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6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所进行抢救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26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抢救,15例患者治愈出院,1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42.3%(15/26)。结论心源性休克是AMI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精心护理是关键。护士应加强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具备较强的急救意识和熟练的急救技能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CCU护理经验,以提高疾病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在CCU所进行抢救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朵22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抢救,17例患者好转出院,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77%。结论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时行呼吸机辅助治疗,并加强呼吸道的管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护理特点及观察要点,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2009年3月-2010年11月我科收治1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 16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过紧急救治及护理,12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参与抢救,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护理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15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积极治的抢救,采取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特殊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有11例患者治愈,4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26﹪。结论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临床上通过早确诊,早治疗,积极抢救,精心护理及密切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患者摆脱痛苦,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5.
心源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泵功能衰竭,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占绝大部分. 据统计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老年AMI患者的发病率达80%,其病死率为70%~90%.因此,老年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防治不容忽视.我科自2005年5月至2008年l0月共救治 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3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56例,所有患者在24h内均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通过加强护理及监护,降低病死率。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可提高PCI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56例患者中,54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96%。结论 PCI联合IABP对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有较好的疗效,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PCI的护理配合和IABP的工作原理及机械操作,确保PCI及IABP有效、安全实施,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对其实施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8例患者中治愈出院29例,因抢救无效死亡9例,病死率为23.7%。结论护理人员在抢救及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配合使用有效药物外,要加强患者的临床观察,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性心源性休克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镇静、血管活性药物硝普钠、多巴胺剂量、补液量的调整时机及效果。结果:72小时16例AMI性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率为65%,有效率为25%。结论:AMI性心源性休克在基层医院治疗的关键是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时正确调整补液,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抢救措施及护理特点.方法 对71例AMI患者进行严密监测,连续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病情及胸痛等观察,采取不同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抢救成功68例,死亡3例,1例死于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例死干心源性休克,1例年龄较大死于肺部感染.抢救成功率95.77%.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识别危险因素,采取及时有效抢救措施及护理措施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经过。方法对本科22例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所进行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的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22例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经积极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有18例患者治愈出院,有4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占22.2%。结论心律失常是AMI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如果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精心的护理是可以挽救生命的,因此护士要加强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具备较强的急救意识和熟练的急救技能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苏小艳 《现代医学》2011,39(5):603-605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总结2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结果:22例患者中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余20例顺利出院。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能降低病死率,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全面细致的护理可以协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抢救重点。方法收集32例老年人AMI合并MO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老年AMI病死率随受累脏器功能障碍数目增多而增加;老年AMI发生MODS患者中合并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病死率分别为60%、36.8%和33.3%。结论老年AMI患者容易出现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是导致老年AMI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周静  徐静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108-109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对3例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分别于AMI3、6、8h后应用IABP,术前进行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IABP的运行状况及气囊导管护理等。结果3例患者于应用IABP后血压回升、心功能改善,IABP撤机时间分别为3,5,8d。结论AMI后,根据病情及时采用IABP,可显著提高AMI伴泵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急救与护理效果。结果:6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生心律失常50例,心力衰竭21例,再次心肌梗塞2例。经过积极抢救和综合护理干预后,61例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6例患者因严重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跳骤停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1.04%。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进行急救,严密观察病情,提供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并发低血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其中部分患者为可逆性因素所致低血压,如能及时纠正可化险为夷.方法 本文观察50例AMI患者,有20例出现低血压.其中12例为心源性休克所致低血压;另8例为非心源性因素所致.结果 20例患者中5例死亡,15例存活.结论 患者AMI后低血压病死亡率高,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实施正确有效的抢救护理,才能及时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危重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例危重心脏病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患者应用IABP治疗,其中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室壁瘤切开折叠术,1例主动脉瓣加二尖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术(Bentall)加全弓置换术,1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其中5例发生心脏骤停并进行心肺复苏术(CPR)。结果:10例顺利撤离IABP,抢救成功率50%。结论:IABP是抢救危重心脏病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应该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17.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泵衰竭最为严重的临床表现,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单纯AMI患者病死率是70%,而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高达60%-90%[1],因此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防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优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在相同临床治疗基础上观察2组的抢救成功率和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 优化护理组成功抢救患者24例,抢救成功率达92.31%;常规护理组成功抢救患者17例,抢救成功率为65.38%,优化护理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化护理组住院时间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应用优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增强医患间和谐关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咯血并发窒息21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正确的护理措施在大咯血并发窒息抢救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大咯血并发窒息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配合抢救措施。结果:抢救成功20例,成功率95.2%。结论: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大咯血并发窒息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60例AMI患者采用绝对卧床休息、心电监护、专人护理、及时调整药物及液体输入速度,特别重视溶栓抗凝治疗等护理。结果 18例(30.0%)高龄严重患者救治无效死亡;42例(70.0%)经住院28.98d(平均56.5d)病情稳定出院。结论 AMI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精心治疗和周密的护理,抢救成功率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