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背景:肠相关淋巴组织的组成部分Peyer's结是肠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诱导部位,含有参与免疫应答的各种免疫细胞,如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等.目的:观察早期药膳饮食对烫伤大鼠肠道肠黏膜Peyer's结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4/2007-03在南昌大学一附属医院完成.材料: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成药膳喂养组(n=30)、肉汤喂养组(n=30)、常规喂养组(n=30)、正常对照组(n=10).药膳成分:党参20 g、白术25 g、茯苓25 g、炙甘草15 g、黄芪20 g、薏苡仁20 g、瘦猪肉200 g.方法:药膳喂养组、肉汤喂养组、常规喂养组实施背部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伤后早期分别给予药膳、肉汤和生理盐水,2 mL/次,2次,d.正常对照组实施37℃假伤.主要观察指标:伤后3,7,14 d检测大鼠肠黏膜Peyer's结T淋巴细胞及亚群.结果:伤后3,7 d,药膳喂养组、肉汤喂养组、常规喂养组Peyer's结淋巴细胞总数、CD3+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总数、CD4+百分比及总数、CD8+细胞的百分比及总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P<0.01),至14 d,药膳喂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伤后3,7,14 d药膳喂养组CD3+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总数、CD4+百分比及总数较肉汤喂养组、常规喂养组明显升高(P<0.05).伤后3,7 d药膳喂养组Peyer's结CD8+细胞的百分比及总数较肉汤喂养组、常规喂养组明显F降(P<0.05).结论:早期药膳饮食有利于肠道Peyer's结淋巴细胞的增生,并改善Peyer's结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从而改善烫伤大鼠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植物药金边瑞香对小鼠肠道Peyer’s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损伤模型。观察植物药金边瑞香浸膏对小鼠肠道Peyer’s结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1/2005-08在赣南医学院分析实验室完成。4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金边瑞香组,金边瑞香+环磷酰胺组及环磷酰胺组4组,每组11只,给予正常组小鼠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每次0.02mL/g。连续7d;环磷酰胺组小鼠第7天1次腹腔注射100mg/kg环磷酰胺,其他同正常组;金边瑞香组用金边瑞香浸膏(浓度400g/L,由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提供,含生药量5g/mL,临用时用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批号:050310)灌胃,每天1次,每次0.02mL/g,连续7d;金边瑞香+环磷酰胺组,方法同金边瑞香组和环磷酰胺组。第8天麻醉下脱颈椎处死全部动物,立即小心取出全小肠,肉眼观察其形态并计数小肠Peyer’s结的数量、随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肠腔,用针头小心取出Peyer’s结按常规方法制备细胞悬液后计数细胞。观察正常组、金边瑞香组、金边瑞香+环磷酰胺组及环磷酰胺组4组小鼠Peyer’8结,计数Peyer’8结细胞总数,比较Peyer’8结的数量及细胞数。
结果:①正常组、金边瑞香组、金边瑞香+环磷酰胺组Peyer’s结的数目及结内细胞总数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5.818&;#177;1.991)。(7.273&;#177;1.678),(6.364&;#177;1.690).(3.818&;#177;0.874):(4.223&;#177;1.197)&;#215;10^9L^-1。(6.658&;#177;3.758)&;#215;10^9L^-1,(6.884&;#177;1.807)&;#215;10^9L^-1。(1.451&;#177;1.024)&;#215;10^9L^-1,F=14.28,9.044,P〈0.05-0.0011。②金边瑞香+环磷酰胺组、金边瑞香组及正常组之间两两比较Peyer’s结的数目及结内细胞总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金边瑞香可对抗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肠道Peyer’s结的损伤,提示金边瑞香可能对肠道黏膜免疫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淋巴细胞凋亡在不同海拔高度大鼠烫伤延迟复苏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132只,分别在l 517 m和3 848 m海拔高度随机分为延迟复苏组(DFR,,n=30)、即时复苏组(IFR,n=30)、假伤组(SG,n=6).建立30%总体表面积(TBSA)Ⅱ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6、12、24、48和72 h各取6只大鼠开腹,取回肠组织肠肇Peyer结,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免疫组化染色与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回肠Peyer结中淋巴细胞凋亡率及HIF-1α和CD3的阳性表达.结果 DFR组伤后各时间点Peyer结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同海拔高度IFR各组,随海拔高度上升凋亡率升高,伤后12 h凋亡率最高(P均<0.05).HIF-1α阳性表达位于Peyer结中淋巴细胞胞核内,IFR组和DFR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同海拔SG组,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强(P均<0.05).CD3表达位于Peyer结中T淋巴细胞胞膜上,IFR组和DFR组CD3表达强度低于同海拔SG组,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减弱,伤后12 h表达降至最低(P均<0.05).结论 高原地区烫伤延迟复苏后HIF-1α表达增高可能是Peyer结T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和细胞数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和揭示滋阴活血润肠法对SD大鼠烫伤后1周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肠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本法对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以期为临床探寻更有效的肠黏膜保护药物。方法:将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为滋阴活血润肠中药治疗组(便可通组)30只,第二组为对照组(单纯烫伤组)30只,制备成烫伤模型,分别予以便可通、生理盐水灌胃;第三组为正常组10只。均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的含量,观察大鼠肠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滋阴活血润肠法可明显抑制烫伤模型大鼠内毒素易位,减少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抑制肠组织细胞凋亡。结论:中医滋阴活血润肠法有较理想的肠道屏障保护作用,是预防和治疗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引发的多器官、多系统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帕金森模型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脑内黑质部注射6—羟基多巴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分别采用针刺、美多巴及针刺结合美多巴对模型大鼠进行治疗。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T细胞亚群数。结果:CD3,CD4,CD8在正常对照组为(68.7&;#177;8.8)%,(42.1&;#177;8.0)%,(31.4&;#177;6.4)%;模型自然恢复组为(54.9&;#177;8.4)%,(31.9&;#177;7.8)%,(23.9&;#177;4.2)%;针刺治疗组为(66.8&;#177;8.7)%,(32.1&;#177;9,9)%,(29.9&;#177;6.6)%;美多巴治疗组为(68.4&;#177;73)%,(31.9&;#177;5.4)%,(31.2&;#177;7.6)%;针刺结合美多巴治疗组为(69.3&;#177;7.6)%,(32.8&;#177;8.0)%,(32.3&;#177;6.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自然恢复组CD3,CD4,CD8均明显降低(t=1.814~1.831,P&;lt;0.05)。与模型自然恢复组比较,针刺、美多巴及针刺结合美多巴治疗后CD3,CD8的百分数明显升高(t=1.813~1.830,P&;lt;0.05)。结论: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有效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及改善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烫伤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严重烫伤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索能改善严重烧伤后免疫紊乱的方法。方法:观察严重烫伤大鼠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和常规治疗组伤后第1、5、9天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严重烫伤大鼠伤后外周血中CD^+ 4下降,CD^+ 8升高,CD^+4/CD^+8下降;(2)休克期大面积切痂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外周血中CD^+ 4升高,CD^+ 8下降,CD^+ 4/CD^+ 8升高。结论:严重烫伤大鼠免疫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变,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可以改变烫伤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从而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AP)时是否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及高压氧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压氧治疗组,后两组均采用胰管结扎法制备AP模型,制模后每组再随机分为术后1、3、7 d 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高压氧治疗组制模当日即进行2.5 atm(1 atm=101.325 kPa)高压氧干预,每日1次,每次2 h.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取胰腺组织电镜下观察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并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1 d模型组、高压氧治疗组血淀粉酶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模型组术后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提示AP时可能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经过7 d的高压氧治疗,CD4+细胞于术后3 d、7 d明显升高[(27.92±2.10)%比(20.79±2.80)%,(26.58±4.50)%比(17.76±4.40)%],CD8+于术后7 d明显升高[(25.32±3.70)%比(22.46±3.10)%],CD4+/CD8+比值于术后3 d、7 d明显升高(1.07±0.14比0.86±0.15,1.04±0.11比0.79±0.12,P<0.05或P<0.01).电镜下观察发现,高压氧治疗组胰腺组织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病理评分(分)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10.8±1.6比17.9±1.7,22.1±1.6比27.5±1.3,16.8±1.0比29.3±0.8,21.2±1.4比28.7±1.2,均P<0.01).结论 本研究显示,7 d的高压氧治疗对胰腺超微结构及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和CD4+/CD8+比值有改善作用,可能通过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对胰管结扎诱导的AP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早期药膳饮食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药膳饮食对严重烧伤早期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探索保护胃肠黏膜,减少肠道细菌移位,预防脓毒症的发生方法 .方法 将健康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成烧伤药膳喂养组(药膳组,n=30)、烧伤肉汤喂养组(肉汤组,n=30)、烧伤常规饲养组(常规组,n=30)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10).药膳组、肉汤组、常规组于伤后第1、3、7天各取10只,无菌条件下取材检测细菌移位率、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药膳、肉汤及常规组细菌移位率伤后第1、3天明显升高(P<0.01或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烧伤后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1).与肉汤、常规组比较,药膳组细菌移位率及内毒素水平伤后各时间点均下降(P<0.01或P<0.05).结论 早期应用药膳饮食明显降低了严重烧伤大鼠的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表明其对肠道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丙酮酸乙酯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烫伤组(n=24)、烫伤组(n=24)和丙酮酸乙酯(3.23mg/ml)治疗组(n=24),分别于伤后1、3和5d活杀大鼠,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凋亡情况。结果烫伤延迟复苏后1~5d,脾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刺激的增殖反应明显受抑制(P均<0.05);在烫伤后第1d,脾CD3+CD4+T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应用丙酮酸乙酯治疗能够明显恢复烫伤后1~5d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P<0.05),同时烫伤后第1d的凋亡明显下降(P<0.05)。结论丙酮酸乙酯能够有效恢复烫伤延迟复苏后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减轻脾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腹腔镜根治术后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CRC患者120例,分为复发组(n = 96)和未复发组(n = 24),检测患者术后第1天外周血中CD3+、CD4+、CD8+和CD4+/CD8+的含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与复发的关联,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在预测CRC术后复发中的价值。结果 术后复发组CD3+、CD4+和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组(P < 0.05),CD8+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中CD8+细胞水平(O = 1.14 > 1,95%CI:1.05~1.23)是影响结CR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D3+(O = 0.82,95%CI:0.75~0.90)、CD4+(O = 0.91,95%CI:0.85~0.98)和CD4+/CD8+(O = 0.20,95%CI:0.06~0.59)是影响CRC术后复发的保护性因素。ROC曲线表明,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对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外周血中CD3+、CD4+、CD8+和CD4+/CD8+的水平与复发有关,是CR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与预后相关,对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HS)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早期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18只SD大鼠制作成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组(HS组)和等渗盐水复苏组(NS组),每组6只,采用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休克前及复苏/急救后各组大鼠的外周血CD4+、CD8+的百分率及二者比值CD4+/CD8+.结果 在失血性休克/复苏/急救后的早期阶段,HS组和NS组大鼠的外周血CD4+细胞亚群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HS组大鼠的外周血CD8+细胞亚群表达也有所升高,而NS组大鼠的外周血CD8+细胞亚群表达则无明显改变,从而导致NS组大鼠的外周血CD4+/CD8+比值较Sham组和HS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中,与NS复苏相比较,HS复苏能明显减轻复苏后早期的免疫炎症调节功能紊乱,有助于维持T细胞的辅助-抑制免疫炎症调节网络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免疫调节剂咪喹莫特对卵蛋白(OVA)致敏大鼠支气管旁淋巴结(PBLN)细胞培养体系中T辅助淋巴细胞(Th)亚群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PBLN细胞培养体系,并按不同浓度分为A~F组进行干预。在培养0、3、6、12、24、48h后,各组分别取5孔细胞培养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细胞因子的蛋白质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沉淀中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 在A组的各时间点PBLN细胞培养液中,仅可检测到少量IFN-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咪喹莫特浓度为1、10μg/ml的E和F组与B组相比,IL-4及相关mRNA水平增加缓慢,IFN-γ水平增长迅速(均P〈0.005)。此作用从培养6h开始,12h达峰值,持续至24h。在培养12~48h时,C组IL-4表达与B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咪喹莫特对致敏大鼠PBLN细胞培养体系中Th亚群产生细胞因子的最佳作用发生在12h时,提示咪喹莫特可能在支气管哮喘等特异性疾病的迟发炎症反应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SD大鼠淋巴细胞亚群及海马组织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60只SPF级老年SD雄性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只。对照组大鼠给予利多卡因椎管内阻滞麻醉,观察组大鼠给予丙泊酚全身静脉麻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大鼠术后30 min以及术后1 d、3 d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后1 d、3 d血清炎性指标白介素-1β(IL-1β)与白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术后3 d、7 d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并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比较两组大鼠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大鼠术后30 min以及1、3 d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占比都显著低于术前30 min,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大鼠术后30 min以及术后1 d、3 d的CD8+T淋巴细胞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大鼠术后1 d、3 d的血清IL-1β与IL-6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大鼠术后3 d、7 d的海马组织GFAP相对表达水平、细胞凋亡指数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相对于椎管内阻滞麻醉,在老年SD大鼠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可抑制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导致GFAP蛋白的表达与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促进海马组织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胃肠手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对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对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和体液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及其护理。方法 将胃肠手术病人分为营养组和对照组。营养组将胃肠管置入胃内,术后第一天开始滴入能全力,术后第7天停止灌注,病人进食半流饮食。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输液治疗,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食。采集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营养组3天内恢复肠蠕动占87%,平均住院天数10天,白蛋白降低者占12,5%;而对照组3天内恢复肠蠕动占30%,平均住院天数14天,白蛋白降低者占70%。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营养组CD3、CD4、CD8水平升高;其中CD3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液免疫功能指标:营养组IgA、IgG水平升高;其中IgG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好,肠蠕动恢复早,住院时间短。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指标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丙酮酸乙酯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大鼠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10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7)、假烫伤组(n=32)、 烫伤组(n=32,伤后6 h腹腔内注入40 ml/kg生理盐水)和EP(3.23 mg/ml)干预组(n=32.伤后6 h腹腔内 注入40 ml/kg EP液),分别于伤后1、3、5和7 d活杀,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白细胞介素-2(IL-2)生成 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结果烫伤延迟复苏后1~7 d,脾淋巴细胞丝裂原刺激的增殖反应明显 受抑制(P均<0.05)。烫伤后1~5 d IL-2生成明显减少(P均<0.05),且烫伤后1和3 d IL-2R的表达显 著降低(P均<0.05)。EP干预能够明显恢复烫伤后1~7 d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均<0.05),伤后1、3 和5 d,IL-2的生成显著增加,但对IL-2R的表达无影响(P均>0.05)。结论 EP能显著增加脾淋巴细胞的 增殖能力和IL-2的产生,从而有效改善烫伤延迟复苏后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对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和体液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及其护理.方法将胃肠手术病人分为营养组和对照组.营养组将胃肠管置入胃内,术后第一天开始滴入能全力,术后第7天停止灌注,病人进食半流饮食.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输液治疗,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食.采集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营养组3天内恢复肠蠕动占87%,平均住院天数10天,白蛋白降低者占12.5%;而对照组3天内恢复肠蠕动占30%,平均住院天数14天,白蛋白降低者占70%.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营养组CD3、CD4、CD8水平升高;其中CD3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液免疫功能指标:营养组IgA、IgG水平升高;其中IgG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好,肠蠕动恢复早,住院时间短.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指标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出血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分析。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对49例脑出血患者和45例对照者外周血CD3、CD4、CD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脑出血急性期CD3、CD4和CD4/CD8明显降低,病情越重者。CD3、CD4和CD4/CD8下降越明显,而CD8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脑出血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发生明显的改变和平衡失调,病情越重。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和平衡失调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前S1合成肽对肝细胞癌(HCC)组织中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分析,探讨前S1合成肽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导致的HCC组织中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和CD4+/CD8+比值的影响,为特异性治疗HCC提供依据。方法用Merrifield固相化学合成法合成HBV中前S1抗原性最强的P34~59多肽段。测序后,用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溶解除菌后作为抗原。选择1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HCC,术前血清乙肝标志物检测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HBVDNA阳性,且HBsAg在HCC组织中表达亦为阳性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在96孔培养板的每孔加入经密梯度离心获得的单个核细胞悬液100μl(1×106细胞),设每孔含前S1合成肽的量分别为1、5、10、15μg及白细胞介素-II500u和阴性对照共6组,每组均设3复孔,作用7天后制片,采用APAAP法观察CD3+、CD4+、CD8+和CD4+/CD8+的比值变化。结果含前S1合成肽10μg/孔和15μg/孔组中,CD4+表达有增加,分别为(35.3±3.4)%和(34.9±3.8)%,与自身对照[(29.3±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9,P0.01;t=5.389,P0.01);CD4+/CD88+比值两组分别为1.09±0.39,1.14±0.43,与自身对照0.81±0.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1,P0.01;t=4.762,P0.01);10μg/孔和15μg/孔组CD4+表达和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9,P0.05;t=0.361,P0.05)。结论在适当的剂量下,前S1合成肽能够在体外改变HCC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使CD4+增加,但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同时能改变CD8+静息状态,使二者互相作用,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 ,为特异性运用前S1蛋白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烫伤对大鼠T,B淋巴细胞功能影响及免疫调节剂对其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同免疫调节剂对烫伤大鼠T、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本文采用3H-TdR掺入法、极限稀释液体微培养法和溶血空斑试验,分别测定了各组烫伤大鼠伤后第5、10天时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1)烫伤后大鼠脾脏T、B淋巴细胞增殖率、T细胞克隆形成率及抗体形成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1)。(2)伤后立即应用免疫调节剂,可明显改善烫伤大鼠的上述免疫指标,使其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