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能 《当代医学》2013,(18):87-88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1治愈9例,显效9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9.7%。对照组2治愈7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0.6%。结论多种手术联合治疗法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临床实施溶栓联合抗凝治疗的效果.结果 临床对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临床实施心电图检查及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后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3.3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实施心电图检查及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总有效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肺栓塞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溶栓和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肺栓塞的临床效果.结果 按制定的标准评价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8.18%.经X2检验,两组患者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溶栓和抗凝西药治疗的效果,是治疗肺栓塞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 《当代医学》2011,17(10):115-116
目的提高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误诊,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肺栓塞患者,其中有5例患者行溶栓抗凝治疗,11行例单纯抗凝治疗;12例治愈或好转,2例无效,2例死亡。总有效率75%。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和误诊;发病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对肺栓塞给予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李燕 《中外医疗》2011,30(23):167-167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方法和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1例PE患者溶栓抗凝治疗的临床资料,重点研究所给予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7例,显效3例,好转1例。结论规范的溶栓抗凝治疗方案及科学的护理方法将提高肺栓塞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间断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间断溶栓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确诊大面积肺栓塞的病人应用尿激酶50~100万IU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续7~10 d,继之改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以减少肺栓塞的复发.结果 治愈64例,显效15例,好转1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4.04%,出血发生率5.4%.结论 采用间断溶栓治疗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推荐我国的PTE采用标准溶栓方案治疗疗效相当,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12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不同溶栓和(或)抗凝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B超、核素灌注肺显像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等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并给予溶栓和(或)抗凝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后的病情转归。结果12例患者中,溶栓+抗凝组9例,治愈3例;抗凝组3例,治愈1例;余病例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明确诊断并经过合理的溶栓及抗凝治疗后。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栓塞30例溶栓及抗凝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尿激酶溶栓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治疗前后以临床表现和螺旋CT肺血管增强扫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30例中治愈20例,占66.7%;显效9例,占30.0%;总有效率为96.7%。死亡1例,病死率为3.3%,轻度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结论: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配伍治疗急性肺栓塞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行针刀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观察2组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均经有效护理后,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5例,好转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7.7%,观察组患者治愈20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针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过敏煎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过敏煎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口服过敏煎加味;对照组29例,口服氨茶碱缓释片。7 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7例,好转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5.5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敏煎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良好,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45例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转归。 结果 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4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34~88岁,平均年龄(69.00±12.79)岁,其中内科患者36例,占80%,外科患者9例,占20%。临床表现为胸闷38例,气促20例,休克12例,咳嗽10例,呼吸困难10例,胸痛7例,心悸8例,咯血2例,晕厥1例,30例以上同时有2个以上上述症状。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静脉血栓或下肢静脉曲张、心脑血管疾病、骨折或骨折手术、吸烟、卧床超过3 d、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史。本组患者中,通过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39例,均为肺血栓栓塞症,心脏彩超确诊1例,通过手术取栓确诊1例,病情危重通过临床综合分析讨论诊断4例。D-二聚体阳性率达93%,心电图、心脏彩超、下肢静脉彩超及血气分析均有一定特异性改变。6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取栓术后昏迷不醒家属放弃治疗,其余进行了溶栓或抗凝治疗,临床症状都有了明显改善。 结论 急性肺栓塞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溶栓与抗凝治疗可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肺栓塞(PTE)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9例急性PTE老年患者(>70岁)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急性PTE患者中,表现为不典型胸痛5例,呼吸困难3例,活动后气短1例,首诊误诊率为66.675。D-二聚体大于500mg/L者8例(占88.89%),血气分析异常者7例(占77.78%),3例核素肺扫描和6例肺血管增强CT均有PE诊断依据。9例患者血液动力学均稳定,经抗凝、降低肺动脉压力等治疗,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结论:老年急性PTE的临床表现不特异,容易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抗凝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急性PTE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对26例老年人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不同治疗方案及临床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老年人肺栓塞均有2种或2种以上危险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高血压居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常见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异常多见,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为主要确诊手段;首诊中92.3%误诊为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溶栓治疗4例,治愈及好转3例;单纯抗凝治疗16例,治愈及好转11例;未采用溶栓及抗凝治疗6例,治愈及好转2例。结论: 老年人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提高诊断意识,减少误诊率,CTPA可作为确诊的首选检查方法,选择合理规范的抗凝或溶栓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继发肺栓塞的诊治。方法统计2005-12~2007-12骨折患者合并肺栓塞8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8例患者诊断及时,行溶栓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特别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肺栓塞临床表现与诊疗体会,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减少临床漏诊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比较。结果21例患者中1例临床诊断,20例由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其中7例接受溶栓+抗凝治疗,13例仅接受抗凝治疗,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D-二聚体阴性可以基本除外急性肺栓塞,CT肺动脉造影(CTPA)是首选的确诊手段。提高对PE患者的诊断意识,及时有效的规范化治疗,是临床提高PE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朱建梅  黎小珍  徐远 《河北医学》2009,15(6):716-71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DVT患者32例,对其进行全面的治疗与护理。结果:本组治愈17例,占53.13%;好转13例,占40.63%;无效2例,占6.25%。平均住院天数(12.40±2.25)d,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出血、肺栓塞、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漏诊率、误诊率和死亡率。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以来诊治的11例急性肺栓塞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肺栓塞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易漏诊和误诊。D-二聚体大于500 ng/dl者占91%,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者占100%,UCG有典型改变者占88%,螺旋CT肺段动脉以上动脉血栓者占100%。3例接受溶栓治疗,所有病例均接受抗凝治疗。结论:血气分析、D-二聚体、UCG可作为急性肺栓塞的初筛检查,发生大块肺栓塞且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溶栓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在2010年1月~2011年12月发现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发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等特点。方法将我院急诊内科于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经CTPA确诊的51例肺栓塞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多数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及其化验检查具有明显各自不同特点,但也存在一定普遍规律。经确诊肺栓塞患者经正确治疗后大多获临床缓解。结论肺栓塞可发生于多个系统疾病之后,常规检查不易诊断,尤其在争论这一特点尤为明显,误诊率极高。但深入了解此病特点并于急诊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可提高其诊断率,抗凝溶栓等治疗疗效较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症的认识,选择正确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2010-0931例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31例中全部抗凝治疗,其中20例症状明显改善,痊愈出院;11例死亡,其中9例因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肺栓塞症是急危重症,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及其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咯血PTE三联症的患者仅有8例(22.2%),第二心音亢进7例(19.4%)。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室扩张14(38.9%)、三尖瓣返流12例(33.3%)。19例(52.8%)行尿激酶溶栓加抗凝治疗,全部好转(100%),17例(47.2%)行抗凝治疗,好转12例(70.6%),死亡2例(11.8%)。结论:PET临床表现多样、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掌握好诊断技术,方能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