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Foxp3去甲基化在HSP60口服耐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8周龄载脂蛋白E-/-小鼠分别口服重组鼠热休克蛋白60-PBS溶液和单纯PBS溶液,连续5天后高脂饲养12周,监测期间两组脾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内DNA甲基化转移酶表达,Foxp3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细胞因子分泌程度,脾细胞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斑块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口服热休克蛋白60组脾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内DNA甲基化转移酶表达显著降低,Foxp3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抑炎因子IL-10和TGF-β分泌显著增加,而促炎因子IFN-γ分泌显著降低,脾细胞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提高,斑块面积显著减小。结论:HSP60口服耐受通过诱导调节T细胞Foxp3基因去甲基化导致调节T细胞功能增强,分化增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瘦素对小鼠乳腺癌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培养4T1乳腺癌细胞株并接种于Balb/c小鼠建立乳腺癌模型,将成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用等量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和瘦素(leptin)处理,监测小鼠肿瘤的生长;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Balb/c荷瘤小鼠外周血、淋巴结、脾脏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比例变化;ELISA检测各组荷瘤小鼠血清TGF-β1、IL-10含量。结果与NS组比较,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随瘦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外周血和脾脏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随瘦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淋巴结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不明显(P0.05),血清中TGF-β1、IL-10的含量随瘦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瘦素通过上调乳腺肿瘤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比例,分泌抑制因子,抑制机体肿瘤免疫,进而促进小鼠乳腺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60(HSP60)口服诱导的免疫耐受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8周龄ApoE-/-小鼠分别口服重组鼠HSP60 PBS溶液和单纯PBS,连续5天后高脂饲养12周.观察各组斑块面积;分析脾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脾细胞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ELISA法检测上清液细胞因子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口服HSP60组斑块面积显著减小,口服HSP60组脾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HSP60刺激脾细胞后,口服HSP60组T细胞增殖反应下降,上清液中TGF-β浓度显著升高,而IFN-γ显著下降.结论:口服HSP60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口服HSP60诱导调节性T细胞介导的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口服免疫耐受是指通过口服抗原而在肠道中诱导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外周耐受。机体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建立口服免疫耐受,其中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口服免疫耐受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调节性T细胞可通过分泌抑炎因子和接触依赖等机制来抑制肠道中的免疫反应,从而维持对膳食组分和肠道微生物群的免疫耐受。我们总结了调节性T细胞和口服免疫耐受的相关性、肠道调节性T细胞的分类和稳定性以及调节性T细胞在肠道的积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负载HSP60树突状细胞对小鼠动脉粥样斑块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负载热休克蛋白60(HSP60)树突状细胞(DC)接种对ApoE-null小鼠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方法:小鼠髓源性DC体外培养成熟,分别用磷酸缓冲液(PBS)、卵清蛋白(OVA)和HSP60处理,体外检测各组DC的功能;同系小鼠予以高脂饮食16周形成斑块,各组DC用荧光物质标记后,分别经皮接种3次,48 h 后取主动脉HE染色及荧光观察,测血清IL-10、IFN-γ浓度。 结果:体外HSP60及OVA可促进DC表达CD86,而PBS则无此效应。接种小鼠后,HSP60-DC和OVA-DC组血清IFN-γ较PBS-DC组高;而IL-10无明显差别;IFN-γ/IL-10 比值增高。HSP60-DC促使主动脉粥样斑块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加,斑块趋于不稳定;OVA-DC则对斑块无显著效应。 结论:HSP60负载的DC可以特异性刺激主动脉粥样斑块炎性反应,诱导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引起免疫偏移。  相似文献   

6.
观察CD4+CD25+T和CD4+CD25-T细胞的表型和细胞因子的表达。自小鼠脾脏制备单个细胞悬液,分离CD4+T细胞、CD4+CD25+和CD4+CD25-T细胞,进行细胞表面标记,激活后进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细胞表面分子、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CD4+T细胞中,约有7.8%的细胞同时表达CD25分子。与CD4+CD25-T细胞相比,CD4+CD25+T细胞CD44的表达略有增加,CD45RB的表达明显下降,CTLA-4和Foxp3明显增加。以同时表达CTLA-4和Foxp3的细胞为主,其次为单独表达Foxp3的细胞。细胞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与CD4+CD25-T细胞相比,CD4+CD25+T细胞IL-2、IFN-γ明显减少,而只产生IL-10的细胞略有增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无论在表型、转录因子的表达以及细胞因子表达方面均于非调节性T细胞不同。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在整体水平探讨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亚群CD4+CD25+Foxp3+T细胞分化和CD4+CD25+Foxpp3-效应性T细胞(TE)活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全身播散型MCMV感染小鼠模型,依据主要脏器内病毒滴度,确定感染后第28天为本模型急、慢性期界定点.42只小鼠分别于感染MCMV后第1、3、7、14、28、45和60天处死6只;另设42只小鼠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0xp34+Treg和活化的CD4+CD25+Foxp3-TE在脾单个核细胞中所占比率变化.结果 MCMV感染急性期CD4+CD25+Foxp3+Treg比率持续降低,第28天左右降至最低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直线上升,第45天高于基线,第60天升至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TE在感染后第3~7天高于对照组(P<0.05),其后持续下降,在感染后第45天和第6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Treg/CD4+CD25+TE比率在感染后第3~14天显著降低(P<0.05);随后逐渐上升,在感染后第45天和第60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CMV可在慢性感染期诱导CD4+CD25+Foxp3+Treg种群扩增,抑制CD4+CD25+Foxp3-Treg活化增殖,这可能是MCMV逃避特异性免疫而实现长期潜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低反应性和免疫调节功能两大特征。它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肿瘤的治疗以及移植耐受的诱导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对近年来献报道的调节性T细胞进行了总结,并就其诱导、分化、膜表面分子标志、功能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调节性T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低反应性和免疫调节功能两大特征.它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肿瘤的治疗以及移植耐受的诱导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调节性T细胞进行了总结,并就其诱导、分化、膜表面分子标志、功能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褪黑素在抑制肿瘤过程中对荷胃癌小鼠胸腺及脾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采用小鼠荷胃癌模型.用褪黑素干预1周后,测量小鼠胸腺、脾质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脾Treg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胸腺、脾叉头型转录因子3 (Foxp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小鼠胸腺、脾质量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褪黑素抗肿瘤过程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荷瘤空白对照组小鼠胸腺与脾的Treg细胞均上升,褪黑素干预后降至正常水平;褪黑素还能使小鼠胸腺Foxp3 mRNA表达下降,脾Foxp3 mRNA反而上调;而小鼠胸腺、脾scurfin蛋白均明显下降.结论:褪黑素能下调荷胃癌小鼠胸腺、脾的CD4+CD25+Treg细胞及特异性转录蛋白scurfin及胸腺Foxp3 mRNA,使脾Foxp3 mRNA反而上调.褪黑素抗胃癌作用与免疫器官中CD4+CD25+Treg细胞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3.
许多对于宿主免疫耐受中调节性T细胞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结果。在小肠移植,抗CD4mAb和抗CD8mAbs均抑制排斥,但抗CD4mAb更有效;CD4^ 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性表现在经TCR介导信号刺激活化以后能够抑制CD4^ 和CD8^ 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抑制排斥反应的发生实现耐受;调节性T细胞分泌的关键细胞因子与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少量关键的相关细胞因子改变免疫反应,成为实现同种小肠移植耐受的具有高度可行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服乳酸菌对尘螨致变应性气道炎症小鼠脾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N组),尘螨组(M组),尘螨+乳酸乳球菌组(L组)和尘螨+植物乳杆菌组(P组)。脾细胞分离培养,检测培养上清IL-4、IL-5、IFN-γ和IL-10水平(ELISA法),脾细胞增殖情况(Brd U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IL-4/IFN-γ的CD3+CD4+细胞比例。结果在基础状态下,L组和P组脾细胞合成释放IL-4、IL-5及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M组,同时IL-10生成显著增加(P<0.05),以L组更明显。螨刺激下,L组脾细胞IL-4、IL-5的释放率要明显低于M组(P<0.05),IL-10的释放率则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细胞增殖试验示L组与P组细胞Brd U掺入量明显低于M组(P<0.001),与N组无差异;流式细胞术显示L组和P组,分泌IL-4的CD4+细胞减少的同时(23.1%&23.7%),总CD4+细胞比例反而增高(51.6%&43.9%),以L组为明显。结论口服乳酸菌诱导了小鼠脾细胞CD4+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增殖,主要通过释放IL-10下调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抑制了尘螨致变应性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小鼠肝移植模型中移植肝内免疫排斥反应程度和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揭示机体免疫耐受的建立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同基因或异基因肝移植术后3、7、14和28 d留取移植肝标本(每组每个时间点n=4),HE染色进行排斥活性指数评定(Banff评分标准),抗CD3、B220和Foxp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移植物内T、B淋巴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的浸润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oxp3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表面CLAT-4的表达。结果异基因肝移植术后2周内发生免疫排斥反应,随后逐渐好转;移植物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其中Foxp3 mRNA及Foxp3阳性细胞数术后异基因组(15.0±1.3)显著高于同基因组(2.7±1.0)。异基因移植肝内浸润的调节性T细胞表面CLAT-4表达(53%±3%)也显著高于同基因组(13%±2%)(P0.05)。结论异基因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由调节性T细胞负向调节并达到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克隆清除与调节性T细胞在小鼠移植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与雄性C57BL/6小鼠杂交一代获得F1小鼠,不同剂量的F1小鼠脾脏细胞经眶静脉输注给新生24 h C57BL/6小鼠体内诱导耐受,成年后移植F1小鼠来源的皮肤,建立不同耐受程度的小鼠移植耐受模型;耐受小鼠脾脏细胞经CFSE标记后注射到F1小鼠体内,分析耐受小鼠来源的T细胞在体内对F1抗原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过继转移实验分析CD4+Foxp3+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耐受和移植排斥过程中的表达。结果:C57BL/6小鼠在新生期输注F1小鼠脾脏细胞可诱导移植耐受,耐受程度与输注的脾脏细胞剂量有关,3×107个F1小鼠脾脏细胞可诱导C57BL/76小鼠长期皮肤移植耐受,1×107个细胞诱导可使移植皮肤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但在50 d内完全排斥;体内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证明,长期耐受小鼠体内的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被完全克隆清除,但低剂量组小鼠体内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反应性T细胞;流式细胞分析发现,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小鼠体内的CD4+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初始小鼠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过继转移给耐受小鼠,移植耐受的皮肤发生排斥反应,小鼠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表达升高。结论:小鼠的移植耐受程度与小鼠体内的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的克隆清除程度有关,与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没有直接关系;调节细胞在移植排斥过程中表达升高,可能作为一种反馈机制参与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T细胞表面的CD3、CD4以及CD8分子都是T细胞识别抗原、传递活化信号以及发挥杀伤靶细胞效应时所不可缺少的分子。本实验观察神经肽(SP,SS,VIP)对体外培养的脾细胞中T细胞CD分子表达的影响。应用体外培养脾细胞,荧光素标记的CD4和CD8抗体进行一步法免疫组化染色,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阳性细胞数。结果:10-7mol/LSP对脾细胞中T细胞CD分子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其中对CD4分子表达促进作用最明显(P<0.01),对CD3分子的表达也有明显促进作用(P<0.01),而对CD8分子的表达却有抑制作用(P<0.05),因此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10-7mol/…  相似文献   

18.
调节性T细胞对NK细胞体外杀伤乳腺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对NK细胞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NK细胞以及T细胞亚群比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NK细胞对四种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ELISA检测上清液中IFN-γ和TGF-β1含量。结果乳腺癌和健康人外周血T-reg细胞分别占CD4~+T细胞的(7.5±3.0)%和(5.1±1.5)%(P<0.01=。T-reg细胞能抑制NK细胞杀伤乳腺癌细胞,同时下调NK细胞分泌IFN-γ,上清液中TGF-β1含量随着T-reg细胞比例的增高而增加。结论T-reg细胞抑制NK细胞杀伤乳腺癌的作用,其机制与T-reg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GF-β1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小鼠派氏集合淋巴结(PPs)、肠系膜淋巴结(MLNs)和腹股沟淋巴结(ILNs)的比较性研究,以分析PPs T细胞活化和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特点。 方法: 无菌分离小鼠PPs、MLNs和ILNs,分别制备单个淋巴细胞悬液,运用流式细胞术结合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来检测CD3+T细胞、CD3+CD4+辅助性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用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A(Con A)、佛波醇酯(PDB)和离子霉素(Ion) 刺激活化淋巴细胞,随后运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来检测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的表达水平。 结果: PPs内CD3+T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MLNs和ILNs,然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MLNs和ILNs;在没有加入刺激剂的培养条件下,PPs来源的T细胞CD6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LNs和ILNs来源的T细胞,MLNs来源的T细胞CD6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LNs来源的T细胞;而在加入Con A或者单纯PDB的培养条件下,PPs来源的T细胞却表现出低反应性;在加入PDB+Ion的培养条件下,3者来源的T细胞CD69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别。 结论: PPs内CD3+T细胞所占比例较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较高,这可能是PPs整体T细胞低反应性的原因之一;PPs来源T细胞的高基础活化率可能与其不断接触小肠来源的食物和共生菌抗原有关;PPs来源T细胞选择性地对某些刺激剂表现出低反应性,提示这群细胞处于某种程度的无能状态。上述特征的生物学意义在于避免因为不断接受小肠来源的食物和共生菌抗原的刺激而发生病理性炎症的同时还保留对病原微生物抗原的应答。  相似文献   

20.
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调节性T细胞是不同于Th1和Th2的具有调节功能的T细胞群体 ,因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近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调节性T细胞近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