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岛津制作所使用电器细胞融合装置,证实了遗传基因以及各种蛋白向细胞内输入是很可能的。这个结果,例如对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药品检查等,可以在细胞水平上进行。对制药界来说,也可以期望缩短药物制品研制周期。这种细胞电器融合装置(SS-H),已在1986年4月出售。把两种细胞的悬浊液放入融合器,形成高频率电场,则两个细胞游动而接触。对接触的两个细胞给予高电压方形波脉冲,则接触部的细胞膜被破坏,细胞质开始融合。以小白鼠细胞为例,本法比使用聚乙烯二醇(PEG)法和氯化钙法等化学融合法的效率高10倍以上。而且,通常融合后开始出现菌落日数仅为  相似文献   

2.
东北大学抗酸菌病研究所的橘武彦教授和该大学医疗技术短期大学部的工藤俊雄副教授,研制出一种高效率产生人单克隆抗体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望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此法重复两次细胞融合以便制出兼有增殖、产生抗体两种能力的细胞。比以往只融合一次的方法,生产抗体的效率约提高10倍。人单克隆抗体是临床诊断、治疗等的有力手段,但大量生产还很困难。制作单克隆抗体,通常必须将癌化而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与具有产生抗体能力的正常细胞相融合,产生出一种具有这两种能力的细胞。人单克隆抗体,一般是将人的B细胞癌化后的骨髓瘤与正常B细胞融合而产生的。橘教授等首先将人骨髓瘤与小鼠骨髓瘤进行细胞融合,再将具有产生抗体能力的B细胞,预先感  相似文献   

3.
遗传与年龄     
寿命是哺乳动物普遍存在的现象,欧美及日本平均寿命男女均延长到70~80岁,但能生存到100岁以上者仍然很低。Sacher 提出的经验式人类寿命界限是10.8×(脑重量)0.636/(体重)0.225(克),提示脑组织的重要性,也很符合实际。有关细胞老化问题,Hayflick 及Moorhead观察到人成纤维细胞倍化次数如超过38~60次则停止增殖。Martin 等认为成纤维细胞供体的年龄越大细胞倍化次数越少,提示细胞增殖次数有限。Wright 及Hayflick 做细胞融合实验显示年轻细胞质和老化核融合细胞的倍化次数与老化细胞水平相同,但老化细胞质和年轻  相似文献   

4.
理化研究所生命科学筑波研究中心,从人体细胞发现了能抑制癌变的肿瘤抑制基因,通过实验确认了该基因正常工作,从高等细胞(人体细胞)发现抑癌基因,并确认其功能在世界上还是首次。该中心的井川洋二主任研究员认为这个基因虽不能直接用来治疗癌证,但对于了解正常细胞如何癌变之谜,是一个重要因素。此次发现抑癌的基因,是利用了肿瘤细胞同正常细胞融合后肿瘤细胞转为正常细胞这一现象。方法是:首先在即将致癌的小鼠成纤维母细胞中加入致癌基因之一的ras基因,使之癌变,再在这个细胞中用磷酸钙法加入从人的正常细胞(人成纤维  相似文献   

5.
自从1975年Milstein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制成对绵羊红细胞的单克隆性抗体(MCAb)以来,细胞融合技术在医学生物学领域中的发展已成燎原之势。用细胞融合法制成的新的细胞称为杂交瘤细胞。目前除产生MCAb的B细胞杂交瘤之外,正在研制利用人T细胞产生IL-2干扰素的T细胞杂交瘤。本文简单介绍利用MCAb诊断癌症的最新进展。用于癌症血清学诊断的单克隆性抗体1.新的消化系癌相类抗原的MCAb 最近Koprowski研究组报告的MCAb,CA19-9(IgGl)是以结肠癌培养细胞SW-1116做免疫原所制成的。该物具有认识单唾液神经节甙脂(monosialo-  相似文献   

6.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发现抗体产生细胞融合以来,现在应用这种方法已能大量制作针对各种抗原的单一特异性的抗体(单克隆抗体)并广泛应用。例如,将正常血细胞和肿瘤细胞相应的抗体,标记到各自细胞上,以了解这些细胞的发生分化机制;并将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本文着重介绍人类白血病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制作方法,及其对造血器官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开 《日本医学介绍》2001,22(12):567-568
哺乳动物克隆技术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把供体细胞核同受体卵细胞质相融合之后 ,给予活化刺激 ,松解细胞骨架并使其停止分裂 ,再使核基因组加倍。再让其进入分裂细胞周期。之后 ,和普通胚一样培养 ,并移植到雌性受体中待其发育出生。该实验操作可根据不同条件情况而调整 ,其成功率从供体核与受体胞质准备、细胞融合、重组胚的移植到克隆动物的出生 ,通常为 1 %~ 2 %。这种技术有许多部分和生殖辅助技术(ART)相重复。 (图 1 )生殖辅助技术的综合能力过剩排卵技术体外受精技术胚体操作技术胚、配子冷冻技术胚体移植技术妊娠管理遗传要素管理…  相似文献   

8.
生殖免疫学是研究免疫与生殖现象关系的学科。在进入阴道的精子到输卵管同卵管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再回到子宫,着床在子宫内膜,经分化、发育直至分娩的过程中,母体实际遇到很多非自身抗原。诸如精子和精浆抗原、胎儿和胎盘等器官的特异性分化抗原和来自父亲方面的同种抗原等等。对这些抗原,母体所产生的免疫应答,有时起维持和促进妊娠的作用;而有时则起障碍作用而成为不孕和流产的原因。偶而人体也可对睾丸或卵巢等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而成为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症的原因。因而,生殖免疫学涉及的研究领域是多方面的。本文拟就最近  相似文献   

9.
单克隆抗体(McAb)技术在医学各种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肿瘤的免疫学诊断和疾病监测出现新的飞跃,同时也发现一些新的肿瘤标记。本文综述近年来发现的肿瘤标记CA19-9的临床研究。一、CA19-9的特性 1979年美国Wister研究所Koprowski等应用人类结肠癌培养细胞株SW116免疫BALB/c鼠,取脾细胞再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76种杂交瘤细胞,经榆测分泌19种McAb。其中针对CA(Carbohydrate Atigen)19—9的McAb对胰腺癌有较高特异性,对胆道癌、结肠癌及胃癌等也有特异性,从而为这些癌症的诊断提供新的武器。CA19-9的结构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 ,已能在基因水平上对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阐明。但DNA本身并不具有生物学活性 ,它所含有的信息经转录传递给信使RNA(mRNA) ,再由mRNA翻译形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这些蛋白称为机能蛋白 ,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换和细胞间网络系统的形成 ,引起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对与肾小球肾炎相关的机能蛋白进行阐述。1 机能蛋白的概念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肾疾病的原因进行研究 ,证明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Alport综合征 ,而以前却被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之后 ,许多的先天性肾小管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一、IFN-γ的抗体形成抑制机制B细胞活化机制IFN-γ与IL-5相互作用对抗体形成有调节的作用,是当前IFN研究的突破点之一。IL-5即Takatsu当年(1974,1980)发现的使B细胞在无T细胞共存下成熟分化为抗体形成细胞的液性因子——T细胞替代因子(T cell replacing factor,TRF),它能诱导增殖IL-5依赖性早期B细胞、葡聚糖刺激的B细胞及腹腔内Lyb-Ⅰ抗原阳性B细胞的事实说明,它对自骨髓B细胞前体细胞直至活化B细  相似文献   

12.
制备HIV疫苗已有一些方法报道。作者试图生产多价疫苗用于临床。在编码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gp120的V3区(303~321)为抗原决定簇之一,它可被HIV抗体所中和。另二个肽段,稳定区肽段(252~274)和杀伤性T细胞活化部位(310~322)肽段,因能增强体外杀伤性T细胞对HIV感染细胞的杀伤活性。因此,作者合成了这些肽段,并证明它们可同近100名日本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清发生反应。作者进一步制备出这些含成肽段的免抗血清,并检测其抑制HIV复制的能力。结果发现。兔抗血清能抑制HIV特异的细胞融合。有些报道认为,载体蛋白结合的稳定区肽段疫苗有效,V3区疫苗有中和HIV的活性。抗稳定区肽段抗体可有效地抑制HIV的生长,但中和活性  相似文献   

13.
造血干细胞是具有多分化能(multipoten-tiality)及自我再生能(self-renewal capacity)的细胞。多分化能是指由一个细胞可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一血小板等成熟细胞的能力。失去多分化能,只向单一系统分化的细胞被称为该系统的祖细胞(progentor)。由于采用半固体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体系的发展、加之近年来对细胞表面抗原的各种单克隆抗体的制作以及流式细胞仪(FACS)技术的开发,已能够分离出所希望得到的细胞,人造血干细胞的测定和纯化也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记录心脏电活动,是诊断心脏疾患极有用的方法。记录体表电位作为探讨心脏电异常,向来是用12导联心电图与Holter 心电图。但是,这些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即,12个导联心电图与Holter 心电图导联点数只限于体表部位,不一定能对整个心脏电现象进行详细探讨。因此,如用以往的方法,就不如用新的检查法,可获得更多有关心脏电现象的资料。与之要求相应的,是最近引起人们注意的体表电位图(以下简称电位图)法。作者从47年开始对电位图进行研究,随着电位图装置的研制,用这种装置进行了各种临床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由于应用了遗传工程技术,关于癌的发病机制正在分子水平,特别是在癌的基因上取得惊人的进展。所谓癌遗传因子是指“某种基因形成固有蛋白,由于这种蛋白的作用,使细胞癌变并维持癌的性质者”(根据57年癌学会总会专题讨论会上东大医科研、丰岛久真男提出的定义)。就是说致癌基因不但能引起细胞癌变,而且与其后维持癌细胞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TUNEL法—细胞凋亡的组织化学鉴定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开 《日本医学介绍》1995,16(10):469-469
TUNEL法──细胞凋亡的组织化学鉴定法细胞凋亡的概念于1972年由Kerr等病理学家首次在形态学方面证实,认为是与坏死不同的细胞死亡现象.坏死过程中,早期细胞肿大、随后溶解;与此相反,凋亡过程中,细胞逐渐萎缩,片段化,形成所谓的凋亡小体.作为凋亡形...  相似文献   

17.
目前盛行的钙离子研究的基础,无论怎样说也是肌肉收缩的研究。作者对此已有几篇报告,如《控制肌肉的分子结构》,生体科学27卷:(5):396~407,1976;《肌肉收缩的控制》(译文),科学50卷(1):2~14,1980;《对谈—钙与生物物理》,生物物理24卷(1):1~16,1984。本文是以作者等开展本项研究前后为重点,作一回顾。钙离子研究的前期史现在把细胞的兴奋现象和电现象看作是同义语。过去认为细胞的兴奋是由细胞本身发挥其机能的,例如在肌肉,是指伴随动作电位而出现收缩的全部现象。如对此不理解,则不能理解林格在有名的离体蛙心实验(1883)后,虽见到钙离子对骨骼肌的作用—除去钙离子时出现反复的不规则挛缩,却没太注意心肌与骨骼肌两者反应的差异的理由。心肌是以持续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甲型流感病毒时发现了这种现象。当接受某种特定毒株感染之后 ,再次接受同一病毒其他毒株的感染时 ,常对最初的毒株产生强亲合性的抗体而对以后感染的毒株则产生抗体不足。对最初抗原的免疫应答影响了其后的免疫应答 ,称为初次抗原抑制作用 ,也称为抗原的“初恋”法则。该现象在副粘病毒、腺病毒、免疫缺陷病毒、肠道病毒等感染时也能看到。同样 ,破坏病毒感染细胞、抑制病毒增殖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某株病毒最初感染时产生的数量多 ,而在其后的变异株感染时产生的就少。其机制可能是在最初感染时体内产生了免疫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 ,它…  相似文献   

19.
据京都新闻6月19日报道,B淋巴细胞具有与侵入机体内的细菌抗原等斗争并产生抗体的重要作用。阪大医学部岸本忠三教授、冈田全司博士等研究组,从人的白细胞初步成功地提取了B细胞增殖并使之成熟的物质。T细胞通过释放淋巴细胞活素等各种物质,调节免疫机制,淋巴细胞活素使B细胞增殖和成熟,在几年前就推想其存在,但未能由淋巴细胞提取出来。岸本教授等用健康人的T细胞和只具有增殖能力的癌化的人T细胞融合,产生许多杂种细胞。这些杂种细胞在癌化的T细胞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活素。培养杂种细胞,把含有淋巴细胞活素的上清液,撒在人的B细胞上,发现两种淋巴细胞活素,并提取成功。一种细胞活素可使细胞增殖,另一种使B细胞成熟。该教授把这两种淋巴细胞活素,分别称为B细胞增殖因子(BCGF)和B细胞成熟因子(BCDF)。将  相似文献   

20.
工业技术院在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能使人类骨髓性白血病细胞“脱癌”的“细胞分化诱导因子”(DAF),同时,他们还研制成功用于大量生产DAF 的无血清培养基。DAF 为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可把未分化的骨髓性白血病细胞诱导为能吞噬异种细胞的巨噬细胞样正常细胞。如果能够大量生产出这种DAF,将可望用于临床。DAF 的发现和大量生产DAF 的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制成功是由参加下一代研究项目的旭化成工业技术所的小组进行的。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将机体内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