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温针大椎穴配以针刺后溪、百会、风池.对照组针刺后溪、百会、风池穴.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以观察病情变化,从而判定疗效.结果:1)自身纵向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左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仅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平行对照:在治疗后,两组在左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以及平均血流速度(Vm)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的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以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无论是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功能方面还是在改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的供应方面,治疗组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热敏灸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热敏灸疗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热敏灸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电针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榷动脉血流速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采用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颈椎牵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颈椎动脉和基底动脉TCD检测: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量,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颈夹脊穴为主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以针刺颈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症状评分、单一症状疗效及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体疗效构成(Z=2.594)、痊愈率(x2=5.9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08,P>0.05);②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t治疗组=8.680,t对照组=8.266,P均<0.01),其中治疗组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39<0.05).③单一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眩晕、恶心呕吐症状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98、2.984,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比较各组疗前、疗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单用推拿治疗明显提高,且对缓解患者主症眩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衡刮痧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平衡刮痧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并且予口服西药颈椎牵引作对照,经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椎-基底动脉流速减慢者,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上升幅度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流速增快者,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下降幅度无统计学性差异(P>0.05)。结论:平衡刮痧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有肯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刺“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颈三针”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椎-基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治疗组)80例和药物组(对照组)80例,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8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针刺穴位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对椎-基底动脉异常血流速度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TCD评价针刺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疗法治疗。采用TCD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根基底动脉Vm、Vs、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石氏针法联合椎脉回春合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其中治疗组予以石氏针法联合椎脉回春合剂内服治疗,对照组仅服椎脉回春合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TCD)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收缩峰血流速度、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77.4%;组问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椎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BA收缩峰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除失眠、耳鸣外、其余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氏针法联合椎脉回春合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王静丽  袁宁华  曹秋彩 《新中医》2020,52(23):105-10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定眩止晕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98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9 例。对照组给予定眩止晕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14 d 为 1 个疗程,治 疗 2 个疗程。比较 2 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 (PI)、阻力指数 (RI),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 (PSV)、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MFV),基底动脉、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7.96%,高于对照组的 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 TMFV 及 PSV 均增大 (P<0.05),PI 及 RI 均降低 (P<0.05);研究组 TMFV 及 PSV 均大于对照组 (P<0.05),PI 及 RI 均小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 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大 (P< 0.05),研究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刺联合定眩止晕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加快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观察椎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椎针组(100例)和针刺组(50例),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疗程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VBA)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血流速度(Vd)及其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VBA的Vp、Vd、Vm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但针刺组VBA中Vp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LVA中Vp、Vm,RVA中Vp、Vd、Vm及VBA中Vp、V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椎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Vs、Vm、RI及PI。结果:矩阵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Vs、Vm值,降低RI值,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组连续治疗1O天,观察并比较2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教(RI)、动脉搏动指数(PI)。结果:2组治疗后Vs、Vm均明显提高,RI、PI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矩阵针剌可显著提高Vs、Vm值(P〈0.05),降低阻力指数(J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椎动脉受压动物模型血浆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椎动脉受压动物模型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方法:用手术方法造成兔子右侧椎动脉受压,将造模成功的兔子与正常兔子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分别在4天、8天、15天、22天、29天造将模的兔子与正常兔子一起采血,测定血浆内皮素。结果:造模的兔子的血浆内皮素值明显高于正常兔子。结论:血浆内皮素可作为衡量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测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探究超声多普勒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颅外段椎动脉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间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100 例进行研究,随机对 50 例患者进行转颈试验(转颈组), 剩余 50 例为非转颈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 50 例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超声多普勒诊断,比较不同组别之间受检对象颅 外段椎动脉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 结果:非转颈组患者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比例高于转颈组与对照组,且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转颈组与非转颈组患者椎动脉走行迂曲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转颈组患者椎动脉走行迂曲比例低于非转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转颈组与非转 颈组患者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小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RI)大于对照组,差 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转颈组患者椎动脉 Vmax、Vmin 小于非转颈组,RI 大于非转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 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颅外段椎动脉检测中应用超声多普勒,可以通过观察颅外段椎动脉形态结构、 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6.
郇海红 《西部中医药》2011,24(8):110-112
在总结单用针刺、针刺加手法、针刺加穴位注射、针刺加中药等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时发现,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在血液、病理方面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还不够充分,应进一步加强其在细胞生物学及分子水平方面的研究,旨在寻找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切之有效的疗法和论据.  相似文献   

17.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常称之为“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椎牵引、补正续骨丸口服、针灸治疗、TPD神灯结合止痛散外用的中药透皮技术、天麻素注射液静点。[结果]治疗46例,治愈2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曲改变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分有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观察1组)、无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观察2组)和健康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施行手法治疗。观测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颈曲值和椎-基底动脉血流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并对比各组RI、PI差异。结果:观察1组颈曲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与观察2组,随治疗后获得改善,治疗前观察1组椎动脉的RI、PI均比对照组和观察2组高,治疗后它们较前明显降低,而基底动脉的RI、PI无明显差异。结论:颈曲病变影响了左右椎动脉弹性,使血流阻力增加,对基底动脉无明显影响,手法治疗能减轻或消除椎动脉痉挛或狭窄,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TCD在测定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中的作用以及做为颈部推拿前筛选适应证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眩晕、颈椎病患者及查钵和年青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眩晕和颈椎病患者右侧推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等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侧椎动脉较左侧推动脉易发生动脉硬化等病变,对眩晕和颈椎病患者要慎用左旋推扳手法。TCD在颈部推拿前筛选合适的病例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