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及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吡喹酮治疗组、罗格列酮治疗组及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用Western blot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观察小鼠肝组织NF-κB的活性变化与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小鼠肝脏的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病理改变较其他模型组轻(P<0.05).感染对照组NF-κB活性(141.11±15.37)最强,明显高于其余各组(正常对照组78.89±18.12;吡喹酮组112.89±20.17罗格列酮组108.89±20.47;罗格列酮加吡喹酮组88.89±19.34)(P<0.05).感染对照组[-27.315±(-6.348)].及吡喹酮治疗组[-25.647±(-5.694)]PPARγ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16.557±(.3.022)]及罗格列酮治疗组[-18.217±(-4.498)]、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18.212±(-3.909)]显著减弱(P<0.05).结论PPARγ及NF-κB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中起一定作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有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应,其抗纤维化机制与PPARγ配体激活PPARγ表达的同时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及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吡喹酮治疗组、罗格列酮治疗组及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用Western blot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观察小鼠肝组织NF-κB的活性变化与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小鼠肝脏的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病理改变较其他模型组轻(P<0.05).感染对照组NF-κB活性(141.11±15.37)最强,明显高于其余各组(正常对照组:78.89±18.12;吡喹酮组:112.89±20.17:罗格列酮组:108.89±20.47;罗格列酮加吡喹酮组:88.89±19.34)(P<0.05).感染对照组[-27.315±(-6.348)].及吡喹酮治疗组[-25.647±(-5.694)]PPARγ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16.557±(.3.022)]及罗格列酮治疗组[-18.217±(-4.498)]、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18.212±(-3.909)]显著减弱(P<0.05).结论:PPARγ及NF-κB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中起一定作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有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应,其抗纤维化机制与PPARγ配体激活PPARγ表达的同时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绞股蓝皂苷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T2DMNAFLD)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个实验组:空白对照组(Ⅰ组),T2DM-NAFLD模型组(Ⅱ组),T2DM-NAFLD模型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S)小剂量治疗组(Ⅲ组),T2DM-NAFLD模型GPS中剂量治疗组(Ⅳ组),T2DM-NAFLD模型GPS大剂量治疗组(Ⅴ组).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了解GPS治疗的效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情况,PCR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细胞色素P4501A1(cytochrome P4501A1,CYP4501A1)的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GPS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糖,具有剂量依赖性.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GPS治疗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和NF-κB的表达,并有剂量依赖关系.肝组织PCR检测发现,GPS治疗能下调肝组织PPARγ和CYP4501A1的mRNA表达.GPS治疗能减轻治疗组大鼠肝脏脂肪浸润程度,通过剂量依赖关系方式逆转脂肪肝程度.结论GPS通过下调细胞因子TNF-α、NF-κB以及PPARγ和CYP4501A1 mRNA的表达对T2DM-NAFLD大鼠肝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类依赖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许多研究表明PPARγ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来发挥抗炎作用[1-3].本实验应用PPARγ激动剂干预急性胰腺炎(AP)小鼠,观察其肝脏NF-κB和PPARγ的表达,探讨AP肝功能损伤机制及探索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苦瓜蛋白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炎症因子核因子κB(NF-κB)蛋白核转位的影响,探讨苦瓜蛋白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40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普食组、高脂高胆固醇组、高脂高胆固醇苦瓜蛋白组、普食苦瓜蛋白组.12周后眼球采血,ELISA测定血浆中炎性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γ干扰素(IFN-γ)及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主动脉壁IκB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F-κB和IκB表达.结果 ApoE-/-小鼠经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后,血液中炎症因子NF-κB、IL-1β、TNF-α、IL-6、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食组(P<0.01,n=5),但抗炎因子IL-10仍维持较高水平.经苦瓜蛋白干预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下降,而抗炎因子IL-10水平并不上升.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苦瓜蛋白显著降低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鼠动脉血管壁细胞核内NF-κB蛋白水平,阻止其核转位.与普食组比较,高脂高胆固醇组IκB被显著降解(0.19±0.05比0.74 +0.15,P<0.05,n=5),但其经苦瓜蛋白干预后,这种降解作用得到显著的抑制(0.19±0.05比0.36±0.07,P<0.01,n=5).结论 苦瓜蛋白通过减少IκB降解抑制NF-κB蛋白核转位而发挥抑制炎性因子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并发主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选1月龄SD大鼠45只,随机取8只为空白组(灌服等量蒸馏水),其余为实验组,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灌服活血降糖胶囊悬浮液1.44g/(kg.d)和模型组(灌服等量蒸馏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治疗30d后,取主动脉做常规石蜡切片,免疫组化观察其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程度。结果模型组主动脉内膜出现典型粥样硬化病变,活血降糖胶囊中药组动脉膜受损程度有所减轻。模型组主动脉血管壁NF-κB表达明显增加,活血降糖胶囊中药组均可降低其主动脉NF-κB表达(P<0.05)。结论活血降糖胶囊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壁NF-κB表达的作用,发挥对抗血管壁的炎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亲环素A(CypA)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60 nmol/L佛波酯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与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孵育,使其荷脂形成泡沫细胞,常规体外培养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Cyp A处理组;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细胞胆固醇流出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内脂质成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BCA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核转位水平;NF-κB抑制剂小白菊内酯抑制NF-κB活化;脂质体2000转染CD147 siRNA至THP-1源性泡沫细胞。结果 CypA显著抑制THP-1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促进NF-κB核转位,下调ABCA1表达;NF-κB抑制剂小白菊内酯拮抗CypA对ABCA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抑制作用;用siRNA干扰CD147后,显著抑制Cyp A诱导的NF-κB核转位,上调ABCA1表达,促进胆固醇流出。结论 CypA可能通过CD147激活NF-κB,下调ABCA1表达,抑制THP-1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莪术醇对肝窦内皮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以此来分析莪术醇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清洁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19)以及莪术醇组(n=21),除去建模过程中死亡的小鼠,最后每组各10只;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莪术醇干预组以及PDTC(NF-κB特异性抑制剂)组。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结构的改变,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上关键分子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NF-κB的表达及入核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RT-PCR检测发现莪术醇干预组TLR4 mRNA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较阳性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 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莪术醇干预组TLR4和磷酸化NF-κB的表达水平较阳性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免疫荧光检测发现莪术醇干预组NF-κB入核较阳性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莪术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所致肾间质纤维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UUO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丹参干预组按剂量高低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组均从模型建立前48 h开始灌胃,于造模后第7天,留取梗阻侧肾脏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核因子(NF)-κB及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NF-κB及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UUO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丹参各剂量组与UUO模型组大鼠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丹参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与空白组相比较,UUO模型组中NF-κB表达明显增高,PPAR-γ表达明显降低。丹参高、中剂量组NF-κ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UUO模型组,丹参高剂量组PPAR-γ表达增强,与UUO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丹参可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增强PPAR-γ的表达,从而起到肾脏保护和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在急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PPARγ配体治疗能否减轻心肌炎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6周龄雄性Lewis大鼠24只诱导自身免疫性心肌炎,随机分为阳性对照、15d-PGJ2治疗组及比格列酮治疗组(各组8只),正常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观察PPARγ配体15 d-PGJ2注射(200 μ·kg-1·d-1)和比格列酮口服(10 mg·kg-1·d-1)治疗对心肌炎症程度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心肌PPARγ表达、免疫杂交检测IκBα、 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核酸酶保护法检测心肌组织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①PPARγ在炎症心肌组织中表达增强,主要定位在炎性浸润细胞的核和核周围区;②15d-PGJ2和比格列酮治疗使心肌炎症得到减轻,心重/体重、炎症分级严重程度明显减轻;③PPARγ配体15d-PGJ2和比格列酮治疗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及降低心肌内上调的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④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炎阳性对照组心肌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加5.6倍,15d-PGJ2和比格列酮治疗降低增强的NF-κB结合活性.⑤心肌炎阳性对照组心肌细胞核内NF-κB抑制物IκB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心肌炎组相比,15d-PGJ2和比格列酮治疗分别增加IκB蛋白含量2.2和2.1倍.提示PPARγ配体治疗升高核内IκB水平而抑制NF-κB的活化.结论 PPARγ配体治疗减轻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其机制与诱导IκB表达、阻断NF-κB活化、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有关.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养肝利胆颗粒对胆固醇结石C57小鼠肝脏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8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和养肝利胆颗粒组(n=13)。其中后2组小鼠采用高脂饮食诱发法建立胆固醇结石模型。造模同时,养肝利胆颗粒组小鼠予养肝利胆颗粒2.1g·kg^-1·d^-1灌胃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成石率,并用OligO GE Array芯片检测肝脏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成石率为0;模型组成石率为73.33%;养肝利胆颗粒组成石率为30.77%,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上调基因34条,养肝利胆颗粒组较模型组下调基因12条。[结论]养肝利胆颗粒可以通过调控胆固醇脂质代谢、炎症应答等相关基因表达来发挥防治胆石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心肌功能损害时心肌NF-κB的活化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9)、对照组(B组n=27)、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C组,n=27),采用5%的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SAP模型。ELISA法测定B、C组6h、12h、24h各时点及A组24h血TNF-α、IL-6含量,RT-PCR检测心肌NF-κB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NF-κB蛋白的表达,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胰腺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大鼠心肌NF-κBmNA及NF-κB蛋白表达异常增高,TNF-α、IL-6呈进行性升高;与B组比较,C组心肌NF-κBn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血TNF-α、IL-6明显下降(P〈0.05),C组胰腺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减轻。[结论]SAP大鼠的心肌损伤可能与循环中TNF-α、IL-6水平升高导致的心肌NF-κB活化有关,复方丹参注射液对SAP并发的心肌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环氧合酶-2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中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核因子(NF)-κB、环氧合酶(COX)-2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予高脂连续饲养12周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从第12周开始治疗组每天给予罗格列酮4 mg/kg灌胃8周.第20周末处死动物,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肝功能、血脂、糖代谢、氧化还原指标.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前列腺素E2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PPARγ、NF-κB和COX-2表达,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COX-2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脂肪变性、炎性反应和纤维化改善明显(P值均<0.05).同时模型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升高,血清和肝组织脂代谢紊乱,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FFA)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治疗组在罗格列酮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好转.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明显下降,血清和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升高,丙二醛明显下降.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肝PPARγ表达下降、NF-κB和COX-2表达升高.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显示模型组肝COX-2表达(0.57±0.08和2.83±0.24)较正常组(0.38±0.03和1.00±0.03)升高(P值分别=0.000和0.004),治疗组COX-2基因和蛋白均明显下降(1.84±0.13和0.55±0.06,P值均<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减轻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可用于治疗NASH.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后抑制NF-κB和COX-2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清化肠饮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UC小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UC模型组和清化肠饮治疗组,每组各10只。观察小鼠疾病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改变,测量血清淀粉酶样蛋白A(SAA)水平,以及观察清化肠饮对UC小鼠模型中TLR4、MyD88、IκB磷酸化表达水平,NF-κB核转录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清化肠饮能够很好地改善DSS诱导UC小鼠模型的临床症状、结肠缩短和组织损伤。此外,经清化肠饮的治疗能明显降低DSS诱导的SAA的分泌。此外,清化肠饮能明显抑制DSS诱导的TLR4的表达和MyD88、IκB的磷酸化和NF-κB的核易位。[结论]抑制TLR4/NF-κB通路可能是清化肠饮治疗UC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极光激酶A(Aurora-A)抑制剂(VX-680)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以及对NF-κB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18只体质量相近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正常饮水+10%DMSO溶剂腹腔注射7 d)、DSS模型组(3%DSS饮水造模+10%DMSO溶剂腹腔注射7 d)、治疗组[3%DSS饮水造模+VX-680(40 mg/kg)腹腔注射7 d]。记录小鼠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ELISA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6、IL-10、TNF-α、IFN-γ的变化,qRT-PCR检测Mucin-1、Mucin-2、NF-κB p65的mRNA表达,检测Aurora-A和NF-κB通路中NF-κB p65、IRF-5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SS模型组DAI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更高(P<0.01),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IFN-γ的表达上升(P<0.01),Mucin-1、Mucin-2的mRNA水平下降(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配体GW4064对HSC-T6细胞系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GW4064作用A、B、C组分别应用不同浓度(0.01、0.10、1.00μmol/L)GW4064混合10%热灭活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HSC-T6 18h;对照组仅用10%热灭活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HSC-T6 18h。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NF-κB、IL-1β及IL-6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W4064作用各组明显减少NF-κB、IL-1β及IL-6的表达。[结论]GW4064可能通过活化FXR来减弱NF-κB活性,进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肝脏炎症损伤、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为FXR配体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经雨蛙肽处理的胰腺腺泡细胞AR42J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与核因子(NF)-κB活性间的关系.方法 将胰腺腺泡AR42J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吡咯列酮组(40 μmol/L吡咯列酮)、吡咯列酮+雨蛙肽组(40 μmol/L吡咯列酮+10~(-8) mol/L雨蛙肽)、雨蛙肽组(40 μmol/L二甲基哑砜+10~(-8)mol/L雨蛙肽)和吡咯列酮+GW9662+雨蛙肽组(40 μmol/L吡咯列酮+5 μmol/L GW9662+10~(-8)mol/L雨蛙肽),各组培养30 min后检测PPARγ和NF-κB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PPARγ蛋白和磷酸化NF-κB抑制物(IκB)α抗体、IκB激酶(IKK)β和IκBα的表达差异、IKKβ活性和IκBα磷酸化的变化.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p65和p50)的核移位.免疫沉淀法检测IκBα与NF-κB的变化.结果 吡咯列酮不仅抑制IKKβ活性(吡咯列酮+雨蛙肽组:雨蛙肽组为1.6;3.7)及IκBα的磷酸化(吡咯列酮+雨蚌肽组:雨蛙肽组为0.9:1.5),还能加强IκBα与NF-κB的结合(吡咯列酮+雨蛙肽组:雨蛙肽组为0.8:0.3),抑制NF-κB的核移位及NF-κB的转录活性(P<0.01),而PPARγ拮抗剂GW9662则逆转了吡咯列酮对NF-κB活性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在雨蛙肽处理的AR42J细胞中PPARγ通过干扰NF-κB的活化产生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予普通饮食喂养,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均给予高脂饮食12周;12周后正常组、模型组同前喂养,其他两组大鼠分别进行电针和西药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共4周;16周全部大鼠断头处死,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EMSA法测定大鼠肝组织NF(核因子)-κB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西药组大鼠的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和电针组(P均<0.05)。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肝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有不同程度减弱(P<0.01),且模型组大鼠的表达明显低于电针组(P<0.01)。结论:肝组织NF-κB的活性增强及PPARγ的表达减弱与NASH的发生密切相关;电针可以起到增强大鼠肝组织PPARγ的表达及降低NF-κB的活性作用。电针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激活PPARγ的作用而达到治疗NASH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Toll样受体(TLR)4及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PTZ诱导癫痫模型,根据组别给予不同剂量PTZ连续灌胃,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TLR4及NF-κB含量,免疫荧光检测TLR4及NF-κB蛋白表达。结果通过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癫痫模型组(PTZ)大鼠脑海马TLR4、NF-κB含量比正常对照组(NC组)增高(P0.05);PTZ干预低、中、高剂量组(PL、PM、PH组)的TLR4、NF-κB表达量较PTZ组减低(P0.05),且随着PTZ干预剂量增加而调低,并于PH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区TLR4及其下游信号NF-κB表达增加,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能够通过降低TLR4及NF-κB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对神经系统的炎性损伤,这可能是其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IRS-2和葡萄糖转运子2(GLUT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高脂饮食饲养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于实验第24周处死,并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6只作对照组。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肝脏NF-κB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κB抑制蛋白α(1κBα)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脏IRS-1、IRS-2和GLUT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NF-κB和TNFα显著增加,IκBα显著降低,伴IRS-2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NF-κB和TNFα显著降低,IκBα有所增高,而IRS-2表达显著减少;肝脏IRS- 1和GLUT2表达在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己酮可可碱可能通过影响肝脏NF-κB信号通路和增加肝细胞IRS 2表达,从而有助于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