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分析了16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的核型。患者中成人(18—51岁)10例,小孩(3—15岁)6例。作第一次细胞遗传学研究时,其疾病都在活动。12例的核型分析是在治疗前作的。16例中仅1例是复发的,其余都是新诊断出来的患者。初诊时核型正常者8例,其中3例后来复发时有核型演变。8例最初分析核型异常者中有2例随疾病的发展染色体异常有增加。分析核型前未经治疗的12例患者中,5例最初核型正常,7例异常。曾接受过治疗的4例患者中,3例核型正常,1例异常。  相似文献   

2.
近来已经知道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染色体改变有临床诊断和预后意义。新近的显带技术染色法已使人们可以精确地识别每条染色体,并且可以确定各染色体上某一部分的异常。采用这些新技术,已使我们能对急性白血病的特殊核型发现一些规律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正> 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ALL)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这与淋巴细胞阶段性分化成熟过程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响着ALL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淋巴细胞具有不同的细胞表面标志,通过研  相似文献   

4.
细胞恶性转化经常伴随着1号染色体的畸变。在人类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中都发现这种情况。与1号染色体有关的人类肿瘤分布十分广泛,这提示他们并非是恶变的起因,而有可能是继发的,并在克隆演化中出现。本文根据FAB分类法报道1例L_2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在患者确诊治疗前,对恶性细胞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不加丝裂原,外周血经24小时培养,标本用GTG和CBG显带法识别染色体。此外还对患者淋巴细胞经PHA刺激进行常规分析,决定其核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括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所存在的特异性染色体的改变及其相应的癌基因的突变和基因重排的现状,同时论述了癌基因重排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括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所存在的特异性染色体的改变及其相应的癌基因的突变和基因重排的现状,同时论述了癌基因重排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与方法本文对8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发现正常核型为50%,染色体数量异常占40%,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包括t(9;22)(q34;q11),(8;14)(q24,q32),6q占10%等。结论探讨认为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的联合分析(MIC)有助于儿童急淋的诊断和分型,尤其细胞遗传学对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细胞遗传学及其与临床关联的研究,由于不易获得良好的染色体标本,而受到极大的限制。根据大多数实验室的经验,白血病细胞染色体通常分散不良,外观模糊不清,难以分析解释,且往往不能成功地显带。这种极差的染色体形态是急性白血病(AL)独特的表现,可能是反映了白血病细胞干系的病理规律。通过对骨髓制片过程的认真改进,可使恶性细胞能获得可供明确分析的染色体。本文介绍一种对ALL尤为适用的骨髓染色体直接制备技术。这种技术是对标准方法的大幅度改良。采用此技术,在大多数  相似文献   

9.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大体上分为三类:(1)白血病细胞表面具有绵羊红细胞受体的T细胞型(T~ALL).(2)细胞表面具有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型(B-ALL).(3)上述两种标志都没有的广义的裸细胞型(Null-ALL).近来用单克隆抗体对白血病进行抗原分析.就抗原的差异同白血病病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能与病毒有关英国剑桥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多发于小儿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能与感染病毒有关。但证实这一猜测和找到致病病毒,尚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由该所研究人员巴德里纳斯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癌症期刊》上的研究报告说,他...  相似文献   

11.
应用显带技术以前和应用之后进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已经证明大约5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有核型异常。包括数目的异常和结构的异常。数目异常一般常常趋向于超二倍体和假二倍体,亚二倍体在ALL中较少见。但有过两例近单倍体的报告。关于结构异常,报导过21q~-的异常,一些ALL病例(成年人中)可能具有ph~1染色体。非随机的染色体结构变化也同样在ALL病人中出现,尽管这常常比AML要少。近来,Oshimura等复习了自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骨髓染色体标本及FISH方法对38例儿童ALL患者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融合基因检测。结果 38例检测患儿中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7例;融合基因检测阳性者12例,其中7例是TEL/AML1阳性。结论细胞遗传学联合融合基因检测有助于儿童ALL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CD表型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初诊免疫表型与完全缓解(CR)率及缓解期的关系。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McAb)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骨髓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在AML中各髓系抗原的表达率依次为CD13>CD33>CD45>CD38>CD11b>CD117>CD14;干/祖细胞分化抗原CD34表达率为46%,以M2和M4为最高(63%和66%);M3几乎不表达CD34和HLA-DR;淋系抗原在部分AML中表达阳性;CD117+病例较阴性组具有明显低CR率和短CR期。提示免疫表型的相关研究将提高AML诊断准确性,并将有助于指导AML治疗和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15.
1973年Sandberg和Sakurai提出假说,认为Y染色体丢失的骨髓细胞与急性白血病发病过程无关,它仅仅是一种核型的异常。但对此假说异议颇多。本文旨在进一步深入研究Y染色体丢失在白血病中的意义。作者检查了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的骨髓染色体,发现所有6例患者中Y染色体的丢失是唯一的染色体异常,并且在疾病过程中始终如此。但其中有一例患者在其疾病的终期出现从45,X到47,XX,+5,13q+的核型改变。这一结果表明45,X细胞并不参与核型的进一步改变,白血病过程似乎与46,XY  相似文献   

16.
17.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常见各种染色体改变。本文从染色体改变与AML的诊断,分型和预后的关系,AML复发时的染色体改变,以及继发性AML的染色体改变几方面介绍了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染色体改变的研究能为AML诊断和分型提供科学依据,染色体改变对AML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21例儿童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AN-LL)骨髓染色体G带分析的结果:21%(25例)正常,79%(96例)染色体畸变,其中62%有重复出现的结构异常。在染色体数目畸变中大多(71例)为假二倍体,仅3例为大于50的超二倍体;见有7例8三体、5例21三体、5例22三体、3例X单体、3例无Y、3例12三体、3例4三体、2例X三体,4例X和Y丢失中伴有t(8;21),8例亚二倍体中3例性染色体丢失、3例-7。染色体异常与白血病的FAB亚类之间的关系:(1)  相似文献   

19.
白血病与染色体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类型的白血病中可以发现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结果导致了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结构的变异。本文综述了这种基因结构的变异在白血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1986年间30例中国台湾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的染色体研究结果及其和细胞形态学的联系。其中成人25例,儿童5例;年龄范围2~77岁,平均年龄为36岁;男性占43%,女性占57%;初诊患者22例,复发患者8例。染色体检查采用骨髓或外周血的直接制片法或不加丝裂原的短期培养法。标本经胰酶G显带技术处理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20例(66%)显示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其中2例仅有数目异常,18例则有结构重排。16例M_2中,7例有t(8;21)易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