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首次抑郁发作使用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后,出现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记录177例以抑郁发作为首次发作形式的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并比较它们在没有出现自杀组和出现自杀组之间的差异,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与Hosmer-Lemeshow分别评估危险因素模型的准确度和拟合优度.结果 没有出现自杀风险患者154例,出现自杀风险患者23例.出现自杀风险的患者组中饮酒史、心境障碍家族史、有易激惹症状、绝望感和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比例高于未出现自杀风险的患者组(均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使用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而导致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为:易激惹(OR=4.04,95%CI:1.40-11.67,P<0.05),有精神病性症状(OR=6.23,95%CI:1.41-27.56,P<0.05).ROC为0.71.Hosmer-Lemeshow为0.58.结论 易激惹症状、精神病性症状是双相障碍首次抑郁发作予SSRI治疗出现自杀风险的潜在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具有自杀风险的抑郁障碍患者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方面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早期识别具有自杀风险的患者,有针对性地给予干预。方法选取117例来自北京回龙观医院门诊、经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5. 0中文版筛查符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未治疗抑郁障碍患者,根据MINI 5. 0中文版自杀模块的访谈结果,将患者分为自杀风险组(n=52)和无自杀风险组(n=65)。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进行认知调节策略的测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发生率为44. 4%(52/117)。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自杀风险组患者更多见于女性、未婚、平均年龄更小、发病年龄更早、HAMD-17总评分更高、伴精神病性症状率较高,自杀风险组自我责难、接受、沉思、灾难化4个认知调节策略维度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均高于无自杀风险组(P均<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 539,95%CI:1. 383~9. 057)、发病年龄(OR=0. 931,95%CI:0. 895~0. 968)、HAMD-17总评分(OR=1. 207,95%CI:1. 063~1. 370)和灾难化(OR=1. 143,95%CI:1. 002~1. 305)与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相关(P均<0. 05)。结论女性、发病年龄早、抑郁症状严重和灾难化可能为未治疗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成人癫痫患者自杀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自杀风险模块和抑郁障碍模块对211例我院门诊的成年癫痫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就业状况、婚姻、教育年限、发病年龄、病程、发作类型、发作频率、头颅M RI结果以及使用抗癫痫药种数,比较上述因素与自杀风险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有自杀风险的患者占21.3%(45/211),伴抑郁障碍的患者占17.1%(36/211);而伴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高达75.0%(27/36),非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达10.3%(18/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25,P<0.01)。结论伴抑郁障碍的癫痫患者自杀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4.
自杀不仅仅是抑郁障碍最严重的后果,更是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约4%的抑郁障碍患者死于自杀.目前很多研究发现抑郁障碍自杀与5-羟色胺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等生物学标记物有关.如何准确预测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是目前多项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抑郁障碍自杀与细胞因子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自杀性自伤(NISS)行为与自杀风险的关系.方法 对146例符合DSM-5建议诊断标准的NSSI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基线期及随访期采用NSSI行为问卷、儿童焦虑量表、儿童抑郁量表、MINI自杀模块进行评估.结果 一年后随访到123例,NSSI一年内出现自杀风险21例,占17.1%,无自杀风险102例,占82.9%;7例(5.7%)个体NSSI消退.自杀风险组的诊断种类要多于无风险组,基线期及随访期NSSI方式更多,随访期NSSI频率及抑郁情绪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期NSSI方式种类为NSSI一年内出现自杀风险的影响因素.结论 NSSI出现自杀风险较高,而消退较低,NSSI方式种类是自杀风险出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在情感气质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来自我院门诊103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访谈结果,分为有自杀风险组和无自杀风险组。用情感气质量表(temperament evaluation of the Memphis,Pisa,Paris,and San Diego-auto questionnaire,TEMPS-A)评估情感气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 45.6%(47/103)的抑郁症患者伴有自杀风险。与无自杀风险组患者相比,有自杀风险组患者女性、无业及未婚者较多,发病年龄较早,HAMD总分以及TEMPSA中循环气质、抑郁气质、焦虑气质评分较高(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392,95%CI:1.246~9.232)、发病年龄(OR=0.924,95%CI:0.844~0.966)、HAMD总分(OR=1.134,95%CI:1.022~1.258)和循环气质评分(OR=1.204,95%CI:1.015~1.427)与自杀风险相关。结论女性、发病年龄早、抑郁症状严重和循环气质突出可能为首发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韧性在青少年抑郁症状和自杀风险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描述性调查研究,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选取德阳市163所学校的71 137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查法,采用心理韧性量表简版(CD-RICS-10)、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评定其心理韧性、抑郁症状和自杀风险,并采用多元分层回归分析心理韧性在抑郁症状和自杀风险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 (1)CD-RICS-10评分与PHQ-9、SBQ-R评分均呈负相关(r=-0.305、-0.268,P均<0.01);(2)心理韧性在抑郁症状与自杀风险间起调节作用(β=-0.100,t=-31.716,P<0.01);(3)在不同性别的青少年中,心理韧性均在抑郁症状与自杀风险间起调节作用(β=-0.086、-0.084,t=-17.502、-18.839,P均<0.01)。结论 心理韧性可以缓解青少年高水平抑郁症状对自杀风险的影响,这种效应在男性和女性青少年中均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脑磁图(MEG)γ频段活动异常脑区与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中自杀因子评分将56例抑郁障碍患者分为高自杀风险组(26例)及低自杀风险组(30例),给予其自杀风险量表(NGASR)评估;采用事件相关设计,以正性情绪任务时利用MEG采集γ频段下各脑区能量值,使用聚类置换检验法比较出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组(50名)γ频段能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定义为与抑郁障碍相关的脑区;再在其中比较出高、低自杀风险组间γ频段能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分析其与NGASR评分相关性。结果:γ频段下发现35个与抑郁障碍相关脑区;其中与NGASR评分相关的脑区为右侧海马(r=-0. 299,P=0. 04)、右侧旁海马(r=-0. 307,P=0. 04)、左侧枕中回(r=-0. 299,P=0. 04)、右侧颞中回(r=-0. 301,P=0. 04)及右侧颞极(r=-0. 332,P=0. 02)。结论:抑郁障碍患者海马、颞叶、枕叶等脑区出现γ频段活动异常;可能与自杀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女性双相情感障碍(BD)住院患者高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 2010 年 4 月至 2019 年 6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378 例女性 BD 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 自杀风险,分为低自杀风险组(n=220)和高自杀风险组(n=15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 临床特征差异,采用二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女性 BD 住院患者高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低自 杀风险组相比,高自杀风险组患者的本次住院天数少、首发年龄及首次抑郁发作年龄小、总发作次 数及抑郁发作次数多、躁狂发作次数少、首发症状为抑郁者和双相Ⅱ型障碍者(BD-Ⅱ)比例高、有精 神病性症状者比例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发作次数 (OR=1.56,95%CI=1.32~1.83)、BD类型(OR=2.30,95%CI=1.16~4.58)以及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OR=0.56, 95%CI=0.35~0.90)是女性 BD 患者高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P< 0.05)。结论 抑郁发作次数频繁、 BD-Ⅱ、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是影响女性 BD 患者高自杀风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圳某企业外来劳务工的抑郁、焦虑情绪和自杀风险的现状及与自杀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自编的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资料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患者健康问卷焦虑量表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自杀筛选问卷等量表为工具,对深圳某企业1845名外来劳务工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及自杀风险进行现况调查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1845名外来劳务工中,689例存在轻度及以上抑郁症状,占37.3%,其中中度以上抑郁146例,占7.9%;392例存在轻度及以上焦虑症状,占21.2%,其中中度以上焦虑67例,占3.6%.(2)男性和女性员工的抑郁评分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和女性员工焦虑评分在未婚组(P=0.02)和高中及以上组(P=0.0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度以上抑郁(OR=6.886,P<0.01)和中度以上焦虑(OR=2.984,P <0.05)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深圳某企业部分外来劳务工存在轻度及以上抑郁或焦虑症状,中度以上抑郁和焦虑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氯胺酮是否具有独立于其抗抑郁作用的抗自杀作用。方法本研究利用临床研究项目"氯胺酮治疗重度抑郁障碍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库,进行二次数据分析。纳入13例接受氯胺酮单次注射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he 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RDS)、贝克自杀意念问卷(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SSI)评估基线与氯胺酮静滴后4 h的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抗抑郁作用和抗自杀作用的评定分别采用抑郁评分减分值和自杀评分减分值,分析抗自杀作用和抗抑郁作用的相关性。结果 HAMD-17自杀评分减分值与HAMD-17抑郁评分减分值有相关性(r=0.60,P=0.03),决定系数R2=0.36。SSI总分减分值与MARDS抑郁评分减分值有相关性(r=0.59,P=0.03),决定系数R2=0.35。结论氯胺酮抗自杀作用的变异中只有35%~36%可用其抗抑郁作用解释,提示氯胺酮可能具有独立于其抗抑郁作用的抗自杀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深圳市中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以中学生情绪及相关问题调查表、贝克抑郁量表和自杀行为问卷一修订版为工具对417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自杀意念终生发生率、自杀计划发生率和自杀未遂终生发生率分别为42.40%、7.92%和1.4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自杀意念相关的因素为抑郁情绪、抑郁家族史、父母婚姻关系差、自杀家族史、独生子女、高年级学生和家庭经济状况差;与自杀计划相关的因素为抑郁情绪、母亲文化程度高、自杀家族史、家庭经济状况差和学习成绩差等因素;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因素为抑郁情绪和父母婚姻关系差。结论深圳市中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高,抑郁情绪、父母婚姻关系差、有抑郁家族史、有自杀家族史和家庭经济状况差是发生自杀倾向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引起社会与家庭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干预,尽量减少自杀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复自杀行为者的特点及其自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WHO健康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自杀强度量表等对115例住院的自杀未遂者实施调查,并追踪随访6年,对整个病程中仅有单次自杀行为和重复自杀行为两类人群住院时人文特点及评估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15例自杀未遂者中重复自杀行为24例,占20.9%。24例重复自杀行为者就诊治疗时年龄42.6±13.2岁,WHO健康量表得分7.04±5.64,Beck抑郁自评得分26.25±17.36,自杀强度得分10.04±4.94,16例(66.7%)患有精神疾病;91例单次自杀行为者年龄32.6±13.9岁,WHO健康量表得分15.91±5.61,Beck抑郁自评得分6.82±10.51,自杀强度得分7.76±3.97,20例(22.0%)患有精神疾病。重复与单次自杀行为者比较,两组在年龄、WHO健康量表、Beck抑郁自评得分、自杀强度得分、有无精神疾病以及自杀方式、是否真的想死、是否存在困扰1年以上躯体病或残疾、未来没有希望、身体健康状况自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自杀强度得分与是否真的想死得分相加代表的自杀致死倾向(P=0.036,OR=2.85,β=1.047),WHO健康量表与身体健康自评得分相加所代表的健康心理状态(P=0.026,OR=0.320,β=-1.141)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重复自杀行为者多患有精神疾病,抑郁心境、无望、自杀强度高等。有效评估这些因素对了解或防范未遂者再次出现自杀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激、自我、抑郁与自杀意念形成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应激、自我、抑郁与自杀意念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以及自杀意念条目等分别对732名大学生的应激、自尊、自我效能、自我概念、抑郁以及自杀意念水平进行测评,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研究变量间的关系。结果应激、自我、抑郁和自杀意念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应激对抑郁的总体效应为0.312(标准系数估计值,下同),其中通过自我的间接效应为0.203;应激对自杀意念的总体效应即通过自我和抑郁的间接效应为0.133;自我对自杀意念的总体效应为-0.279,其中通过抑郁的间接效应-0.155;抑郁对自杀意念的总体效应为0.211,通过自我的间接效应为-0.106。结论应激通过自我和抑郁的中介效应间接导致自杀意念。抑郁和自我可以相互作用,共同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抑郁发作中有无焦虑症状的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抑郁发作中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对47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和32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自杀率高、疗效差且复发率较高.结论焦虑症状是抑郁发作病人自杀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焦虑症状可降低抑郁发作患者的自杀率,提高抑郁发作的疗效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抑郁发作中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 对47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和32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 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自杀率高、疗效差且复发率较高。结论 焦虑症状是抑郁发作病人自杀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焦虑症状可降低抑郁发作患者自杀的危险性,提高抑郁发作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公寓老年人群中抑郁症候群和自杀意念的关系. 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编自杀意念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2所老年公寓的22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和Spearman相关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抑郁症候群与是否发生自杀意念相关(r=0.437,P<0.0001),与自杀意念等级也相关(r=0.46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自杀意念发生的抑郁症状有:放弃了许多活动与兴趣(P=0.01,OR =4.19)、常感到孤立无援(P=0.00,OR =3.17)、觉得未来有希望(P=0.00,OR =0.19)、觉得现在活着很惬意(P=0.03,OR =0.31). 结论:公寓老年人群自杀意念发生和加重与抑郁症候群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四川省6~16岁儿童少年自杀风险的现况,探索自杀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四川省20所小学、20所中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家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简明儿童少年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父母版。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9 711名儿童少年,其中男生9 938人,女生9 773人;2 6~16岁儿童少年自杀风险为4.7%,6~11岁儿童自杀风险为0.3%,12~16岁少年自杀风险为8.8%;3 6~11岁儿童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退缩行为、焦虑抑郁、注意缺陷和攻击行为;12~16岁少年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是女性、单亲家庭、所在地区经济落后、家庭经济差、留守儿童、家长打骂孩子、对孩子不管不问、精神疾病家族史、退缩行为、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缺陷和攻击行为,自杀风险的保护因素是家庭和睦。结论:四川省6~16岁儿童少年自杀风险的现况不容乐观,需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积极干预儿童少年存在的行为问题及其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青少年与成人抑郁障碍患者通过电休克治疗疗效,探究影响电休克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 入组2019年8月~2022年1月我院符合入组标准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19例和成人组抑郁障碍患者28例。两组患者均通过电休克治疗,分别在首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结束后24h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对治疗效果做评定。结果 青少年组患者女性更多、伴精神病性症状更常见、年龄更小、起病更早、抑郁发作病程更长、精神心理科住院次数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BSI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量表评分减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无非自杀性自伤行为(OR=9.500,95%CI:1.091-82.725)、男性(OR=7.467,95%CI:1.799-30.994)与电休克治疗疗效有关。结论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和成人抑郁障碍患者通过电休克治疗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自杀风险,无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男性是电休克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氯胺酮在精神疾病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同于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氯胺酮作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的新型抗抑郁药,应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具有快速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及显著降低自杀风险的优势。本文对氯胺酮用于抗抑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