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背景:近几年有报道,检测环孢素A的峰浓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环孢素A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指导移植后的临床用药比检测谷浓度更合理,而对大样本临床资料统计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早期监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峰值对判定环孢素A抗排异疗效及毒副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抗免疫荧光偏振法同步监测环孢素A全血谷浓度和峰浓度,回顾性分析78例肾移植受者,移植后观察6个月,48例未发生任何移植后并发症设为正常组,16例发生急性排异反应设为急性排斥反应组,14例出现药物性损害设为药物损害组,观察各组谷浓度及峰浓度在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或药物毒性时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移植后各时间段发生急性排异患者环孢素A谷浓度与未发生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各时间段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环孢素A峰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移植后1个月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肾中毒患者谷浓度和峰浓度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的(P〈0.05)。移植后2~6个月,药物性肝损害、肾中毒组谷浓度与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峰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提示,监测环孢素A峰浓度能有效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移植后2~6个月监测环孢素A峰浓度能有效预测肾移植后药物性肝损害、肾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后的作用,评价环孢素A的应用价值及肾移植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患者血常规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计算机检索方法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2007/2009)检索关于环孢素A在肾移植后应用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并回顾分析辽宁省电力医院检验科收集的近年肾移植后应用环孢索A的患者资料.检索词为"肾移植、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检索后对每项相关资料进行提取、分析.结果:收集9项与本院77例患者治疗过程相近的文献共纳入患者717例,6项使用不同免疫抑制剂的文献作为比较分析,昧唑立宾、西罗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赛尼哌、巴利昔单抗、布雷迪宁等免疫抑制刺在器官移植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通过对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的深入分析和临床使用的发现,环孢素A的应用更适合普通临床患者的消费,而且综合来讲不良反应少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合用可更好的获得协同作用,减少毒副作用.结论: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作用全面分析,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用药,可使环孢素A在肾移植后的应用得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寻求高效低毒的药物最终实现特异性耐受是免疫抑制剂研究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背景:对使用环孢素A的患者进行长期、定期的血药浓度监测以做到个体化给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总结肾移植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及影响其血药浓度的因素,以期为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环孢素A提供参考。方法:以"环孢素A、肾移植、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及"Cyclosporin A,Renal Transplantation,blood drug level"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2-01相关文章。纳入肾移植后应用环孢素A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并对其血药浓度进行检测的文章及有关环孢素A检测方法及影响环孢素A血药浓度因素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纳入30篇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由于环孢素A的治疗窗较窄,生物利用度相差较大,一般的给药方案是首次剂量依据体质量给予,此后则参考环孢素A的测定浓度及时进行剂量调整。目前主要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同时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其进行预测。当然在调整给药剂量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些药物相互作用及患者自身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肾移植后患者必须在其治疗过程中常规性监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避免出现环孢素A血药浓度过大或不足,同时综合考虑临床各方面的因素,及时调整患者的用药情况,实施个体化用药方案,使肾移植后患者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中医饮食调护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肾移植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给予生活护理、情志护理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护理计划实施中医饮食调护.观测实验前后2组患者环孢索全血谷值浓度及血肌酐值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在实验后期环孢素血药浓度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血肌酐值无明显影响.结论 中医饮食调护能调理患者脾胃功能,促进药物吸收,从而提高环孢素血药浓度,提高环孢素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在临床器官移植的抗排斥反应中应用日趋广泛。实践证明,FK506谷值浓度过高易致肾毒性和高血糖发生.过低又易并发急性排斥反应.而且,FK506的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所以,在肾移植术后定期监测FK506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对充分发挥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剂的作用.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30例使用FK506的肾移植患者定期进行FK506血药浓度监测832次.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FK506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在临床器官移植的抗排斥反应中应用日趋广泛.实践证明,FK506谷值浓度过高易致肾毒性和高血糖发生,过低义易并发急性排斥反应[1],而且,FK506的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所以,在肾移植术后定期监测FK506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对充分发挥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剂的作用,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30例使用FK506的肾移植患者定期进行FK506血药浓度监测832次,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环孢素A(CsA)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器官移植,成功的提高了初期及长期移植器官的成活率。由于CsA的药物动力学个体差异较大,其血药浓度与疗效及毒性密切相关,且其肾毒性反应与肾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难以区别,故监测CsA血药浓度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背景:肝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的合理应用通常采用动态监测治疗过程中血药浓度谷值来指导临床用药.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服药后2 h的血药浓度即峰值为监测的最敏感点,较环孢素谷值更有临床意义.目的:验证肝移植后患者服用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峰值的范围.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0-11/2003-1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参试者:实施肝脏移植患者49例.方法:受者口服环孢素A达到稳态浓度时,开始监测血药浓度,在服药后2 h时抽血测定血药浓度峰值.4g例患者,2年共测定峰值浓度血样157份,移植早期每周测定峰值浓度1次,其中男性患者血样测定峰值浓度121例次,女性患者测得36例次,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治疗过程中服用环孢素A 2 h后的血药浓度,服用环孢素A峰值血药浓度范围.结果:肝移植后应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服用环孢素A 2 h后峰值血药浓度范围为:移植后第1个月内(923.11±259.99)μ g/L,第2个月内(1 024.53±253.56)μg/L,第3个月内(1030.54±268.02)μg/L,第3~6个月(661.50±242.66)μg/L,第6~12个月(674.38±188.54)μg/L,第1~2年(402.77±29.46)μg/L,均为理想的血药浓度范围,49例患者健康状态良好.结论:肝移植患者服用环孢素A 2 h后的血药浓度范围免疫抑制效果满意,可作为国人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服用环孢素A峰值血药浓度浓度范围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敬凤君  李露霞 《华西医学》1998,13(2):235-236
应用环孢素A,肾移植患者的成活率明显增高,但具有明显的肝,肾,神经毒性作用,是慢性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原因之一。将CSA转变为以硫唑嘌呤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方案,可避免长期应用CSA所带来的潜在的肾毒性,但亦引起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以及免疫抑制的调整过程的一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11.
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药浓度与肝中毒关系及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昉  江杰  邓淞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108-109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剂环孢素A(CsA)导致肝中毒发生的机率,以及肝中毒的监测意义。方法:荧光偏振免疫法测CsA;Abbott-Aeroset生化仪测测肝功能;B型彩超观察移植肾的型态及血流情况。结果:CsA的谷浓度范围在200-400ng/ml均可能发生肝中毒,肾移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肝中毒发生率分别为66%、40%、20%、14%、10%。监测肝中毒的指标选用丙氨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结论:非线性动力学药物CsA作为抗免疫排斥剂用于肾移植术后易引起肝中毒。术后1-3个月发生肝中毒可达到40%-60%。CsA的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范围窄有交叉,因而很难确定中毒的临界浓度。使用CsA时应动脉监测肝功能,肝功能的生化指标以TBA的灵敏度为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各系细胞嵌合状态与移植物植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移植物被排斥和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65例患者进行allo-HSCT,在移植后定期采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用流式细胞术分选了65例患者的CD3+T淋巴细胞,52例分选了CD3-CD56+CD16+NK细胞,32例分选了CD15+粒细胞,20例分选了CD19+B淋巴细胞.进行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检测各系细胞嵌合状态.结果 移植后NK细胞早期植入比例(55.5%)最高,T细胞最晚(+21 d)达到完全供者嵌合状态.+7 d T淋巴细胞供者嵌合比例(DC)≥70%和+14 d T淋巴细胞DC≥95%属aGVHD发生的高危患者.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出现移植物被排斥的分子生物学征象者和疾病复发者,都以T淋巴细胞供者嵌合状态下降为主.在过继免疫治疗中,动态检测嵌合状态可以判断疗效和指导进一步的治疗.结论 allo-HSCT后T淋巴细胞嵌合状态动态检测可以早期预测发生aGVHD的高危患者、判断移植物植入、发现移植物被排斥和疾病复发并指导免疫调节治疗的时机和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背景:西罗莫司作为一种低肾毒性的免疫抑制剂越来越多地取代钙调神经抑制剂用于肾脏移植后,但蛋白尿是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广泛使用。目的:观察小剂量环孢素A减轻西罗莫司导致的移植肾蛋白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4例采用以西罗莫司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西罗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皮质激素)出现蛋白尿的肾移植患者,10例加用小剂量环孢素A(25mg/d)的四联免疫方案患者(四联组)与14例维持原三联方案的患者(三联组),随访6个月。结果与结论:①四联组6个月后蛋白尿有显著下降(P<0.01),同时与三联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0)。③三联组3例次泌尿生殖系感染,四联组发生3人6例次感染,其中1例次肺部感染,5例次泌尿生殖系感染。表明小剂量环孢素在不明显增加肾毒性和感染风险的情况下可以显著减少西罗莫司导致的肾移植后蛋白尿。  相似文献   

14.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术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首次肾移植患者,动态分析移植后14d内反映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相关指标,包括IgG型抗HLA抗体,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C4d及细胞表面分子原位检测。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既往均有输血或妊娠史;18例患者移植后第7天抗HLAⅠ类IgG抗体阳性率〉80%,11例于移植后第7天抗HLAⅡ类IgG抗体〉80%;5例女性患者于移植后第5~8天发生移植肾破裂,抗HLAⅠ类和Ⅱ类IgG抗体均〉96%;21例受者均检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61.90%)供、受者存在HLA-A2和HLA-A11的错配并产生对应DSA,包括5例移植肾破裂受者;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急性损伤,免疫组化可见管周毛细血管区(PTC)C4d沉积,原位染色CD34(+)、CD68(+)、CD4(+)。提示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受者的预致敏状态;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可预测和诊断既往致敏受者急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C4d、CD68(+)作为其的辅助诊断指标,可提高诊出率;HLA-A2和HLA-A11在既往致敏受者是高危致敏基因。  相似文献   

15.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术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首次肾移植患者,动态分析移植后14d内反映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相关指标,包括IgG型抗HLA抗体,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C4d及细胞表面分子原位检测。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既往均有输血或妊娠史;18例患者移植后第7天抗HLAⅠ类IgG抗体阳性率>80%,11例于移植后第7天抗HLAⅡ类IgG抗体>80%;5例女性患者于移植后第5~8天发生移植肾破裂,抗HLAⅠ类和Ⅱ类IgG抗体均>96%;21例受者均检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61.90%)供、受者存在HLA-A2和HLA-A11的错配并产生对应DSA,包括5例移植肾破裂受者;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急性损伤,免疫组化可见管周毛细血管区(PTC)C4d沉积,原位染色CD34(+)、CD68(+)、CD4(+)。提示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受者的预致敏状态;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可预测和诊断既往致敏受者急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C4d、CD68(+)作为其的辅助诊断指标,可提高诊出率;HLA-A2和HLA-A11在既往致敏受者是高危致敏基因。  相似文献   

16.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33 patients receiv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Mostly localized in the lungs and renal system, bacterial complications arose in 133 patients. As compared with the unproblematic management of th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45 pulmonary infec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ifficultie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oor graft func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pulmonary infections: mean creatinine was 2.4 mg% (in patients without pneumonia - 1.5 mg%). Out of 45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the graft failed in 16 patients. 6 patients died as a result of pneumonia. Rapid detection of the pathogenic organism is required, if necessary by invasive diagnosis. The administration of erythromycin befor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sponsible pathogen may be indicated, in view of the fatal outcome in several patients subsequently diagnosed as having Legionella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7.
背景:对移植受者尿液成分进行定期监测可以作为判断移植肾功能、状态的一种方法.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尿液中供者细胞出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供者为男性、受者为女性的肾移植受者,分为移植后早期检测组40例、急性排斥组10例、移植后功能稳定组10例.定期提取尿液中细胞DNA,利用PCR检测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片段DYZ-1.结果与结论:在手术第1日受者的尿液中可检测到供者细胞DNA,随着时间的延长,尿液中供者细胞DNA量逐渐减少,至术后1个月,有8例受者的尿液中供者细胞DNA消失,其中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另外32例受者的尿液中仍有供者细胞DNA的出现,其中7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存活3个月以上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0例患者,7例尿液标本中能检测到供者细胞DNA,对急性排斥者进行治疗后1个月,71.4%转为阴性;而在稳定期的10例肾功能良好受者,仅1例受者尿液中DYZ-1基因阳性.提示对肾移植受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进行定期检测,可以作为监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及预后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康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88 例,按康复治疗介入的时间分为治疗组(2周内,50 例),对照组(3个月,38 例).康复评定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和Ba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进行.康复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及其他物理因子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 Bathel指数评分及FIM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术后早期新山地明浓度谷值、峰值监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新山地明浓度的定期检测 ,比较传统的谷值或服药前浓度 (即C0 )、服药后 2h浓度 (即C2 )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尸体肾移植 10 2例为研究对象 ,利用TDx法检测术后 3 0d全血中C0 、C2 浓度 ,前后共计 9次。结果 :10 2例患者中有 18例 ( 17% )在术后 3 0d内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 ,其中DGF组 (n =3 5 ) 10例 ( 2 8 6% ) ,IGF组 (n =67) 8例 ( 11 9% ) ,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C0 为 ( 15 9 74± 87 2 3 )ng/mL ,C2 为 ( 5 0 1 11± 3 78 84)ng/mL ;肝肾毒性发生时C0 为 ( 2 92 3 4± 98 77)ng/mL ,C2 为 ( 12 2 1 46± 412 5 2 )ng/mL。结论 :肾移植术后C0 及C2 监测对早期发现急性排斥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C2 值较C0 值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 ,C2 值与肝肾毒性的发生有直接的相关性 ,而C0 值与肝肾毒性的发生无相关性。在临床实际应用中C2 监测优于C0监测 ,C2 更准确 ,更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