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的表达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CSG患者不同证型胃窦黏膜内PCNA和HSP60的水平。[结果]CSG脾气虚证PCNA胃黏膜内的细胞分裂指数高于脾胃湿热证(P〈0.05);脾胃湿热证胃黏膜内的HSP60在间质和腺体均高于脾气虚证(P〈0.05,〈0.01),而2种证型HSP60在胃黏膜上皮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的临床辨证分型与PCNA和HSP60表达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病理组织学及热休克蛋白60(HSP60)、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关系,以期指导中西医结合防治REG。[方法]选择131例REG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证32例(Hp阳性19例,阴性13例),脾胃气虚证52例(Hp阳性者34例,阴性18例),脾虚湿热证47例(Hp阳性者33例,阴性14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部活检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染色法检测Hp;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P60,其中63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P70。并设正常对照(正常)组18例。[结果]REG脾虚湿热证组的萎缩、肠化生(IM)程度均高于脾胃湿热证及脾胃气虚证组(P0.05),而后2组之间比较以及3组中Hp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HSP60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而3组之间比较均P0.05;脾胃湿热证及脾虚湿热证组中Hp阳性者的HSP60表达均高于Hp阴性者(P0.05),而脾胃气虚组中的Hp阳性与Hp阴性者比较P0.05。3组的HSP70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而3组的HSP70阳性表达情况分别比较均P0.05;脾胃湿热证组中Hp阴性的HSP70表达高于Hp阳性者(P0.05),而脾胃气虚证组与脾虚湿热证组中Hp阳性者与阴性者HSP70表达比较均P0.05。REG Hp阳性者胃黏膜HSP60的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P0.01);REG Hp阳性者胃黏膜HSP70的表达与Hp阴性者比较P0.05。[结论]REG脾虚湿热证患者胃黏膜萎缩、IM程度均高于脾胃气虚证及脾胃湿热证。REG3组胃黏膜HSP60及HSP70的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强。Hp感染可诱导胃黏膜HSP60的高表达。HSP60表达既与Hp感染有关,又与湿热之邪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脾胃湿热证不同亚型(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湿热并重型)患者三叶因子1(TFF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阴性CSG患者脾胃湿热证27例(其中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湿热并重型各9例)及正常人10例(正常组)胃黏膜TFF1I、CAM-1蛋白表达。[结果]TFF1蛋白表达:热重于湿组湿热并重组湿重于热组,但组间无明显差别;与炎症程度呈负相关(P0.01)。ICAM-1蛋白表达:湿热并重热重于湿湿重于热,但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脾胃湿热证各亚型TFF1蛋白表达与炎症程度呈负相关,提示TFF1在脾胃湿热证中可能是胃黏膜局部"正气抗邪"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在不同放射敏感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152例宫颈癌放疗前病理标本依据放疗效果分为敏感组46例、不敏感组10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标本中的HSP27、HSP70和HSP90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HSP27、HSP70和HStD0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1);肿瘤组织病理分级与HSP70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0.05)。不敏感组HSP27、HSP90表达明显高于敏感组(P〈0.01)。结论检测HSP27、HSP70和HSP90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宫颈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及预测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肌球蛋白重链(MHC)、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2(HSP22)mRNA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SDHVD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根据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将所有入选者分为单纯主动脉瓣钙化组(AVC组,n=25)、单纯二尖瓣钙化组(MVC组,n=19)、主动脉瓣钙化合并二尖瓣钙化组(AVC+MVC组,n=21),24例心脏瓣膜无钙化的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NVC)。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入选者血清MHC、IRF-4、HSP70、HSP22mRNA的表达。结呆SDHVD组与对照组相比MHC和IRF-4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HSP70和HSP22mRNA表达量则明显增高(P〈0.01),不同瓣膜钙化损伤间无明显差异(P〉0.05)。SDHVD患者血清MHCmRNA、IRF-4mR—NA表达与LVEF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4、0.427,P〈0.05),HSP70mRNA、HSP22mRNA表达量与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9、-0.422,P〈0.05)。结S-g-SDHVD患者血清MHC、IRF-4、HS1070、HSP22mRNA表达及心功能较心脏瓣膜无钙化者有明显变化,提示免疫炎性损伤参与SDHV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连朴清胃胶囊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血清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以探讨连朴清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治疗机理.[方法]70只SD大鼠,除正常组10只外,其余60只以2%水杨酸钠10 ml/(kg·d)灌胃,同时饲以高脂高糖高热饮食(20%蜂蜜水自由饮用,隔日灌服油脂10 g· kg-1·d-1,并与油脂隔日灌服白酒2 ml/200 g)并放在湿热环境中,连续20 d,制作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连朴清胃胶囊高、中、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灌胃给药10 d,末次给药后禁食16h后,心脏取血,运用ELASA法检测大鼠血清HSP-70及SIgA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HSP-70、SIgA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连朴清胃胶囊高组、中组、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大鼠血清HSP 70、SIgA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连朴清胃胶囊高、中、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大鼠一般情况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其中连朴清胃胶囊高、中组HSP-70、SIgA高表达及一般情况改善最为明显.[结论]连朴清胃胶囊可能通过诱导HSP-70及SIgA的高表达从而发挥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宫颈鳞癌组织中HSP70和Bcl-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和Bcl-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SP70、Bcl-2在60例宫颈鳞癌、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HSP70、Bcl-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宫颈鳞癌组织中HSP70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HSP70与Bcl-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HSP70、Bcl-2均在宫颈鳞癌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HSP70可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细胞水平观察皮质酮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及量效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观察在不同剂量皮质酮(0.1μM,50μM,100μM)干预2h~72h后,内皮细胞热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皮质酮干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后,HSP70蛋白表达在4h达到高峰,其中干预浓度为0.1μM组的HSP70蛋白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到72h时与正常对照组已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干预剂量的皮质酮均可促使大鼠主动脉内皮HSP70表达增加,应激时大量分泌的皮质酮可能是通过HSP70表达增加参与内皮细胞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胃黏膜细胞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胃黏膜细胞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70例,检测胃黏膜Fas、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凋亡基因相关蛋白。并与70例脾胃虚寒证胃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脾胃湿热证以糜烂性胃炎多见(58.6%),而脾胃虚寒证以萎缩性胃炎多见(22.9%)。脾胃湿热证患者Fas、p53表达明显高于脾胃虚寒证患者,阳性率分别为74.3%、75.7%和55.7%、64.3%(P<0.05),而PCNA、Bcl-2表达则与脾胃虚寒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胃黏膜细胞有促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幽门螺杆菌(Hp)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中探讨脾胃湿热证与三叶因子1(TFF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Hp阴性CSG患者(脾胃湿热组27例,脾虚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经临床检查、胃镜取标本、病理学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黏膜炎症程度及TFF1、ICAM-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镜下脾胃湿热组胃黏膜充血水肿较脾虚证明显。炎症程度:脾胃湿热组>对照组(P<0.01),脾虚组>对照组(P<0.05),脾胃湿热组稍重于脾虚组。TFF1蛋白表达:脾胃湿热组>脾虚组>对照组。ICAM-1蛋白表达:脾胃湿热组>脾虚组稍高于对照组。ICAM-1蛋白表达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P<0.01)。TFF1与ICAM-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脾胃湿热证时TFF1、ICAM-1蛋白均呈高表达。提示脾胃湿热证中TFF1可能与机体正气抗邪状态有关;ICAM-1可能参与湿邪致病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
背景:疣状胃炎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慢性胃炎,与胃癌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但其癌变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p27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目的:探讨p27蛋白和cyclin D1在疣状胃炎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未成熟型疣状胃炎、成熟型疣状胃炎、胃癌组织标本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蛋白、cyclin D1表达,并分析两者与疣状胃炎患者性别、年龄、Hp感染、肠化生、异型增生的关系。结果:未成熟型疣状胃炎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77.5%对45.0%,P〈0.05),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成熟型疣状胃炎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和未成熟型疣状胃炎组(52.5%对85.0%、77.5%,P〈0.05),与胃癌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未成熟型、成熟型疣状胃炎组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40.0%、42.5%对12.5%,P〈0.05),但均显著低于胃癌组(P〈0.05)。疣状胃炎患者p27蛋白表达与肠化生、异型增生有关(P〈0.05),cyclin D1表达与肠化生有关(P〈0.05);p27蛋白、cyclin D1表达与性别、年龄均无关。结论ip27蛋白、cyclin D1可能参与了疣状胃炎的发生和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热休克蛋白70 mRNA在老年人胃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 mRNA(HSP70 mRNA)在胃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取胃癌44例,癌旁不典型增生20例,单纯不典型增生16例,浅表性胃炎20例.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HSP70 mRNA表达状况.结果在胃癌、癌旁不典型增生和单纯不典型增生中HSP70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61.36(27/44)、55.00%(11/20)和31.25%(5/16);在浅表性胃炎组阳性率为5.00%(1/20).HSP70 mRNA表达与癌细胞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SP70 mRNA在胃癌形成早期有较高表达,检测HSP70 mRNA可以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好的协助指导中西医结合防治REG。[方法]选择REG中医辨证符合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虚湿热证的患者63例,并设正常对照(正常)组18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部活检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染色法检测Hp及p53、PCNA。[结果]REG组各证型的p53、PCNA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均P0.01);各证型的p53、PCNA阳性表达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证型Hp阳性与Hp阴性者p53、PCNA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EG胃黏膜处于高增殖状态。REG中医各证型间与Hp感染及p53、PCNA表达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云香复合胃痛胶囊治疗实验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CSG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杨酸钠及饥饱失常法建立CSG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除正常组外,抽取50只随机分为5组,观察大鼠幽门括约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幽门括约肌组织NOS、AchE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各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1)。[结论]云香复合胃痛胶囊对CSG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对胃黏膜有修复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胃炎大鼠能量代谢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脾胃湿热组,脾胃虚弱组,单纯胃炎组,正常组。造模5周后取胃黏膜和骨骼肌通过酶促反应,检测并比较各组能量代谢指标ATP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胃黏膜和骨骼肌ATP酶活性相比,脾胃虚弱组偏低(P<0.01),单纯胃炎组、脾胃湿热组偏高(P<0.01);单纯胃炎组、脾胃虚弱组均较脾胃湿热组偏低(P<0.05、P<0.01)。[结论]脾胃虚弱组数值明显偏低,表明长期处于脾胃虚弱状态的大鼠ATP合成减少;脾胃湿热组数值明显偏高,表明基础酶活性和能量代谢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的表达与肝脏病理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CHB患者均行肝组织穿刺术检查以明确肝组织病理分级和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肝组织中PD-1的表达,以同期住院的5例肝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并对100例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肝组织中PD-1表达与肝脏病理及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CHB轻度、CHB中度、CHB重度各组患者肝内PD-1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P〈0.001)和0.822(P〈0.001)。不同炎症、纤维化程度患者PD-1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病理分级、分期:肝郁脾虚型和湿热中阻型患者分布主要以G1-G2、S0-S2为主,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型的分布以G3-G4、S3-S4为主,与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患者PD-1表达具有差异,瘀血阻络型最高,肝郁脾虚型最低;肝郁脾虚型与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实证组显著高于偏虚证组(P〈0.05)。结论:PD-1在不同病情程度CHB患者肝组织中表达水平不同,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与CHB病情及慢性化机制有着密切关系,与不同中医证型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肝脏内PD-1表达可为临床治疗、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个新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胃舒散为主的三联疗法(胃舒散、呋喃唑酮和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41例Hp阳性CAG患者服用胃舒散2.0g,呋喃唑酮0.1g,各3次/d,克拉霉素0.25g,2次/d,1周后再继服胃舒散4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1年后行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取活检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及NF-κB表达变化,采用银染色法、^14C-尿素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结果]三联疗法结束1年后,Hp根除率为85.4%;根除Hp能显著减轻患者胃窦部慢性炎症(P〈0.05)和活动程度(P〈0.01),下调NF-κB表达(P〈0.01),但胃炎的萎缩和肠化生等病理无明显改变。[结论]以胃舒散为主的三联疗法对Hp有较高根除率。根除Hp可抑制NF-κB的表达,减轻活动性炎症,但近期观察对萎缩、肠化生等病理改变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三叶因子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亚平  雷琳  朱庆茹 《内科》2009,4(6):854-856
目的检测三叶因子3(TFF3)在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表达,探讨TFF3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IM),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Dys)患者各30例,胃癌(GC)患者4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TFF3蛋白的表达。结果CSG、IM、Dys、GC组织中TFF3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F3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