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头颅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100例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随机分成CT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两组,各50例.低剂量组管电流90mAs,常规剂量组管电流260mAs,电压均120kV,其余扫描参数亦相同(准直1.5mm,层厚6mm,重建间隔6mm,床速11.7mm/r,扫描时间0.75s).比较两组扫描剂量产生的总mAs、CT权重剂量指数(weighted CT dose index,CTDIw)及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由3名医师盲法评价图像,按正常图像、有少许伪影、有严重伪影三等级作图像质量评定.结果 CTDIw低剂量组17.28mGy、常规剂量组49.85mGy,DLP低剂量组245mGy.Cm、常规剂量组711mGy.Cm,低剂量组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1).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要所占比例低剂量组98.6%,常规剂量组9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头颅CT低剂量(90mAs)扫描的辐射剂量为常规剂量(260mAs)扫描的35%,而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低剂量扫描适用于新生儿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婴幼儿颅脑检查中的辐射剂量以及图像质量。方法:对120例临床怀疑颅脑病变的0-6岁婴幼儿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250mAs,低剂量(1)组110mAs及低剂量(2)组90mAs,分别行320排容积CT全脑扫描。对比3种剂量扫描的容积CT剂量加权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全头颅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及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采用模拟儿童头颅的水模扫描比较图像噪声,对比其CT值均数及标准差。由2名主治以上放射科医师独立对三组扫描图像进行质量评估。结果:1、低剂量(1)组和(2)组的有效剂量E分别为常规剂量的44%和36%。CTDIv和DLP分别较常规剂量组减少56%和64%。2、随着剂量降低,图像噪声增加。3、双盲阅片评分显示,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下降,但基本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结论:低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随剂量降低而降低,但基本能满足诊断要求,可大幅减少婴幼儿颅脑检查的辐射,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容积、肺密度定量分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选择100例患者,根据CT扫描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20例,一次屏气常规剂量(220mA×0.8s)和60mAs低剂量MSCT部分肺段扫描,纵向扫描范围3cm;B组60例,深吸气末及深呼气末60mAs低剂量MSCT全肺扫描。C组20例,一次屏气40mAs和80mAs低剂量MSCT部分肺段扫描,纵向扫描范围3cm。结果常规剂量和60mAs以上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均为优秀,能够满足肺容积和肺密度定量分析的需要。低剂量扫描测得的部分肺容积较常规剂量小,在标准重建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骨重建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扫描测得的平均肺密度略高于常规剂量测量结果,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6层螺旋CT肺容积和肺密度检测中,60mAs低剂量扫描能够满足图像定量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609-1610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HIE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各60例。在行64排螺旋CT诊断时,分别采取100mAs、120mAs剂量扫描,比较两组诊断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HIE检出率。结果常规剂量组HIE检出率和图像质量优良率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T剂量容积、剂量长度乘积、CT权重剂量指数及最大有效辐射剂量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诊断中,采取低剂量扫描,可获得理想的图像质量,降低扫描辐射剂量,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3例肋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200 mA组、低剂量30 mA组和低剂量50 mA组,每组31例。三组均在管电压(120 kV)、层厚(1 mm)等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以常规剂量(200 mAs),低剂量(30 mAs)、(50 mA)实行扫描,比较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及扫描时辐射剂量值。结果:三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长度剂量乘积(DLP)、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均低于常规剂量200 mA组,且30 mA组低于50 mA组(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可有效保证图像质量,降低辐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儿行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脑外伤患儿48例,因病情需要均行2次CT扫描,首次CT扫描采用常规剂量,管电流200mAs;二次CT扫描采用低剂量,管电流300mAs。记录CT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与辐射剂量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48例常规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评分[(3.48±0.56)分]与低剂量CT扫描[(3.35±0.2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噪声[(2.29±0.52)dB]高于常规剂量[(1.74±0.34)dB](P0.05),噪声比(10.74±0.87)、信噪比(3.24±0.56)及有效管电流[(215±23)mAs]、容积CT剂量指数[(31.89±15.21)mGy]、剂量长度乘积[(634.20±26.91)mGy·cm]均低于常规剂量扫描[14.35±2.14、4.78±1.34、(325±18)mAs、(48.00±17.36)mGy、(956.66±41.98)mGy·cm](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脑外伤患儿行低剂量CT扫描辐射剂量降低,且图像质量可达到识别要求,但噪声较高,信噪比、噪声比较低。  相似文献   

7.
低剂量CT尿路造影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CT尿路造影(CTU)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然而泌尿系CT检查通常需要3期扫描,包括平扫、肾实质期和排泄期,而且扫描覆盖范围较广,包括双肾、输尿管与膀胱,患者接收辐射剂量较多.近年来随着CT检查的广泛应用,CT辐射剂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减少CT辐射剂量就变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1-3].目前有关低辐射剂量CT尿路成像的文献报道较少[4],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分析低辐射剂量和常规辐射剂量排泄期CTU对泌尿系统的显示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低剂量CTU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脊柱外伤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条件在脊柱外伤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首先对34例正常脊椎(颈椎13个,腰椎21个)实施常规剂量条件扫描(140 kV/300 mAs)和低剂量条件扫描(90 kv/50 mAs、120 kv/50 mAs、140 kV/50 mAs),分析断层图像质量,筛选出合适低剂量扫描条件;然后对17例脊柱创伤患者实施常规剂量和筛选的低剂量扫描,比较分析断层和后处理VR,3D-MIP图像.结果:与常规剂量扫描获得的图像相比,140 kv/50mAs剂量扫描在骨窗时的主观图像质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35),在软组织窗时图像质量有差异,但达到良好和可接受水平,VR和3D-MIP图像良好率分别达76.47%,82.35%;其他几组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在各方面差异都存在显著性.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方式获得的图像以及后处理图像的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可以应用于脊柱创伤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胸部CT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在健康人群中进行肺结节筛查的价值。方法对300例健康体检者肺部CT扫描进行分析,比较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筛查肺结节的图像质量、检出率和辐射剂量。结果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05),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常规剂量组150例检出肺结节22例34个,病理证实早期肺癌2例;低剂量组150例检出肺结节19例30个,病理证实早期肺癌1例,两者在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P>0.05)。而辐射剂量方面,常规剂量组的剂量长度乘积、平均有效管球剂量、总管球剂量和放射容积剂量指数分别为(492.64±43.96)mGy·cm、(110.22±9.76)mAs 、(3110.36±143.34)mAs和(9.53±2.63)mGy,低剂量组分别为(153.22±18.45)mGy·cm、(42.58±3.43)mAs 、(978.45±40.87)mAs和(3.53±1.73)mGy,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78、6.52、10.44、8.16,P均<0.05)。结论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显示及检出与常规剂量相同,辐射剂量更小,更适合健康群体中肺结节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头部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某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行16层螺旋CT检查的头部外伤儿童,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即观察1组(90 kV,150 mAs)、观察2组(120 kV,150 mAs)与常规剂量组(120 kV,250 mAs),每组28例,放射科医生评估3组CT图像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观察1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图像质量虽优于常规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指数(D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扫描(90 kv,150 mAs)不仅适用于临床诊断,而且还能最大程度减少儿童头部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低剂量CT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低剂量CT(LDCT)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受检者在行鼻窦常规剂量(150mAs)CT扫描后,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再行低剂量CT扫描,低年组5-17岁mAs设为(40mAs、25mAs)、高年组17~70岁mAs设为(50mAs、30mAs),其它参数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同。由3名CT医师盲法评价图像,按正常图像、图像少许伪影、图像有严重伪影的等级对每一幅图像进行质量评判,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低年组与高年组曝光量和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分别下降72.5%~75.5%和69.5%~72.5%,两个年龄组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鼻窦低剂量CT扫描是可行的,且青少年的剂量降低幅度比成年人大,正确应用可以降低患者的辐射损伤和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第二代双源CT大螺距(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将临床怀疑肺栓塞行肺动脉成像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大螺距CT肺动脉扫描,对照组采用常规螺旋CT肺动脉扫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扫描时间及有效辐射剂量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剂用量、扫描时间及有效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 Flash大螺距肺动脉成像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可以保证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及无运动伪影,尤其适用于临床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13.
低剂量螺旋CT扫描体检筛查肺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用低剂量螺旋CT对胸部体检筛查肺癌的应用研究。方法对100例胸部体检者采用3组不同扫描参数扫描,对常规剂量管电流230mAs,低剂量50mAs和30mAs扫描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时,扫描图像仍然清清晰,扫描信息完整。对100例胸部体检者,共检出结节或肿块39个,肿大淋巴结1例,肺大泡与肺气肿3个肺段,支气管壁增厚2例,局限性胸膜增厚1例。结论用低剂量(管电流300mAs螺旋CT扫描,即能保证图像质量,又具有较低的辐射剂量,适量胸部体检肺癌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迭代重建技术在CT上腹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上腹部CT扫描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在120kV、250mAs下进行常规剂量腹部扫描,获得的图像采用滤波反射影进行重建;观察组在管电压120kV、管电流于250~70mAs每次间隔60mAs减低扫描条件下行上腹部低剂量扫描,获得的图像采用迭代技术进行重建,分析迭代重建技术在CT腹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1分、2分及3分患者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4分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获得图像中噪声、竖脊肌噪声及腹壁脂肪噪声值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迭代重建技术处理后CT剂量指数、CT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辐射剂量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腹部CT扫描患者采用迭代技术重建效果理想,能降低图像噪声及辐射剂量,且辐射剂量降低35%仍能获得与常规剂量相对的图像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 2009年1-6月15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组(A组)管电流量采用1000 mAs,两个低剂量组(B、C组)分别采用800、600 mis.对3组的图像质量、噪声、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进行评估.结果 A、B...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诊断肺部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来本院进行高分辨CT扫描诊断肺部病变患者80例作为对象,采用不同剂量的高分辨CT进行扫描,由2名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根据图像进行诊断,比较不同剂量高分辨CT扫描对肺部病变的诊出率,不同剂量高分辨CT扫描成像质量评分比较以及肺部病变的CT表现。结果: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的高分辨CT扫描对不同性质的肺部病变的诊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的诊出率高于较低剂量(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成像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低剂量图像接受评分均高于较低剂量(P<0.05),噪音评分低于较低剂量(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肺部病变的表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低剂量肺部病变CT扫描表现均优于较低剂量(P<0.05)。结论: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对于肺部病变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与常规剂量病变检出率相似,成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对人体辐射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对拟诊为肺部感染患者图像质量的影响,以优化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于该院拟诊为肺部感染行胸部CT平扫的患者108例;以2020年2月3日为方案转换时间点,在此前为常规剂量(130kV,参考管电流为80mAs)组共48例,在此后为低剂量(110kV,参考管电流为20mAs)组共60例;两组均采用高级迭代重建算法(ADMIRE),重建层厚1mm。将数据传入MMWP4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测量,同时数据传入PACS进行背景噪声评分和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1)客观评价显示常规剂量组的SNR和CNR(7.33±2.12,181.07±48.13)显著大于低剂量组(3.81±1.06,93.95±25.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规剂量组的CTDIvol、DLP、ED[(6.37±1.28)mGy,(241.83±63.31)mGy·cm,(3.39±0.89)mSv]显著大于低剂量组[(1.62±0.25)mGy,(63.79±10.92)mGy·cm,(0.89±0.15)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主观评价显示常规剂量组对背景噪声和整体图像质量的评分[(1.94±0.24)分,(4.08±0.35)分]与低剂量组[(1.97±0.18)分,(3.98±0.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无明显差异,而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图像质量满足肺部感染的影像诊断要求,该方案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低剂量斜冠状位骶髂关节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至我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统一接受斜冠状位骶髂关节CT检查,常规组采用临床常用剂量检查,常用的为240-260mAs,研究组采用低剂量检查,设定为60-80mAs,观察两组患者不同剂量下CT的成像质量,并对比其检查后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研究组的CT图像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图像韦颖想、图像噪声等指标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关节病变的检出率、病变分级诊断情况等结果与常规组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CT诊断时可酌情降低其辐射剂量,低剂量斜冠状位骶髂关节CT可有效保证患者CT成像质量,且不会对其诊断结果产生严重影响,可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随诊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辐射手动触发技术在计算机断层摄影肺血管造影术(CTP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肺栓塞经治疗后栓子未消失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对比剂60 mL 120kV扫描,低剂量组采用对比剂30mL 80kV扫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辐射剂量、图像质量量化结果。结果常规组患者辐射剂量长度积与有效剂量均多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计算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信号强度略低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背景噪声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低辐射手动触发技术应用肺动脉造影中,在图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少了对比剂和辐射的使用剂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婴幼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高度怀疑脑颅病变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观察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低剂量组CTDLw吸收量相当于常规剂量组的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T扫描技术获得的扫描图像质量下降,与常规计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诊断结果相同。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不仅适用于婴幼儿颅脑病变的检查,而且可减少辐射,利于患儿颅脑部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