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男51岁2005年4月20日住院住院号:05001365患者于半年前,左眼开始持续性溢泪,随之发现下泪小点处发红,至泡状隆起,逐渐增大。3个月后,左下睑内侧皮肤一黑痣迅速增大。右眼视力0·8,左眼视力1·0。双眼球前后节均正常。左眼下泪点处充血、膨大,并轻度隆起,泪小点完全被膜状物闭锁,下睑内眦部皮肤可见约5mm×5mm近圆形黑痣,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轻度隆起呈乳头状,不伴有结痴、出血及溃破等。痣的内缘位于下泪点内1mm,外缘位于泪点外4mm,上缘达下睑睑缘,下缘终止于睑缘下5mm。诊断:左眼下泪小点膜性闭锁,左眼下睑黑色痣。住院后第2天,局麻下…  相似文献   

2.
孙光  邱英  李冰 《眼视光学杂志》2005,7(4):268-268
男,51岁,2005年4月20日住院,患者于半年前左眼开始持续性溢泪,随之发现下泪小点处发红,呈泡状隆起,且逐渐增大。3个月后,下睑内侧皮肤一黑痣迅速增大。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8,左眼视力1.0。双眼球前后节均正常。左眼下泪点处充血、膨大,并轻度隆起,泪小点完全被膜状物闭锁,下睑内眦部皮肤可见约5 mm×5 mm近圆形黑痣,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轻度隆起呈乳头状,不伴有结痂、出血及溃破等。其痣内缘位于下泪点内1 mm,外缘位于泪点外4 mm,上缘达下睑睑缘,下缘终止于睑缘下5 mm。诊断:①左眼下泪小点膜性闭锁。②左眼下睑黑色痣。住院后,第2天在局麻下…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副泪小点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杨××,女性,23岁。主诉:左眼间歇流泪1月余。检查发现左眼上下睑缘均见两对泪小点。靠鼻侧的一对泪小点开口为椭圆形,位于距内眦约3mm的睑缘内侧,不易发现;靠颞侧的一对泪小点开口呈圆形,位于距内眦约6mm的睑缘内侧,较易发现,上下睑缘相邻两个泪小点之间的均有少许分泌物贮留。探通发现上、下睑缘的两对泪小点各通入一泪小管,泪道冲洗通畅。分泌物去除后,溢泪症状消失。讨论:先天性副泪小点又称多泪小点,我国孙葆忱(1960年)、穆竹虚(1966年)、杨和春(1984年)、乐承辉各报道一例[1]。通常下睑较多见,在正常泪小点内侧的睑缘上,出现…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1岁。因双眼痒2周就诊,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双眼视力1·0;双眼结膜充血( ),睑结膜少量滤泡增生。左眼下睑缘见两个泪小点,位于距内眦约2 mm的睑缘内侧的泪小点开口为椭圆形,约5 mm×1 mm,较难发现(鼻侧),睑缘内侧距内眦约8 mm处的泪小点开口呈圆形,直径约1 mm(颞侧)(图1)。泪道探通术发现两泪小点与各自的泪小管相通,分别距泪囊7 mm、11 mm,均能通达泪囊。冲洗泪道见上泪小点及下两个泪小点均通畅。用泪道探针从颞侧泪小点探入并留针,从鼻侧泪小点用冲洗针头刺入,感觉冲洗针头从探针上方通过(图2)。诊断:左眼先天性副…  相似文献   

5.
泪囊部横纹肌肉瘤天津眼科医院李凤英,林锦镛患者男30岁左眼内眦部生长肿物半年,逐渐增大,近日因肿物流血、疼痛而来我院就诊。左眼视力1.0,内眦部及泪囊区有一肿物,约17×15mm大小,质地柔软,皮肤表面无红肿,睑裂较对侧小。睑缘无内外翻,泪点位置及大...  相似文献   

6.
患者刘某,男,61岁.因左眼红、痒、分泌物增多、流泪1个月于2004年2月20日到我科就诊.眼部检查发现左眼下睑缘内侧后唇见两个泪小点,与睑缘呈水平排列,和正常泪小点大小形态一致.两泪小点相距约2 mm,靠鼻侧泪小点距内眦约5mm,冲洗针头经此泪点只需斜向内侧睑缘水平即可进入泪小管,该泪小管极表浅,较薄,透过睑结膜可清晰见探针走向.靠颞侧泪小点进针后向睑缘垂直插入约2 mm,然后呈一直角转向水平位,进入与靠鼻侧泪点相连的泪小管呈上、下排列的另一独立泪小管.经冲洗发现冲洗液通过两泪小管均能进入鼻腔,二者间并无相互返流.左上睑泪小点位置正常,全身各组织器官未发现发育异常,否认家族史.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0岁。因左眼溢泪近10年就诊。既往未经任何治疗。眼部检查:双眼视力0.8,戴镜矫正视力均为1.2。右眼泪器正常。左眼上泪小点缺失,下睑缘可见平行的二个小孔,颞侧者距内眦7mm,其大小形态及位置均为正常泪小点。鼻侧者距内眦3mm,其孔径约为颞侧者3倍。另外距内眦3mm皮肤表面可见一针尖大小瘘口,无红肿及炎性分泌物,可插入小探针约10mm。挤压泪囊区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自鼻侧下  作者单位:336300江西省宜丰县人民医院泪小点溢出。泪道冲洗试验:两个泪小点注水后均与瘘管相通,两泪小点之间相互沟通,泪道冲洗不通畅。余外眼及眼底检查均未…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 病例1,女,73岁,因左眼溢泪于2009-10-10来我院就诊。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发现右眼上睑泪乳头处两个泪小点,二者间距约1.5mm,偏颞侧泪小点距内眦约8.5mm,近鼻侧泪小点距内眦约7.0mm,两个泪小点均能接触泪湖,直径均约0.2mm,呈椭圆形。下睑有一正常泪小点,大小约0.3mm。冲洗泪道见右上睑两泪小点及下睑泪小点均通畅。  相似文献   

9.
杨××,男,18岁。左下泪点处曾为麦芒刺伤,至3个月时,局部己长出一肿块,出现溢泪不适。检查见左下睑轻度外翻,泪小点处有一5×10mm~2大小的肿块,色淡  相似文献   

10.
唐建 《眼科新进展》2007,27(9):648-648
患者,男,23岁,因双眼异物感2d于2007年4月1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均为1.0,双眼睑形态、位置正常,双眼上、下泪小点形态、位置正常,冲洗通畅。左眼内眦睑缘可见一个额外的泪小点.直径0.5~0.7mm,开口朝向泪阜,挤压泪囊区无分泌物溢出,生理盐水冲洗通畅,上、下泪水点无液体返流.行泪道探针检查发现其内侧端进入泪囊。  相似文献   

11.
泪点闭锁是眼科门诊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采用泪点扩张术,如果多次扩张泪点失败,可行泪点成形术。观介绍一种操作简便、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即用道置管治疗泪点闭锁。一、临床资料1.对象:下泪小点闭锁合并上泪小点狭窄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最大为6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双侧一家系下泪小点完全世闭锁罕见。我们遇一家系3人患此病,经1次治疗成功,报告如下。例1,女性,18岁,业余剧团演员。双眼溢泪于1990年6月就诊本科。患者自幼双眼溢泪,就诊前从事剧团演出,双眼溢泪不利于脸谱着色及化装(泪水冲刷涂料及颜色)。患者系第1胎顺产,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智力障碍;双眼远视力1.5,近视力15,色觉正常;双外服无异常,眼球活动自如。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双眼下泪小点完全闭锁(裂隙灯下见一层膜祥物全封闭);诊断“先天性下泪小点闭锁”。在1%地卡因药物表面座醉下行双泪点扩张加泪道冲洗术,裂隙…  相似文献   

13.
张红 《临床眼科杂志》2002,10(4):308-308
患者女 ,18岁 ,学生。无任何症状 ,偶然发现右眼内眦部有一小孔 ,主动要求检查。体格检查 :颜面部无畸形。双眼视力 1.0 ,无睑内、外翻及上睑下垂。双眼上下泪点位置正常。双泪阜正常存在 ,右眼内眦泪阜鼻侧有一漏斗状开口的小孔 ,直径约 0 .8mm,疑为“先天性泪道发育异常”。经过小孔冲洗泪道通畅 ,复经同侧上、下泪小管冲洗泪道均通畅。左眼正常。双眼前后节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右眼先天性多余泪小管”。讨论 :多余泪小管又称副泪小管 ,与多余泪小点同时伴发的泪小管 ,可为盲端或通入正常泪小管中。Flercher(190 6 )认为这种畸形是由…  相似文献   

14.
余××女45岁住院号181526 1986年2月因左眼经常流泪,挤压泪囊处有血水溢出,无压痛。4年前曾施甲状腺腺瘤手术(病理切片证实)。全身检查无异常,血压120/90mmHg。双眼视力均为1.5。右眼无异常。左眼上下泪点位置正常,开口清楚,挤压泪囊时有血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泪道冲洗通畅。眼前段及眼底正常。右鼻腔正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49岁,2月前被拳击伤面部,当时右侧鼻根软组织裂伤,出血少,未曾就医,未曾缝合.现右眼溢泪2月.检查右眼下睑位置正常,无外翻.下睑近内眦4 mm处睑缘切迹,下泪点闭塞,按压泪囊区无脓性分泌物溢出.  相似文献   

16.
徐东强  曾波 《国际眼科杂志》2008,8(9):1947-1948
目的:了解外伤性泪小管断裂位置的规律,为手术时方便寻找鼻侧断端口提供依据。方法: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105例,18~72(平均35.6)岁,常见致伤原因依次为:车祸伤,拳击伤,手抓伤,工伤,眼镜划伤等;所有患者手术时通过直视法或逆行法找到鼻侧断裂口,用游标卡尺测量。若鼻侧断端位于下睑,则测量鼻侧断裂口与下泪点的距离,与下睑缘和最近下睑皮肤表面的距离,若鼻侧断端位于内眦部,则测量鼻侧断端与内眦点的距离和与最近内眦部皮肤表面的距离。结果:鼻侧断端位于下睑时,与下泪点距离为(8.56±4.25)mm,与睑缘表面距离为(1.54±0.67)mm,与下睑皮肤表面最近距离为(7.36±3.71)mm;鼻侧断端位于内眦部时,与内眦点的距离(2.12±0.53)mm,与内眦部皮肤表面的最近距离(3.24±0.92)mm。结论:根据上述解剖测量结果,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中会较容易寻找到鼻侧断端。  相似文献   

17.
杨影  樊映川  罗谦 《国际眼科杂志》2008,8(7):1492-1493
目的:研究内眦韧带修复在治疗泪小管断裂伴下睑外翻中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入院治疗的18例泪小管断裂伴下睑外翻的患者其中断裂位置距泪小点>2mm的14例采用泪小管吻合联合下睑睑板-内眦韧带修复术;<2mm的4例采用行泪小管吻合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3mo。结果:18例均无下睑、泪小点外翻,冲洗泪道均通畅。结论:泪小管吻合合并下睑睑板-内眦韧带修复术治疗下睑撕裂伴泪小管断裂,效果显著,未见溢泪及下睑外翻。  相似文献   

18.
患者张×,女,45岁。因右眼流泪2月,于1999年4月24日在某医院诊治,行右眼泪道冲洗时,术者在操作过程中致使冲洗针头从弯曲处断裂,断端进入右眼下泪小管内,约1小时后来我院诊治。眼科检查:右眼外眼正常,下泪小点及泪小管无裂伤,无出血,断端针头全部进入下泪小管内无外露,在内眦部结膜面的内眦角下方稍有隆起。考虑断端的前部已进入泪总管,在X线机下,见右眼内眦角下方即下泪小管与泪总管处,有一长约8mm,宽约05mm的金属异物。我们即在局麻下,先用泪小点扩张器将右眼下泪小点充分扩张,暴露下睑结膜面,再用眼科电磁铁吸引器,沿结膜面及下泪小…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16岁,左眼被铅球掷及睑裂伤流血半小时急诊。检查:视力双0.3矫正至1.0.左下睑于下泪小点内6mm处纵形裂伤,长约8mm,深达睑皮下肌层、泪早结膜。冲洗泪道由下泪点进针7mm,下泪小管断裂,领鼻侧端分离。余双眼前后段未见异常。诊断:左下睑挫裂伤、下泪小管断裂、泪早结膜裂伤。处理:下睑裂伤清创缝合,下泪小管吻合加插管术。术中用一次性前房冲吸针头由下泪点进针7mm于下泪小管颞侧断端穿出,用肾上腺素棉签点拭睑裂伤口鼻侧创面,寻找下泪小管鼻侧断端,可见一白色管状口,河由此伸入3mm触及骨壁即泪囊内侧壁,将针叨转向下…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 ,49岁 ,2月前被拳击伤面部 ,当时右侧鼻根软组织裂伤 ,出血少 ,未曾就医 ,未曾缝合。现右眼溢泪 2月。检查右眼下睑位置正常 ,无外翻。下睑近内眦 4mm处睑缘切迹 ,下泪点闭塞 ,按压泪囊区无脓性分泌物溢出。球结膜轻度充血 ,角膜透明 ,前房清 ,虹膜纹理清楚 ,瞳孔直径 3mm ,光反射灵敏 ,晶体轻度浑浊。经上泪点泪道冲洗通畅 ,扩张下泪点 ,行泪道冲洗 ,冲洗液全部从原点返回 ,无皮肤水肿出现。用泪道探针探查 ,右眼下泪小管近泪点约 4mm处阻塞。诊断 :右眼下泪小管阻塞。入院后在局麻下行Nd :YAG激光右眼泪小管再通 ,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