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感觉症状对Tourette综合征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男性Tourette综合征患儿100例,采用自编抽动障碍感觉性症状问卷进行评定,其中伴有感觉症状的56例,不伴感觉症状的44例,采用耶鲁抽动障碍严重程度量表(YGTSS)分别于治疗前及使用氟哌啶醇治疗后第1、第4及第8周末进行评定.结果 伴有感觉症状的Tourette综合征患儿治疗后YGTSS减分低于不伴有感觉症状的患儿,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 显示,伴有感觉症状的Tourette综合征患儿疗效较差.结论 Tourette综合征常伴有各种感觉症状,且感觉症状对疗效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63例和162名正常对照,患者按是否伴有抑郁症状分为单纯焦虑组以及焦虑-抑郁共存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分别评定受试者的情绪症状、睡眠和生活质量,采用SPSS18.0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46.6%(76/163)的焦虑障碍患者伴有抑郁症状.焦虑-抑郁共存组的SAS标准分、PSQI总分均高于单纯焦虑组(P<0.01),WHOQOL-BREF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 (47.92±8.52 )、(10.17±2.64)、(11.12±2.55)、(11.29±2.27)、(10.69±2.65)],而单纯焦虑组和健康对照组相应得分分别为[(57.88±9.43)、(13.02±2.61)、(13.08±2.29)、(13.44±2.41)、(12.47±2.63)和(65.14±9.42)、(14.99±2.41)、(11.12±2.55)、(11.29±2.27)、(10.69±2.65)],前者各得分均分别高于后两者(P均小于0.01).结论 焦虑障碍患者常伴发抑郁症状,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神经肽类物质神经肽Y(NPY)及P物质(S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人群为研究对象,依据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及诊断性访谈将被试分为四组:既无抑郁又无失眠症状的健康对照组(1组),仅有抑郁无失眠症状组(2组),仅有失眠无抑郁组(3组),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组(4组),每组30例,比较四组的NPY及SP水平。以NPY及SP为因变量,以PSQI、PHQ-9为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4组)NPY的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1组),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4组)SP浓度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SP含量与PSQI、PHQ-9均不相关,NPY含量与PSQI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相对于健康对照组而言,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NPY水平较低;相对于仅患有抑郁或失眠一种症状或的患者以及既无抑郁又无失眠症状的健康对照而言,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SP水平较高,且该组患者的NYP水平与睡眠质量有正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4.
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抑郁症状群及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抑郁症状群筛选工具,调查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抑郁症状群的检出率;探讨神经内科门诊伴有抑郁症状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使用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的抑郁症状群分量表(PHQ-9)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对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306 份.分析了患者抑郁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结果存在抑郁症状群患者有149 例(占受调查人群的48.7%). 具有抑郁症状群的神经内科门诊患者SF-36 各维度评分低于不伴有抑郁症状群患者.SF-36 各维度评分与PHQ-9 评分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0.182~-0.839,P≤0.001).结论 在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中,抑郁症状群检出率较高,这类患者生活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特点及临床预后进行总结.方法对93例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SLE的CNS损害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类弥漫性症状(40.9%)、局灶性症状(23.7%)、抽搐(24.7%)、头痛(10.8%).②局灶性症状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弥漫性症状者,抽搐和头痛患者的预后与弥漫性症状患者类似.③脑脊液蛋白增高及CNS损害发生早的患者预后差.结论本组SLE患者CNS受累的症状分布与国外报道类似,不同症状患者的预后情况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焦虑抑郁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抗抑郁治疗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58例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连用1个月,观察心肌再梗、心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临床情况及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肌再梗、心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明显降低(P<0.05),汉密斯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抗抑郁药物干预治疗改善心梗患者的近期预后,改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7.
桥脑中央型髓鞘融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Iinolysis简称CPM)于1959年由Adams等首先报导,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迅速的发生下肢轻瘫或四肢瘫,伴有明显的假性球麻痹症状,如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不少患者伴有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以及低血压.脑干听觉诱发反应(Brain stem audifory-evoked responses)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糖尿病(DM)患者伴抑郁、焦虑的疗效.方法:将75例伴抑郁焦虑症状的DM患者随机分为加用氟西汀组和仅以内科治疗的对照组,疗程6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氟西汀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67.7%、55.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DM控制情况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氟西汀适宜于治疗DM患者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9.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以不可控制的睡眠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可伴有猝倒、睡眠相关性幻觉、睡眠瘫痪,也可伴有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 rapid-eye-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夜间睡眠障碍.猝倒发作症状复杂多样,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BD)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2011年"中国BD患者诊断评估服务"项目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对306例BD患者中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99例(32.4%)患者应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中自杀模块分为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BD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果:分别有36例(36.5%)及63例患者入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自杀未遂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t=-2.37,P=0.020);发作频繁(χ~2=8.526)、伴有不典型特征(χ~2=6.673)、有自杀观念(χ~2=6.314)、有季节性特征(χ~2=4.956)及有精神障碍家族史(χ~2=6.189)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自杀观念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BD患者的自杀未遂相关(OR=1.055,P=0.008,95%CI:1.014~1.098;OR=4.467,P=0.002,95%CI:1.750~11.403)。结论:年龄大及有自杀观念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BD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的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将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偏头痛患者127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应用氟西汀的为治疗组,应用硫必利的为对照组,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对其抑郁焦虑状态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评估。结果治疗组不仅可以明显减轻偏头痛患者所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还可以显著减轻偏头痛发作次数,缩短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西汀治疗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偏头痛患者有较好疗效,且有一定的防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伴有的躯体疼痛症状的关系。方法:对42例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79例不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对照组)测定血清TNF-α水平,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躯体疼痛症状的程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TNF-α水平[(29.6±4.8)ng/L]显著高于对照组[(27.5±4.2)ng/L](t=2.491,P=0.027);经协方差分析调整影响因素后,两组血清TNF-α水平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F=3.855,P=0.036)。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血清TNF-α水平与VA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呈正相关(r=0.362,P=0.018;r=0.408,P=0.006;r=0.336,P=0.038),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与HAMD评分正相关(r=0.307,P=0.029)。结论:伴有躯体疼痛的抑郁症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高,并可能与躯体疼痛症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是一种伴有特异性全身症状的急性弥漫性葡萄膜炎,它是选择性侵犯全身黑色素细胞的系统性疾病.由于在本病的早期常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或脑炎症状,故又名葡萄膜脑膜综合征(uveo-meningitic syndrome)、葡萄膜脑膜炎(uveo-meningitis)、葡萄膜脑炎综合(uveo-encephalitic syndrome)、葡萄膜大脑炎(uveo-encephalitis)、葡萄膜脑膜脑炎(uveo-meningo-encephalitis).由于  相似文献   

14.
强迫症与分裂型障碍共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强迫症患者的分裂型症状以及分裂型障碍共病发生比率并探讨伴有分裂型障碍的强迫症的临床特点。方法201例门诊强迫症患者,符合ICD-10与DSM-IV强迫症诊断标准,进行强迫症相关的一系列临床评定和ICD-10分裂型障碍症状评定,并分析分裂型症状与临床变量的关系,然后对伴有分裂型障碍的强迫症和单纯强迫症进行临床对照。结果31.3%(63/201)强迫症患者伴有3条或3条以上的分裂型障碍症状,28.4%(57/201)的强迫症患者同时存在ICD-10分裂型障碍。在9条ICD-10分裂型障碍症状中出现率比较高的依次是无内在阻力的强迫思维、古怪的信念或巫术性思想、不寻常的知觉体验、思维形式障碍(如赘述)等。有短暂的幻觉或妄想样信念者占9%。相关分析显示分裂型症状与强迫症状荒谬性(r=0.699,P<0.001)、抵抗力弱(r=0.5,P<0.001)、自知力不良(r=0.453,P<0.001)、残疾程度(r=0.328,P<0.001)等临床变量正相关。与单纯强迫症相比,伴有分裂型障碍者起病相对较急(P<0.05)、强迫症状比较荒谬、患者对症状顺从、自知力差、病情与社会功能障碍较重(P<0.001)。结论部分强迫症患者同时存在分裂型症状并符合分裂型障碍的诊断标准,分裂型症状与强迫症的某些临床特点相关,伴有分裂型障碍的强迫症倾向强迫症状荒谬、患者对症状抵抗较弱、自知力不良、病情较严重、社会功能损害较重。  相似文献   

15.
颈性眩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颈性眩晕(cervicalvertigo)只有在患者主诉以眩晕为主并伴有颈部不适,同时排除与前庭和中枢相关的一些疾病,如中枢性和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耳蜗迷路震荡等多种疾病后方可予以诊断。一、诊断1.诊断标准通常可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诊断。(1)与头颈活动相关的发作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诸如头痛、头晕、视觉障碍、耳鸣,转颈试验阳性。(2)颈部症状:颈部肌肉痉挛、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压痛,有时出现上肢麻痛,牵拉试验阳性征。(3)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恶心、呕吐、出汗、胸闷、心悸。(4)严重者可出现发作性猝倒,一般在头后仰、侧屈或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伴有激越症状不同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5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激越症状患者和59例其他精神疾病伴有激越症状患者,采用多中心、单臂、开放性、干预性研究。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后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 h、24 h、48 h、72 h)进行行为活动评定量表(BARS)和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并在基线和治疗后72 h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评估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ARS分数具有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F=2.54,P=0.043),进一步比较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在24 h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精神疾病患者[(4.28±1.64)vs(4.81±1.16),P=0.019]。BARS分数和CGI-SI分数具有时间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降低(F=67.59,P<0.0001;F=48.33,P<0.0001)。PANSS各项分数及总分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齐拉西酮注射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在24 h疗效优于其他精神疾病患者,齐拉西酮注射液对不同精神障碍伴有激越症状患者的总体疗效相当,具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皮质醇(COR)及甲状腺功能特征。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A组)58例、不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B组)57例、抑郁症患者(C组)58例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的COR及甲状腺功能,以健康对照组(D组)60例为参考。结果 A、B两组的COR水平均高于D组(P0.05)。A、C两组TT4、FT3及TSH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C两组FT4较治疗前低(P0.05)。B组TT4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84.5%、82.4%、7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COR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存在一定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与抑郁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首发症状性脑梗死(FEIS)与无症状性脑梗死(SBI)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单中心队列研究,纳入115例FEIS患者,依照是否伴有SBI分为SBI组和无SBI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SBI部位与FEIS部位是否有一致性、SBI数量是否影响FEIS的严重性.结果 合并SBI的FEIS患者伴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病者比例更高;SBI部位与FEIS部位是否具有一致性对FEIS严重性无影响;SBI数量多的患者FEIS病灶大.结论 SBI与FEIS存在一定相关性,伴有SBI数量多的患者FEIS梗死灶大,临床症状严重.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parathyroidism,IHP)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 对5例IH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文献回顾.结果 5例患儿中有3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被长期误诊为原发性癫痫,1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伴有头晕,被误诊为偏头痛;1例以乏力和胸闷为首发症状、被误诊为心肌炎.5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手足搐搦史,2例有精神症状,1例有智力受损,5例均有血钙降低、血磷增高及血甲状旁腺激素(parathormone,PTH)降低.5例头部CT均有颅内双侧基底节钙化,其中3例伴有丘脑、小脑齿状核和皮质-髓质交界区广泛性对称性钙化.结论 IHP临床症状复杂,容易误诊为癫痫、偏头痛或心肌炎等疾病,应尽早检查头部CT、血钙、血磷和PTH确立诊断.  相似文献   

20.
痛性周围神经病(painful peripheral neuropathy)是以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为突出表现的周围神经病,通常是指痛性感觉周围神经病(painful sensory peripheral neuropathies)或痛性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病(painful sensory and motor peripheral neuropathies).在本文中是指痛性感觉周围神经病以及泛化于伴有疼痛症状的周围神经病,包括可有运动-感觉共存的混合体.痛性周围神经病可以是单一的疾病主体,也可以是系统性疾病的表现.病变主要累及小或无髓神经纤维(C类纤维),可伴有或不伴有大纤维的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