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有关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含量的测定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缓解后白血病干细胞含量与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或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含量,研究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缓解后白血病干细胞含量与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水平之间的关联。 方法:收集白血病患儿113例次。采用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及单细胞悬液制成单细胞悬液,进行单个核细胞染色、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分析及根据初诊免疫表型获得白血病相关表型,并采用该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进行单抗组合和流式细胞术测定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和非肿瘤对照组(P均< 0.017),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含量显著高于非肿瘤对照组(P < 0.017)。②对33例次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和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结果提示,①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也存在于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中,且当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获完全缓解时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含量却没有下降,但非肿瘤对照组标本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的含量极微。②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缓解后骨髓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含量和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多数亚型的干细胞具有相似的免疫表型(CD34 、Cd38-、CD90-、CD117-、CD123 ),表达核因子NF—κB。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选择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高表达的抗原CD123或核因子NF—κB,作为清除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或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凋亡的标记,是探索彻底治愈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多数亚型的干细胞具有相似的免疫表型(CD34+、Cd38-、CD90-、CD117-、CD123+),表达核因子NF-KB。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选择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高表达的抗原CD123或核因子NF-KB,作为清除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或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凋亡的标记,是探索彻底治愈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微环境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改变尚不完全清楚。目的:综合生物信息学和细胞实验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改变,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条件培养液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从GEO数据集中筛选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和获取Hub基因。培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健康供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条件培养液处理健康供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各组细胞进行成脂诱导分化、成骨诱导分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细胞周期检测和Hub基因的验证。结果与结论:(1)从GSE84881中获取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健康供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表达数据,筛选出184个上调基因和140个下调基因。(2)富集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细胞周期、脂肪细胞分化、细胞代谢过程和MYC通路。根据Degree算法筛选出上调的10个Hub基因和下调的10个Hub基因。(3)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与健康供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未发生改变,但其成脂分化能力增强、成骨分化能力减弱、β-半乳糖苷酶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白血病髓外浸润行针吸细胞病理学(FNAc)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 对65例白血病髓外浸润的临床及FNAc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为确诊,对疑为白血病者,用油镜观察细胞形态并做外周血涂片镜检以助确诊,部分病例做了髓过氧化物酶(MPO)、氯醋酸AS-D奈酚酯酶(CE)、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及糖原(PAS)染色。部分病例做了组织病理学、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检查。结果 65例髓外浸润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4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25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6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10例。各部位中以淋巴结浸润最多,占73.8%。结论 白血病髓外浸润的FNAC诊断应紧密结合临床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特别是以局部肿块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的初诊白血病。各类白血病髓外浸润以原始细胞增生为主者,需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鉴别。FNAC拟诊为NHL者均应及时用油镜观察细胞形态并做外周血涂片镜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各型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症状和白细胞分化的免疫表型,为该疾病的诊断、预后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高白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HLALL)和高白细胞性急性骨髓系白血病(HLAML)(共25例)、非高白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NHLALL)和非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NHLAML)(共85例)的临床表现及免疫表型做比较分析。结果与NHLA比较,HLAL发病呈现急性及髓外发展的临床特征;对白血病细胞表面免疫学标记研究发现CD13和CD33为髓系细胞较特异表型,而HLALL可以同时出现多种免疫表型。结论 HLAL发病呈现急性、髓外发展且预测性差,CD33和CD13在白细胞免疫分型的髓系细胞中为较特异标志。  相似文献   

7.
背景: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急性白血病的根治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在不同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尚无对比,通过分疾病的疗效对比,可指导不同患者进行移植方式的选择。目的:对比分析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30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9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1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不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为环孢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结果与结论:①除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移植后的复发率比急性髓系白血病略高以外,两组患者在接受非血缘脐血移植术后的疗效基本一致;②在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组(年龄15-39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速率均快于急性淋巴白血病白血病,其中CD34+细胞数和预处理方案是针对中性粒细胞植入的独立影响因素,而CD34+细胞数同时也是针对血小板植入的独立影响因素,在该年龄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后的复发率依然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中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独立影响因素;③移植后免疫重建检测提示,脐血移植后4个月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脐血CD8+T细胞重建要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④上述数据说明,预处理不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的非血缘脐血移植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均有良好的疗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具有干细胞移植资质。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具有遗传和临床异质性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特征为髓系造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外周血细胞减少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风险增加.驱动基因突变纳入MDS的预后积分系统中,对MDS的精确...  相似文献   

9.
CD10分子最初作为普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CALLA)被发现,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90 000-110 000Ⅱ型单链穿膜糖蛋白.CD10分子广泛分布在各种组织,具有中性肽链内切酶(NEP)的功能,并且表达在不同的组织,其功能不尽相同.目前广泛应用于用血液系统肿瘤以及部分实体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还用于造血细胞分化发育研究和部分组织干细胞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HOXA9基因是同源盒(HOX)基因家族成员,作为转录因子,HOXA9是胚胎形成前-后轴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在调控干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促进造血系统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OXA9既可与上游相关调节蛋白相互作用,又可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发挥转录激活或抑制作用,进而调控血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HOXA9在超过50%的急性髓性白血病中过表达,而且高水平表达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微循环学杂志》2016,(2):18-20
目的:分析手术中大量失血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减少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手术大出血患者(手术大出血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组)各30例,体检健康人群30例为健康对照组,平行检测三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各指标组间差异,分析各组PLT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手术大出血组、急性髓系白血病组PL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髓系白血病组更低(P0.01);急性髓系白血病组PT、APTT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手术大出血组较急性髓系白血病组PT、APTT延长,INR升高(P0.01);手术大出血组FI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PLT与FIB水平呈负相关(r=-0.374,P0.05)。结论:术中大量出血患者PLT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但凝血功能较差,出血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2.
背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作为一种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成为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新的手段,目前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自体移植后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报道尚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M2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入选45例低、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M2患者,其中19例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序贯了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另26例未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与结论:①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未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组(21.05%,38.46%,P < 0.05);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组患者的2年无病生存率和2年总生存率均高于未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19例接受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除4例出现寒战、发热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低、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M2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可降低原发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3.
标准的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于需代替治疗的造血与免疫系统的非恶性疾病,应当是合理或足够的;然而,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清除患者骨髓造血组织,成功重建异体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并不一定能完全治愈恶性血液病,因为白血病(干)细胞并非只限骨髓中存在,它可浸润骨髓之外的其他任何组织。临床实践证实,allo-HSCT后仍然有30%左右的患者疾病复发,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或难治复发患者复发率可高达40%~70%以上。这些复发的白血病细胞几乎全系源自患者移植前本身的白血病细胞,其中半数患者以髓外部位复发开始,有证据提示,清髓性移植并没有完全杀灭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特别是那些对化放疗不敏感或栖居在髓外"庇护所"中的白血病干细胞,最终导致疾病复发。因此笔者提出并建立了一个清肿瘤性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TAHSCT)的概念,在临床上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内容贯穿于移植技术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但主要为应用个体化清肿瘤性预处理方案和加强移植后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4.
熊茂来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2):180-181,186
白血病是一种发生于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某一类型白血病细胞在骨髓组织或其他造血组织中呈肿瘤性增生.白血病发病率占儿童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我国白血病的患者30%是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约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20%,过去20年,5年生存率已上升至60%[1].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干细胞移植.化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包括诱导缓解及缓解后治疗.放射治疗主要用于局部病变,如中枢神经系统及髓外病变.免疫治疗虽然已作了多年的尝试,但目前尚未列入正规治疗中.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较有效的办法.l化疗原则早期大量最大限度杀灭白血病细胞,争取l~2个疗程达完全缓解(CR),在发生耐药前越快越大限度减少白血病负荷,生存期越长,诱导治疗后残留白血病细胞越多,复发率越高,急性髓性白血病(AML)CR前均需经过再障价段.2缓解后治疗对于预后有重要影响.55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11号染色体异常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发生率及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带常规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检查,对35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 35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检出11号染色体异常患者34例,占9.55%;其中20例(58.8%)涉及11q23,7例11p15易位(20.6%),5例-11(14.7%),其他少见的核型改变有:+11,t(11;14).11q23中,M4、M5占70%;且有10例同时合并有其他染色体异常.30例进行正规化疗的患者,13例缓解,缓解率低于同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总缓解率(43.3% vs64.0%);伴11q23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缓解率低于染色体正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5% vs67%);11q23伴其他染色体异常的缓解率低于伴单纯11q23者(30% vs60%).7例涉及11p15易位患者3例缓解,2例早期复发.5例-11患者缓解2例.结论 11q23是11号染色体异常中最为常见的核型改变,且多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M5型,并可能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有关;伴11号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正>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造血系统的分化调控和血液系统疾病发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继1987年Ikebuchi首先报导IL-6可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并促进其分化和增殖,Miyaur-a报导IL-6可以促使髓样白血病细胞向成熟分化而控制其癌性增殖,Kawano报导IL-6基因异常表达而形成自分泌环路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致病环节,从而提示IL-6在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中可能具有双重意义。为此我们开始观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人外周血自发分泌IL-6的状态,初步观察到的3例病人均自发分泌高效价IL-6。  相似文献   

18.
背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复发率极高,如何降低移植后复发率至今仍是难点。 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异体细胞因子活化杀伤(CIK)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2例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诱导化疗及巩固强化治疗后,在第1次缓解期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1个月给予三四疗程异体CIK细胞输注,每隔半年1个疗程,每疗程分5次输注异体CIK细胞,每隔1日输注1次。每次输注CIK细胞前半小时内给予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第1次输注后隔日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半年后减为隔2日1次,1年后减为隔3日1次,1年半后减为1次/周,维持半年后结束,预防白血病复发。 结果与结论:2例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异体CIK细胞及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无发热、寒战、皮疹等不良反应,无骨髓抑制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治疗安全。2例患者持续缓解时间分别为20个月及2年,目前仍无复发。首次得出对于无合适供者的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缓解后可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异体CIK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治疗,有机会获得长期无病生存。    相似文献   

19.
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中为数极少却具有无限增殖并能自我更新的肿瘤细胞。研究证实急性髓系白血病中CD34+CD38-Thy-的白血病细胞即为白血病干细胞,Wnt旁路的异常在白血病的形成当中发生着重要作用。已证实实体瘤(乳腺癌、脑肿瘤、前列腺癌及鳞状上皮细胞癌)中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而骨肉瘤当中存在可能起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肿瘤干细胞。本文即重点描述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新进展,及其对骨肉瘤治疗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谢荣华  范久波 《医学信息》2006,19(4):686-687
目的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白细胞介素Ⅱ(IL-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检测化疗前后LD(H酶法)及IL-Ⅱ(ELISA法)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进行分析。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治组LDH显著高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IL-Ⅱ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IL-Ⅱ浓度在化疗后有显著回升。结论LDH和IL-Ⅱ联合检测对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监测病情,疗效判断和指导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