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首选疗法,但由于移植风险高,并发症多,国内开展并不广泛。目的:总结胰液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长期存活的临床经验,观察其远期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对15例患者行胰液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均采用心脏死亡的供体。HLA配型平均为2.13。均选择胰液膀胱引流式和体循环回流血管吻合方式,免疫抑制剂方案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泼尼松治疗。观察移植后患者移植物肾功能、血糖、淀粉酶等及并发症。结果与结论:最短随访8.5个月,最长随访105.5个月,平均住院时间为37.7(13~82)d。移植后13例患者胰腺功能恢复,2例于移植后即切除移植胰腺。移植后除1例患者肾脏功能延迟恢复外,其余患者肾脏功能立即恢复。2例患者因慢性排斥反应丢失移植胰腺和移植肾。移植后主要并发症为排斥反应,返流性胰腺炎和血栓形成。提示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安全而有效地治疗方法,其远期效果理想,完善的围移植期管理、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影响患者和移植物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胰肾联合移植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胰肾联合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方法.但这些患者由于长期糖尿病史,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对较复杂,且手术涉及胃肠道,并应用大剂量的免疫抑制约物,移植前准备和移植后处理是胰肾联合移植成功的重要保障.目的:对胰肾联合移植的免疫抑制用药、凝血药物应用、围手术期以及移植后管理注意事项等进行多方面讨论,为胰肾联合移植提供一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泌尿外科进行胰肾联合移植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物的应用及围手术期临床监测重点等治疗经验.结果与结论: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3岁,均为1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移植前胰岛素用量为1.5~2.4U,(kg·d),其中1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次眼底出血;2例合并明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移植前心脏射血分数分别为52%和50%.移植胰腺外分泌液均经肠道引流.3例恢复顺利,肾功和血糖均恢复正常.其中1例于移植后第7天出现排斥反应,激素冲击后肾功能恢复;1例移植后出现移植十二指肠急性排斥反应,肠瘘,最终移植胰腺切除,但移植肾脏保留;2例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1例移植后消化道出血,多器官衰竭死亡.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肾病的最有效方式.移植胰腺外分泌经膀胱引流由于并发症较多,已被经肠道引流取代.移植肾功能的恢复足胰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移植后早期他克莫司可不必急于口服,可待血肌酐恢复到300 pmol/L.时再考虑应用.凝血药物的应用是移植胰腺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空肠造瘘是围手术期预防肠液向移植胰腺返流的重要治疗措施,且移植后随访期建议应用通便药物,预防便秘发生,减少肠液返流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并发晚期肾功能不全病人的临床经验。方法:为2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施行胰、肾联合移植术,对手术技术、术后排斥反应的防治和其它非手术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联合移植后2例胰肾均发挥正常功能,病人均立即停用胰岛素。例1术后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合并间质性肺炎,移植胰腺胰瘘,胰周感染,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例2术后2月时反复出现肉眼血尿、低热,经积极治疗症状消失,目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正常饮食,可从事轻工作。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Ⅰ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毒症的理想方法。术后并发症是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胰外分泌的处理是胰移植的关键所在。胰液肠腔、膀胱引流式两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各移植中心的条件选择。  相似文献   

4.
背景:胰肾联合移植已经被公认为是糖尿病(包括1 型和2 型)合并终末期尿毒症的有效治疗手段,由于胰腺为高免疫原性器官,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是保证胰腺移植成功的关键.目的:探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纳入2005-01/2009-06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胰肾一期联合移植的患者9 例,其中男5 例,女4 例,胰液引流均采用空肠引流方式.术后采用白细胞介素2 单克隆抗体诱导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白细胞介素2 单克隆抗体+他克莫司+麦考酚酸+激素,并逐渐过渡至单用他克莫司维持治疗.回顾性分析以上9 例患者围手术期及长期随访情况.结果与结论: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后,除1 例早期死亡外,其余8 例患者移植后1 周内肌酐降至正常水平,移植后停用胰岛素时间为(11.5±3.5) d,空腹血糖恢复至正常时间为(15.4±6.3) d.8 例患者随访4~50 个月期间,共有4 例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其中1 例在接受床边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心脑血管意外后家属放弃治疗,其余3 例患者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激素冲击治疗后移植肾功能均逆转恢复,随访过程中未发现移植胰腺排斥.说明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采用白细胞介素2 单克隆抗体诱导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并逐渐过渡至单用他克莫司维持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胰肾同期移植术式选择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胰液膀胱引流(BD)与肠道引流(ED)两种胰肾一期移植(SPK)手术方式,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原因和处理方式。【方法】12例Ⅰ型糖尿病(IDDM)合并尿毒症患者施行了SPK,最初2例为BD术式,另10例为改进的ED术式。术后早期采用他克莫司(FK506)/环孢素A(CsA) 霉酚酸酯(MMF) 皮质激素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CD25单抗四联诱导治疗.以后改为三联维持。抗凝治疗使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结果】12倒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移植胰、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停用外源性胰岛素。4例出现移植肾急性排斥,其中3例治疗后逆转,1例移植肾功能丧失。手术并发症包括:腹腔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分别经引流换药治疗后二期愈合;肾周血肿2例.经手术探查清理后好转。多与抗凝剂短期应用过量有关。远期并发症:2例BD术式患者长期存在化学性膀胱炎.其中1例发生2次反流性移植物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好转。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和移植物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进的ED—SPK术式安全、简单,远期并发症少,是治疗IDDM合并尿毒症的理想方法;但应积极预防术后早期出血、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围手术期护理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治疗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方法]对2例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病人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结果]2例胰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0天停用胰岛素,2例均分别于术后20d、22d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治疗后痊愈。肝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后第3天移植肝肾功能正常,术后第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后逆转。肝胰联合移植病人术后5d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病人分别随访6个月~29个月,移植物功能均正常。[结论]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是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良好的术前准备、细致的移植物功能观察、排斥反应监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有助于移植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7.
背景:胰肾联合移植已经被公认为是糖尿病(包括1型和2型)合并终末期尿毒症的有效治疗手段,由于胰腺为高免疫原性器官,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是保证胰腺移植成功的关键。目的:探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纳入2005-01/2009-0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胰肾一期联合移植的患者9例,其中男5例,女4例,胰液引流均采用空肠引流方式。术后采用白细胞介素2单克隆抗体诱导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白细胞介素2单克隆抗体+他克莫司+麦考酚酸+激素,并逐渐过渡至单用他克莫司维持治疗。回顾性分析以上9例患者围手术期及长期随访情况。结果与结论: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后,除1例早期死亡外,其余8例患者移植后1周内肌酐降至正常水平,移植后停用胰岛素时间为(11.5±3.5)d,空腹血糖恢复至正常时间为(15.4±6.3)d。8例患者随访4~50个月期间,共有4例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其中1例在接受床边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心脑血管意外后家属放弃治疗,其余3例患者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激素冲击治疗后移植肾功能均逆转恢复,随访过程中未发现移植胰腺排斥。说明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采用白细胞介素2单克隆抗体诱导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并逐渐过渡至单用他克莫司维持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围手术期护理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治疗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 [方法 ]对 2例 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病人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 ;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 ;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施行同期原位肝 -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 [结果 ] 2例胰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后第 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 ,术后第 10天停用胰岛素 ,2例均分别于术后 2 0d、2 2d出现消化道出血 ,经止血治疗后痊愈。肝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后第 3天移植肝肾功能正常 ,术后第 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抗排斥治疗后逆转。肝胰联合移植病人术后 5d停用胰岛素 ,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 4例病人分别随访 6个月~ 2 9个月 ,移植物功能均正常。 [结论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是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良好的术前准备、细致的移植物功能观察、排斥反应监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有助于移植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治疗措施。方法1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给以免疫抑制、小剂量肝素化和胰岛素替代治疗,监测移植胰、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胰腺功能恢复顺利,1个月后脱离胰岛素,血糖维持正常;移植肾功能1周恢复正常,随后出现排斥反应,相应治疗后改善;术后3周出现下消化道出血。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针对IDDM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早期胰岛素替代治疗有利于移植胰功能的逐渐恢复。早期小剂量肝素化,有利于减少移植胰血栓形成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胰肾联合移植后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胰肾联合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中应用的疗效.方法:1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在术后出现移植肾急性肾功能衰竭、移植胰急性胰腺炎、肺感染、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出血、腹膜炎等并发症,在积极的抗排斥、抗感染、抑制胰酶、止血、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进行床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应用百特BM25机器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共治疗22 d.结果: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期间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迅速控制了肺水肿,维持了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稳定.经过22 d共计180 h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患者移植胰肾功能逐渐恢复,患者住院40 d痊愈出院.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胰肾联合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胰肾联合移植后良好的肾脏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