ,脑脊液PO2 、PCO2 、乳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降温 2 4、4 8、72小时时段 ,亚低温组脑脊液PO2 、PCO2 、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亚低温治疗在降低重型颅脑损伤 (GCS≤ 8分 )患者脑脊液PO2 的同时 ,也降低了脑脊液PCO2 、乳酸水平 ,但不能改善脑脊液的低pH值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